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选派“第一书记”推动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的实践探索
2020-02-25梁玉玺刘振旭
梁玉玺,刘振旭,关 晟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110034
高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与国家公职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相比较,没有政府“权能”和企业“财能”作用于农村的硬件设施建设,同时,他们在农村基层复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下,面临着“高视野”与“接地气”之间的工作考验。高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如何凭借获取“党的声音”的便捷优势,以其富有“钻研劲”的专长,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软实力”,更好地引领和发挥当地党员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性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高校选派第一书记能力作用与农村党建实际之间的矛盾
高校选派第一书记怀着将理论实践于乡村的热情住在农村、行动在农村。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常常会出现学识不对等、视野不对等、认知不对等、目标不对等以及利益不对等等的因素阻碍工作推进度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很难将新的思想转换成推进农村基层党建的实际行动。
(一)工作角色与村干部政治能力素质之间的矛盾
高校教师的组织关系转入乡村以后,身份便发生了改变,由“课堂第一责任人”变为基层党组织第一责任人,工作对象也由较高学历的青年学生变为朴实的农村百姓。不可否认,下派干部与现任村干部之间在理论素养、文化修养、工作阅历、实践经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笔者通过调研获知,某县1294名村“两委”干部中,党支部693 人、村委会601 人,担任妇女委员254人;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8 岁,最大年龄者75 岁,40岁以下41人,占21%;60岁以上22人,占11%;党支部书记学历为初中及以下者631 人,占52.6%。综合以上及其它两城市的三个乡镇的实地调研,村干部大多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老人”,现代化治理能力偏低,但具有根深蒂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一直以来,他们以“个人魅力”带领本村发展,其学历普遍偏低,管理方式简单粗犷。
高校选派驻村的第一书记思想活跃,具有高学历和先进的工作方法,与现任村干部文化水平偏低、常用老观念老办法、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弱形成强烈对比。现任村党组织书记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和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第一书记的能量输出力。“指导改变”与“陈旧不变”之间需要在思想碰撞中有效融合。
(二)事务决策与农村党员结构之间的矛盾
在农村,党员积分制考核、党务经费使用、“两委”履职评价、发展党员等需要党员的民主投票,另外,因为党员兼任村民代表的比例较大,所以在村务工作的项目工程、土地租金、低保户核查等决策上也需要党员手中的“权利票”。可见,党员的“纯净度”决定了重大事务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笔者针对某县进行了集中调研,在11481 名农村党员中,55 岁以上党员5731 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9.91%;70 岁以上党员2155 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8.77%;60岁以下设岗定责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9%。综合以上及其他两城市的三个乡镇的实地调研,大致可将党员结构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结构的老龄化和外流化,参与组织活动的热情不高,模范引领作用发挥不突出;另一种是“人缘”结构的家族化和裙带化,意见表达相对或在一定程度上较为集中,一些党员所提建议采纳度不高。
高校选派第一书记特有的“洞察力”和“较真”精神难于打破村干部与普通党员、普通党员与普通党员之间的关系,一票难抵众票,决策的事情很大程度取决于村党组织意见。“履职监督”与“权利集中”之间需要在坚守原则中有序推进。
(三)组织活动与党员参与度之间的矛盾
高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抓“三会一课”有较大优势,尤其是在讲党课方面,能够推动党的理论宣讲深入到基层。但是,在实践中,农村党员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认识不够、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欠佳,频繁的组织活动在个别党员心中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一部分党员干部以“看戏”心态面对第一书记开展的党日活动。
纵观农村党员生活,青年党员的流动较大,在村党员老弱人员较多并忙于田地劳作,第一书记在创设载体、组织党员活动时难免“力不从心”,以往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走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现象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影响了党员对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正确评价。认识上有偏差,行动上就会散漫,以致党员会议参与人数不多,热情不高,深入学习不够,尤其是在农忙时节的专题活动缩水,多个会议合并成一个会议开。
高校选派第一书记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其知识储备和理论宣讲不完全符合农村党员习惯接受的“白话文”。如果一味地抓理论学习,以高强度会议体现“书记抓党建”的工作成效,而忽略了党员的生活,将适得其反。武装头脑既要高大上,又要接地气,更要有温度,用贴合农村实际,有内涵情感且实际的活动形式打通理论学习的“最后一公里”,“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1]飞在田间地头,飞在流动党员的身边。“凝心聚力”与“漠不关心”之间需要在日常接触中进行良性磨合。
二、高校选派第一书记引领新时代农村党建创新的突围策略
高校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面对工作中的实际现象和问题,要找准农村党建的矛盾点和工作着力的困难点,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将高校特有资源融入到村,搭建“双党建”的实践平台,创新服务农村基层党建模式。
(一)突出高教理念引领,激活红色文化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第一书记担负着讲好新时代农村基层红色故事的使命,要善于发挥农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再造有灵魂的政治教育载体。高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更要将大学优秀的文化养分滋养到农村,突出育人功能,把握新要求并开展实践活动,深度挖掘乡村“本土”文化,大力传播“红船精神”,汇编一部集合党史党情和村史村情的新时代乡村版“教科书”,让有历史、有故事的乡村文化活起来。以“文”化人,应强抓百姓思想,立足新时代,与时俱进地创设并弘扬村级精神,进一步将先进思想文化转化到农村建设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当地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行为规范,为农村的红色文化补钙,再增色,积极打造乡村更加丰满和纯净的精神世界,重构农村百姓的红色文化基因,提振其精气神。
实践中,要拔高政治站位,强化“走心”的仪式感和荣誉感,既要把“思想”贯穿文化传播全过程,又要考虑农村居民的心理诉求及文化活动的持久作用。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面对农村党员老龄化、流动化及文化水平偏低等现实情况,将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紧密结合,既以直观的、立体的符号式文化将党员带入,又要以规矩的、生活的语言文化引导大家认知,通过有形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引导农村百姓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水滴可以成河”,通过乡村红色品牌的打造,一点点、一步步“打磨”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觉悟,保证党员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行为自觉,“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2],凝心聚力,同频共振。
(二)发挥高校科技力量,实现党性教育新常态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加强群众培训”,[2]传统的授课式党性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农村党员培养工作的需求。党建创新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要网上网下联动,多载体互动,创建处处方便学,时时能够学,便捷愿意学的党性教育体系。高校选派第一书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入农村基层,让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走入农村的“实验田”,用科学方式解决农村党员如何学的理论问题,用技术解决农村党员怎样学的实际问题,综合做出比较准确的党性培养规划并具体实施,为农村的党建助力加油。
近年来,各地政府围绕“乡村振兴”逐步提高了村级组织的办公环境。广播、有线、网络早已实现全覆盖,电脑、电视、打印机基本实现了村村覆盖,有些行政村甚至配备了大屏幕、投影仪、扫描仪、电子白板等,各地区在硬件设施的保障下开展了多样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我们要注意到先进设备的“僵尸”化现象及教育平台的的实效性,“我有了”之后还要“我能用、我爱用”,紧跟时代步伐追求党员教育数字化的高质量,全力打造的“互联网+农村基层党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既要体现高颜值的技术含量,还需贴合实际,用通俗易懂、易掌握的方式方法,在农村落地有声,加得进去,融得进去。
高校派出的第一书记不是“下乡文书”,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力量,运用并讲解好“现代教育技术”课,让“学习强国”等学习软件成为党员理论学习的“掌中宝”,带领群众掌握新科技、获取新声音,因地制宜开设党性教育数字化平台,体现其功能性,开发集理论学习、主题教育、党务公开、先进模范、政策问答、动态信息、农产品品牌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微”科技。教育引导农村居民“富脑袋”,强化现代科技本身对大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多学习不如多种地”等情绪声转变成“多学习能够多丰收”的积极认识,激励引导新时代党员干部增强学习本领和工作技能。
(三)彰显实践创新智慧,夯实党风廉政建设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选派的第一书记要发挥出社会实践调查的工作能量,把高校坚定的理论自信和显著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动力,把高校的管理效能链接到农村的综合治理,当好调研员、评论员、监督员,成为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的促进者和引领者。以《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为遵循,引领农村党员干部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按议事规则办事,协助当地党委推动农村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建立符合自身规律和要求的地方制度模式。
“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从三尺讲台到村官,高校选派第一书记要广泛倾听群众声音,拿起笔来开展专题调研,面对乡村“新鲜感受”深入挖掘当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村“两委”干部为民服务的质量如何,党建经费的使用是否规范,党员发展对象的政审情况,集体土地的租金定价多少,低保户的审核程序……详实了解所在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社会评价,站在新农村再认识责任制度,有针对性地探索和研究,形成视角独特、见解独到、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性廉政建设报告,帮助乡村建立科学严谨的工作制度,与当地党委紧密配合,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权利制约和监督体系,严格落实党的各项制度,调节党内关系,指导党内生活,规范领导行为。让监督触角再向农村一线延伸,用一双“发现”的慧眼找不足,把控好纪律风向标,加强制度管党治党,突出党组织书记主体责任意识,压实“责任人”,堵住党风廉政建设缺口,严格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以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为工作新起点,选好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强化其职能作用的发挥。将法律课堂搬到农村,划红线,立规矩,“倒逼”村干部查摆问题,补齐短板,对照“戒尺”,最大程度堵住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缺口,确保“最后一公里”的廉洁、高效和畅通无阻,帮助基层干部扣好扣对扣子,“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最大限度防止干部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积极性。”[3]防止“小毛病”向“大问题”转化,使遵规守纪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惯和品质,助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再上新台阶,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四)打造双向效益工程,开启党建升级新局面
农村党组织建设的好坏不仅表现在思想和理论上,更体现在设计和具体执行上。高校选派第一书记要主动搭起高校与乡村之间的桥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将法律务实类、公共服务类、民族文化类、表演艺术类、农业类、旅游类等专业优长与农村党建质量提升进行创新性融合,点燃高校服务农村基层的“引擎”,联合开展师生得益、百姓受益的品质活动,设计上要紧贴农村实际,让党员干部群众看得见,够得着,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增添党建工作的魅力和吸引力。
通过高校驻村第一书记进一步带动大学生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注入创新元素,开发校村党组织长期共建的活动载体,打造高校与乡村支部“双联双建”、理论学习“学联共建”、党日活动“互联互建”等双向效益工程。将高校师生带进自然广阔的乡村“传经送宝”,将农村百姓带到至善至美的校园“讲我们村的故事”,互为动能,互为体验。让党员动起来,让党组织活起来,让党建的成果实实在在落在百姓的身上,让一个支部的独奏升级为多个支部的“合奏”,让党建“1+1”双赢。比如,沈阳师范大学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将校内的全国样板支部、先进党组织与所在村党支部联系起来,分别与学校宣传统战部、图书馆、戏剧艺术学院、社会学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等党组织联合开展了创新党日活动。编印学习读本,推广科技阅读,唱响红色京戏,辅导儿童功课,举办趣味体育运动,寻访老党员,带贫困学子坐高铁和地铁体验科技强国,到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体验文化强国……虽然没有经费方面的大投入,但小小的活动却让村里百姓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以此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有效实施,村党支部有了活力,党建工作从后排走到了前列,同时学校师生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
高校党组织与村党组织开展共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第一书记很关键,其担负着“粘合剂”的作用。一方面,要站在高校干部教师的角度,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的新途径,努力将更多资源带入到村;另一方面,要站在村干部群众的角度,大力发扬乡村,尤其是“古村”的优良传统,以热情吸引大家到村消费和投资。双向升级发展党建活动载体,形成高校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共建共享的新模式,实现互得效益的常态化发展,让高校党建扎根在乡村大地,共同发力,互为增力,共同争创先进。
高校选派第一书记要以“高校”的独特视角立足乡土大地,协调好农村党建新常态的平衡发展关系,准确把握“务虚”与“务实”的辩证关系,协调发展组织建设与经济开发的相融互促关系,合理实施痕迹管理与群众服务的政绩收益。能够融得进去、做得实际,让利民的好事落地开花,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