地理高考阅卷视角下高考复习应考策略探究
——以近四年地理高考全国卷为例
2020-02-25刘清玉丁学飞
刘清玉 丁学飞
(1.福建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25;2.石狮永宁中学,福建泉州362711)
对近四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全国卷)分析,发现这几年的全国地理试卷围绕着“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立场命制,试题充分体现了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表现出对立德树人的贯穿、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视、对创新理念的倡导。[1]全国卷地理试题与其他学科试题相比较,通过试题材料情境和设问中可见“地”与“理”,体现地理教学中“用地理原理说明事实”的本质要求。[2]地理高考试题基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即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于命制试题者来说,一直追求的目标是:在没有改变目前纸笔测试形式的情况下,让核心素养纸笔测试的可测性达到最大化、最优化,并把一线教学能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向素养本位、学生发展本位转变上引导。
笔者在近几年的地理高考选考题的阅卷中,发现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存在以下问题:审题不清楚、不仔细;答题条理性差,思维混乱和欠缺知识体系的建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低;地理原理与规律掌握不牢固;因概念不明晰,用错地理名词;学生的生活、生产经验不足等,导致学生选考题得分不高。结合近几年参加高考选修地理试题的阅卷情况,从分析试题答题情况入手,构建解题思路,从而指导教学。
一、分析高考答题中存在问题,构建解题思路途径
地理高考(全国卷)试题中的选考内容是针对选修地理设置,针对一个选修模块的内容出一道大题(非选择题),因此,选考题表现为综合性较强,常以具体问题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论证或探讨实际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地理知识、技能用于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把握设问中的关键词,确定解题思路的方向
目前高考试题中图文信息量大,要求学生在较短的考试时间内能抓住试题设问中的关键词,快速调用已有的相关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等知识,应用到特定的情境中,构建解题思路,形成问题答案。以2016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42题为例,试题设问:“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这个设问中的关键词是“快速”发展的原因,根据选修旅游地理所学,解读试题中的图文信息,从区域旅游的发展条件入手分析,能“快速”发展表明区域能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一是客源——离客源地近(上海南京杭州),交通近且路网发达。二是客源地的客源非常充足且高消费的人群多,游客有回归自然和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三是政府政策支持民宿的产业发展。
2.解析设问中的生活性,使答题符合生活常识
地理教学的生活化一直是课程标准要求和提倡的,但是具体到学习中,学生的理解往往又是割裂的。只有一些基础的课本知识,当然这是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不吻合的。以2019年高考试题(全国卷I)为例,选考题43旅游地理:“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本试题的设问中是要求回答为什么很少人留宿?而题干中给出的信息有“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和“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在阅卷中发现很多学生回答距成都市39千米,距离远,所以很少人去。设问为很少人留宿,说明有很多游客来参观,题干中“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也告诉考生是游客多,不是很少人去,只是因为距离近,游客参观后又走了,不留宿。39千米的距离是远还是近呢?在学生的认知中,他的生活学习范围活动较小,对于39千米的距离感知就要考察学生的生活常识了。根据生活常识可知,39千米的距离为不到1小时的车程,远不远的判断就很明显了。
3.打破答题模板化,构建符合地理思维逻辑的答案
在阅卷中,发现学生答题时,往往是大而全的模板化的答题。在网上百度一下“高中旅游地理答题模板”可以搜到非常多的答题模板,如从到旅游地理的题目,有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有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等众多模板,每一个知识点都设置了一个答题模板。
近几年高考的旅游地理考试中旅游资源的评价成作为考点出现较多,主要是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从分析参考答案可以发现,答案不再模式化,因为考题的设问角度越来越细微。以2017年全国卷I中旅游地理模块试题的设问为例:“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这个设问就非常细微了。学生答题如果套用大而全的模板答题,往往得分很低。如在2019的环保试题的阅卷中,发现学生套用模板答题,答题内容面面俱到,不管题干中或设问中是否涉及的信息都全部写下来。学生一看到“影响”字样,就把环境保护试题按区域地理的模式进行作答,或把通航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得头头是道,根本不顾题目的设问仅是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4.避免概念混淆,准确使用相关地理概念答题
全国卷中的选考题为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两个模块的考查内容,每道试题也是围绕着相关内容来设问的,但是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会概念混淆。如2019年全国卷I的43题,从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可知,安仁古镇以博物馆为主,是旅游项目相对单一,然而在阅卷时发现很多学生写的是产业结构单一;还有就是旅游资源种类和数量的表达上,有些学生只回答旅游资源少,旅游资源少有种类少和数量少之分,那本题中安仁古镇是旅游资源种类少而不是旅游资源数量少。
二、对地理高考复习教学的启示
根据上述分析,发现学生在回答考题时,往往存在如审题不仔细、不扣关键词、套“答题模板”答题、混淆概念等问题,导致学生在试卷中长篇大论,但其实得分不高,甚至很低。
1.细化课程标准要求,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方向
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材编写、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引导着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作为中学地理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标,将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践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提高日常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高考复习和备考时,细化课程标准要求和仔细研究考试说明,全面了解高考命题的有关要求,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高考命题思路,提高复习效率。[4]
2.注重地理知识逻辑关系,构建学科的认知结构
地理学是揭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一门学科,注重地理要素的关系研究。地理高考试题(全国卷)注重考查地理知识间的联系,这与地理学科特点相吻合。因此,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系统学的思想来处理地理知识,研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地理认知结构。同时要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认知真实的地理环境,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地理的视角看世界。[4]
如前文中的举例的试题“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人对环境改造是修筑了工程,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影响是相互的,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存在后果链。首先,考虑该工程在空间上的后果链。一地污染的缓解可能引发另一地污染的扩展,因此环境治理要考虑区域之间的关联。其次,还要考虑该工程在事物、领域之间的后果链。水系的沟通或阻隔,后果不但有水系和水文方面的,还有如生态系统的,包括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入侵等。[5]
3.从试题设问的关键词入手,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只有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发挥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审题训练要让学生找关键词、限定词和行为动词。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学科的各种主要文本、基本符号,能够从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准确找出关键词,然后能概括和描述学科所涉及基本现象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能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构建学科知识网络。[6]即培养学生用地理的眼光去审读和解读文本,从地理的维度去思考和表达。回答综合题前建议寻找情境材料和答案的逻辑联系,理清解题思路,再书写答案。平时培养和训练学生答题的时候也要注意答案表达的层次化、条理化、清晰化。学生答题进行书写时力争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和术语准确。经过这样的训练,在解题时就能避免把地理答案写得像政治答案或者别的学科答案,长篇大论而与题目要求不符的情况。
4.加强地理综合题的专项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临近高考的复习中,教师要选好试题并针对性的训练,是提高高考成绩的关键。这个复习阶段的训练试题最好是综合试题,因此建议选择一些基于教材的必备知识,基于大比例尺地图的具体某区域方面的素材的试题,设计相应的问题或者改编一些能考查学生地理素养的试题来训练学生,以达到灵活掌握及应用必备知识、适应高考试题的目的。二是在训练时要关注解题思维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如分析论证问题,要特别关注解答问题的逻辑推理过程,特别是逆向推理及联想思维方法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