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M教学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
——以大班科学区游戏“楼梯上的斜坡滚球”为例

2020-02-25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滚球斜坡楼梯

(厦门市集美区宁宝幼儿园,福建 厦门 361022)

STEM 科学是(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STEM 教学不是S+T+E+M 的简单叠加教育,其核心是整合性,它强调跨学科的整合学习,尤其强调通过以工程为核心的设计和制造活动,解决生活中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1]教师需不断提升STEM 问题意识,在幼儿活动中找到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幼儿的认识水平,学习方式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本文以大班科学区游戏“楼梯上的斜坡滚球”为例,梳理出运用STEM 教学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培养创造力及发展思维能力的方法。

一、因地制宜:挖掘学习机会,激发探究兴趣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STEM 学习机会,为科学探究、数学认知、工程及技术活动建立内在联系。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与STEM 相关的学习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机会,顺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因地制宜地引导幼儿开展他们喜欢的游戏,激发持续探索的兴趣。

例如,幼儿某次拿被子下楼梯时不小心滑倒,便顺势坐在被子上从楼梯上滑下来。教师看到此景,与幼儿展开讨论:“从楼梯上坐被子滑下来不安全,用什么玩具也可以从楼梯上滑下来?”于是,幼儿开始在班级寻找适合放在楼梯上游戏的材料。他们在科学区发现了塑料U 型槽和各种球类,有幼儿提议:“可以把这些U 型槽搭在楼梯上,变成长长的轨道,让球从上面滑下来!”通过讨论,幼儿决定在楼梯上玩斜坡滚球的游戏,并为游戏取了个名字:“楼梯上的斜坡滚球”。当教师捕捉到幼儿的探索与STEM 相关时,应认真倾听幼儿的想法,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班级环境及设施,因地制宜,支持他们的游戏想法和探究愿望。

上述案例中,教师从偶发事件中捕捉到幼儿对于斜面游戏的兴趣,启发他们在班级寻找适合游戏的玩具,满足他们想要探索物体在斜坡上运动状况的愿望。幼儿寻找和选择材料(U 型槽),并利用斜坡特点与U 型槽传送物体的作用,让球从斜坡起点滑向终点的游戏里,蕴藏着STEM 教学理念,体现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之间的跨领域整合。

二、因材施教:提升问题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为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STEM 问题意识,可以通过学习《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加深教师了解幼儿关于科学领域(科学子领域和数学子领域)的目标等。通过阅读《早期STEM 教学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整合活动》《蚯蚓、影子和旋涡》《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区域活动指导》等相关专业书籍,学会运用相关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发现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方面的内在联系,并了解每位幼儿的发展水平、学习方式等,创造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自从“楼梯上的斜坡滚球”游戏出现后,有一天,辛辛将U 型槽一块一块地斜靠在楼梯台阶上,但U 型槽总是从楼梯上滑下去。连续几次操作都没能成功,当他打算放弃时,教师及时介入:“为什么U 型槽总是从楼梯上滑下来呢?”辛辛认为原因是U 型槽太重。教师引导他寻找较轻的材料,他找来牛皮U 型槽再次尝试,依然失败了。在教师耐心地鼓励与引导下,他明白原来是因为U 型槽太滑,无法斜靠在台阶上。他重新调整,将U 型槽横放在台阶上,让每一级台阶上的U 型槽共同组成一段斜坡,最终成功让小球从起点滚向终点。第二天,果果将U 型槽放在台阶上,使其与台阶面呈“十”字型。摆好后,她拿着一颗海洋球爬上楼梯时,不小心碰倒了一块U 型槽,部分U 型槽滑了下去。这时,教师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用手比划着楼梯上没滑下去的U 型槽和台阶两边的位置。她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调整U 型槽在台阶上摆放的位置就能解决问题。这次她摆放的U 型槽没有再往下滑,海洋球也顺利地从起点滚向终点。

上述案例中,两名幼儿都遇到“U 型槽往下滑”的难题。辛辛是因为不了解U 型槽光滑的材质,遇到困难轻易放弃,需要教师多次引导与鼓励;果果则是因为U 型槽摆放在台阶上的位置不妥,但她已有斜坡的概念,能运用U 型槽快速在楼梯上搭建斜坡,经教师眼神、手势等简单暗示,便能解决困难。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需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幼儿的困难原因、认知水平、学习方式等,采取不同的方式适时介入游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幼儿动手调整U 型槽在台阶上的摆放方向、位置,找到U 型槽与台阶之间的平衡点。这是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几何概念与平衡问题,体现了数学、科学知识的运用。在技术方面,巧妙借助楼梯上下台阶的高度差,使其自上而下形成一段斜坡。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工程与技术融合的方法修建桥面。这些活动都反映出教师的STEM 意识及STEM 在科学区中的巧妙运用。在教师不断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的同时,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坚持不懈的品质得到发展,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因势利导:结合评价环节,发展思维能力

《指南》中指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往往以直接经验为学习基础,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2]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纳入自身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迁移至新的情境中。[3]教师应观察并顺应幼儿的游戏兴趣及游戏进展情况,因势利导,引导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在前文案例中,海洋球成功从斜坡起点滑向终点后,果果换了一颗实心球继续尝试。可是,当实心球从第一块U 型槽滚至第二块时,U 型槽便一块接一块地掉下楼梯。教师启发她:“为什么一放实心球,楼梯上的U 型槽就会掉下去?”教师并没有急着给出答案,而是在区域活动评价环节中,请她与同伴分享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并运用视频呈现U 型槽掉落的过程,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小茹提出“可以在每块U型槽下面垫一卷纸芯”,教师结合她的建议,出示一张桥的图片(桥呈斜坡状,桥墩支撑在桥面下方),指着桥墩问:“卷纸芯像这样放在斜坡下面吗?”果果恍然大悟:“我们搭建的斜坡跟桥一样,下面要有桥墩。”

上述案例中,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后,随即用提问的方式介入游戏,启发幼儿思考。当幼儿找不到原因时,教师借助视频,在游戏后的评价中提炼问题,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讨论。小茹通过视频,发现U 型槽超出楼梯的部分需要支撑。教师提供桥的图片,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经验,引导他们将对桥的认知和经验迁移至斜坡滚球游戏中,鼓励幼儿继续深入探索。因此,教师需顺应幼儿游戏发展的趋势,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的真实情境,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各领域内容有机融合到游戏中。在游戏结束的评价环节,运用提问激发思维碰撞,引导幼儿从个体建构走向共同建构,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的探究,有效开展STEM 教学的同时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滚球斜坡楼梯
滚球
信仰的“斜坡”
梦是长长的斜坡(外一首)
逃跑的楼梯
巾边滚球
扫楼梯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
法式滚球,穿着高跟鞋去运动社交!
躲地滚球
原来楼梯还可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