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背景下比特币的信用风险研究
2020-02-25
(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20)
一、区块链的介绍
(一)区块链的概念简述。区块链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式创新,是分布式网络、数据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的一种融合,它是互联网时代一系列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分布式数据存储、一致性机制、点对点传输、加密算法等,通过集成分布式网络技术中的一些相关技术元素得以实现,从而为全新的分布式生产关系合作创造了可能性。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分布式数据库。它包括网络节点维护、验证、加密和审核后的公共识别记录。区块链是一种实现分布式账簿的方法。基于分布式账簿,它还包括存储信息的“块”,并通过在原始链上生成新的块来验证交易的有效性。简而言之,任何人都可以记录和检查这个公共账簿。单个用户不能篡改记录的数据,该区块链的所有用户将共同维护账簿的更新。
(二)区块链的特点
1.去中心化。区块链中没有中介,所有节点都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任何一个节点停止运行都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
2.无需信任。由于数据库和整个系统以公开和透明的方式运作,而且不能在系统规则和时限内相互欺骗,因此系统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无需信任地进行交易。
3.集体维护。系统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的,系统中所有人共同参与维护工作。
4.信息不可篡改。生成一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录的、不可篡改的、可信任的数据库,从而可以限制相关不法行为。
二、比特币相关理论及概述
比特币并不是诞生的第一种数字货币,而数字货币的理念正是通过比特币才首次被引入世界金融体系。2009年比特币网络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比特币区块链出现,通用数字货币标签直接嵌入比特币货币符号。这表明比特币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数字货币。
(一)比特币的获得方式。用比较形象的话来说,数字货币是通过“挖矿”获得的。比特币的实质基本上是一种由大量复杂算法计算出来的特殊解决方案。每个特殊解都是这个方程的所有解之一。每一个特殊的解决方案都可以解决这个方程,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拿纸币来说,比特币就是纸钞上的编号,你得到某张纸币上的编号,这张纸币就属于你。挖矿是通过大量的电脑矿机巨量计算出来的,持续去求解这个方程的特殊解,这个方程共有2100万个解,因此比特币上限为2100万枚。
三、比特币的信用分析
货币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为信用。比特币的诞生可以说是人们对政府信用失望的结果。人们对比特币的信任在其货币特征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当比特币能够被大多数投资者接受并广泛用于各种交易场景,而不是作为投机、对冲产品或以商品形式存在时,它才能成为货币。换句话说,信用不仅决定了比特币的价值,也直接决定了比特币在市场中的地位。
(一)比特币的总量控制。到 2140年,比特币的累积总量趋近于 2100 万个,使得比特币具有与黄金类似的特征,任何机构都无法控制比特币的生产总量。当前,比特币的运行系统拥有自己技术上的信用认可方式,通过密码和运算模式的革新来自建信用,从而无需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认可,在技术上杜绝滥发货币的可能性,消除通货膨胀的危险,有利于公众形成稳定的货币供给与货币币值。
(二)比特币独特的“工作量机制”。比特币是通过在发送信息中加入成本,主动降低信息传递效率,也就是“工作量机制 ”,这使得矿工们发布任何一条信息都需要相当大的成本,且这个信息需要其它五个节点的认可才能达成共识,单纯的作假只会浪费精力和费用,比特币的这些设置与区块链上述特性的结合让不可信的网络变得可信。
(三)区块链的公开性和不可更改性。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它是区块链1.0 的产物。从本质上来说,区块链就是一个安全可信的分布式数据库,它可以共享但是不能更改,所有交易都会被全网记录下来,而且是可以追溯的,只要下载相关软件,任何人都能进入区块链进行搜索,这就产生了从未有的信用。这里的不可更改意味着一方可以主动出示区块链数据给另外一方,而且这些数据时间越长,造假成本越高,数据产生的历史交互越多,其成本也越高。从这里可以看出,比特币帮助交易双方构起初步的信任。
(四)比特币中“ 智能合约 ”的自动执行。区块链成为互联网金融终极模式的核心就在于它特殊的算法,该技术中各方的信任关系是利用纯数学的办法来建立的,并且算法会自动进行约束,这样的关系不需要借助第三方,信任关系成本几乎为零。
四、比特币的信用风险
(一)投机行为对比特币的危害。由于缺乏金本位的商品职能,比特币作为货币替代物的属性还比较差,虽然交易可以实现兑换,但是其交易价格波动太大。同时其又没有信用货币政府的强力保证,因此在信用上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不仅如此,由于比特币固定的增长规则和对其需求的快速扩展不相匹配,使比特币市场投机盛行。
(二)缺乏流通性的虚假繁荣。比特币交易中70% 都是由人民币结算的,并且中国的比特币交易不收取手续费,因此,比特币是不是真正投入到了有意义的经济活动中就很难确定了,或者说单纯是一种投机活动造成的大量虚假交易。也就是说,比特币是时至今日最为接近哈耶克设想下优质的“私人货币”,它的未来需要用时间去检验,当然作为法币控制者的各国政府和央行的态度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政府否定比特币的信用和其自身体系瓦解的风险。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它与法币差别在于:国家信用可以为法币提供担保,但是中央银行不会对比特币提供信用担保。而且在2010年末,很多矿工们为了应对逐步增加的计算压力开启了组队挖矿的模式,与此同时比特币矿池开始逐步增加,而一旦出现了垄断性大型采矿卡特尔或者量子计算机,现有记账体系将濒临崩溃,51% 的算力限制将被轻易突破,一个失去了安全性的数字货币,显然会失去民众的信任,进而无法以货币的姿态继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