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仰的重要论述的思考
2020-02-25徐晓丽
徐晓丽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110034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1]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艰巨使命。但就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种内隐式的存在,集中体现在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全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由名正言顺的理论教育升华为名副其实的信仰教育意义十分重大。从学理上澄清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的相关问题是开展实践的先导。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的前提性论证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这一命题能否成立?首先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兼具科学与信仰两个属性。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一种科学理论还是一种信仰?在二元对立思维主导下,这种“科学与信仰”之争由来已久。事实上,从对立统一的辩证视角出发,我们认定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理论,也是一种信仰。当然,这种认定是基于中国人的信仰传统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话语而得出的。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认定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这是一以贯之的理论坚守。20 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最低谷之时,邓小平掷地有声地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2]这背后彰显的是一种面对曲折时的理论自信。正是这种坚定的理论自信托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发了中国的快速崛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在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复杂局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3]这就阐明了判断科学理论的原理之维和规律之维。
一方面,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在具体应用时具有特定的条件性和局限性。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因其个别结论应用的条件性和局限性而丧失其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归根到底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科学性,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能够跨越时空。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支撑起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大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的载体。这就揭示了判定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理论的原理之维。
另一方面,科学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描述事实、阐释规律、实践检验。如果一个理论不是从事实出发,描述的不是事实,终究是与科学背道而驰的。但如果一个理论仅仅局限于对事实的现象性描述,没有上升为对现象背后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的探究与抽象,也不能升级为科学理论。当然该理论最终还要经受住实践的检验。这三个要素依次递进地对理论进行科学性筛选和界定,但核心要素是规律,规律是联动其他两要素的中间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上述科学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素。“事实依据、规律概括、实践标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学说始终如一的要素。”[4]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但它同时兼具信仰的属性。马克思主义聚焦于人类社会特别是特定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显然不同于以自然作为研究对象、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所揭示的规律无需人的参与,可以自发起作用。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所解释的规律则离不开人的参与。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即实现共产主义,恰恰需要他的信仰者为之不懈奋斗才能够实现,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具备内生性的信仰属性。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以科学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信仰对象,是一种不同于宗教信仰的新型信仰形态。科学与信仰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特定载体上是对立统一的,是可以兼容的,这种兼容性源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话语,这恰恰也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
在中国人的现实语境中,“信仰”一词被用于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重,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5]这就意味着在中国人的信仰话语和信仰传统当中,信仰的对象包含了科学理论,甚至科学理论更值得人们去信仰。然而,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信仰”则是指“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定势(或态度)”。[6]可见,在西方人的信仰传统中,只有未经证实或证伪的命题方能成为信仰对象。已经证实的则将被纳入科学的范畴。于是,科学与信仰成为了两个互不相融的领域。
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善于提炼标示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7]在此背景下,我们应理直气壮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科学理论为信仰对象不同于西方的宗教信仰,但却更容易和更值得被中国人接受的新型信仰,所以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如果科学与信仰如在西方宗教社会中泾渭分明、水火不容般存在,则科学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就是个伪命题,无从实现。中国特色的信仰传统和话语体系,赋予马克思主义兼具科学理论属性和信仰属性,这就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获得了内在合法性。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的价值性澄明
在教育实践中,关于要不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信仰教育存有争论。比如,一些人不理解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信仰教育载体及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与意义,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信仰教育污蔑为“洗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去信仰化”论调也从未停息。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1.立党兴国之本。任何政党和国家都会有关于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宣传教育,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恰恰凭借自由主义的宣传教育,培养了一大批资本主义制度的拥护者。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为了统一思想和步调开展行动,对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信仰教育无可厚非。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也从反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信仰教育的重要性,若有疏忽则可能亡党亡国。2012 年,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8]此后,每每谈到关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青年教育的问题时,他都要强调理想信念和信仰及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2.新时代之需。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70 多年前。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与17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相比,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正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有目共睹、不言而喻的。在此背景下,人们不免会心生疑惑,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了,因为理论是时代的心声。但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宽广的大时代视野,马克思主义理论聚焦的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世界社会主义500 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9]因此,这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依据,是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的时代前提。
在世界社会主义500 年的大视野之下,当前我们又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信仰教育的新时代价值不断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3]
3.中国大学之底色。高校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高校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信仰教育是中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大学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关乎当代中国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共产主义是一种远景式的社会构想。在苏联解体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没有任何既有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实践中面临一系列的风险、挫折,这更要求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包括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犬儒主义者”成为现象级话题。如果一个社会充斥着对自我利益的无限追逐,充斥着极端个人主义,民族复兴大任将无从担当。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的内涵解读
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信仰转向即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化,这种转化是以理论教育为基础的一种正向转化,实质上是一种升华。
1.实现信仰教育由应然走向实然。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理论也是一种信仰,这在客观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性质既是理论教育又是信仰教育,这是一种应然状态。但在教学实践当中,从教育教学实效性上来看并未真正完全实现。当前,在多数大学生的认知当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就是学习一种理论,而未将其上升为一种信仰。比如,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中的内容只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的知识内容而存在。信仰教育与理论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明确以信仰为主题、以生活逻辑为主线来统摄知识点,遵循信仰生成的特定规律。过去我们在理论教育的模式下,秉承学科逻辑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依次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点,而信仰教育要求我们实现由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转化,采用专题式教学。
2.实现信仰教育由隐性转向显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7]此后,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这就指明了实现信仰教育由隐性走向显性的逻辑理路。
在高校,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首先是指在“思政课”的课堂上既要理直气壮讲好理论,更要理直气壮地向大学生阐明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科学信仰,旗帜鲜明讲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讲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传统和作风,排除共产主义渺茫论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其次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还指在课堂上要敢于正面回应社会思潮。开放的中国时刻面临此起彼伏、轮番上演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冲击。高校应敢于发声亮剑,绝不能当旁观者,主动正面引导,解疑释惑,守住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中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专业教育应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同向同行。另外,在“大思政”视域下高校的各级各类党团组织和相关管理部门,也应承担起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职责,共同构筑全方位、立体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网。
3.实现信仰教育由刺激需求侧(受教育者)为主转向改革供给侧(教育者)为主。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进一步来说,只有真信的人才能真正讲好信仰。真信不是完全主观的,还要建立在真懂基础上。“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让真理指引我们的理想,让真理坚定我们的信仰。”[7]一个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甚至理解上有失偏颇的人,即便主观上狂热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恐怕距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有一段很远的距离。
让信仰的人讲信仰,还要注重讲的艺术和技巧。具体来说,教师要创新配方,优化工艺,注重时尚包装,增强自身亲和力,运用接地气的语言,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综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总之,信仰教育要求教育者既要懂理论,又要懂技术和艺术;既要有深度,更要有温度。这样,真正有信仰的人讲起信仰来也更有正气、底气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