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以皖西学院知识产权法课程实践为例
2020-02-25张自伟
●陈 娟 张自伟
(皖西学院法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国内外的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对高质量法律人才的需求日显迫切。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法律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在科技革新和社会变革加快且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皖西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法律人才培养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走出了符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法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本文以知识产权法课程为例,从一个侧面阐明地方本科高校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一、应用型高校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背景分析
(一)目标升级:从卓越法律人才到卓越法治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但整体上,存在着“法学教育规模扩大与确保法学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法学教育的途径和层次过于庞杂,培养目标模糊,法学人才的国际视野局限性、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以及法学人才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1]为破解法学教育困局、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在2011年出台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①(以下简称“卓法1.0”)。为适应社会对法科人才的需求,国家领导人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2]教育部、中央政法委于2018年底联合下发教高〔2018〕6号②文件实施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法2.0”)。
“卓法1.0”升级为“卓法2.0”,人才培养的目标由“卓越法律人才”转变为“卓越法治人才”,这意味着法学教育的过程从以静态规则体系为重心转变为以动态规则运行为重心;法学教育的目标从以严格精致地适用法律为标准转变为以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互动的善治为标准。具体表现为:一是指导思想鲜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二是培养目标精准,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宪法法律的信仰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法治建设的实践者、法治进程的推动者、法治文明的传承者”;[3]三是突出德育地位,强调道德教育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
(二)学科定位: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
2019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等部委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项目建设。“新文科”是“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培养优秀的社会科学家,通过推动新文科的建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派。”[4]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浪潮推动传统文科突破既有的藩篱,实现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融合创新。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呼之欲出。学科智识在“守城”与“攻城”之间不断得到扬弃;[5]学科方法在定性与定量之间更趋科学;学科风格在内外交流激荡中逐步形成软实力。
法学学科属于传统文科,并且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传统法学学科经历着内容的更新换代和观念的重塑转型;与此同时,法学学科会主动介入新科技革命,在交融互鉴中催生新的伦理与规范。[6]
二、应用型高校本科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作为“新文科”的法学教育,承载着为新时代培养卓越法治人才的使命。然而,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可能在人为描绘美好蓝图中实现。切实可行、可操作、可评估的法学人才培养路径是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探索的不二方法。本文以皖西学院知识产权法课程实践为例,结合“卓越法治人才培养2.0”“新国标”和“新文科”的要求,从一个具体侧面来说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一)打破学科壁垒,全方位促进学科交叉融通
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和知识体系。然而,我国传统法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科细分,这种专业领域泾渭分明的专才教育模式曾在历史上发挥过应有的作用,但面对一专多能的法律人才市场需求显得捉襟见肘。重塑专业观念,促进学科交叉不仅是“新文科”的应有之义,还是“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现实选择。
知识产权法作为一门新兴和交叉学科,其发展和创新尤其需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首先,要促进知识产权法与其他法学特别是民法之间的内部融通。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私权,民法学是知识产权法学科建构的基础。“民法的主体、客体、权利内容、法律行为、代理、时效、侵权、法律责任、诉讼程序等制度都顺理成章地适用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制的运作,一直处于民法的阳光普照之下。知识产权实践,处处浸润着民法的理念。”[7]由此可见,不理解民法的体系、精髓和真谛,知识产权法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要促进知识产权法与非法学学科特别是技术科学之间的外部交叉融通。因为知识产权制度是“最具科技含量、最多知识要素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学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8]
(二)强化实践教学,多维度打造实践教学平台
法学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一些法学教育的成功实践表明:精细、体系化的实践法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和职业伦理不可或缺的一环。囿于教学传统、师资不足、经费限制、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制约,我国法学实践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效果不甚理想。卓法2.0在总体思路中提出“强化法学实践教育”;在重点举措中重申“重实践,强化法学教育之要”,并鼓励高校开设“实践教学课程”。皖西学院知识产权法课程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多维度打造实践教学平台。
1.以案释法,强化知识产权法案例教学
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是以案释法,乃讲演式教学的重要补充。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知识产权具体制度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丰富实践素材,从而为知识产权法的灵活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重要知识产权法原则和制度,通过深刻剖析经典案例、对比分析相关案例,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和反复辩驳质证来训练学生的法律实践逻辑思维,为知识产权实务课程和实习操练做好较充分的准备。
2.双师同堂,夯实知识产权法实务课程
以案释法式教学虽然有利于丰富知识产权法的实践视野,但仍与知识产权法实践保持一定距离。知识产权法实务课程则能带来直观的、真实的知识产权法体验。
皖西学院打破单纯由知识产权法理论教师授课的教学模式,探索由本校教师和知识产权法实务人士双师同堂教学。为加强法律实务教学,学院与企业法务部门、律师事务所联合开发法律实务课程,如与武汉中潮互联网教育集团合作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控制、与安徽金亚太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发律师法律实务课程等。在知识产权实务课程中,知识产权法官、律师、专利代理人,根据其业务专长以著作权属纠纷、专利侵权赔偿、商标确权以及专利申请流程等以专题讲座形式分享实务经验;知识产权法教师则就其中存在的知识产权法争辩点与实务老师展开对话;学生在听课中可以就知识产权法疑点与两位老师现场交流。学生在知识产权法实务课程中主动思考,积极与老师交流,研究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
(三)以“三大改革”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师生互动
首先,坚决贯彻小班教学,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每个小班不超过30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与教师交流互动的机会。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视频展示版权交易流程、专利检索方案、商标申请步骤,利用智慧课堂网络平台实时互动答疑,激荡思想火花。最后,积极实践案例教学。一方面,精选近年来知识产权经典案例,如加多宝王老吉红罐包装案,3Q大战,网络游戏直播、体育赛事直播侵权案,通过模拟审判、辩论赛、案例评析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另一方面,邀请相关案例的法官、律师走进课堂现身说法,分享案例承办的经验体会。
2.实施考试模式改革,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
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平时考核成绩30%+自选项目2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出勤、参与课堂讨论、过程考核成绩(在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学习结束后由人大芸窗系统题库随机抽取的试题考核学生相应部分的学习效果)等综合评定;自选项目侧重于实践训练,采用小论文、经典著作述评、研究综述、专题调研、典型案例评析、模拟审判、辩论赛等形式,依据项目完成质量确定该项成绩;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授课教师仅提供授课教材、授课大纲等信息,学院委托省内外重点法学院校命题、确定评分细则,避免传统教考合一模式命题主观、评卷随意的弊端,能较好发挥检验教学质量、评估教学效果的作用;通过上述改革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引导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实施毕业论文改革
为突出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应用性,根据学院改革实施方案,多样化的毕业论文形式如实践案例评析、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大创项目成果、学科技能竞赛或“互联网+”大赛等获奖作品、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报告等可替代传统毕业论文。
(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知识产权法课程如何推进“课程思政”?首先,选用“马工程教材”为主干教材,在教学设计中注意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崇尚知识崇尚创新的知识产权意识。如讲授知识产权法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时,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巨大成就。中国仅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就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达到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世界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的保护标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阿帕德·鲍格胥曾评价中国“在知识产权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9]立法成就展示有利于增强学生知识产权法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摒弃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盲目崇拜。其次,通过知识产权法社会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的本土问题意识、家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以“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与对策”“六安瓜片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与问题”“皖西百年老字号侵权实况调查”等地方知识产权保护出现的亟待解决问题设置课程自选项目、暑期问卷调查项目,鼓励学生亲身参与,认识国情、省情和乡情,通过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家国情怀。
三、结语
皖西学院法学本科专业自2003年招生以来,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今后,法学院将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完善专业建设规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特色人才培养,提升专业水平,建设一流专业,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法治人才,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注释
①教高[2011]10 号《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②教高〔2018〕6号《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