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湄潭县龙凤村田家沟居民点人居环境优化设计研究

2020-02-25吕秋兰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湄潭县田家居民点

吕秋兰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我国为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国土面积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而乡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我国乡村环境保护工作基础薄弱,缺乏有效的规划与管理,其乡村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村落布局不合理,人居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没有配套建设,丧失文化传统。因此,有必要加大对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研究。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中人类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但工业时代的到来导致乡村环境问题加剧,致其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已经无法修复。再加上城乡差异,城市规划方法不能简单地用于乡村地区。应当立足于乡村独特的现状基础,根据乡村不同的发展需求,提出新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设计策略,再做出适合不同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设计方案。

二、乡村人居环境理论基础

(一)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以吴良镛院士为代表所建立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是对中国人居环境理论的系统的研究。人居环境科学内容丰富,是吴良镛院士针对中国实际存在问题以及人居环境研究实况提出来的。其构成和框架可分为四个“五大”。在内容上分为了“五大系统”;级别上又分为“五大层次”;规划设计上分为“五大原则”;建设策略上则是“五大统筹”。

内容上的五大系统简要概括为: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系统;侧重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的人类系统;分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系统;侧重于公共空间(非建筑物空间)布置的居住系统;侧重人类生活市政公用设施的支撑系统。

级别上的五大层次则包含了:建筑、社区、城市、区域、全球。规划设计上的五大原则包含了:生态原则、经济原则、技术原则、社会原则和文化原则。建设策略上的五大统筹则是: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二)传统风水理论。风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战国时期出现了比较系统的风水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论是大到都城,还是小到村镇、聚落,又或者是住宅、园囿、墓地,即使是道路和桥梁,从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几乎都会受到风水理论的影响。风水科学内涵可以概括如下: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绿色的人居环境思想;它是不断发展的,其宗旨合理地改造利用自然,打造绿色循环的生存环境;它通过积累大量实践经验,总结出人居环境择优的实用方法和原则;它属于科学与玄学相提并论、精华糟粕并存、落后于现代技术、但是超越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

三、田家沟居民点现状研究及优化分析

(一)居民点现状分析。龙凤村田家沟居民点位于湄潭县管辖下的兴隆镇,该镇处于湄潭县的东南部,距县城8.6km,S204省道穿镇而过。田家沟居民点位于龙凤村北端,是龙凤村5个自然村寨之一,涵盖田家沟、田坝、高方子等3个村民小组,居民点紧靠326国道和204省道,距离湄潭县城只有12km。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田家沟居民点现状的最大难点可以总结如下:

空间布局整体性不够好,各个要素之间缺乏联系,并且仍然保持着村民自发性建设住房的状况;村民住房多为自建房,砖混结构的房屋建筑与年代久远的泥墙瓦房参分布在村里的不同地方,没有形成系统的,有规划的建筑布局;村内主要是其西南方向紧靠省道S204,以及西北方向有一条村道与省道S204相连,可以通向湄潭县城。村里有一条主要连接村南村北的乡村主干道经过田家沟居民点,路基宽度大约为3.5m。

(二)居民点人居环境优化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将龙凤村田家沟居民点的人居环境优化设计范围确定为:用地长约1.5km,最宽处约0.85km。规划范围内的堰塘湾水库面积约0.129 k m2。优化的边界包含了生态景观管控范围线(生态空间面积:90.6h m2)、耕地保护红线(生产空间范围:6.05h m2)、建设控制边界线(生活空间范围:19.3h m2)。

优化策略如下所示:

协同丘陵地区环境优化空间肌理:保护乡村肌理中的山、水、田园、植被体系,引导居民点与自然有机融合、和谐共生。

保护乡村特色营造道路环境:道路将乡村主要公共建筑、活动空间联系起来,在乡村空间秩序中发挥组织作用。在乡村道路环境的营造中,其空间格局要保留旧村落浓厚的乡土气息,营造具有独特风格的乡村面貌。

体现本土文化设计公用场所:要做到优化配设布局;营造分区广场;打造特色入口。

贯穿宜居理念优化生态景观:绿化是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重要内容,维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做到:营造绿景秩序;保证路旁绿化;美化公共绿化;注重入口绿化。

四、结论

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人居环境研究的现状,了解到目前国内外对乡村人居环境问题的关注甚少。本文以田家沟居民点人居环境优化为例,得出以下结论:

1.田家沟居民点现状存在以下问题。空间结构缺乏整体性,各个要素间联系性不强;居民建筑多为自建房,房屋质量参差不齐;现状道路较窄,内部没有形成体系;居民点内除了一处荷花池与水库以外,无河流经过,水域景观较差;基础设施老旧,不利发展;经济主要以茶叶产业与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元性。

2.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产业布局优化、空间布局优化、道路系统优化、景观系统优化、基础设施优化、建筑系统优化与打造特色村文化等措施,优化田家沟居民点大的人居环境。

3.根据此次优化设计,总结出湄潭县丘陵地区人居环境优化要素为自然、人类、居住、社会与支撑;优化特点是富有生态性、经济性、技术性、艺术性与社会性。

4.最终提出湄潭县丘陵地区的人居环境优化对策主要为优先科学规划、加强政府管理、保障居民主体性与完善投资方式。

5.本文通过研究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点的人居环境优化设计,由点及面,总结出一个区域范围内的人居环境优化对策,是一套比较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的研究。

猜你喜欢

湄潭县田家居民点
走,到田家寨看风光
湄潭县开展2021年“开学季·关爱行”助学活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新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的思考
——基于长寿区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现状调研
湄潭县茶叶产量与气候关系
Our process of building a physical robot prototype
田家村风气好的奥秘
济南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
基于3S的巴彦县农村居民点内农地测算研究
2007-2008年度油菜“3414”肥料田间试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