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观低度量构式“这么大点NP”

2020-02-25刘冰鑫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构式言说度量

刘冰鑫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上海 200234)

“这么大点NP”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的主观低量度评价构式,如“这么大点孩子”“这么大点地方”“这么大点东西”等。“这么大点NP”构式在形式、意义、语用上都极具特点,但相关研究文献较少。目前只有萧国政(2000)[1](P68)就“这么A点儿”构式表示小和少义进行分析探讨,未对子构式“这么大点儿”深入研究,也没有结合分析其后所跟NP的具体情况,因此本文拟对“这么大点NP”构式的结构形式、构式义和语用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揭示这一构式的特殊性。

本文所使用例句部分引自北大语料库,部分选自人民网、百度网、腾讯网等检索的报道,过长的例句予以适当删削,并全部注明出处。

一、“这么大点NP”的结构形式

(一)构式表现。“这么大点NP”构式具有明确的形式特征,有两个标记词项,一个是框架结构“这么……点”,是减量标记,二是“大”,是一个量度形容词,但与前面的减量标记并不矛盾,另外,还有一个可变词项NP,整体是一个主观低度量构式。很明显,“这么大点NP”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且整体意义大于部分之和,符合构式要求,但“这么大点NP”并不是构式唯一的表征方式,至少有以下两种变体。请看:

1.这么大点的NP。“这么大点”作定语,对NP进行修饰,两者间加上“的”,构式语义不改变。例如:

(1)爸爸的火一下子就起来了,“这么大点的孩子居然都不听话了,你这是什么态度?”(《齐鲁晚报》2013-4-24)

(2)我就生活在这么大点的城市,却要处处躲藏。(豆瓣,2017-8-23)

2.这么大点(一)个NP。NP受数量结构修饰,意义不改变,数词“一”也可以省略不说。例如:

(3)钢筋工太懒了,这么大点一个电焊机都舍不得扛下去,都喊塔吊来吊。(百度,2019-4-18)

(4)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家长了解到,他们在给孩子购买气球时,多会关注气球形状和卡通图案及是否会跑气,并不太会关注里面充的是何种气体。“也是买了给孩子玩,这么大点个气球能有什么危险啊?”在步行街上,正为孩子挑选气球的夏女士说道。(《齐鲁晚报》2011-11-3)

它们形式略有差异,语义基本相同,但使用频率均低于“这么大点NP”,所以我们可将它们看作语义相同、形式相似的构式群,“这么大点NP”是代表构式,其他为构式变体。

(二)语篇格局。“这么大点NP”构式表达了言说者主观低量度的评价义,但单独说“这么大点NP”,似乎并未完句,无法说明言说者产生此评价的目的,因此“这么大点NP”的前后常常出现分句,加以解释说明并帮助完句。例如:

1.这么大点NP+结果。

(5)我们这栋楼和崇文三幼之间就这么大点儿地方,结果还盖起了这么一片违建,每天闹哄哄不说,还有很多出租房私拉电线,多大的安全隐患呀。(《北京晚报》2015-8-12)

(6)“这么大点工夫,就发现好几辆警车闪着警灯鸣着警笛开进了小区、停在了1号楼旁。”(河北新闻网,2013-7-1)

分句虽表示结果但又具有出乎预料的含义。例(5)“这么大点儿地方”表示地方很小,本不应该盖楼,结果还该起来违章建筑;例(6)“这么大点工夫”表示时间很短,结果来了几辆警车,说明短时间内发生了大事情,出人意料。

2.这么大点NP+质疑。

“这么大点NP”后的分句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质疑。例如:

(7)贺兰县就这么大点儿地方,就餐环境好一些的也就这两家餐厅,在这两家餐厅一笔招待费都没有,谁信?(《人民日报》2018-7-10)

(8)我知道这是大多数男人给他们的疯狂和痛苦所取的名字。您这么大点年纪,能知道什么?(《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缪塞)

例(7)反问句“谁信?”是言说者质疑县城里的好餐厅没有招待费;例(8)“能知道什么?”是言说者质疑对方年纪轻轻,却显得过于成熟。

3.解释+这么大点NP。

(9)记者忙向小区一名物业人员打听,这名女子为何要跳楼。物业人员告诉记者,只因为婆媳之间为带小孩闹了一点矛盾,婆婆到南京亲戚家住了两天,媳妇就在家里想不开了,发信息给亲戚,说不想活了,就这么大点的事。(《扬子晚报》2016-3-23)

1、2两种情况中,“这么大点NP”是条件,所以置前;3中的“这么大点NP”是结论,所以放在句末。

二、“这么大点NP”的构式义

“这么大点NP”的构式义可概括为:言说者对所叙对象性状的主观低度量评价,且所述对象产生的影响与其低量度性质不符,违反了社会固有模式。

(一)违背社会固有模式。社会固有模式是人们对社会的简单认识和看法,能够帮助人们快速简单地认识世界,符合“效率原则”,心理处理简单,处理效率较高。Lakoff(1987)[2](P81)指出,“‘社会固有模式’不仅导致了原型效应,而且还反映了社会的‘正常期望’(normalexpectation)。在认知领域中,‘正常期望’起着重要作用,凡符合正常期望的,可以用无标记手段来表现;反之,违背正常期望的,往往用转折标记、特定结构等来表现。”宗守云、张素玲(2014)[3](P22)也借助社会固有模式理论分析“放着NP不VP”构式,指出该构式“反映了施动者放弃社会固有模式中高价值行为,而选择社会固有模式中的低价值性行为,以及言说者对施动者行为的认同与否。”

“这么大点NP”其后小句所反映的事实都违背了社会固有模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请看:

1.容量小,载量大。根据社会固有模式,空间容量小,其承载力往往也是小的。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那么出现了“容量小,载量大”。例如:

(10)“我读五年级了,家离学校有六里路,走路太远了,爸爸妈妈不放心,就要我搭这辆面包车上学、回家。这么大点的车厢,装进了10几个同学,我们就像塞进了罐子里,气都透不过来。”湖南省岳阳县公田镇一位名叫陈希的小学生满脸委屈。(《人民日报》2012-3-14)

(11)有专家说国内的团购市场只能容下五六家的团购网站生存,其余的必死无疑。现在看来这话其实在理,就这么大点的市场如何能经得起5000家企业严重同质化竞争的折腾。(《科技日报》2011-11-23)

例(10)中面包车空间狭小,并规定其载人数量为七人,面包车装进了十多位同学,严重超载;例(11)中团购市场的合理容量是五六家网站并存,但现有市场却容纳了五千多家企业,大大超出其容量,产生负面效果。“这么大点NP”表明违背了“容量小,载量小”的社会固有模式。

2.规模小,能量大。一般而言,事件或事物本身的规模小,其产生的能量也小。如果出现了相反的情况,那么就是违背了社会固有模式,出现了“规模小,能量大”。例如:

(12)这么大点事,也能上央视新闻,是不是太任性了一点。(《扬子晚报》2014-12-31)

(13)就这么大点坡,我车怎么上不去。(百度贴吧,2018-9-23)

例(12)一点小事不值得被央视新闻报道;例(13)汽车具有一定的攀爬力,一个小坡,汽车开过去不需要多少难度,不应该困住汽车。“这么大点NP”表明违背了“规模小,能量小”的社会固有模式。

3.价值低,价格高。根据社会固有模式,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其价值越低,价格也就越低。如果出现了相反的情况,那么就是“价值低,价格高”。例如:

(14)就这么大点的“红薯”,竟然要一百多块钱!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好看视频,标题,2018-11-15)

(15)这么大点家伙就值1.5个亿!!!区长都来接驾!什么东西这么拽?(搜狐网,标题,2017-9-29)

红薯作为普通农产品,产量大,不受时地限制,售价也低,例(14)中红薯卖到一百多块钱,远高于市场正常价格;例(15)1.5亿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天文数字,根据人们正常认知一个普通的“家伙”不可能值1.5亿,采用这种形式的标题起到博人眼球、吸引读者的作用。

4.年纪轻,所涉高。什么样的年纪,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过早过晚都不符合社会固有模式,年纪小,人们认为其社会化程度是有限的。如果出现了相反的情况,那么就是“年纪轻,所涉高”。例如:

(16)一位网友曾回复说,“感觉总有一天,这孩子胃肠会出问题,毕竟这饭量真不应该是一个这么大点孩子该有的。自己吃饭不用别人喂是好事,但是吃得过多就不好了”。(《南方日报》2016-8-4)

(17)“你怎么这么大点年纪就结婚当妈妈了?这也没到法定结婚和生育年龄啊?”一位女市民上前询问说。“我也不想过早生孩子,怀孕后,他爸爸一定要把这个孩子留下来。”菲菲说,这都怪自己经常上网,要不是在网吧里认识了林林(化名),她也不至于过早陷入“爱河”。(中国江苏网,2013-9-16)

例(16)小小年纪就有了超人的饭量;例(17)19岁女生未到婚育年龄就已经结婚生子,都违背了“年纪轻,所涉低”的社会固有模式。

“这么大点NP”是对NP的主观低度量评价,低量度的NP影响力有限,但“这么大点NP”后接小句的行为表明NP具有大的影响力,违背了社会固有模式。

(二)构式特征。

1.强主观性。《现代汉语八百词》[4](P660)指出“这么+形/动。前面没有用来比较的事物。如果不是当面用手势比况,‘这么’就是虚指,有略带夸张、使语言生动的作用。例如:真的,就是这么大。今儿个怎么这么热闹?”孟丽艳(2015)[5](P32)指出“这么”有很强的主观性,将“这么”的主观性程度由低到高进行分析,并认为“这么”正在往程度副词的方向发展。“这么”在句中往往包含说话人的主观看法和评价,指称义越来越虚,主观性增强。

另外,与书面语相比,口语更适合表达实时现场的主观性色彩,例如语气词在口语中比在书面语中用得更多些,而在书面语(如网络)中故意使用口语特色结构,有进一步增强主观性的效应。[6](P2)“这么大点NP”构式所用的“这么……点”是个口语性极强的结构,“点”还常常儿化为“点儿”在口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表达了言说者的主观感受。

2.低度量性。“大”常常表示超量,“这么……点”表示减量,“大”与“点”共现在语义上显然是矛盾的。那么“这么大点NP”构式又是如何形成的?

沈家煊(2015)[7](P150)将大-小、长-短、高-矮、深-浅等既可实比又可虚比的词成为“大小类”词。“大小类”词其中一项可以指称整个量级上的各个量:例如“长”可以指称整个长度量级上所有的量。同理,“大”也可以指称整个大小量级上所有的量,如“这张桌子有多大?”是中性问,问话人没有先设桌子的大小,因此回答“非常大”“非常小”都可以。“这张桌子有多小?”则是偏向问,不能直接回答“非常大”,必须要先否定先设“不小,非常大。”可见“小”不具备指称整个大小量级的功能。

萧国政(2000)[1](P71)还指出“就‘这么A点儿’而言,结构上‘这么点儿’是修饰A 的,而在语义上A是在提示或指代‘一点儿’所描述的‘某个方面’。具体地说,积极形容词A2指代度量衡,消极形容词A1是提示‘这么点儿’所陈述的度量衡。比如在‘这么大/重点儿’的‘大、重’分别是指代体积、面积和重量,其反义词(小、轻)则只是有提示度量衡的作用。所以‘这么A点儿’是一个使积极形容词具有相对的消极义,同时使消极义得到强调的格式群”。”“大”可以表示容量、面积、体积、年龄等方面的量度形容词,如我们常常会说“杯子的容量有多大?”“房间有多大?”“小孩子有六岁大了。”等。

因此,在“这么大点NP”中,“大”不再表示超量,成为了量度形容词,可以指称整个大小量级上所有的量,“大”和减量结构“这么……点”组合也不会矛盾,整体共同反映低度量。

三、“这么大点NP”的语用功能

(一)突显NP的性质。NP本身不表示度量的等级大小,当NP进入“这么大点NP”构式,NP的概念意义成为背景信息,小的性质义被激活,从而突显了言说者对于NP性质的描述,焦点信息成为了NP度量的主观感受。例如:

(18)《龙年的礼物》这本书,有一个绝妙的好处,就是适合阅读的年龄跨度很大。从雯宝这么大点的孩子,到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甚至于像我这样‘不学无术’的妈妈,都是可以并且喜欢看的。(《扬子晚报》2012-1-21)

(19)我明白您的意思,前者指的是规划,您不能盖一栋楼,先天不足,这么大点地方,你非要盖,结果很多地方没法进行消防车的进入。而且后者您提醒的是我们,有很多消防的通道,可能被老百姓随便停个车,或者什么东西就给占了。(央视新闻,2013-12-19)

例(18)“孩子”一般指未满18岁的未成年儿童,进入“这么大点NP”构式,突显“孩子”年龄的小;例(19)强调“地方”的空间性质,突显“地方”的小。

(二)感情色彩义。构式的感情色彩义表现了言说者的对人或事件的评价与感受。“这么大点NP”常常与表现实事件的语句连用,言说者以NP所具备的能力为评判依据,表达对现实事件的褒贬评价。例如:

(20)看到葛强手里的烟,彭大爷皱了皱眉,“电梯就这么大点地方,又是公共场所,你把烟灭了。”(《西安晚报》2013-10-8)

(21)你咋这么犟呢,咱们七台河就这么大点地方,抬抬手不就过去了吗,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经济日报》2013-12-18)

例(20)电梯空间狭窄,空气不流通,又是公共场合,不应当吸烟,带有贬义色彩;例(21)地方小,人与人之间都互相熟悉,言说者对听话者的行为不满,希望听话者政策上不要死守成规,能够灵活变通,也带有贬义。

从上面分析可知,“这么大点NP”后接小句违背社会固有模式,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沈家煊(2002)[8](P390)指出,“‘出乎意料’和‘不如意’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按照人的正常期待心理,应该发生的事情是如意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意外的往往是消极的,所以“这么大点NP”后接小句具有贬义色彩是可预测的。

也有例外,“这么大点NP”后小句偶尔也可以表达言说者的褒义情感。例如:

(22)我们的(体育)体制不改变,我们的足球就不可能上去。你会让你的孩子踢球吗?没人让自己孩子踢球,凭什么让别人的孩子帮你完成足球的梦想呢。你看看多哈这么大点的城市,有多少踢球的场地?这些,我们能比吗?(《东方体育日报》2011-11-14)

(23)非洲这么大点的孩子就开始帮家人盖房子了,真是太懂事了!(百度,2019-3-1)

例(22)用“有多少踢球的场地?”反问,表明多哈拥有大量足球场,结合具体语境,言说者在此表示肯定。例(23)“这么大点孩子”却能够帮助家人盖房子,能力强,言说者对此肯定。此时,分句为褒义色彩,是为了达到修辞目的,“这么大点城市”与大量“踢球的场地”,“孩子”与“盖房”形成对比,表现语言的张力,话题和述题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与上文我国足球现状进行对比,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话语夸张,富有画面感,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

四、“这么大点NP”和“这么点NP”

“这么大点NP”和“这么点NP”意义相近,都是言说者对NP的主观低度量评价。但两个构式在使用中又有所差别,即两个构式所强调的NP性质有所不同。“大”是量度形容词,“这么大点NP”强调年龄、容积、面积、体积的大小;“这么点NP”则强调距离的长短和数量的多少。例如:

(24)这么大点婴儿也会跳舞?真相竟是这样,观众知道后都沸腾不已。(百度,2019-1-15)

(25)才长这么大点的西瓜就被摘下来了,看着有点可惜了!(百度,2019-5-13)

(26)谁也别劝我哦,我可不干这么大点的小店。(百度贴吧,2019-4-23)

(27)就这么点高度,看把两位妹子吓的。(百度,2019-2-1)

(28)万一把人吃坏了,可不是这么点钱就能解决的。(河北新闻网,2019-11-4)

(29)这么点时间都会开小差,上课就更不用说了。(《钱江晚报》2014-4-3)

“大”作为度量形容词,决定该构式只能表示年龄、容积、面积、体积大小,不能表示长度和纯粹数量的多少。例(24)“这么大点婴儿”强调年龄的小,“这么点婴儿”是强调数量上的少;例(25)“这么大点的西瓜”强调西瓜体积的小,“这么点西瓜”则强调数量上的少;例(26)“这么大点的小店”强调店的面积小,“这么点小店”则强调小店的数量少,这三例“这么大点NP”和“这么点NP”强调对象不一样,句义不符,不能替换。再看后三例,例(27)“这么点高度”强调距离,例(28)“这么点钱”强调数量。例(29)NP是“时间”,此处的时间是时长而不是时刻,时长可以看作时间段,是可测量的,通过隐喻机制也可以看作长度,所以“这么大点时间”也不能说。

另外,“这么大点NP”构式中的NP是可度量的人或事物,这就要求NP是具体名词,抽象的NP很难进入“这么大点NP”构式,相比而言,“这么点NP”不受此限制。例如:

(30)自己心里头就盘算,就会这么点手艺,舍不得把手艺丢了,学到的东西感觉好像还没有发挥出来,自己还想干这个。(《鄂尔多斯日报》2018-12-17)

(31)节气是什么,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说得简单一点,天在告诉你,你该干什么。我们这个节目,你要问我的本心,也就是这么点初心吧,老老实实做一件电视人应该干的事情。(《北京日报》2018-5-7)

例(30)(31)“手艺”和“初心”都是抽象名词,两例不能换成“这么大点手艺”和“这么大点初心”。

此外,“这么点NP”常用于自我谦虚的语句中,“这么大点NP”则不可以。请看:

(32)这些年来,刘桂珍贴人力贴药品贴护理,力所能及地帮着村民:“就学了这么点本事,又正好对乡亲们有用,那我就得对得起这点本事,好好干!”(《经济日报》2017-6-30)

例(32)“本事”通过隐喻理解为可度量的事物,“这么点的本事”即强调本事的数量少,是自我谦虚,不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和作用,以他人视角审视自我,降低自己的姿态,有利于人际沟通,拉近与听话人的距离。

五、结语

“这么大点NP”构式,从形式上看,“这么……点”与“大”是不可替换的词项,NP是可变词项。“这么大点NP”构式还存在多个变体,它们形式略有差异,语义基本相同,“这么大点NP”使用量大,是代表构式。“这么大点NP”构式中的“大”不表示超量,而是量度形容词,其后分句往往违背社会固有模式。该构式的构式义是:言说者对所叙对象性状的主观低度量评价,且所述对象产生的影响与其低量度性质不符,违反了社会固有模式。“这么大点NP”具有突显NP性质和倾向表达贬义感情的语用功能。“这么大点NP”和“这么点NP”构式既有相似点又有区别,它们都是言说者对NP的主观低度量评价,但两个构式的侧重面不同,“这么大点NP”强调年龄、容积、面积、体积的大小,“这么点NP”则强调距离的长短和数量的多少,两个构式互为补充,为人们日常交际提供了多样选择。

猜你喜欢

构式言说度量
鲍文慧《度量空间之一》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拟度量空间中弱拟对称映射的一些特征
迷向表示分为6个不可约直和的旗流形上不变爱因斯坦度量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地质异常的奇异性度量与隐伏源致矿异常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