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自贸区差异化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产业政策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功能区海南竞争

(海南大学法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一、制定立足于主体功能区差异化的产业竞争政策

主体功能区的差异化建设,是一种区域产业长期化差异化建设的制度。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在后发展的主体功能区尚未形成绝对优势的差异化产业竞争优势前,区域间产业竞争政策的制定必须要向后发展地区进行倾斜。在经济学领域,对产业差异化发展的阶段性竞争政策研究,以观察成本粘性为主要的研究路径。根据成本粘性理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后发展地区如果要在区域间的产业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的产业竞争力,必须在发展的早期对后发展地区的产业进行粘性成本的剥离。

(一)粘性成本剥离。针对粘性成本过高的剥离方法,经济学上提出了两套理论性的方案。第一种方案即区域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第二种方案为成本优先战略。两种粘性成本剥离的方案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从平衡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看,两种方案是适用于不同的竞争环境下的战略。在区域市场竞争规则相对成熟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无论是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还是成本优先的竞争策略,在竞争结果上都会促进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与价格公平。但是在主体功能区制度规划与建设尚处于平衡阶段发展导向的背景下,主体功能区之间的产业竞争市场尚未成熟。若此时允许先发展地区与后发展地区的产业之间,进行成本优先层面的策略竞争,无益于后发展地区在人才劳动力吸引与培养、资金金融投资、运输成本、知识产权科学技术上,相对于先发展地区毫无竞争优势。因此,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平衡性阶段目标,为我们提供给海南主体功能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区别于先发展的、竞争优势成熟的主体功能区的差异化产业政策以正当性的论证支持。

二、生态产业的原产地开放与保护的空间政策

立足于差异化的正当性竞争立场,在海南自由贸易区(港)的原产地竞争政策的制定中,需要十分注重对原有区域资源产业投入和竞争力的塑造。

生态产业与纯粹的生态保护不同,虽然目前对生态产业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是从经济学产业竞争的视角上,依旧可以对生态产业进行准确的理解。首先从经济学上最基本的市场理论,市场产生最基础的动因是人们最复杂多样的期望值需求。在经济学构建的人类需求模型中,从生存到高质量生活、再到高质量体验,形成了一套阶层划分明晰的消费需求层级模型。在现实生活中,从生存到高质量、高体验的进路过程中,每一个阶层的基本需求在现代社会中都无法实现个体的自给自足。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必须从他人的劳动中获取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在产业划分理论进行重构后,可以发现原来所理解的三个产业的划分,仅仅是依赖于满足存粹个体之间的需求的物质生产加工为标准,尤其是工业产业理论也因此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很多现代经济学家的理论中,产业理论不仅仅应当再局限于市场互易的物质产品加工,而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存在流程化的从无到有的制作、加工工序的存在为现代产业理论的新标准。由此可以发现,在满足人们各个需求层次的上的产品生产及产品服务链的形成,在很多领域都离不开对自然物质、生态环境的科技研究、生态环境的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科学的知识体系等一系列具有市场价值的产业资源。生态产业与纯粹的生态保护不同就在于生态产业行为的高价值产出与体系化的知识理论体系。

三、海南自贸区(港)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

(一)生态资源的产业组合政策。海南区域范围内的生态资源分布和地理特点,决定了海南土地空间范围大部分的空间尺度都具有一定的生态资源保护区的建设价值。生态性区域的划定本质上是对生态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使用的一种组合方式。根据前述的生态产业概念,国家最新提出的生态性区域建设制度为“国家公园制度”。该制度的最大进步性在于从生态保护的经济性价值立场出发,对生态资源区域保护的组织制度进行了产业化的解释和理论构建,使得“保护”一词在经济意义上的理解可以不再与发展的意义相互对立。因此在生态资源的产业组合政策上,规划科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制度的假设者们需要在经济和制度意义上以长远的发展目标作为引领,研究国家公园制度的海南自贸区(港)的区域产业政策价值,并加以完善。

(二)知识性价值产出的原产地政策。相对于以往以自然资源加工开发作为主要发展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知识的加工和产出产生的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学层面上的研究发现,知识产生、加工和产出的投入也具有区域分布的特点。决定该区域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由教育机构、企业研究机构、公共研究机构、生产组织机构共同组成的区域结构关系的分布。所以海南自贸区(港)所走的差异化的生态产业,在生态产品上除了具有重要的生存环境和物质的价值产出外,基于生态研究产生的知识性信息产品的经济政策至关重要,因为该政策会直接决定海南自贸区(港)整体的市场竞争的激励规则。

(三)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基于区域产业规划建设的立场上看,人口因素在区域产业规划与发展问题上的意义,在于产业空间尺度范围内的综合规划,需要通过立足于产业发展的就业激励因素判断一段时间内人口因素的变化,并以人口变动的模型为基础构建产业发展的容量,和相应的人口基本保障需求。但是不能忘记,产业激励会带来的人口变化是该项经济政策根本分析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四)区域产业市场间的价格体系政策。产业发展的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价值转移是通过价格系统的运作形成的机制。但是由于市场主体整体认识的缺陷和不对等信息的竞争环境,导致现有的市场价格机制更加僵硬。在外部影响上,使得海南自贸区(港)主体建设生态产业价值及衍生的产品价值,难以通过现有的价格系统在跨区域市场内进行有效的价值信息交流。这也与价格系统运作的经济性有关,即一个人会认为自己只需要掌握很少的信息,便可以在市场范围内和交易对象之间议定产品的交易价格。问题就在于,多数时候有限的信息难以真实地反映产品的价值意义与产业价值,需要通过在市场博弈中不断地对信息进行更正,但是这种信息封闭的博弈却会耗费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这与生态产业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和目标相矛盾。因此,海南自贸区(港)的原产地的产品输出,必须要伴随着正确的价格系统的信息通讯。但是在区域之间建立价格通讯机制,会带来区域之间争夺产品价值解释权的问题,因此该项政策体系不仅是局限于海南地区自身的能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在地区之间平衡产业价值解释权的问题。因此必须在国家总体政策上进行主导,在学术研究、市场信息解释与产业价值解释权的问题上平衡区域间的权力分布。

区域产业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国土资源作为具有重要支配性成本的经济要素,在海南有限的土地与海洋国土资源的尺度范围内,建立有序高效、信息互通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一切经济产业政策落实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海南自贸区(港)的产业用地规划,需要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度架构基础上,在省域层面管理的立足点上,制定融贯中央国家的国土规划制度和地区产业发展之间的省域国土空间规划政策规范。

猜你喜欢

功能区海南竞争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