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方士卢敖隐居地考述
2020-02-25◎李乔
◎李 乔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郑州450002)
秦始皇坑杀儒士,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重大历史事件都跟秦代方士卢敖有着密切关系。[1]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史记·秦始皇本纪》仅仅用“乃亡去”三字交代其下落。《淮南子·道应》续写卢生后事说,卢生从咸阳出逃后,来到北海,“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于蒙谷之上”。与高人若士经过一番对话之后,“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卢敖仰而视之,弗见,乃止驾,柸治,悖若有丧也。曰:‘吾比夫子,犹黄鹄与壤虫也,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远,岂不悲哉’”[2]。此次与高士交流对卢敖触动很大,此后他便“亡而不返”,隐居起来修炼去了。由于史籍记载缺略,关于卢敖的去向,后世众说纷纭,河南、山东、湖南、浙江,甚至远在东北的辽宁、吉林等地也有卢敖隐居修道的传说与遗迹。
一、河南卢氏县
河南省卢氏县是史籍记载最早的卢敖隐居地。远在唐代,便有卢敖得道成仙于卢氏县的记载,唐代《元和郡县志》称,卢氏县“有卢氏山,或言卢敖得道于此”[3]。此说后被广泛采纳,元代卢氏县令魏知彰《虢州卢氏县成德观创修三门记》曰:“卢氏为县,自西汉时,隶弘农郡,去郡东南百有四十里。《图经》云:卢敖得仙于此,后因以名县。”[4]《明一统志》更说卢氏县得名与卢敖在此得道成仙有关:“卢氏县,在府城西南三百四十里,本虢之莘地。汉因卢敖得仙始置卢氏县,属弘农郡。”[5]明清以来多承此说,康熙《河南通志》曰:“汉,因卢敖得仙于此始置卢氏县,属弘农郡。”[6]《读史方舆纪要》云:“(卢氏县)本虢之莘地,汉因卢敖得仙始置卢氏县,属弘农郡。”[7]乾隆《直隶陕州志》谓卢氏县“古莘川地……汉因卢敖于此得仙,始置卢氏县”[8]。光绪《卢氏县志》有与《陕州志》相同的记载。[9]新修《卢氏县志》在叙述该县沿革时称:“县名‘卢氏’或因秦博士卢敖避秦乱于此,在此炼丹修道(县城东4千米处伏虎山有卢敖洞遗址),死后人们以为他得道称仙,汉建县时以其姓氏为县名以资纪念,沿用至今。”[10]同书《大事记》更是肯定说:“秦末,博士卢敖避战乱于熊耳,炼丹治病,扑灭瘟疫,死后百姓立庙祀之,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建县时,相传取其姓氏为县名。”[10]
尽管卢氏县得名另有他说,但卢敖隐居卢氏却有比较多的记载,清李烆《重建卢仙庙记》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卢敖隐居卢氏,修道成仙之事:“汉始以邑为卢者,昔卢仙得道于此,标其姓以志之,地以人而著也。仙名敖,秦博士,尝游北海蒙谷之上,遇异人相问答,见于《淮南子》等书。后在城之东大街结茅修真,旋即化去,今之成德观其遗址也。”[4]明代《重修大明寺碑》亦有“今中州莘川,居众山之中,始卢敖得道之乡,乃扁鹊降升之地,因名卢氏焉”的记载。[10]
传说卢敖隐居在伏龙山中的云溪洞内,潜心研究飞升术,嘉靖《河南通志》载:“茅峪,在卢氏县东一十里,上有云溪洞,相传昔卢敖结茅于此。”[11]《明一统志》亦曰:“茅峪,在卢氏县东一十里,上有云溪洞。相传昔卢敖结茅于此,因名。”[5]雍正《河南通志》曰:“伏龙山,在卢氏县东北二十里。相传卢敖栖遁处。”[12]新修《卢氏县志》载:“卢敖洞,位于县城东5千米处伏虎山峭壁上。文峪川口伏虎、盘龙二山对峙,蔚为壮观。伏虎山头高耸,悬崖绝壁上有一窑一洞,乃扁鹊窑与卢敖洞。相传古时神医扁鹊救活虢太子后曾在此著书立说。后有秦博士卢敖在此炼丹灭疫,得道成仙。据旧志载,卢氏建县时即为纪念卢敖而得名。石窑内有塑像(2尊)和彩绘。一股清泉自洞底涓涓流出,据说卢敖曾用此水炼丹,后人多取此水治病。”[13]
后来,卢敖在今县城附近得道成仙。在其飞升之处,当地人常焚香祭祀,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于此建造成德观,元代《成德观碑》曰:“兹有成德古观,乃仙境之名,区踞莘川之胜概。谨按图经,卢敖飞升于此地。”[14]元代魏知彰《虢州卢氏县成德观创修三门记》谓:“县有古观一区,相传为卢敖结茅之地,卢乃遁世者也。”[4]乾隆《重修直隶州志》载:“成德观,东街,卢敖飞升处。建于周显德四年,张汉芝采办使,宋金元明皆有修理。”[15]光绪《卢氏县志》曰:“成德观,在城东门内。五代周显德四年,宋、金、元、明俱有修理,系秦卢敖飞升处。”[16]新修《卢氏县志》载:“成德观遗址,故址在东门内路北今汽车站院内。据光绪版《重修卢氏县志》载,为‘卢敖飞升处’,与卢氏县名来历有关。始建于后周显德四年,宋、元、明各代皆有修整。计有大殿5间,建筑结构与城隍庙同,另有戏楼1座。抗日战争前夕,民国县政府命名为‘中山纪念堂’,设县图书馆于此。民国33年(1944)被日本侵略者焚毁。殿后的祖师庙、奶奶庙、鲁班庙同时被毁。殿前有古柏,直径1.5米,树心包有碗粗枸树,人称‘柏包枸’,亦一奇迹,惜今无存。”[10]卢敖洞、卢敖飞升处均为卢氏县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山东诸城卢山
山东省诸城市境内的卢山,原名故山,相传因秦人卢敖隐遁此山而更名,其得名应不晚于宋代。苏轼在其《超然台记》有“其(超然台)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17]的记载。另在其《卢山五咏》做注时引用《图经》云:“敖,秦博士,避难此山,遂得道。”[18]嘉靖《青州府志》载:“卢山,卢水发源于此,相传秦博士卢敖避难此山,故名。”[19]康熙《诸城县志》云:“卢敖,燕人,秦始皇时为博士,避难隐卢山。”[20]同书又云:“卢山,在县治东南三十里。《超然台记》云: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又诗注云:卢敖,秦博士,避难此山。”[21]清代赵一清在给《水经注》作注时说:“卢山在诸城县东南四十五里,以秦博士卢敖隐处而名。”[22]新修《诸城市志·山脉》载:“卢山,原名故山,相传因秦朝博士卢敖曾隐遁此山而改名卢山。位于朱解乡驻地南4千米处,海拔382.9米,占地2.5平方千米。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山前有卢山洞,洞侧有圣灯岩,山巅有饮酒台,山后有蘑菇石等名胜。安国寺、卢山寺等已被毁,遗迹尚存。山呈东西走向,山表多植松、槐,系水土保持林。”[23]同书《名胜古迹》亦说:“卢山,原名故山,因秦朝博士卢敖曾隐遁此山而更名。……山前有卢山洞,洞侧有圣灯岩,山巅有饮酒台,山后有蘑菇石等名胜。”
卢山前的休粮洞,又名卢敖洞,为卢敖修道之所。雍正《山东通志》云:“卢敖,燕人,始皇时为博士,诏采药海中,东至合丘,见一石洞,洞口如斗,遂匿不出,辟谷导引,世谓之休粮洞。”[24]洞左有圣灯岩,据说是卢敖得道之处;山巅有饮酒台,据说为卢敖登高饮酒之处。康熙《诸城县志》曰:“(卢)山阳有洞,为卢敖居,俗名休粮洞。其巅有巨石,相传谓敖尝饮客于上,为饮酒台。洞左掖有圣灯岩,谓敖得道之处。”[21]乾隆《诸城县志》载:“(卢)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为县主山,汉《地理志》之故山也,山以卢敖得名。前阿有休粮洞,洞之左有圣灯岩,西巅有石名饮酒台,皆敖遗迹矣。”[25]元代方志《齐乘》曰:“卢山,密州东南四十五里。东坡诗注,卢敖,秦博士,避难此山,遂得道。有卢敖洞、饮酒台、圣灯岩。”[26]嘉靖《山东通志》云:“卢山,在诸城县东南四十五里,卢水发源于此。苏轼《超然台记》云: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上有卢敖洞、饮酒台、圣灯岩。”[27]嘉靖《青州府志》载:“诸城东南四十五里为卢山,卢水发源于此,相传秦博士卢敖避难此山,故名。山阳有卢敖洞……又饮酒台……又圣灯岩。”[19]李贤《明一统志》云:“卢山,在诸城县东南四十五里。苏轼《超然台记》: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上有卢敖洞、饮酒台、圣灯岩。”[28]康熙《山东通志》曰:“卢山,在诸城县东南四十五里,卢水发源于此。苏轼《超然台记》云: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上有卢敖洞、饮酒台、圣灯岩。”[29]乾隆时,山下尚有卢敖故居,《山东通志》曰:“卢敖故居,在县东南三十里卢山下。秦博士卢敖避难于此,有饮酒台遗址。”[30]晚清以后,休粮洞不叫卢敖洞,而是卢山洞。道光《诸城县续志》、光绪《增修诸城县续志》均称卢敖洞为卢山洞。新修《诸城市志》载:“卢山洞,又名‘休粮洞’。石洞南向,洞内高约2米,似屋,摩崖题名颇多,内有邑人名士张侗题字;中央置卢敖像,被世人称为‘卢山老祖’而常往膜拜。洞口上方刻有‘卢山洞’三个大字。洞外一平地,为卢山寺旧址。饮酒台位于卢山西山之巅,台为一方形巨石,东、西、南三面距峰顶约1米,北侧为悬崖峭壁,台中有一裂缝,台尚完好。圣灯岩位于饮酒台下西南处,有一拔地而起的巨石,高10余丈,远望似灯台矗立,故名。山阴尚有蘑菇石、阎王鼻子等奇形怪石,更给卢山增添了光彩。”[23]
卢山因卢敖得名,又因大文学家苏轼而闻名。苏轼知密州时,曾多次游览卢山,并作《卢山五咏》,其中《卢敖洞》写道:“上界足官府,飞升亦何益。还在此山中,相逢不相识。”《饮酒台》诗云:“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18]除留有《卢山五咏》等诗之外,苏轼还曾写下《游卢山,次韵章传道》诗,并在其《超然台记》称“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所从遁也”。正是由于苏轼留下的诗作,卢山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清初文学家李澄中游卢山时曾遇山市,他在《艮斋笔记》中写道:“(康熙九年庚戌暮春望日)与士人数辈会于卢山饮酒台,见山市。恍惚中,有山村、竹树、篱落。又一饮酒台,东西相对,不知其孰真假也。……惜苏轼知密州时未褥于神渊而一见之也。”并作《东武吟》,其中写道:“卢山本以卢敖名,寂寞岩灯照幽独。”嗜酒诗人赵壶石的《来去歌》曰:“卢敖来祖龙死,饮酒台上醉博士。卢敖去野人来,又有醉舫傍酒台。博士来去沧桑改,野人择林傍休粮。醉眼醉心入醉乡,只今醉亦抛舫去,缥缈云烟无定处。”[31]
三、湖南武冈云山
湖南省武冈市境内的云山,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司马紫微《天地宫府图》云:“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间多得道之所……第六十九,云山,在邵州武刚(冈)县,属仙人卢生治之。”[32]又说为道家六十一福地,隆庆《宝庆府志》:“云山,城南十五里,自山麓至顶,□□□□,盘回又二十五里,有七十一峰,唯紫霄、日华、月华最著,道书六十一福地。”[33]相传原有七十二峰,一峰飞往靖州,即靖县城外之飞山,康熙《武冈州志》载:“云山,城南十五里,自麓至顶,盘磴而上,又十余里,有七十一峰。相传为七十二峰,一峰飞去靖州城外,遂成胜景。余峰名多失考,唯紫霄、日华、月华、芙蓉、香炉最著,列道书六十九福地。”[34]明林璧《重建云山梵刹碑记》曰:“云山,在州南二十五里,七十一峰屹立霄汉,宋郡守汪立中尝建阁于其上,道书载此为六十九福地。昔卢、侯二生避秦炼丹于此,其遗迹可眉列也。”[35]康熙《宝庆府志》载:“十景之首,云山清晓,再道书六十九福地,上有七十一峰,先秦卢侯谭三真辟居种药,诸峦簇峙,八面青葱,矗当治前如屏,为州第一胜。”[36]新修《武冈县志》云:“相传秦代,谭真人隐居云山,结庐修道炼丹,后卢生、侯生与他一道修炼。后人于云山见三真祠,故云山被道家列为第六十九福地。”[37]
传说卢生、侯生避秦逃入云山采药,与当地谭真人一起修炼,山中采药观、炼丹井、野牛平、卢仙影、扫坛竹等遗迹都与卢敖有关。明万历年间宝庆知府欧阳模《重建城南梯雪桥记》曰:“(武冈)州南云山,巍峨叠拱,秦始皇时卢生采药处也,因名其桥曰梯云。”[38]《明一统志》载:“卢侯二仙,世传秦始皇遣卢生入海求神仙药,不获。卢与侯生谋隐入邵陵云山。今山有侯仙迹、卢仙影、秦人古道、炼丹井、飞升台、扫坛竹,皆其遗迹。”[39]隆庆《宝庆府志》云:“卢侯生,世传秦始皇遣卢生入海求仙药,不获,与侯生谋隐邵陵,入武冈云山,今山有卢生影、侯生迹、秦人古道、炼丹井、飞升台、扫坛竹,皆其遗迹。”[40]康熙《武冈州志》载:“昔卢侯二生避秦来此(云山),与本地谭真人合为修炼,后同升举。”[34]康熙《宝庆府志》载:“采药观,隆回乡,卢生修炼之所。”[41]康熙《宝庆府志》曰:“坛竹,两竹立坛侧,每风至,则一出一入对扫。”[36]乾隆《邵阳县志》曰:“野牛平、望云山,卢仙采药处。”[42]乾隆《武冈州志》载:“昔卢侯二生避秦来此(云山),与本地谭真人合为修炼,后同升举。……中有炼丹池、扫坛竹、杏花坞、投龙洞、猿藤木、卢仙岩、侯公洞、侯仙迹、卢仙影、道者岩、瀑布泉、起云洞、仙人桥、木龙头、飞升台、演经台、将军石诸迹。”[43]道光《宝庆府志》曰:“武冈多仙迹,世传秦始皇尝遣卢生入海求神仙药不得,与侯生谋隐,南入云山,会陆地谭真人修炼,白日翀举。”[44]邓显鹤《宿云山胜力寺六首》序曰:“(云)山在武冈南,相传为秦时卢生炼丹处也。”[45]《湖南考古略》云:“卢生、侯生,(秦)始皇遣入海求神仙药,不获,遁居邵陵云山。今山上有侯仙迹、卢仙影、秦人古道,炼丹井、飞升台、扫坛竹诸迹。”[46]新修《武冈县志》载:“云山在县城南5千米处……今山上有侯仙迹、侯仙影、秦人古道、炼丹井、飞升台等遗迹。”[37]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卢生隐居地在邵阳县隆回乡的望云山,该山因卢生西望武冈侯生隐居的云山而得名。康熙《邵阳县志》曰:“望云山,横亘盘踞数十里,四麓奔泻,面面相似,山前为隆回乡,秦卢生隐于此,以西望武冈侯生所隐之云山,故名。”[47]乾隆《邵阳县志》亦有相同记载。[48]望云山有卢生洞(卢生祠)、飞升石等遗迹,康熙《邵阳县志》载:“邵隆回乡望云山别有卢生洞、飞升石,以遥望侯生,故名。”[49]乾隆《邵阳县志》亦云:“《一统志》,邵之隆回乡望云山别有卢生祠、飞升石,以遥望侯生云山,故名。”[50]传说卢敖曾在望云山手植黄杨树、观音竹,清魏五达《游望云山遇雨因宿寺》“黄杨树苍古,葱蒨护篱落。慈竹凤尾森,纤纤帚尘缚。手植传卢生,千年叶沃若”。注曰:“寺有水黄杨树,高者不过数尺,苔藓围绕,又有观音竹,可为帚,其叶不落,皆卢生手植,移栽他处则不生。”[5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卢生隐居云山,得道成仙,加之云山自然风光优美,山峰千姿百态,使得云山逐渐成为全国道教福地和旅游胜地。隆庆《宝庆府志》称云山为武冈州第一盛景:“(云山)峰峦簇峙,为(武冈)州雄镇第一景。”[33]明代礼部主事潘应星曾将云山美景名为竹坛风扫、丹井云封等十景,康熙《武冈州志》载:“(云山)峰峦簇峙,为(武冈)州雄镇第一景。……郡人潘应星标题十景曰:两华耸翠、一瀑飞涛、仙桥横汉、杏坞藏春、竹台风扫、丹井云封、石畔遗迹、洞门余影、岩前帘水、云外钟声。”[34]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观光游览,并写下不少与卢敖有关的诗词,如明代颜廷榘任九江府通判期间曾游览云山,在拜谒卢侯二仙祠后写道:“我闻先秦时,爰有卢侯生。秦王遣入海,安得到蓬瀛?神人不可招,浊世方淫刑。潜逃避其虐,诛茅入林菁。烧丹大火飞,岁久道乃成。求者再三至,蝉蜕游冥冥。至今云山中,仿佛见其形。”明代监察御史、武冈人曹一夔所作《云山》云:“春郊扶杖惬游情,陌柳如烘畅晓晴。石窦白飞千涧雪,空余丹鼎卢侯迹。”武冈诗人刘春莱《将军石》:“秦坑何忽毒斯文,使者犹怜共白云。不特三生增胜景,至今同说两将军。”[52]官至浙江参政、邵阳人车大任《梦游云山》:“海内七十二福地,都梁云山居其一……日华月华昼夜相吞吐,卢生侯生千载为周旋,追思两生已往名犹在,药炉丹灶生荒烟。”[45]明朝张文解的《秋日登望云山》则认为卢敖隐居望云山,“山北移文不到侬,登临此日许孤筇。欲看空翠无穷处,已踏崚嶒第一峰。岳色分明开眼界,峒云浩渺荡心胸。仙都不改秦时旧,久向卢侯叩隐踪”[45]。
四、浙江景宁卢栖洞
最早记载今浙江省景宁县有卢栖洞的是元代李衎的《竹谱》,该书载:“处州青田县卢栖溪有洞,广数丈,唐时道士姓卢者栖其中,洞旁多笋,乡人以为佳味,亦号卢栖笋。事见《图志》,未审异同。”[53]明景泰三年(1452),析青田县置景宁县,陆栖洞属景宁县。此后,陆栖洞已为唐代道士卢敖栖息之所,嘉靖《浙江通志》载:“(卢栖)溪上岩洞尤奇,唐道士卢敖栖其中,故曰卢栖岩,竹每无风自动,拂除岩石,人以为奇。其笋味嘉,人号曰卢栖笋。”[54]《括苍汇纪》曰:“(卢栖)溪上岩洞尤奇,唐道士卢敖栖其中,洞旁多笋,味甚嘉,亦号卢栖笋,岩畔生竹,无风自动,人以为异。”[55]《明一统志》载:“卢栖溪,在景宁县东六十里,有洞,广数丈,唐道士卢敖栖其中,洞旁多笋,味甚佳,亦号卢栖笋。溪旁有岩生四竹,无风自动,拂除岩石,人以为异。”[56]《广舆记》亦曰:“卢栖溪,景宁,溪上岩洞奇绝,唐道士卢敖栖其中,洞旁多竹,其笋最佳,人号卢栖笋。”[57]乾隆《景宁县志》载:“卢敖洞,在卢栖溪中,广数丈,其平如砥。唐时道士卢敖隐此,旁生竹笋,味比他产尤佳,号卢栖笋。旧传溪畔岩间生四竹,无风自动,如帚扫尘,人谓神灵所居。”[58]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道士变成了卢遨:“卢栖溪,(景宁)县东六十里。溪上岩洞奇胜,昔有道士卢遨栖其中,旁多笋,亦曰卢栖笋溪。”[59]雍正《处州府志》虽是卢敖,但却未说敖为何时人:“卢栖洞,治南,人卢敖栖其中,多笋,味甚佳,岩畔生竹,无风自动,人异之。”[60]同治《景宁县志》之《山水志》《古迹志》说卢栖洞为唐代道士卢敖隐居之所,“卢栖洞,在卢栖溪上游,其下两山连亘如石闩而空其底,水从以出,中有两洞,深广数丈,石床如砥,最上为唐道士卢敖隐真处”[61];“卢敖洞,即卢栖洞,在卢栖坑。唐道士卢敖隐此,旧传岩间生四竹,无风自动,如帚拂尘,其笋味较他产尤佳,名卢栖笋,人谓仙灵所居云”[62]。同书《人物志·仙释》却说:“卢敖,不知何许人,尝栖真于一都之卢栖洞,洞以其栖得名。颇著灵异,并二都之仙姑村,皆敬祀之。”新修《景宁县志》径直将卢敖说成是秦博士:“卢相公,即卢敖,秦时燕(今河北)人。始皇招为博士,使赴海求仙,亡而不返,曾隐居境内。今炉西坑(古称卢敖洞,在大顺乡)因名。其地有卢竹,传无风自动。同治《景宁县志》称‘与浮丘伯并论’‘颇著灵异’。”[63]
五、吉林安图卢敖洞
吉林省安图县境内的敖山有卢敖洞,因秦人卢敖遁迹洞中而得名。清光绪末年安图县首任知事刘建封在《长白山江冈志略》中写道:“敖山,南距七星湖二十里。山顶多红石,东南有一古洞,至今宛然。山高里余。相传秦人卢敖遁迹洞中,故名为卢敖洞。”民国《安图县志》载:“卢敖洞,在城南敖山,距城百九十里,山之东南有古洞,至今宛然,山高里余。相传秦人卢敖遁迹洞中,故名。”[64]《长白山江冈志略》还记载有卢敖洞内凿穿地球的传说。相传卢敖逃到长白山东南隅一山洞中隐居修炼,因称此山为敖山,洞为卢敖洞。洞深不可测,石壁玲珑似水晶,行二十余里有石屋罗列,有古怪三尺矮人,自称是卢敖弟子,奉师命凿地球,地裂、山崩、海啸等自然灾害为凿穿地球的工师错误操作所致,误触风则地裂,误触火则山崩,误触水则海啸。[65]
六、辽宁桓仁仙人洞
辽宁省桓仁县木盂子管委会仙人洞村有仙人洞,传为卢敖修炼升仙之处。宣统《怀仁县志》载:“仙人洞,在城西八十里,相传为卢敖遁迹处也。洞宽约四丈,深三丈余,高或七八尺至丈余不等,以目约之,仅可容百余人。”[66]民国《桓仁县志》有差不多相同的记载。[67]
七、分析与结论
全国这么多的卢敖隐居地,到底哪个才是卢敖隐身修道之所呢?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对卢敖隐居地已难以准确做出判断,比较而言,卢敖隐居河南省卢氏县是有可能的。
(一)山东省诸城市卢山为卢敖隐居地与当地人文地理环境有关
卢山,位于诸城市区东南约十千米处,海拔只有380余米,占地不过2.5平方千米,植被以灌木为主,这样的环境是达不到修炼要求的。史籍记载,卢生两次入海的经历,一次是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受秦始皇指派入海向羡门、高誓寻求不老之术[68];一次是自咸阳出逃之后,云游北海。[2]但卢山距离大海较近,受大气环流影响,容易形成“海市蜃楼”景象。在神仙学说的推崇下,海上就是神仙住所,这里有长生不老药,人们纷纷前往东海寻找不老之药。秦始皇时,燕齐海上方士竟至“不可胜数”的地步。刘德杰就指出,诸城县卢山一带的卢敖传说与遗迹与该地人文传统与历史文化地理有密切关系,“诸城县一带多高山,东临海,时有海市蜃楼景观,古人不解,认为此地有仙气,故而,阴阳五行说、神仙说等神秘文化甚是盛行,盛产方士。秦始皇、汉文帝、汉武帝等君王崇信神仙说,追求长生不老,燕齐方士乃齐奔关中,卢敖就是其中之一”[69]。卢敖隐居卢山或因此地好神仙方术之事,附会所致。
(二)湖南省隆回县的望云山为宋代卢慧修真之地
卢敖隐居云山的说法出现较晚,为了增加说服力,清代湖南方志又附会出陶、邓二将军追随卢、侯二生隐居云山的说法。康熙《武冈州志》载:“陶邓两将军,秦时人,失名。奉命追卢侯两生至云山,亦留不去。遗二绝云:鼎上九还煴影宕,坛边一扫竹痕新。可知仙在云深处,睨视尘中甲胄人。白云青山何处无,采药都梁意有余。更比灵均开醒眼,与君同避汨罗鱼。山上旧有将军殿,甚壮丽,今圮。五里庵后有峰巍耸,甲胄俨然,因名为将军石。”[70]乾隆《武冈州志》曰:“将军石,云山五里庵道左。相传秦时卢、侯二生遁迹云山,始皇遣陶、邓两将军追之,两人亦留不去。……石峰巍耸,俨然甲胄之形,因名将军石。旧有两将军庙,今圮。”[43]道光《宝庆府志》曰:“旧志载:秦时,卢、侯二生隐云山,始皇遣陶、邓两将军追之,至云山亦留不去……今云山道旁有石,俨然甲胄之形。旧有两将军庙,不知建自何时。”[44]对此,康熙《武冈州志》在“陶邓两将军”后所加按语指出“陶邓,或谓二将逃遁,误为姓耳”[70]。道光《宝庆府志》赞同康熙《武冈州志》的说法:“诗意乃浅人呓语耳,先秦时乃亦有近体绝句?谓陶邓乃逃遁二字之讹,此言殊有理。”[44]清代邓琮也认为是伪托之作:“《武冈州志》载二仙《题石》诗二首,乃近体七言绝句,秦时安得有此诗?语亦浅近,盖好事者依托为之……又山有陶邓二将军祠,亦‘逃遁’二字之讹也。”[71]康熙《武冈州志》所收唐代王昌龄的《云山春晓》诗:“苍深翠浅瀑峥潺,岂谓讥秦始爱山。一炬咸阳机冢赤,紫霄巍立晓云间。”[52]陈尚君明确指出“此首当出后人依托”[72]。
实际上,卢敖隐居云山的说法,是把宋代修真望云山的卢慧错讹成了卢敖。康熙《邵阳县志》载:“卢慧,修真隆回望云山,真身犹存石洞中,生气凛然,土人以祀谒烦聒,封其洞门。远近刹俱有卢真像,祈祷辄应。又有谭真人与卢生修炼,同真人祠,列主其中,一云即秦卢生。”[49]道光《宝庆府志》曰:“卢慧,宋景定时人,依首望山天门寺僧普居,为道士。首望即望云山,在郡西北百里,其山高耸盘踞,雄跨数邑,山顶有石室……德祐初,慧徙居山之南岩,尸解去,恒干不腐,今存岩中,后人因名其山为卢真岩,今祠祀遍邑中,祷雨辄应。或云秦卢生隐于此,以西望武冈侯生所隐之云山,山因以名,故俗又讹慧为卢生云。”[73]对卢敖隐居首望山以西望卢生隐居云山,因名望云山的说法,道光《宝庆府志》质疑说:“首望山,今名望云山。……其山高耸盘踞,雄跨数邑,山顶有石室,室旁有石,横亘层岩,下临虚渺,为慧礼斗处。尸解不腐,今存岩中,因名卢真岩,祷雨辄应。康熙梁《志》乃谓,秦卢生隐于此,以西望武冈侯生所隐之云山,因以名,故俗又讹慧为卢生云。时贤歌咏:遂竟言秦事,不复知有宋。”[45]新修《隆回县志》仅称卢慧栖真于此,不提卢生隐遁之事,“守望山,即望云山。南宋理宗景定时人卢慧栖真于此”[74]。说明该志编撰者已不认可卢敖曾隐居守望山。
(三)浙江省景宁县的卢栖洞为唐代道士卢敖(卢遨)栖居之所
从文献记载来看,卢栖溪、卢栖笋的来历经历着由唐代卢姓道士到唐代道士卢敖再到卢敖,不知何许人到道士卢遨再到秦时燕人卢敖的演变轨迹,层累的痕迹十分明显。元代李衎的《竹谱》仅说因为有姓卢的道士在洞内居住,因有卢栖溪、卢栖笋。到了明代,在嘉靖《浙江通志》《括苍汇纪》《天中记》《明一统志》《广舆记》等文献中,这位卢姓道士就变成了卢敖;清代以来,虽然多数记载仍认为卢敖为唐代道士,但也有些记载出现了一些变化,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不仅卢敖变成了卢遨,而且其生活时代未知;同治《景宁县志》的《山水志》《古迹志》中,卢敖为唐代道士,而在《人物志》中却成了上古时期人物,然后又说“不知何许人”,对于这样的矛盾,该志的编纂者是很清楚的,因此,在《卢敖传》之后加按语说:“《古迹》并《山水》条仍旧志,称敖为唐道士,而东阳《卢氏家志》云:博士敖故居隶山东青州府诸城县卢山下,敖之所从遁也。又尝栖真陕州,至今县名卢氏。疑系秦汉时人,然皆代远而难臆断。意者仙人踪迹靡常,邑中遗迹或即其古曾显异处,后人遂名其地以神之,则固得以与浮丘并论也。”[75]
(四)卢敖隐居吉林、辽宁可能性较小
安图县卢敖洞的传说离奇怪诞,幽默风趣,其真实性不辩自明,今人已不再提卢敖隐居于此。《长白山史话》仅说敖山有仙人洞穴,不提卢敖之名,“(敖)山位于七星湖北10千米。山产红石,东南有一仙人洞穴,宛然如故,少为人知”[76]。新修《安图县志》也无卢敖洞的记载。桓仁县之仙人洞,新修《桓仁县志》曰:“仙人洞位于木盂子仙人洞村东500米处,相传古为卢仙长遁迹成仙之处,故以仙人洞称。”[77]
(五)河南省卢氏县当为卢敖隐居地
卢氏县地处河南省西部边陲,与陕西省的洛南、丹凤、商南三县接壤,横跨崤山、熊耳山、伏牛山三大山脉,境内河流密布,《汉书·地理志》云:“卢氏,熊耳山在东。伊水出,东北入雒,过郡一,行四百五十里。又有育水,南至顺阳入沔。又有洱水,东南至鲁阳,亦入沔。皆过郡二,行六百里。”[78]山高林密,地肥土厚,《水经注》援引《开山图》载:“卢氏山宜五谷,可避水灾,亦通谓之石城山。”[79]因此,非常适宜隐居修炼,直到元代这里修炼者还有很多,元代卢氏县令魏知彰就说:“至今岩居穴处以修炼为事者皆是也,岂卢之遗风欤?”[4]而且,卢氏县林木繁茂、流水潺潺、野禽飞鸣、环境清幽,是关中以东最近、最适宜隐居的地方。因此,河南省卢氏县为卢敖隐居地是最合理,也是最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