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红笔下的悲情世界
——以《呼兰河传》为例

2020-02-25白永红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呼兰河传大坑呼兰河

白永红

(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山西大同,037400)

一、以温情的笔调写悲情的世界

“何人给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萧红恰似旧中国黑暗夜空中的一缕明霞,其小说打破传统,异军突起。在现代文学史上,从其文学作品和文学成就以及个人经历来说,可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用独特的情感体验来书写文字,特别是自己的悲剧和苦难渗透于文字中让读者有了不同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毋庸置疑,萧红大部分作品描写的世界都是悲情的,无论是对于女性命运的书写还是对于杀人团式群体的揭露以及对于命运悲剧的刻画,都呈现出了独特的悲情意蕴。以独具风格的优美的散文化手法写成的《呼兰河传》给现代文坛带来了一支清新明丽的歌。作品重现了呼兰河城的生活秩序和风俗习惯,展现了被压迫的农民、童养媳、磨倌的命运。现在读起《呼兰河传》,依然有一种浸透着荒凉的感觉慢慢的扩散开来却又力透纸背,朴素而迷人。

《呼兰河传》虽然是一部童年回忆录,用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描写乡村生活,应该是美好的,充满欢乐的,但是在萧红笔下显然不是这样的,渗透于字里行间的除了呼兰河这座东北小城的萧瑟、寒凉、闭塞之外,还有这里人们的愚蠢到令人不可思议、麻木到令人生愤的无奈和压抑,应该说小说着重呈现的就是呼兰河县城的生存环境以及呼兰河人的生存状态,而笼罩期间的是挣脱不开的悲情气息。虽然小说表达的是一种悲凉,无论是环境氛围还是人性都是悲凉的,但是却不是那种歇斯底里的控诉式的笔调,而是婉转多姿的,甚至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童年的美好时光,我们也应该相信这是作家本人真实存留在心底的一份美好记忆,而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情节,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空间,即使是游离于时代主流之外,也极具吸引力。

我们同时能感受到,虽然情节是明亮多姿甚至是幽默轻松的,但是也难掩忧伤、悲凉的情感基调,《呼兰河传》第一章的结尾曾经写道,“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了,风霜雨雪地,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就拉着离开了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没有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在这段结尾之前是对呼兰河人日常生活的描写,描写是不紧张的,氛围是轻松的,甚至是相对愉快的,例如描写火烧云的时候细致中夹杂着童真与欢快。但是结尾的这段“一年四季来回循环走”的论调突然就让前面略显欢快的氛围荡然无存,让读者迅速进入到一种忧伤、哀愁的调子中来。整个《呼兰河传》似乎都是如此,以童年的视角,看似温情实则哀婉的情感基调架构了一个悲情世界,而作品真正的魅力也在于让读者在此期间感觉整个童年的欢乐与哀伤。所以说“《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她生命最后几年里对毕生经历和思想的凝聚。”

二、寒冷的呼兰河小城

作品开篇写了北方的小镇——呼兰河城。其寒冷恶劣的环境形成了一幅无涯无际的荒凉图景,而这样的生存环境本身呈现出的也是一种苦难的生活状态,辛苦劳作、辛苦生产依然是落后闭塞的。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是混沌的、蒙昧的、压抑的,整日的漫天飞雪始终冰冻着这座县城,被寒冷所覆盖的就是一个悲情的世界。

在呼兰河畔,人们的感情似乎也被寒冷、恶劣的天气冰冻住了,表现出的是极端的麻木、极端的缺爱,极端的听天由命,缺乏去创造、去抗争的勇气和动力,在这里的人人性里透露出的荒凉与冷漠透过萧红的笔表现地淋漓尽致。这里的人们就是如此地悲哀,生命的意义根本无从追问也无人追问。感受不到死的悲哀,自然也就把生的珍贵看得无足轻重了,生存的状态是混沌的、被动的,所有一切都是自然力量的推动,和个人无关,人只能顺从天命、顺从传统、顺从原有道德秩序,就像被冰封一样,永远不曾改变,有的人在出生、有的人在死亡,没有为什么,至此人性变得麻木。在呼兰河,他们要么不知道活着的意义,要么就觉得活着是为了穿衣吃饭,直至死亡的终结,就如他们自己所说的“人死了就完了”。生命于他们而言不是直线的时间顺序,过去的也就过去了,很快就被忘记,经历过的人和事就像从未有过印记,对过往无所谓,对未来也不期待,可以说人生是毫无希望的,只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没有悲伤、没有欢乐地生活着,依靠着祖宗给的生活方式为口粮,以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流动着,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状态下生活着,混沌盲目的。这种不问过往、不求前路的过活是最大的悲凉。

《呼兰河传》中描写的比较有隐藏意味的是一个大街上的大坑,这个大坑存在了多久并没人追问,也没有人想去填平,但是大坑存在的危害却是显然易见的,大坑位于大街上,所以经常把车马甚至人给吞掉,所以人们不得不绕道走,或者“抓着墙,踮着脚尖通过”,总之大坑显然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苦恼的。人们之所以不想着去填平这个大坑,作者描述了两条福利,一是很多车马、鸡鸭掉进大坑里,于是就会有抬车抬马、捞鸡捞鸭的事情发生,当地人就可以看足热闹,大坑成了大家的一项谈资和消遣的方式;二是因为有这个大坑的存在有一件事就变得理所当然,就是那些有猪瘟的猪肉,大家会把其当做被大坑淹死的猪肉来买,而心安理得地掩盖了猪瘟的事实,既买到了便宜的肉,又不用在意卫生问题了,何乐而不为?大坑的危害反而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这就反映了呼兰河人的认命忍耐、听天由命的生命态度。并且折射出一种对生死不关心的心态,死亡不是一件重要的事,吃了有猪瘟的猪肉是无所谓的,自己甚至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理由,何其可恨可叹又何其无奈!

三、封建制度下的“人”的悲剧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描述的家经常令人感受到荒凉之意,“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冬天一片白雪,夏天则满院蒿草。风来了,蒿草发着声响,雨来了,蒿草梢上冒烟了。” “那粉房里的歌声, 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 越鲜明, 就越觉得荒凉。”从萧红的家庭来看,除了祖父给了她一些温暖之外,其他人都是冷酷的,虽然是地主家庭,在物质上相对是不缺吃少喝的,但是家里重男轻女,父亲对其极其严厉,祖母还拿针要扎她的小手,这无疑给萧红留下过心理阴影。而就整个呼兰河县城这个故乡而言,落后的小城在精神上也是贫瘠的,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几乎是全部的精神娱乐活动了。然而“这唱着的词调, 混合着鼓声, 从几十丈的地方传来, 实在是冷森森的, 越听就越悲凉。”因为生活丝毫没有波澜,就算是再无动于衷的人们,也只能感受到无趣生活里的悲凉,因为看不到光明与希望,所以容易被寒凉侵袭,越是像唱戏、跳大神这样的热闹场景越容易衬托出这种空虚和荒凉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没有击退严寒的意识或者行动,最终依然被时间吞没,毕竟他们很快就忘记了。

熟悉萧红生平的读者都知道,鲁迅先生在一段时期内给过萧红很大的帮助,那也是萧红个人经历过的一段少有的快乐时光,而其渗透在作品中的创作思想、艺术追求也无疑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深刻影响,正如钱理群先生曾经表述过,鲁迅先生和萧红在精神上有“父女”一般的关系,尤其在国民弱点的揭露上,正如鲁迅先生笔下“吃人”的社会一样,出现在《呼兰河传》中的国民灵魂是无意识无主名杀人团式的群体。

作品里讲到生命廉价到甚至不值一提,人的观念中是始终没把“死”这件事当回儿事的,染缸房里一个学徒把另一个学徒按进染缸里淹死了,造纸房里边一个私生子被饿死了,这些事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甚至成了一件件“古事”随风飘走了。鲁迅先生曾说过“不惟所谓幸福者终生胡闹,便是不幸者们,也在别一方面各糟蹋他们自己的生涯”,呼兰河畔的人们就是这样麻木、冷漠、自私甚至残忍,让人感到漫无尽头的荒凉和悲哀。

小团圆媳妇的悲剧便是最有力的控诉。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只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其婆婆觉得她“长得太高”“不知道羞”“太大方了”“吃三碗饭”,因为这些特质而觉得“不像个团圆媳妇了”。12 岁的小团圆媳妇自然是一个孩子,她所展现出来的不过是这个年龄段本来就应该有的天性,从行为举止中释放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呼兰河的封建思想却压制着以小团圆媳妇婆婆为代表的一群人,他们不允许任何违背封建礼教的行为出现,于是对小团圆媳妇的迫害也就随之而来,婆婆把小团圆媳妇吊在大梁上,拿皮鞭打她,直至昏死过去。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手段何其残忍!又是何等泯灭人性!在小团圆媳妇被打得生病的情况下,婆婆既不反思自己,也不拿药治病,而是用跳大神的方法给其治病。在愚昧无知的状态下,所谓的“善心人”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偏方和邪令,最后竟然选择用大缸开水给小团圆媳妇洗澡,何其愚昧无知!在集体无意识的狂欢中把小团圆媳妇推到了死亡的边缘。“很快地小团圆媳妇就被抬进大缸里去。大缸例满是热水,是滚热的热水。”小团圆媳妇在大缸里边“叫着, 跳着, 好像要逃命似的狂喊, 她的旁边站着的三四个人依然从缸里搅起热水来往她头上浇。”期间有人以为小团圆媳妇死了,也有人试图救她,等到以为死了的时候才去救,又有什么用?这就赤裸裸的表现出了人们的愚昧无知但又自私残忍并且虚伪。在一轮接着一轮的折磨中,小团圆媳妇这个刚开始绽放生命的小姑娘终于死了。而人死算什么,鲜活的生命在呼兰河这个地方从来都是不值一提的,这里的人对生与死都是不在意的,用有二伯的话说就是“人死还不如一只鸡,一伸腿就算完事了”。小团圆媳妇的死又该怪谁呢,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还是围观群众?我们很难去指责某一个人,在这场集体谋杀中完成了萧红对于麻木无情的世界的控诉,生命的悲凉、人性的悲哀、以及世界的悲情却无时不刻不在刺痛人心,令人感受到的是在物质的贫乏落后之外,人对于生死的无感知,对生死不在意的一种悲哀。

《呼兰河传》中和小团圆媳妇有类似命运的是王大姑娘,王大姑娘身上也闪现着人性之光。“她是很能说笑, 很响亮的人。她的辫子梳地光光的,上面还加一朵马蛇菜花;邻里都说他长得很好看,带着福相,将来谁要了她,谁有福气。”但是王大姑娘因为追求自由的爱情,和磨倌冯歪嘴子在一起并生下了儿子,周围的人开始对她不耻。先前说她好的人也立马变了嘴脸,原来的各种好变成了后来的各种坏,但是王大姑娘到底有什么错呢?说到底无非就是她成了与众不同的人,没有完全遵守封建礼教的秩序,敢于打破封建束缚去追寻自己的爱情,在这种完全没有伤害他人的情况下却遭受着世间最无情的伤害。这种心理上的戕害与打击夹带着生活原有的艰难困苦致使王大姑娘在日渐憔悴中难产而死。从王大姑娘的死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多么苍凉。虽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用很大的篇幅描述了故乡的一种贫困的生活状态,但是贯穿其中的还有卑微、麻木、愚昧、冷漠的人,以此来揭示封建宗法社会“吃人”的本质,无论是小团圆媳妇还是王大姑娘,他们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被践踏的,而造成其直接悲剧的凶手就是背负着这些封建礼教传统的人们,他们惯于封建思想的支配,并且形成了一种行动的自觉,获得了伤害别人甚至杀人的力气,导致人们主动消灭人性中固有的美好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最终堕落为愚昧物质麻木的群像,再周而复始地去残害、扼杀新的反世俗精神。

四、结语

萧红是一位重视情感体验和生命体悟的作家,《呼兰河传》作为她的重要作品之一,以呼兰河县城的人、情、景为写作内容,真实的讲述了那一方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了几千年封建制度下的国民弱点,发人深省。《呼兰河传》这部作品实际上就是描写萧红童年的经历,她用作品描写了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用委婉蕴藉的笔调展现了呼兰河的荒凉,给读者的感受也是在极其平淡的描述中浸透着漫无尽头的巨大的荒凉感。在残酷人生面前挣扎但不屈的萧红,躲在作品背后运用自己独特的讲述, 让我们充分体验到生命的荒凉、社会的悲剧和人性的悲哀。这就是萧红, 她用自己独特的笔调呈现给我们一个透骨的悲情世界。

猜你喜欢

呼兰河传大坑呼兰河
猫和猪
梦游呼兰河(组诗)
白宫天坑
绳子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从《呼兰河传》看萧红笔下旧中国人民的生存图景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