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对农村精准脱贫的启示
2020-02-25李宝艳武建强
王 鑫 李宝艳 武建强
(1.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
“富裕”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在新时代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1](p47)过去5年的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已经取得7000万人脱贫的好成绩,但要想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多次提到“共同富裕”,并将共同富裕与农村脱贫相联系,进行了理论的阐述和实践的探索,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脱贫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与当今时代条件下的共同富裕思想有诸的多不同和偏差,但对于当下农村的精准脱贫工作仍然有其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一、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渊源
(一)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用科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必要条件,而资本主义是以资本私人占有为主要内容,是产生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源,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共同富裕的前提是消灭私有制。由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两种性质对立的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根本不可能形成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因此,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发展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是全社会所有成员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是一个互相联系、前后相继、动态变化、漫长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生产力不断发展,逐渐淘汰陈旧、落后、过时的事物,随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也会逐渐提高,共同富裕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因此,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断发展生产力,消灭私有制,消除两极分化,才能达到共同富裕。毛泽东正是在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后,带领全国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点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在20世纪50-70年代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革命实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以及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毛泽东意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革命问题就是解放生产力的问题。[2]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就是压迫中国人民和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中国的三座大山,必须推翻他们,建立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同时,毛泽东分析了革命战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我们搞军事,搞政治,“目的是为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3]归根结底是为了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毛泽东对社会各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深入湖南对农民运动进行了实地考察。阶级理论分析和实践调研情况表明,中国农民尤其贫雇农,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是最具反抗性和革命性的群体。由此毛泽东开始把革命视野重点聚焦农村,带领军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根据地建设。开展土地革命,实施减租减息政策,支持不同态度经济形态共同发展,发展工业,农业现代化等生产实践,为新中国成立后完成改变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任务积累了实践经验,丰富了毛泽东的经济发展思想,为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文化基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传统的“大同”“公正”“义利”观点为他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康有为的《大同书》在继承儒家大同思想的基础上,融入了近代的改良主义,这使大同社会有了实现的可能,增强了毛泽东对这一理想社会的向往。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对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共同富裕的道路渐渐有了清醒的认识,认识到康有为的大同社会具有空想性,改良的道路行不通,革命才是正道。他将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相一致的部分进行结合,利用通俗易懂的传统大同观解释共产主义,发挥中国话语的亲和力,使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深入人心。毛泽东将传统的公正观融于大同思想当中,大同社会是一种财产公有、互敬互爱、人人平等、社会和谐的公平状态,达到平等和公平是实现大同社会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吸收传统公正观“公平共享”的思想理念,反对其不切实际的绝对公平主张,成为自己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毛泽东群众路线的思想来源于传统文化的义利观,提出为人民谋利的人民立场是实现共产主义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立场。
二、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开展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达到共同富裕的主要实现途径。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他指出:“在…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4]到1956年底,他的这一设想经过实践使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改变成了土地集体所有制。虽然在后来生产合作社发展为人民公社产生了负面效应,但不可否认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是毛泽东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探索,对当时的生产发展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完整的合作化理论政策和组织的正确领导,带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从初级社向高级社过渡的方式,逐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合作化运动促进了农业建设目标的完成;为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建立社会救济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保障。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毛泽东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条件,开始着力解决贫困问题,在乡村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让广大农村贫困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1956年,毛泽东开始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五保”问题,对农村贫困人口、老弱病残以及孤独无依人口给予特殊帮助和照顾。到1960年,农村的五保制度正式确立,规定农村集体要给予贫困人群吃、穿、烧、教育以及丧葬五项保障,使贫困人口幼有所养、学有所教、老有所依。此外,毛泽东因地制宜,针对自然灾害、意外伤残、失业等不同原因造成的贫困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救济措施,制定了不同的救济制度。如调拨农作物赈济灾民、对失业人员采取“以工代赈”措施、对生活有困难的农民,由集体公益金给予一定的补助等。虽然当时国家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但是为了人民达到公平和共同富裕,国家经过努力建立的救济制度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得到了人民的肯定,提高了农村社会保障的能力。
(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共同富裕的思想动力支撑。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经过漫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才能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因此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了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国家进行了土地改革、两个五年计划和三大改造,大力发展生产力,变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使人民有了一定的获得感的同时,加强媒体对社会主义的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有了更多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三、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对农村精准脱贫的启示
(一)构建高效合作的农村社区组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采取了计划经济扶贫的一系列政策,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合作化,组织贫困和破产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无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今天农业现代化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代条件下,一些山区特困地区的农村仍靠人力在田间劳作,机械化程度低;农民势单力薄,抗风险能力弱,难以与市场和相关部门直接对接,往往无法及时掌握市场和补给政策信息;受阶层固化影响,一些特困农户缺乏斗志,对生活的没有向往和追求,劳动缺乏积极性。实践证明,“输血”式扶贫难以根治贫穷,在扶贫过程中,政府资源已经表现出乏力,贫困村、贫困户的经济水平短期内虽有效改善,但难以维持长期的稳定。必须从源头上激发出扶贫“活水”,阻断返贫路,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因此,毛泽东农业生产合作的思想成为“造血”式扶贫的一种途径。2016年,陈惠敏深入探讨了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与农村社区发展的关系,认为“二者在扶贫理念、扶贫目标、扶贫路径和扶贫原则上具有一致性。”[5]建立高效合作的农村社区组织,有助于促进精准扶贫与农村社区的协同发展,为贫困农户创造自主脱贫、可持续脱贫的内生动力。在扶贫过程中,由政府主导,集中贫困户建立社区组织示范基地,为社区组织对接市场,促成农户与合作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公平合理的参与和分配制度,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对合作成员的管理与监督,避免造成两极分化。
(二)建立社会保障和市场扶贫一体化长效机制。中国的农民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过重大的牺牲和贡献,农民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因此宪法赋予了农民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在世界上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毛泽东在国家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毅然对当时标准下的贫困人群实施了社会救济的政策,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救济制度。现阶段,对深度贫困农村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也应当坚持利用社会保障的政策。坚决贯彻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健全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保障方面的扶贫制度。根据具体致贫因素具体分析,分类指导,面向不同地区不同贫困人口制定不同的扶贫保障政策,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除此之外,分析毛泽东社会救济的理念,不难发现,农村集体经济在社会救济中发挥了重要力量。现阶段经济发展以市场为主导,要大力提倡市场扶贫,推进市场持续助力脱贫工作。近年来市场在辅助精准脱贫工作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以直接公益性募捐和间接交纳税收的方式支援着精准脱贫攻坚战,为社会保障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后劲,有效防止了贫困户返贫。因此,对深度的贫困农村和农户,经过调查分析后,应及时建立社会保障和市场一体化扶贫长效机制,对于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短期内主要采取社会救济政策,为保障因疾病或者灾难产生贫困的家庭和人口的长期生存条件,应帮助他们与市场对接,如为其提供工作岗位,从而缓解社会救济压力。
(三)增强贫困农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面对农村穷困潦倒的局面,坚持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建立了公平的分配制度,改善了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这些变化增强了农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激发了农村贫困人口追求富裕生活的信念,使其积极主动投入生产建设,在国家的扶持下,很快达到了与普通农民家庭相当的水平。历史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道路是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在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贫困农村和农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脱贫到了最后关头,任务更加艰巨,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必须更加精准地找到突破口。深度贫困人口往往在生活中缺乏自尊和自信,贫富差距给他们造成了强烈的排异心理,主观和客观等因素使他们无法共享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成果,难以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习近平同志指出,“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脱贫路上需要坚定的信念,只有让贫困农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想方设法不让每个成员在脱贫攻坚路上掉队,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使其从情感和价值观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信心,积极配合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
结语
毛泽东共同富裕的思想主张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的影响,他在带领人民脱贫求富的过程中,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对20世纪50-70年代的生产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之后历届领导人的共同富裕思想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我们应当辩证看待他共同富裕的思想和实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乡村振兴提供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