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以《国际贸易基础》课程为例

2020-09-02舒晓钧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育人

舒晓钧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一、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思政”融合的重要性

(一)“课程思政”是学校和专业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高职学校立足于培养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学校确立“以德润身,技臻至善”的校训,即是把立德树人作为了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随着四川自贸区的设立,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加上近年国内外贸易局势的巨大变化和不确定等因素影响,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涉外属性,决定了要立足于服务四川尤其成都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用人需求,需要培养的国际贸易、关务和货运代理人才,不仅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应该具备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正确、科学分析问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非常必要而且紧迫。

(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在课堂教学这个思政融合的主渠道上,不同课程类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各不相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浸润、深化作用,注重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价值引领,适时得法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内容场景中,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注重发挥思政元素的浸润、深化和拓展作用,形成清晰的思政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而不仅仅是单纯研究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真正实现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

在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整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的学分占比各学校不尽相同,大多一半以上,我校更是占比6-7成,围绕国际贸易业务背景,开设了国际贸易基础与实务、进出口商品归类、报关报检、物流基础、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专业英语、专业客服等共30多门必修、选修专业课程,专业教师从新生进校到毕业实习指导,一直伴随学生成长始终,所以,怎么进行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合,是每一门专业课程必须设计的教学定位目标。

《国际贸易基础》作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第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要对学生承担起专业领进门,意识形态影响学生的任务,引导他们从茫然无知的一张白纸到画出逐步明晰的职业发展规划蓝图,教师教学中正向的思政内容能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初步认同专业和职业,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先入为主,陪伴影响学生直至毕业,甚至终身。专业课必须要发挥思政的深化、浸润作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为学生今后走上涉外业务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国际贸易基础》融合课程思政的目标定位

《国际贸易基础》开设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大学一年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是新生,对行业、专业及课程领域都是一无所知,而后续的学习专业性高且行业企业要求精,加上国际贸易领域时政性强,作为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排头兵,通过课程引导学生进入专业大门,而且从文化知识学习拓展到了专业知识技能领域,树立正确的三观,责任重大而紧迫。

因此,《国际贸易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定位:通过贯穿专业知识点教学过程中的潜移默化式浸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四个自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树立诚信守法、和谐上进、创新等意识精神,与思政课程一起形成协同育人的效益。

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思政融合的探索实践

(一)课程思政融合的设计思路

1.旗帜鲜明地高举思政大旗,让思政目标成为贯穿课程教学的主线

《国际贸易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有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的专业业务脉络,如:国际贸易的概念、环境、政策与理论分析,国际贸易的术语、合同磋商、订立与履约的实务流程等内容,同时,也要旗帜鲜明地高举思政大旗,设计出系统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思政思路主线,如:针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典型涉外属性,学生需要外语、商务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坚定信念,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锻炼团结合作沟通能力及职业胜任力,达到对专业和学科的价值认同等目的,老师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个思政元素的点,而是一条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思政主线,所以,课程组老师们设计了围绕以四个自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诚信守法、和谐上进创新等为方向主线的课程思政目标,多次在教学实践中适时得法地融入专业教学内容场景中,不断强化和补充营养元素,取得了较好的课程思政效果。具体见2-1《国际贸易基础》课程思政融合目标设计表。

表1 《国际贸易基础》课程思政融合目标设计表

2.用心插柳,润物无声

教师用心收集与专业相关资讯,随时有机切入思政元素。

教师作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有信仰。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执政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和正确解读者,政治立场坚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坚持教书育人和言传身教相统一,以德立身,随时肩负起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用心用情与学生沟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今后能够担当报关员或国际货运代理的职业岗位使命感。当然,这对教师的人文政治历史素养、责任心、专业内涵及敏锐观察力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不辱使命。

(二)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融入路径探索

我根据自己30年长期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以自己历史专业学习背景的积淀,借鉴其他专家和同道同事的典型案例,在《国际贸易基础》课程教学中不断实践,对课程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融入路径进行探索,感悟到融合思政的途径主要有:

1.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思政元素,找到合情合理的切入点

坚定自己的政治站位,不断补充正能量。如:爱国主义元素,通过观看新闻联播节目,对国际国内新闻大事件的及时跟进评述,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建立起专业知识与国家、社会和个人职业发展的关联,弘扬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因为新,关注度高,很能够引起共鸣。

2.集各家所长,采集多样的思政元素内容

收集国家大政方针文件解读资讯、经济专家访谈、讲座、纪录片、专业调查公司的调研数据等资料素材,思政目标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相关的课程内容里了。

3.分析青年学生的关注点,运用有效的切入方式

如:学生是互联网时代原住民,对今后能干什么关注度高,可以通过微信分享等方式,对国家战略,行业、专业发展、就业职业岗位的了解切入,融入国家的国策与民生,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专业使命感。

4.通过言传身教和身边的榜样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切为学生,思政不分课上课下,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体现人文关怀,通过教师个人和身边榜样的影响,传达正能量,完善和巩固课程思政的效果。

(三)高职《国际贸易基础》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在近几年的《国际贸易基础》课程教学中,借助以上途径,不断探索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运用,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并且不断完善和更新,以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现将自己探索出的该课程思政元素案例汇总,见表2课程思政融合元素案例表(理论知识部分),表3课程思政融合元素案例表(实务部分)。

表2 课程思政融合元素案例表(理论知识部分)

表3 课程思政融合元素案例表(实务部分)

(四)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在《国际贸易基础》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融合,除了采用线下课堂上的案例法、启发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正向解读和思考问题,也通过超新学习通平台打造的《国际贸易基础》班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布置预习任务,在自学环节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刻苦勤勉的学习作风以及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团队意识;在课内学习中,结合案例场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苗头,培养学生德行修养、人际交往态度、正确的三观等,弘扬正能量;在课后拓展环节中,通过线上主题讨论交流分享资讯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其对事务的观察分析判断意识和能力,及时互动,实现课内学习的线上、课后的延伸与拓展。

三、结束语

高校按照“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中央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以思政理论课为核心、以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以专业教育课程为辐射的“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旗帜鲜明,目标明确地开展“课程思政”,引领育人方向,全过程、全要素融入,希望能引人入胜中潜移默化,于无声处里恍然大悟。做到专业课画龙,思政课点睛。事实验证了专业课程的思政浸润、深化、拓展作用非常有效:从新生入校专业宣讲到毕业指导,连续担任教学任务的几门课程,课堂和课外、线上线下,是长期一贯、主题鲜明的坚持树德育人。

思政必先师正,教师要注重师德情操人格修养的升华。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政元素挖掘整理需要持之以恒。教师的信仰需要不断吸取补充养分,从政策与政府报告、新闻联播、听张维维说、影视作品,等等多渠道获取、更新资源,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专业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钻研专业课程思政的评价技巧,德、智、技融合,将自己朴素的育人观念提升高度,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精准滴灌,使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理论课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协同育人实效;要与时俱进,促进线上与线下正向融合、虚拟与现实良性互动,现场交流+网络讨论相结合,以“万维空间”挑战“三尺讲台”,实现立体化无死角育人的局面,完成国家赋予高校的育人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力。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