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的新境界

2020-02-25岑孝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同志劳动

岑孝清,肖 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其科学性已为迄今的光辉实践所证明。对此,各界已有广泛而充分的学习和研究,不过,从学术上看,它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的关系还未得到全面揭示。因此,梳理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的基本内容,从而揭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的关系,这对于深入研究习近平同志关于新时代群众路线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是有意义的。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人民动力论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发展

历史,属于哲学的过程论。人类社会的历史当然是一个过程,问题在于这个过程的动力何在?历史上,不少思想家都曾给出过答案。然而,直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其科学答案才被揭晓。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及其实现这种愿望的行动就是历史发展动力,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这种动机,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1]。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他在1945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1031这一伟大命题,其基本内涵就是:历史本身无所谓动机和目的,而是人民群众、各个民族、各个阶级的动机,构成了历史的目的,从而推动历史前进。

毛泽东同志还创造性地发展了人民动力论,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延安,针对共产党的工作方法及共产党所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等方面的问题,他就指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2]853他代表党中央郑重要求:“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为,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1096概括起来,毛泽东同志的这一人民观包括了群众路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一切行为准则等内容。这些内容,为他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所概括,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136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继承人民动力论及为人民服务思想,号召全党牢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3]不断提醒广大党员铭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4]。由此,新时代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的宏伟画卷展开了。例如,2020年春节前后开始打响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同志到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社区,号召全民战“疫”,他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人民战争,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阻击作用’。”在这场人民战争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先后有30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工作者,奔武汉、赴湖北;全国抗疫行动不但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而且做到了“应检尽检、想检尽检”;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不放弃一名患者,不放弃任何希望。仅用了3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些,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依靠人民力量和智慧取得的,正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2020年6月)白皮书所言:“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笔者以为,这是新时代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波澜壮阔的画卷,必将载入史册。

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人民主体论的发展

人民创造了历史,这从哲学过程论方面终结了自古以来在历史动力问题上的非科学答案。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人民所创造的历史是什么样子呢?这即是历史存在论问题。创造者是人民,被创造者是人民活动的对象,于是历史存在论的答案似乎出来了,即历史的样子是一个关系性的存在。虽然,关于历史的“关系性”及其“存在”的样态性,这是不少哲学或思想流派都认识到的。但是,当进一步追问是什么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存在时,便有了科学与非科学之别了。在笔者看来,人民动力论的实质是人民创造性实践,全面地说,人民创造性实践的过程就是历史,人民创造性实践的总和就是社会。前者,形成了以人民动力论为特征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后者,形成了以人民主体论为特征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从理论上看,以人民主体论为特征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主要包括社会存在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两方面内容。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中,科学阐明了社会存在的本质问题,提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这一科学命题,揭示了劳动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并由此展开了异常复杂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类社会存在画卷。那么,描绘这一画卷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呢?那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产生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与一定阶段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是相适应的,而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又构成了具有现实基础性的经济结构,这一经济结构决定着它所产生的上层建筑[6]。这就是唯物主义者都熟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社会发展根本动力问题的回答。综上所述,可以这样理解,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以劳动实践为中心展开的,劳动实践的主体是人民,于是历史发展动力与社会发展动力便具有了内在的一致性,这就是人民主体论。

那么,在历史唯物主义问题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人民主体与“现实的人”哪个更为根本?目前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前者比后者更为根本,因为无论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还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提出和阐发的“现实的人”的概念,都是针对“抽象的人”的,具体地说是针对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和黑格尔派的“理性人”的,具有理性批判的性质。人的客观存在不是从理性出发,也不是由理性决定的,而是由劳动实践决定的。“现实的人”固然是奠定唯物史观不可或缺的基石,但却不是全部,也还不是根本的,因为“现实的人”是由实践塑造的,准确地说,是劳动实践使人成其为人,“现实”首要的内涵是实践活动而不是其他。因此,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去考察人,才能把握、认识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7]而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正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恰好就是历史与社会之所以有内在一致性的地方,即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这一人民主体论为习近平同志继承发展。习近平同志铿锵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8]44他坚信并热切地展望:“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8]46我们从具体层面来分析,以人民主体论为特征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主要的主体。人民所创造的历史是围绕生产这一劳动实践而产生的各种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总和也构成了社会。既然劳动实践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又由于劳动实践者主要是劳动大众,那么社会的主要的主体也就是人民。说社会的主体是人,这是绝大多数社会学说所认同的,但进一步说社会主体主要是劳动人民,这是唯物史观的学说,而这是事实。因为,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9]因此,是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支配着社会的发展,直接从事劳动实践的劳动大众是社会主要的主体。这个结论,还可以换个角度分析,即人是如何与自然界联系的呢?通过劳动实践。劳动实践者是什么人呢?主要是人民群众。人与人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呢?通过社会关系。在诸多的社会关系中,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和出发点。因此,从根本上说,不是社会关系而是生产力及其劳动实践关系决定着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在根本上就是人民群众劳动实践的结果,是人民群众劳动实践的总和,社会的活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

第二,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主体地位无可置疑,但为什么还要坚持党的领导呢?这是因为人民主体地位必须有组织和制度保证。近现代社会以来,这个组织就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就是人民政权或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及其相应的政治制度。在唯物史观看来,这是实践主体的能动性使然,而这种能动性通过政党的实践来实现。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10]18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近代社会以来的历史选择,是创造这一历史的人民的选择。她的存在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她的使命就是在还存在国家的阶级社会中,领导人民,并通过国家机关,以制度的方式来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借此实现人民的幸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总之,人民主体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二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人民发展论和人民价值论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人民群众的公平感和幸福感未能得到满足等问题。于是,不少人发问,社会发展是为了什么?作为领导全国人民奋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中国共产党,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包括当年战胜“非典”疫情而得到的启示,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1]其中,“以人为本”的“人”主要是指人民,而“本”就是根本,就是人民的利益。诚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2]。科学发展观,不但继承了为人民服务思想和人民主体论,而且明确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民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科学是实现的手段,因此,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民发展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仍然是也必须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4]。习近平同志所言的“共同富裕”,不但继承了人民发展理念,还创造性地将共同富裕深化为共享价值的理念,从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

首先,习近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理念有着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渊源。历史地看,劳动创造价值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早就认识的。问题在于,在这些古典经济学家所生活的时代,劳动者是谁?何以劳动者劳而无获?劳动者与历史的关系如何?劳动者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这是当时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没法科学回答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这些问题有了科学的答案,这就是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之一的“剩余价值学说”,它科学地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据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组织领导劳动者创造了那个本属于自己的历史和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又给中国社会、中国人民送来了这一科学答案。由此,中华民族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社会实践,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而强起来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其次,习近平同志深化了共同富裕的思想,构筑了新时代的“共建共享”人民价值论。关于共同富裕,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基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经济体制的优越性,毛泽东同志就分析说:“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13]确实,共同富裕的思想,为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同志从发展的角度,用“共享”概念丰富了共同富裕这一思想。他指出,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共享”是什么含义呢?习近平同志解释说,“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共享离不开共建,两者有机统一,“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10]215。在笔者看来,人民“共建共享”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样态的本质,正是共享理念或者说是共同富裕的理念,使“创新、协调、绿色和开放”四个发展理念具有了意义。通俗地说,在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共享”处于意义世界的地位,它以经济基础的身份,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的价值基础,从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动力、主体、发展和价值的统一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人民动力论、人民主体论、人民发展论和人民价值论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同志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生动地反映了这种统一。这句话引起亿万人民心灵强烈共鸣,激励着新时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不过其深刻性和丰富性,也许要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实现时方能全面解读。

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2004年7月29日,他在“浙江省委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专题学习会”上,阐述道:“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思想与现实国情融为一体的突出表现,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有关人的问题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和重大理论突破。”[14]14这段话,追溯了以人为本价值观的经典原义,并结合当时中国国家治理方略实际,指出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意义,明确定位了它是重大理论突破。2005年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发展不能走老路》文章中写道:发展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的终极目标[15]。这虽然还不是直接的人民价值论表述,但却指出了其必不可少的认识论基础,即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2006年6月16日,在“浙江论坛”学习贯彻党章专题报告会上,习近平同志有一段经典讲话。他说:“在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著名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理论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前提。根据这一理论,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整准确地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按唯物史观的理解,以人为本,就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4]19这一论述,与前述内容比较起来,更全面更丰富更准确更直接了。这次讲话,可以说是习近平同志对人民动力论、人民主体论、人民发展论和人民价值论的全面揭示和综合阐述。这一人民观,在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被习近平同志凝练为一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3自此,这一伟大理念,在党的宏伟事业中发挥了她强大的实践力量。例如,2019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笔者以为,这一主题教育讲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核心和灵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初心”。笔者坚信,习近平同志这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话,犹如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议上的那句“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话一样,将彪炳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的史册。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是在包括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内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并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不断谱写着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的宏伟篇章,尤其在跨入新时代后,这一宏伟篇章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成就,将历史唯物主义人民观推向了新的境界。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同志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同志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大元帅』与『小同志』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OVER THE RAINBOW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