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课堂:指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2020-02-25
(莆田市涵江区实验小学,福建 莆田 351111)
时下的语文课堂存在一系列问题,有的对学生情感熏陶的比例过重,使语文课变成思品课、政治课,而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有的只关注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迁移,使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分离;有的缺少对语文教材元素美的意蕴解读和挖掘,学生无法体味到语文学科的美,难以提升审美情趣;有的过分强调语言文字的积累,却忽视学生想象力与思维力的培养。其实,语文是与生活和人生关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进行知识的滋养外,还应该注重情感的品味和咀嚼,注重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给学生的心灵以文化的洗涤。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真正践行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思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味”回归。
一、“语文味”的具体内涵
崔峦老师在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闭幕式的发言中提到了“语文味”——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广东深圳教研室程少堂副教授指出,“语文味指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王崧舟名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1]在倡导核心素养的今天,更应关注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味课堂应是怎样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建构和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基于此,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味”在符合语文本体属性的前提下,应有其与当下前沿理念相适应的新的丰富内涵。
“语文味”的具体内涵应为:言语味、思维味、审美味、文化味。“言语味”指的是课堂要以语言文字的实践为着力点,引导学生揣摩涵泳语言,推敲玩味文字,从而生成“言语智慧”。语言与思维共生,“言语智慧”的丰富、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启动和飞翔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就在这样“思维味”弥漫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向前发展。语文教学要汲取中国美学的思想精髓,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中,在品味优美语言的基础上,激发审美想象,在富有“审美味”的课堂中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情趣。“文化味”指的是语文教学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穿越时空,与智者对话,感受前人深邃的思想和无穷的智慧,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因此,以“言语味、思维味、审美味、文化味”为内涵的“语文味”课堂,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发展思维、培养审美情趣的过程,更是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的过程。“语文味”课堂的价值追求,指向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的。
二、“语文味”四个维度的融合与侧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语文学科的定位是“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由此可见,语言的品味是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言语味”是语文课堂的关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2]因此,在“言语味、思维味、审美味、文化味”中,“言语味”是前提,其他三“味”都是以“言语味”为基础的,并在“言语味”的建构之上才得以形成的。这四个维度的“语文味”相辅相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教学中,还应根据年级的不同、文本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适当地确定本节课堂中四种“语文味”的不同分量,即每节语文课中,均以“言语味”为基础,其他三“味”可有所侧重。一节课可以是“四味俱全”,也可以是只有三种“味”,或是凸显某种“味”。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丰富多样的识字方法,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热爱祖国的文字文化。这样的课堂中,除了“言语味”外,“文化味”更加浓厚。教学《草原》一课,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文本的语言美、结构美,都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的好时机,这样的课堂充满“审美味”。教学文言文《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颇具趣味性和哲理性,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字词及全文意思,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感受文言文的文化,还要引导学生对两小儿的观点和论据进行思辨和判断,并从不同的角度汲取蕴含其间的哲理。如此,课堂上散发出的言语味、思维味、审美味、文化味就搓糅在一起,这样的语文味是浓郁芬芳的,也是沁人心脾、回味不已的。
三、“语文味”课堂的教学策略
崔峦老师提出,“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返璞归真,就是要立足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即语文教学就要从文本出发,从语言文字出发,让“言语味”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同时,应在咀嚼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体认语言文字内在的情味、意蕴、理趣等丰富的内涵,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体现语文课堂的“思维味”“审美味”“文化味”。
(一)“言语味”:揣摩品味,立足语言文字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要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要扎扎实实地学语习文。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应引导学生立足语言文字,潜心体悟、细细玩味,让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鲜活地展示出来,方显出语文教学的“言语味”。
叶圣陶说过:“语言教学,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3]在教学中,可以用换词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品味用词的传神和准确。例如《燕子》一文中,“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教师可通过提问“如果把‘掠’换成‘飞’,好不好?‘掠’字有什么好处?”调动学生思维,也可以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批注读书感悟,感受语言的魅力。又如《穷人》一文,从“我们总能熬过去的”一句入手,引导学生揣摩品味:“‘熬’是什么意思呢?渔夫一家的生活原来是怎样的?如果再加上两个孩子,将来的生活又会如何呢?为什么说总能熬过去呢?这些话看出渔夫的什么特点?”通过咀嚼文字,联系上下文,学生体会到渔夫宁可受苦也要帮助人的善良品格,渔夫的美好形象也跃然纸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揣摩、咀嚼文字,培养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
(二)“思维味”:质疑体悟,发展语文思维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余文森教授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文中明确指出,“学科认识活动的核心是学科思维”。《语文思维论》提出:语文思维之轨,是对语文思维方法的形象化的称呼,在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语文思维方法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4]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可从文本的“无疑处切入”激发疑问,从“矛盾处切入”进行质疑,从“近义词切入”引发思考。之后,可遵循内容逻辑或行文逻辑,导引思维的流向。例如,教师可以遵循文本特点,设置富有逻辑关系的系列问题,铺设好语文思维之轨,导引语文思维之流,带领学生一步步走向“体悟”语言思维的过程,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思维模式。如《和时间赛跑》一文,可围绕内容设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①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②爸爸的话很深奥,他是如何举例做出解释的?③作者是怎样理解爸爸的话?④作者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⑤你又打算怎样和时间赛跑?这些问题引领学生参与知识再发现的过程,经历探索的磨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审美味”:引入情境,渗透美育因素
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美育的因素,而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因素,又融化于全部语文教学过程中。[3]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表述,语文教学的美育,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即通过各种手段,引导体验,使语文所蕴含的美渗透到学生的心田里。
叶圣陶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果由此而引申,又何尝不能说“作品情有境,入境始与亲”呢?[1]美,或表现为形象,或蕴藏于理念,或存在于情感,都要通过具体的情境才能感受到。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触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其自然地进入审美境界。如教学《月光曲》,教师运用音乐渲染和课件演示法,创设优美的“月光下的大海”情境。轻柔的音乐中,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月光下变化的大海,从风平浪静到波光粼粼再到汹涌澎湃,音乐从舒缓轻柔到气势增强再到高昂激越,学生不知不觉走进清新梦幻的境界,感受到美的意境和艺术的魅力。创设情境的方法,如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引入情境,图画展示再现情境,多媒体课件演示展现情境,配乐朗诵渲染情境,扮演角色模拟情境……学生浸润其间,入其境,动其情,在浓浓的“审美味”中深受熏陶感染。
(四)“文化味”:延伸拓展,探寻文本意涵
语文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汉语言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以一种文化整合的目标,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为一体,在一种综合实践的活动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才是语文课程的要义。[5]因此,语文教学应该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充分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注重对学生文化的熏陶和濡染,注重对学生积极的情感、健康的人生态度和高尚价值观的引领。[6]在教学中,可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寻文本的深层文化内涵,或查阅资料、或专题学习、或开展活动,加深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学习祖国优美语言,引领学生走进文人雅士的心灵深处,不断提高文化审美品位。
如教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一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了解王安石所处年代的人们过春节的习俗:放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贴对联(“总把新桃换旧符”)等,感受古代的春节文化。同时,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现在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可通过网络、书籍查阅有关春节的由来、各民族春节的风俗差异以及春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从而产生对悠久传统文化的兴趣,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启迪,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
总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课堂,要体现“言语味、思维味、审美味和文化味”,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真正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