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亲子互动的特征及负向规避
2020-02-25张小惠
林 菁 张小惠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随着互联网媒介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媒介设备得到广泛应用,诸如智能手机、移动平板、电脑媒介终端等走进家家户户,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也影响着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亲子互动。亲子互动是儿童时期重要的社会性活动,是一种以亲缘关系为本,通过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游戏活动,产生特有的娱乐性和亲情感染力,以吸引家长和孩子共同愉快参与的活动形式,具有血缘性、亲情性、长期性等特点。[1]积极的亲子互动关系,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人格、心理、语言等方面的良好发展[2],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互联网媒介时代对亲子互动的影响,既有正向性,也有负向性。如何规避其负向消极的一面,进行积极有效的亲子互动,成为互联网媒介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话题。
一、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亲子互动的正向性
“当互联网开始以一种传播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最早承载的形态就是人际传播。”[3]对于儿童而言,最早的人际交往便是亲子交往,亲子互动是亲子交往的主要形式。相比于传统的亲子互动模式,互联网媒介时代背景下的亲子互动方式发生了积极正向的大变化。
(一)亲子互动地位趋向平等化
在传统背景下,成人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丰富,父母凭借更多的生活经验,以过来人的身份,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父母视孩子为无知的、懵懂的、需要靠长辈严加教育才得以成长的对象。儿童获得知识的渠道则显得比较单一,几乎只能由成人口传相授,在儿童的眼中,成人便是获取知识的源头,成人所说的话具有权威性,造成儿童对成人的绝对服从。因此,传统背景下的亲子互动,几乎没有平等性可言。
互联网媒介背景下的亲子互动模式逐渐发生变化,双方的地位趋向平等化。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指出:“在依靠印刷术进行信息传播的时期,儿童必须通过学习识字,深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变成成人。”[4]当前,互联网媒介成为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渠道,且这条渠道并不仅仅对成人开放,而是面向所有大众,儿童不再只能依赖成人获得知识与信息。知识传递的单一形式被打破,成人的世界对儿童而言,不再是陌生且不可触碰的秘密。[4]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的思维更敏捷,可塑性更强,在互联网媒介的新环境中,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信息,探索新的操作技能。因此,在某些方面,儿童所掌握的信息比成人更丰富,在亲子互动中拥有比以往更多的话语权,亲子双方的地位趋向平等化。
(二)亲子互动情景趋向虚拟化
在传统背景下,亲子互动往往只能通过语言、动作、行为等方式得以实现,且只能发生在一定的真实情境中。对于亲子分离的家庭而言,由于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外出的父母或是外地求学的子女想要进行亲子互动,往往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因此,这部分家庭的亲子互动是极不容易且不方便的。而亲子未分离的家庭,虽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但在进行亲子互动时,所互动的内容往往是孩子学习的情况、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亲眼所看到的场景、家庭的一日生活等发生在生活周围的具体而真实的事件,互动内容比较单一。
互联网媒介背景下的亲子互动情景趋向虚拟化,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为亲子分离的家庭带来便利。亲子互动不再局限于面对面与书信来往的形式,而是呈现出QQ、微博、微信等多样化的互动方式。这些社交平台是互联网媒介时代杰出的产物,为信息的传递打开更便捷的通道,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亲子双方即使处于不同的空间,也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及时分享各自的近况。亲子双方所沟通的话题,不再单一地局限于生活周边的事情,而是可以广泛地涉及娱乐、新闻、体育、游戏、时尚等并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互联网信息,更具有多样性。
(三)亲子互动语言趋向符号化
在传统背景下,亲子互动的口头语言往往比较生硬,父母对孩子的指导偏向训导式,所以多带有命令、训诫的口吻,而孩子将父母视为权威的代表,在交谈中也是恭恭敬敬的。对于用书信进行亲子互动的家庭,所用的语言则比较书面化,也比较讲究措辞的严谨性。这种互动语言,时常面临某些用语言难以表达或是不习惯用语言表达的窘境,例如,在某些场景中,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眼中所看到的事物,或是在某种心境下,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此刻的感受。
互联网媒介的传播,恰恰弥补了这种缺憾。当前的互动语言并不仅仅局限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而是可以巧妙应用互联网媒介平台中的网络语言。网络交往是人们借助互联网所营造的超时空情境而实现的以符号传递为表征的社会活动。[5]网络语言拥有“符号化”的特殊性,恰恰能在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难以表达的情况下,发挥特有的功能,用“符号化”的语言方式来表达难于言表的内容。符号化的网络语言,除了文字、字母、数字外,还包括各种图片、语音、小视频以及表情包等,是一种介于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呈现形式比较随意和口语化,不像面对面交流的口头语言那般拘束,也不像书信互动的书面语言那般生硬。符号化的网络语言在亲子互动中的应用,可以使互动语言更加鲜活生动,进一步增加亲子之间的亲密感。
二、互联网媒介环境下亲子互动的负向性
互联网媒介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在成人与儿童的生活中都占据重要地位。[6]然而,在亲子互动方面,互联网媒介也存在消极影响,呈现出一些负向特征,这是家庭教育中所必须关注的部分。
(一)亲子互动的频率减少
在互联网媒介时代,工作之余的媒介使用是一项正常的休闲娱乐方式。辛苦工作一整天的父母回到家,最惬意的事情也许就是沉浸在网络媒介中,不闻世事,从而得到片刻的放松。更有甚者,沉迷于休闲娱乐、网络游戏等。工作闲暇之余,通过互联网媒介放松身心本无可厚非,但若因此而疏忽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就有失偏颇了。对于出生在互联网媒介时代的儿童来说,他们在各种互联网媒介中成长起来,网络中的少儿节目、卡通动画以及网络游戏等,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儿童有自发进入成人世界的渴望,但其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很少,而视频节目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互联网媒介是儿童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因而互联网媒介能够满足儿童希冀的种种刺激,拥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父母把互联网当作自己的替代品去陪伴孩子,以便能腾出时间来忙自己的工作或其他事情时,孩子便合情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看视频或玩游戏,亲子互动的频率有所减少,亲子互动障碍可能由此产生。
(二)亲子互动的质量降低
在互联网媒介时代,QQ、微博、微信都可以成为亲子互动的有效途径,甚至当一方发布动态或朋友圈时,另一方可以以点赞或评论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相比于面对面的沟通,在这种虚拟情境中的互动更为随意与轻松,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具趣味性。然而,这样的互动方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亲子双方所获得的信息比较迟滞、碎片化且不完整。因为在联系对方时,双方存在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收到消息时不一定会立即查看,且一方发送几个问题后,另一方可能只是选择性地回复其中几个。现如今,很多人喜欢通过互联网媒介发布动态,但这些动态并不全面,甚至可能是失真的。有的儿童喜欢报喜不报忧,有好消息时会在网上发布动态,而遇到沮丧的事则默默藏在心里。家长看到动态,很可能会误以为孩子一直很优秀、很阳光,缺少对孩子遇到问题时所应给予的安慰与鼓励。有的儿童从不发布任何与学习有关的状态,只发布去玩耍时开心的事情,家长很可能会以为孩子很贪玩,不爱学习,造成误解。另外,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互动,存在空间距离,亲子双方都无法真实地感受到对方的情绪状态。种种迟滞、碎片化、不完整甚至失真的信息,使得亲子之间难以进行深入而有效的互动,从而大大降低了亲子互动的深度与质量。
(三)亲子互动的矛盾加剧
基尔达尔(Kildare)和米德尔米斯(Middlemiss)关于“在亲子互动中母亲使用手机对幼儿行为和生理反应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母亲低头使用手机会抑制幼儿的积极反应,增强消极反应。[7]在亲子互动中,移动设备的使用会分散家长的注意力,消减对儿童的关注,从而给亲子关系带来消极影响。移动设备具有持续的连接和感知易用性,使人们更容易分心。当父母在使用移动设备时,照顾孩子的能力变得有限,与孩子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减少。[8]正如关于母亲在婴儿喂养过程中分心行为的研究结果显示,超过75%的母亲在注意力不集中时,对婴儿的饱腹感不太敏感,有可能导致过量喂食。在亲子互动中,若母亲分心于移动设备,孩子得不到回应,则会觉得自己与移动设备是一种竞争关系,从而引发亲子之间的矛盾。调查研究显示,当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时,将近1/3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变得不重要了;当他们努力尝试各种举动吸引父母的注意却仍得不到回应时,他们会感到极其伤心。[7]父母们在移动设备的使用上,则持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们对照顾孩子时的分心感到内疚,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移动设备的特殊功能可以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父母。孩子因得不到来自父母足够的关注而受伤,父母又因互联网媒介的特殊吸引力而无法割舍,亲子之间的互动便出现重重矛盾。
三、互联网媒介环境下规避亲子互动负向性的路径
在互联网媒介背景下,儿童的发展深受大众媒介的影响,在分析其利弊时,必须保持理智的态度。亲子互动所受到的消极影响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要关注如何正确地使用互联网媒介,使其成为有效亲子互动的动力。
(一)树立科学的亲子互动观念
“我们童年遭遇的亲子社会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内在的关系模式,这一整套内在的关系模式就形成了我们的性格,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助于儿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家长应明确,良好的亲子互动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家长树立科学的亲子互动观念,是进行良好亲子互动的前提。在互联网媒介背景下,由于儿童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家长不再占据文化的绝对权威,在亲子互动中,儿童拥有比以往更多的话语权。家长必须抛弃以往不对等的亲子互动观念,重新审视儿童具有主动性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态度,促进亲子互动的良好开展。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儿童比成人更具探索精神与接受能力,有时儿童也许能探索出成人所不知道的操作方式。因此,家长在儿童面前也需保持一颗谦虚向学的心,在有需要的时候向儿童虚心请教。亲子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父母对孩子发起的互动需要得到孩子的正面回应,孩子对父母发起的互动同样需要得到父母的正面回应,这对于儿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绝不是家长的隶属品或附带品,而是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权利主体,家长必须摒弃“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孩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等传统观念,对亲子互动予以高度重视,不要用互联网媒介代替自己对孩子的陪伴。因为在互联网平台上,始终只是一种虚拟的情境,而儿童更需要的是来自于父母真真切切的关爱与呵护。另外,家长应明白亲子互动的有效性还建立在父母对孩子个性特点的了解上,家长不能总是以自身所关心的身体健康以及学习分数等问题作为亲子互动的主题内容,这往往会造成孩子的反感甚至抗拒。家长应基于孩子的心理特点与个性品质,以孩子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口,多与孩子开展有意义的相关主题的亲子互动,进一步加深对孩子的了解。
(二)线上线下亲子互动方式并举
根据2015 年“儿童与媒介”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幼儿园中的儿童手机接触率为91.8%,平板电脑接触率为83.4%,电脑接触率为80.6%。[9]可见互联网媒介对于年幼儿童的覆盖率是极高的。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将继续受到来自新媒介的“催化”,并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家长所关注的亲子互动问题。互联网媒介对亲子互动消极影响,也给家长带来极大的考验,有的家长甚至尝试杜绝孩子接触一切互联网媒介,以抵制互联网的不利影响。然而这种做法是在逃避问题,治标不治本,且难以实现。家长必须正视互联网媒介,将其看成一把双刃剑,掌握正确的方式,就可以有效促进亲子互动,且对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反之就会成为亲子之间强有力的互动阻碍,且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家长既不能全盘否定互联网媒介对亲子互动的积极意义,也不能将其作为亲子互动的主要方式,因为它对人类的发展只起到辅助作用,是作为客体存在的。家长应采取线上线下并举的方式,不仅可以根据具体情境需要,灵活选择线上或线下互动,也可以巧妙地将两者相结合。如将亲子游戏与网络游戏相结合,创设数字化的亲子情境游戏。家长借助媒体技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与孩子共同游戏,在游戏中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从而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另外,在单独进行线上或线下互动时,家长应注意以线下互动为主,线上互动为辅,多与孩子进行关于生活情绪的深度交流,防止过多迟滞、碎片化、不完整甚至失真的信息成为亲子互动的障碍。作为辅助方式的线上互动,则有助于调节互动的节奏与氛围,如微信等虚拟人际互动的异地交流方式,使得家长与孩子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亲子互动,其语音、视频、表情包等诸多功能,为亲子互动增添趣味,进一步联络双方的感情。
(三)巧借互联网媒介的互动因素
有研究将互动场景丰富的《巧虎》与互动线索缺失的《小小爱因斯坦》进行对比,探析视频媒介中的互动因素对亲子互动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在观看《巧虎》时,会将其中的互动因素作为参照线索,模仿视频中的身体游戏、早安晚安等互动行为与孩子进行互动;在观看《小小爱因斯坦》时,亲子互动频率明显较低。研究结果表明,观看互动因素丰富的视频动画,对观看时及观看后的亲子互动质量都具有积极影响。[10]这与全美幼教协会(NAEYC)关于儿童信息技术应用的报告相一致。[11]因此,在社会性需求日益显著的数字时代,互联网媒介作为亲子互动广泛运用的辅助手段之一,其互动因素能够有效促进亲子互动的质量。家长应善于发现富含互动场景与教育意义的儿童节目,用心挖掘其中积极有效的互动因素,以其为参照源发起亲子互动,建立与孩子连接的纽带,为推进良好的亲子互动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切实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如美国的学前教育节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综合运用木偶、动画等手法,将一些基础知识、生活常识蕴藏在诸如游戏、唱歌、对话等各种互动场景中,富含大量互动因素,深受美国儿童的喜爱。这档节目不仅在美国家喻户晓,迄今为止已推出二十几个国际版本,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成功播放。[12]《芝麻街》中丰富的互动因素激发亲子之间高频且有效的互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是值得所有家长细细品味,获取亲子互动灵感的优秀作品。
四、结语
互联网媒介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既不能为了躲避其带来的消极影响而想方设法完全杜绝它,也不能放任自己及孩子沉迷于其中。互联网媒介在亲子互动中应该是一个助推者,而不是阻碍者。它具体扮演什么角色,并不是由互联网媒介这个客体决定的,而是由亲子互动的主体——家长与孩子共同决定的。因此,家长应根据自己与孩子互动的需要,积极挖掘互联网媒介的价值,构建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