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冗余的视角读建筑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功能性空间建筑

田 梦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科技进步,多学科交叉融合必然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在一定的关联下,传统学科也能展现新的活力。当人在一个独立的建筑空间内走行,如果只是感受功能的堆砌而成的一个个小格子,会显得太普通,从人的心理角度考量,一切都会显得乏沉。而现代建筑早在传统的功能至上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革命”。无论在建筑的空间功能或材料装饰上,满足人类基础功能需求的基础中,与心理学,电子信息学等学科融合中展现了强大的生机。冗余从一个崭新视角对于建筑的构成进行解读,不仅注重其功能性,同时考虑其人在建筑空间所需要的心理方面的需求和考虑,还考虑其可变性,分解重组重生。

一、冗余在建筑中概念的提出

冗余这一概念最开始是由美国通讯师香农提出的,原意指信息的重复,多余和赘沉之意。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单纯的以功能为主的建筑只是在为人类提供一定的生存空间的基础上,将冗余概念与建筑学交融,转化为新的建筑形式。不只是为了满足功能性,更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中灵活可变的特征,让建筑空间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在建筑中的冗余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去解释说明:一是作为维系建筑空间稳定和安全的一种手段,二是在形式上强化建筑空间的主题,起到一定的强化和记忆功效。

二、冗余在建筑中的表现形式

在建筑中,我们随处可见一定的冗余现象。这些现象为强化空间主题、展现建筑风格和大幅提高空间效益起到着多方面作用。

(一)元素重复

重复是冗余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运用相同的或者相似的材料,规则的几何形态等进行重组,就会具有很强的秩序性。在建筑中无论是空间的组合还是材料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秩序的排列就会产生节奏与韵律,进而突出建筑的主题风格。如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对比细胞和肥皂泡的联系,使“方盒子”上布满了类似水分子结构的几何形态,产生独有视觉效果和感受,也强化了其建筑的主题形式。

(二)空间赘沉

冗余不等多余,原始空间满足人们功能需求,发展过程中,人们不再仅仅只满足功能规划的审美而产生的在空间方面一定的赘沉。那些在建筑空间中非功能性或者功能性模糊的起到连接、过渡方面的作用的空间就可称之为冗余空间。冗余空间扩大原有功能性房间固有模式,使具有灵活性和模糊性,随人自主思维的改变而将空间进行改变。当已经严格规划好的空间不能满足人日益可变得功能需求时,那么,建筑空间的冗余性就体现出了其存在的意义了。例石上纯也的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强调建筑结构的轻盈和自然,同时也专注于用户的体验与需求,让人感到愉悦。工房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墙体分割,从天花到地面采用透明材质,用305根大小不同的柱子代替墙体用于支撑屋顶,添增大量绿色植物,人们进入此建筑就好似走进一片白色森林,打破传统的建筑空间给人的束缚之感,与周围的环境完美的有机统一其中。空间形式的模糊性和灵活性对于其建筑而言,满足了人们可变的功能需求审美,在紧急事件的发生,空间也体现了其特有的弹性和伸缩功能,富有强大的活力。

三、冗余在建筑中的功能性解读

在建筑空间中,冗余可以保证建筑空间功能性的基础上,对于空间主题展开延伸的有效手段。功能主义的时代对建筑的要求只是按照功能对于建筑形式的安排划分创造,认为各个空间的平面布局和立体构成严格按照功能来设计,并要求其遵循其秩序。在如今这种概念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可变性规律,冗余从新的角度对于功能进行了有效解读和诠释。在满足建筑功能使用的同时更加充分考虑其灵活性、可变性和适应性,提升其视觉效果。

(一)冗余使建筑具有可读性和预测性

冗余的表现形式在建筑空间的信息传递上具有重要意义。从建筑本体而言,由建筑的风格、材料、空间划分和形成工艺等共同决定。在建筑学中,立面的处理在很多时候都会用重复的手法,这样既保持了风格的统一,又能保证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这个建筑所传达的消息。但是,这里的重复不是指单一的元素进行的胡乱简单排列,或者各种类似元素的随意叠加,这种方式,只会让建筑看起来杂乱,毫无章程。而建筑冗余中的重复应该是恰到好处的,因地制宜的,这样建筑才能显现出独特的风格而具有可读性和预测性。例如,香港的中银大厦的外观处理上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平面上是正平方形,对角划分成四组三角,由于每组三角高差处理而在立面上产生无穷变化。三角形相互堆叠,不断重复。根据建筑冗余的可读性和预测性,也可以猜测到在人眼所不能及之处,其他立面也应该是采用了处理方式。

(二)冗余缓冲了建筑的沉闷

建筑空间从一些建筑要素和形式上分类可分两个部分: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当一些空间连接其内部和外部却没有实质性的功能规划说明的都可以称之为冗余空间,虚空间。各类空间因为人们对于功能的需求表现出不一样的冗余手法的设计,但从对空间的物质形态的处理上可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做加法,对于原有空间范围进行扩张形成更广阔的过渡空间。用一种延长得方式来处理从内部到外部、外部到内部的空间过渡感;二是做减法,对于内部到外部、外部到内部的空间进行界面消除转换处理的手法来打破原有空间之间的限制来进行快速过渡的效果。但是不管是哪种,建筑中冗余的存在才能更好的让人感到空间的舒适度。

(三)冗余在建筑中起强调和记忆功效

对于某些建筑的主体思想要拥有强调和记忆功能时,冗余的重要性就十分明显了。通过不断的单体重复或类比重叠的手法让人短时间内就能获取某种信息并加以记忆,了解其中隐含的道理,起到强调作用。例如幼儿园的一些公共小品都是以一种卡通形象出现,从窗户、门、走道到桌椅板凳,无不例外。这种冗余对于主题性的强调就格外明显。而在一些历史性的纪念馆中,通常用反复的手法来陈列一些代表历史的文字图片,参观者在进门就可以清楚明白其馆的意图与作用。

四、总结

本属于电子类别的冗余一词带入建筑学中,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新发展。本文从冗余的视角去解读建筑,探寻其表现形式和功能所带来的影响,从解读中我们明白,这种学科交融带来的作用是积极向上的,在传统空间手法处理上提升了对建筑精神层面的处理,更加深入挖掘空间的品质与效用。但是凡事具有双面性,积极地背后定会产生消极,建筑空间元素的冗余加大了量,就要一定在度上把控分寸。只有合理的进行排列组合才能使冗余达到正确审美高度,不然赘繁的冗余只能适得其反,即浪费空间,又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在设计中一定遵守适量适度原则。

猜你喜欢

功能性空间建筑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