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视角下的艺术品市场困境

2020-02-25李静悦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艺术品互联网+电商

李静悦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一、互联网+艺术品市场发展背景

“十二五”以来,与文化产业整体增速持续下降相反,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部门出现爆发式增长。现代科技逐步推动着文化产业与各个产业的“跨界融合”,文化产业与数字科技保持着高度紧密的联系。文化提供了内涵,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提供了载体。由于互联网文化发展可创新发展为各种各样的形式,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的新业态小企业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渠道。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国艺术品市场也正由线下转为线下线上融合发展,在网上展示、交易、支付业已成为常态。2018年11月28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持立项并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国家标准《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信息描述:艺术品》在京召开了送审稿的专家审查会议,并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通过。而随着首部艺术品电子商务国家标准编制的完成,我国巨大的艺术品消费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期。

二、艺术品市场发展困境

1.传统艺术品市场发展困境

中国经济增长以及人民物质日益增长的情况下,艺术品市场的成交额却在逐年下降,在欧美发达国家,投资者将超过20%的自身财富用于文化艺术品投资,而中国一线城市居民对艺术品的投资在其资产中所占比例不到5%。①这足以说明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情况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这是由几方面的原因带来的:首先是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经济调整势必影响艺术品市场的成交;其次是中央大力推动反腐倡廉,艺术品作为礼品的功能在源头上被堵住了,政府主导的一些活动取消,一些管理更加严格了;其三是艺术品市场本身结构调整带来的。画廊、艺博会、古玩市场等在调整的大势下,没能及时转向,老思维难以适应新形势;其四是新的需求正在出现,市场中的人和机构未能去适销对路。

2.互联网+艺术品市场发展困境

(1)“互联网+”平台体系不完善。近几年兴起的艺术电商发展很快,有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底已上线的艺术电商就有2000多家。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并没有任何一家的艺术电商成为市场的“独角兽”,甚至很难盈利。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在艺术品线上交易的过程中,艺术电商需要依靠的是“互联网+”平台,但只解决了互联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平台来解决公信力和综合性服务的问题。艺术品市场的公信力构建取决于多个方面,如艺术品的权属问题、真假问题、价格问题、唯一性问题、保管问题、物流问题等,这是一个很长的服务链条。因此,只有提升平台的公信力和综合服务功能,艺术电商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才能成为传统交易方式强有力的挑战者。

(2)艺术家——线上模式信心略显不足。在过去,艺术家们采用的销售渠道大多以朋友介绍、经纪人运作等线下形式为主,只有当线下卖不动的时候,才会往线上考虑。他们认为线上交易的价格无法平衡,唯一的好处就是能扩大宣传、增加曝光度。如果艺术品电商不是和艺术家们直接接触,而是从画廊、经纪人处征集。就会简单的多,但这又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即难以保证艺术作品的品质。

(3)拍卖公司——“拍而不付”的风险增加。2015年度,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293.66亿元(不含佣金),截至2017年5月,全国共完成结算150.75亿元,结算进度为51.33%(按成交金额算)。对于拍卖公司而言,这种“拍而不付”的现象影响十分巨大,而线上模式,更是降低了失信成本,提高了艺术品拍卖公司的风险。

(4)消费者——艺术品的真伪难以评估。尽管多数艺术品网络交易平台会提供在线鉴定服务,但鉴定机构以及鉴定专家的资历、鉴定证书的真伪等细节都会成为消费者担心的问题。由于艺术品的特殊性,大多只有一件,在交易过程中无法查询相应的评价记录,造成消费者无法通过外在条件判断商家的诚信以及商品的真伪,从而导致消费者对网络交易产生疑虑。在中低端市场中,某些卖家会通过假拍手段增加自我销售量的数值。艺术品交易市场中真伪鉴定问题以及其所引发的信任问题在网络交易平台中均被不同程度的扩大。

三、互联网+艺术品市场发展创新策略

1.构建艺术品电商全产业链

艺术品线上的可持续运营需要来自艺术市场多方参与者的协同。从艺术生产到艺术消费的全过程,艺术产业化运营助力艺术市场规模的扩大与效益的提升。全产业链概念是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具文创特性的商业模式之一,重点在于推动产业集聚,提升规模效益。

目前活跃的产业链模式包括艺术品的创作—艺术品的展览—艺术品流通—艺术品拍卖—艺术衍生品开发与销售。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艺术品市场要实现从线下市场到线上市场的转型,应注重于产业链的整体布局以及协同创新,整合艺术生产、传播媒介、输出渠道等业内资源,形成完整的艺术生态系统。

2.推动文物艺术品鉴定技术架构体系

2018年11月28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持立项并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国家标准《电子商务交易产品信息描述:艺术品》的完成,我国的艺术品消费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增长。通过该项国家标准,人们就可以利用包括RFID在内的各种自动识别技术手段,分别对艺术品创作人及其作品在网络空间的可信身份进行标识赋码,使用国家标准物联网标示编码“Ecode”,实现艺术品一品一码的编码要求。保证每一个艺术品都有唯一的编码并采用国标加密机制,从而彻底解决长期困扰艺术品市场辨识“真人真品”的保真问题,为艺术品交易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该标准与GSI全球通用标准的身份标识信息和信息交换标准规范相符合,将有力推动我国艺术品市场与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一体化发展,推动我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一个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3.引进和培养艺术金融复合型人才

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了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发展的进程,培养一大批艺术素养和金融素养并重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有助于推进艺术品市场持续地向金融化方向发展,并能促进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成熟和完善。为了推动金融市场更深层次地融入艺术品市场,应当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艺术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人才结构,引进和培养相关专业复合型人才,打造艺术和金融并重的专业复合型员工团队,进一步推动艺术品市场的金融化发展。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https://www.douban.com/note/694175129

猜你喜欢

艺术品互联网+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