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缺失儿童沟通与交往行为导向策略探析

2020-02-25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助学伙伴物品

游 珍

(杭州市余杭区汀洲学校 浙江杭州 311100)

培智学校的学生类型不一,情况各异,在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康复的过程中,被关注较多的是他们语言康复、社会技能、情感表达以及行为方面的问题,而对于一部分无法发展出具备口语沟通能力的智障儿童,在关注上往往比较少。这部分儿童几乎没有口语表达现象,语言能力的缺失,尤其是沟通能力的缺乏,让这部分智障儿童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并由此产生挫折感,甚至出现严重的问题行为,给家庭和学校带来出适当的诸多的困扰。如何帮助语言缺失儿童通过替代性的沟通方法提升其沟通能力,发展沟通行为,是本文探究的重点,笔者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相关理论经验的借鉴,提出如下几点认识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借助操作性活动模仿,让交往由表及里

语言缺失儿童的学习方式一般无法依赖其内在的驱动力,需要透过一些操作性活动模仿帮助其建立适当的沟通交往行为。刚开始可能需要半诱导半强迫的让他去做,并在他看到实际效果之后,再慢慢培养其学习的兴趣和活动参与的动机,这样他才能真正理解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并在需要的时候把它表现出来。待操作性活动模仿学习之后,语言缺失儿童对听指令的理解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交往也就可以由表及里。

在对班里的一名语言缺失儿童奇奇进行如厕训练时,便是借助于动作步骤的模仿,让他逐渐体会如厕的基本步骤,并培养起相应的沟通行为。刚开始,奇奇总喜欢在课堂上直接解决小便问题,让班里的课任老师很是为难,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意力分配有限,既要专注内容,又要顾及学生,难免会漏空子。起初,班级老师之间也做过很多沟通,如在课前反复提醒他去厕所,这样的方法虽有效但难免会有意外,后来老师也和他的家长进行过沟通,分析当中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语言缺失造成的沟通障碍。为了教会他表现出正确的如厕行为,老师借助于操作性活动模仿,在他出现如厕倾向时,走动他身边,拉住他的手,走到教室门边,将他的手放在门把上,诱导他打开教室门,并以手势引导其到卫生间如厕。老师的目的是让不会说话的齐齐有一个沟通的空间,以操作性活动模仿学习作为其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在训练中或许一两次的带动模仿,他还不能正确体会,但次数多了,体会深了,他就会逐渐明白过程的目的和意义,当他下次再有类似的需求时,便会通过活动步骤的模仿来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在活动模仿的过程中,这类儿童一般都能够理解,并有所体会,只是欠于表达,不懂得如何建立沟通交往的行为,如果老师不仅仅是进行语言干预,同时还能够利用非语言的活动模仿,用做和看弥补说的不足,那么他们也能在一系列操作性活动学习之后,表现出更多的可取行为。

二、利用图片兑换沟通,让交往绘声绘色

语言缺失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在治疗康复的过程中需要一套系统的训练计划,目前被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图片兑换沟通系统。图片兑换沟通系统是一种沟通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训练者和被训练者之间以图片进行交换使被训练者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物品或想从事的活动,从而构成基本的人际交往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片兑换沟通系统需要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沟通的建立,第二阶段为增加自发性沟通能力的训练,第三阶段为分辨图片能力。结合图片兑换沟通的原理,我将训练分为图片兑换物品沟通训练和图片兑换行为沟通训练两部分,在图片兑换物品沟通训练中又被划分为为单一兑换、选择兑换和指认兑换三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不同的阶段练习之后,还需要及时反馈,创设情境,促进泛化。下面是我利用图片兑换沟通系统对学生小凡进行的人际交往训练的主要流程。[1]

根据图片兑换沟通的基本原理和小凡的认知水平,可以把训练分成两部分,分别为图片兑换物品沟通训练和图片兑换行为沟通训练,两部分训练方法类似,但指向性不同,图片兑换物品沟通是使用图片换取自己想要的物品,图片兑换行为沟通是用图片指明对象应该从事的活动。如在进行图片兑换物品沟通训练中,可以把训练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单一兑换,即只用唯一的一张图片换取想要从事的活动。初始阶段,需要两个老师合作完成,一位老师在前排提问题,并评价学生的行为,一位老师在学生旁边进行协助或提示,但协助或提示应逐渐消退,并渐渐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在完成一幅图片的兑换之后,要尝试更换不同的图片和与之对应的物品。第二阶段为选择兑换,即出现多幅图片,学生根据需要选择想要的物品,物品的种类可以是玩具、食品、学习用品等,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辅导老师的作用要逐渐弱化,同时要注意物品和图片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不要让他触手可及,要逐渐让他学会主动出示眼前的图片换取相应的物品。第三阶段是指认兑换,图片被贴在黑板上或是墙上,物品不出现,他需要用手指出想要的物品图片,老师才会出示给他。这三个阶段是最基本的图物沟通兑换训练,如果学生有较好的认知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我们还可以贯穿短句训练,让学生用图片补充句子,达到理解句意,拓宽沟通的目的。图片兑换沟通系统对促进语言缺失儿童的沟通交往非常有效,使用过程中老师要灵活运用,适当变换,根据该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语言缺失儿童的接受水平,选择精简实用的目标任务,化繁为简,及时反馈,促进泛化,在认识中实践,在实践中运用。

三、强化肢体语言理解,让交往形神兼备

肢体语言在沟通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费得瑞克·琼斯说过: 教室管理常规的建立,90%可以依赖肢体语言的发挥。哈佛大学也曾经做过类似的研究报告,当人们在沟通交往时,55%来自于肢体语言,利用肢体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已经过半。[2]语言缺失儿童认知能力差,沟通困难,语言的缺失是他们无法正常与他人沟通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沟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运用各种治疗设备和开发各种形式的沟通策略来调动他们的多感官参与,利用各种丰富、有效的肢体语言是也协助沟通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用肢体语言时力求做到清晰、明了、适宜、恰当,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具体情境,使用合适的肢体语言,能够让他们一目了然,明确肢体语言所表达出的正确含义。

如在上课的问好环节中,一般是班长喊完起立,同学们和老师礼貌问候,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起立和问候,对于语言缺失儿童却没那么简单,他们往往都是最后一个起立,最后一个坐下,很难跟上班里其余同学的节奏,出于他们对语言理解的延误和迟滞,老师可以在课前的问候环节加入简单、易懂的肢体语言,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老师的指令,具体做法如下:在起立的同时老师将双手平伸,做出由上而下的动作表明起立,在坐下的同时,老师也同时双手平伸,做出由上而下的动作表明做下去,这样两个简单的动作对于语言缺失儿童的课堂行为确实有了很大的帮助,对于简单听指令的理解也不再那么困难。再比如在教授《左右手》这一课时,针对左手、右手、拍手三个词,可以设计一套动作,让学生先伸左手,再伸右手,双手摇摆,最后齐拍的步骤,依次认读了这三个词语,通过这样的儿歌动作,语言缺失儿童也能很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并通过学到的肢体动作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反馈。语言缺失儿童很少主动与人沟通,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要充分认识他们的感知特点,结合他们的认知程度,设计能够准确表意的肢体语言,并让肢体语言成为他们沟通交往中的一把金钥匙。

四、发挥助学伙伴力量,让交往情真意浓

语言缺失症儿童由于自身的语言缺陷让社交变得异常困难,仅凭一己之力自然困难重重,如果能够利用周围良好的伙伴资源,在不同阶段对他们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帮助,则对他们社交行为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为他们选择助学伙伴时,要注意选择那些自控能力强、乐于助人、沟通交往能力好的学生,在协助过程中,老师还要把握好自己的主导地位,始终摆好自己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位置。[3]最后关于助学伙伴如何助学,老师要结合对象的自身情况作针对性分析,并教导助学伙伴正确的干预方法,对于助学伙伴在协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给以及时纠正。

目前笔者所在班级共有九名同学,有两名同学存在语言缺失,社交困难的障碍,在座位的安排上我精心选择了班级里思想品德优良,自身程度较好的两名同学作为他们的助学伙伴,希望能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与他们适当的帮助,引导他们表现出正确的社交行为,增加他们接触周围环境的机会,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如在一次课堂上,班里一名语言缺失儿童想要上厕所,但老师在讲课,受制于课堂纪律,他没有私自离开座位,但却在不停地扯拉自己的裤子,并想在教室里小便,起初老师并没有发现,但他的助学伙伴及时发现了他的“难言之隐”,随即和老师报告,并送他去了厕所。在此过程中,该同学由于语言缺失无法表达自己的某些要求,他的助学伙伴及时发现了他的需求并帮助他克服了困难,助学伙伴的作用则在潜移默化中慢慢体现了出来。助学伙伴是培养语言缺失儿童社交行为的助动力,选择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强责任心的助学伙伴,既可以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的环境,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五、增进师生情感体验,让交往民主和谐

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处于一种上下位的关系,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中,师生关系很容易以上下位为基础形成代沟,老师的权威不容撼动。很显然,这样的教育缺少平等对话的精神与和谐民主的范围,过于强调老师权威的课堂既限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笔者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教育要注重用一言一行去温暖学生,用一点一滴去走进学生,放下自己的身段,融入学生的内心,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份责备,既不要轻易放弃,亦不要期望值过高。老师要能够用教育自己子女的那份耐性去对待和关爱自己的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始终坚信要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必须先学会爱你的学生。

奇奇是一名孤独症患儿,语言能力完全丧失,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虽然不能说话,但对于情感的体验非常深刻。在课堂上,奇奇很愿意配合我的教学,对自己当下所犯的错误能够及时改正并在协助之下从事正确的活动。我平时对奇奇很关爱,从不为了一些小错误给他制造紧张情绪。在课间,我也经常会和奇奇一起玩,一个拥抱,一缕抚摸,都会让他很开心,因为他能感受到我对他的疼爱和关心,这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奇奇的康复和教育自然会顺水推舟,让奇奇乐学,愿学。奇奇由于自控力差和情绪的不稳定,也会经常给班级制造麻烦,他在情绪紧张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好多次都把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咬伤了,每次发生班级安全事故,我都会细心分析原因,结果发现陌生的人物和强硬的要求是导致他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陌生的人物缺少情感体验的基础,习惯性造成他的心理抗拒,强硬的要求又会给他制造紧张的情绪,造成他的内心恐惧。于是我会经常和奇奇的任课老师及家长交流,提出在对奇奇的教育中不要有过分强制的要求,多一些宽容,少一份责备,教育不光要有手段,更要有情感,不光要做他的老师还要做他的朋友,这样他获得不光是技能和知识,还有足够的信心和无穷的快乐,信心和快乐会激发他探究周围环境和世界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4]教学需要情感作为催化剂,教育更需要以爱作为原动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前提,能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心态和情感体验,从而收获成功、自信和喜悦。

猜你喜欢

助学伙伴物品
称物品
伙伴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新伙伴
我的好伙伴“苍苍”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关爱·帮扶·助学
找物品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