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体育阻碍因素研究
2020-02-25刘勰
刘 勰
(商丘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鼓励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2017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652万,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仍为当今最主要的成年劳动力,是政府关注的持久社会热点之一.当前,我们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居住、社保等方面取得很大改善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匮乏问题凸显了出来.全国总工会就发文特别强调,“要加强青年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加大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体育对于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是人尽皆知,如何让体育活动形式进入新生代农民工生产劳动之外的时间段,使工作时得不到活动的身体部位得到锻炼,使体育作为疏导心理压力的良好渠道.基于以上思虑,本文对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体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力求为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的开展提出合理而科学的建议.
1 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
1.1 文化程度及务农经历
在郑州、洛阳、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晋城、邯郸、菏泽,共12个城市中抽取至少能涵盖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行业的就业区和生活聚居区各2个发放问卷,并在收发问卷期间进行面访.
相对上一代农民工群体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明显较高,基本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及以上比例高达50.84%.针对“您是否有过务农经历?”的问题,选择“基本没有”和“完全没有”占87.33%.从中可见他们绝大部分人基本没有务农经历,甚至连基本的农业常识都缺乏,他们多是从校门就直接走上了外出务工道路.即使有过务农经历的,相对于上一代农民工而言,在务农的时间上也要少很多,有部分人在选项时还把自己在上学期间曾帮助父母干过农活也当作自己的务农经历.
1.2 收入和支出
调查显示,46.72%的新生代农民工月收入3000元以上,与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基本持平.考虑到近年物价上涨因素和城市整体消费水平,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收入水平并不高,且50.25%的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支出都在2000元以上.从收入和支出来看,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有些偏高.新生代进城打工,很大程度上已不是基于生存需求,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们更倾向于把钱花在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上.相比上一代到城市务工补贴家用,城市挣钱农村花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也为他们在闲暇时间参与城市体育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1.3 劳动时间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 h,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 h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但是,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很难按照这一法律规定享受闲暇时间.在被调查的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中,81.67%的每天劳动都在8 h以上,79.17%的享有每周休息一天.
1.4 休闲方式
被调查的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时间长,闲暇时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安排业余生活的呢?排位依次是“手机或电脑上网”“睡觉”“打牌”“闲聊”“逛街”“运动”“看书报”“打工城市景点游玩”“其他方式”.相比过去,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丰富了许多,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除传统休闲方式外,也出现趋向城市化的休闲倾向.但从“上网”跃升为新生代的首选休闲方式来看,以电子为媒介的休闲活动已侵占新生代大量有限闲暇时间,使工作之余的休闲变得单一和平面化.参与运动的健康休闲方式仅排在了第六位,表明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体育参与的整体水平比较低,但同时也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已对体育活动有了相当程度的需求,只是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2 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体育的现状
2.1 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体育认知情况调查
认知是行动的前提,从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对体育的了解来看,还是具备参与城市体育的认知前提的.这可能与新生代农民工接受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年轻,易接受新鲜事物和观念有一定的关系.调查还显示,不同职业群体对体育的认知程度也不同,服务业群体对体育的认知程度高于其它行业,特别是建筑业.这可能与服务业群体接触人员范围广,信息渠道来源多元化有一定关系,而建筑业工作环境相对封闭,接触人员单一,生活圈相对狭小.
2.2 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体育参与情况调查
参与动机方面,由于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总的选择“娱乐休闲”的频率较高,选择“兴趣爱好”的其次,选择“健身”排在第三位.表明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有所加深,在传统的体育“健身”的单一功能认识上逐渐变得日趋丰富.
运动项目选择上,除采用简单易行、对场地器材技能要求不高、无资金投入或投入较少的项目外,现今城市中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也越来越受到新生代农民工的青睐.新生代较上一代有较高的城市生活认同,生活压力相对较小,与城市同龄人有共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求,为从事城市体育休闲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参与频率上,能达到一周锻炼3次及以上的很少,近半数每次锻炼的时间不足30 min,但多数能达到中等强度.其体育行为达不到体育人口标准,低于全国体育人口(包括在校学生和武装人员)的比例.
参与组织形式上,以自发组织为主,多与同乡、同事结伴一起活动,其次是个人自由活动,再者就是与居住区居民一起锻炼.经常参与用工单位组织和社区组织的活动者很少,经常参与俱乐部收费健身的比例也不高,还没有形成组织归属感和依赖感.
2.3 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体育参与设施条件调查
多数把公路街道边、公园广场和居住区空地作为参与活动场所的前三位选择,这些场所活动是随机松散的、不受时间限制的、没有组织管理的.用工单位为农民工提供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场所也不充裕,部分工厂区内有篮球场及文体活动室,拥有的器材也就是一些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哑铃、拉力弹簧、臂力器、跳绳、呼啦圈等少量简易器材.在消费性场所进行体育活动方面比上一代农民工还是有了显著性提高.
3 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体育的阻碍因素
3.1 微观层面因素
体育参与从根本上来讲是靠社会成员的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而它们的获得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从学校体育教育阶段获得.由于受学校教育程度整体不高,导致了对体育的认知也很肤浅.在有限闲暇时间内主要是“上网”和“睡觉”,参与运动仅占第六位,说明一部分人是“没时间休闲”,一部分人是不知道“该怎么休闲”.可见知识或认知能力不足,体育意识浅显、兴趣单薄,使新生代农民工不善用闲暇,影响了对城市体育的融入.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必须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后,才可能有发展和享受更高层次的需求.相当数量的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仍集中在低中端就业市场,月收入在满足基本生活保障之外,可供自由支配收入较少,对体育消费的实际承受能力就有限.没有多余的财力去购置高端运动产品,去营利性的场所进行消费性活动.经济状况是制约体育文化需求实现的重要因素,虽有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有时也会被生存的基本需求所掩盖.
3.2 中观层面因素
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很难完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享受闲暇时间.另据《工人日报》报道,按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我国农民工劳动强度多在Ⅲ级或Ⅳ级,其中,餐饮业是Ⅲ级,建筑业是Ⅳ级.如此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劳动,身心俱疲,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运动了.调查也显示,“干活累,没事睡”仍然是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延续上一代农民工的业余生活方式之一.虽然也反映了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不知如何积极度过闲暇的问题,但也确实透露出了他们受生产条件所制约的无奈.
体育场地设施是发展体育的物质保障条件.从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把“公路街道边、公园广场和居住区空地”作为参与活动场所的前三位选择,可窥见城市能提供给他们进行运动的低价或免费的场所设施很有限.政府理应合理配置公共体育资源,为所在地人口(包括农民工)提供平等的体育场地设施,创造公平的参与城市体育的环境.但实际上,城市消费资源的配置都是以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与城市居民共处同一地理空间,原来处于隐蔽状态下的城市居民对农民的偏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公开化,并由这种心理上的偏见转化为行为上的歧视和排斥.例如,一些城市居民限制农民工使用本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在此排斥下农民工产生的不愿意与城市居民交往的心理.作为游离在城市中的“边缘人”,他们有自己的交往圈子,没有将自己融入城市的氛围.从对周边体育场地设施的不了解、说不清,也反映了部分农民工尽管参与了城市的建设,却没能融入城市的生活,对周围的事情漠然处之,缺乏城市体育主体参与意识.
组织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集体依托,是公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平台.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用工单位组织和社区组织活动比例很小,还没有形成组织归属感和依赖感,无法依靠正式的组织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其组织的缺失从另一个角度也折射出用工单位、社区及有关体育管理部门对其缺乏管理和重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城市体育的积极性.
3.3 宏观层面因素
我国实行的是属地管理制度,即通过户籍的方式把公民的一系列权利与义务依附于户籍之上.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有着强烈的城市认同,但由于其户籍依然留在农村,所以,当面对失业、工伤、疾病等风险时,无法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社会保障.滞留于农村的体育权利,由于身份的模糊性,使之纠缠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得不到合法的保障.
城市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体育公共政策、建设体育公用设施、提供体育检测、指导服务等城市公共服务方面并未把农民工的需求涵盖其中考虑,再加上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性非常频繁,给农民工体育组织与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使得他们缺少参与城市体育必要的物质条件、组织与管理服务等.虽然我国正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但政府目前还无力承担城乡一体化后为农村人口追加城市居民已经享受到的体育文化需求.
4 对中原经济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体育提出几点建议
(1)建立公平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劳动者平等就业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制度环境,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机会平等,实现同工同酬,改善经济条件.(2)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竞争力,逐渐脱离脏、累、苦的工作环境,获得参与体育休闲的时间和精力保障.(3)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培养未来的农民工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教育使新生代农民工充分认识到参与休闲体育是自己的一项基本权利,积极主动地争取和享有应有的体育权益.(5)建立自己的行业组织和工会组织,形成团体力量,依靠正式的组织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提高组织维权意识.(6)以社区为衔接点,发挥社区的引导功能,消除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7)健全社会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