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

2020-02-25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参与度教学资源量表

文/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1.研究设计

1.1 研究思路

本课题采取模块化的研究过程。本课题分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翻转课堂模型构建、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和检验三大模块,其中第二模块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两个子模块,第三模块包括实践运用和效果检验两个子模块

1.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收集国内外翻转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文献,经整理、分析后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法,以我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本研究所提出的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影响情况;通过访谈法,了解师生对该模式的具体看法;通过专家咨询法,评估翻转课堂模式和教学案例的有效性,得到的案例反馈的评价作为模式调整的参考,也是教学设计和案例的修订依据。

(3)行动研究法:采用教育实验方法和行动研究,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对比的方式,在教学完成后,进行测试,比较和分析教学效果。

(4)理论研究法:通过研究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2.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2.1 已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

Robert Talbert为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图,但同时也遗留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学生的学习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管;课前学生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课中教学活动单薄,没有具体的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

2.2 理论基础

(1)教育观念和内在情绪方面。教育者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平等的教育观念,全面理解并贯彻学校核心教育教学理念:敬畏生命规律、顺应生命需求、激扬生命潜能、成就生命精彩。积极鼓励和关心学生,让学生由内而外的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进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每个学生都学好的效果。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教育者应充分了解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将它与学生的学习需要相联系,真正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统筹安排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评价方法方面。掌握学习理论要求教和学要不断的反馈-纠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所有学生都完全掌握学习知识的目的。评价激励的重点是学生发展。

2.3 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

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建构“二段四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二段”包括“课前”、“课中”。而四环节指的是“课前”包含的“自学环节”;“课中”包含“交流”“展示”“研评”。在“二段四环节”中,及时通过在“课前”“课中”当中不同环节的学习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在课中对学生的疑难点和问题进行指导和安排教学环节。

3.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翻转课堂实践效果

3.1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于2018年9月-12月,对广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各年级均选3个班级开展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参与人数为365人。教学实践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17份(其中实验班355份,实验组362份),样本覆盖了不同层次的班级,选择范围较广泛,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3.2 调查工具

根据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选用经典量表《学习动机策略量表》,它也是用于测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自陈式量表,用于代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别用于不同年级,由于该问卷为英文,将其翻译后,让学生进行试读,保证量表的表面效度。并邀请3名不同层次、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了试做和给出修改建议,保证内容效度。根据学生和专家建议,对量表的文字描述进行修改。量表的信度为0.86,是一份信度良好的调查问卷。翻转课堂接受度选择题分析采用李克特五级记分制(Likert-scale)记分,答案“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从高到低分别赋5、4、3、2、1分。排序题按照优先顺序进行分析,简答题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该调查问卷的可信度为0.952,表明本量表信度良好,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3.3 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参与度的变化情况

从结果表示,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之前,学生对“课前”自主学习的任务总体参与度较低,而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后,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上有了明显的提升。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班学生的参与度均有提升。但是实验组提升更加显著。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情况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之前与之后,对实验组、对照组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测与后测。从结果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体较低,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后,实验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有更显著提升。

(3)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情况

“教学资源”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开展课前有效学习提供了便利。为了了解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对教学资源的接受和使用情况,本研究从教学资源对教学的影响和教学视频的利用率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学生普遍认为利用视频开展翻转课堂的确有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优点,教学视频易于观看,可以使学习变得更容易,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灵活、

“教学方法”分析

调查显示,82%的学生接受或非常接受翻转课堂,课内教学活动的组织是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的关键,学生对课堂中体验过的各课内教学活动的接受度平均值居于3.29至3.81之间,学生最喜欢“仿真、实验、游戏等体验学习”,其次是“课内以小组形式完成作业”和“基于任务和思考题学习”。

“教学目标达成”分析

为了了解翻转课堂的实践效果,从翻转课堂的有用性和教学目标达成角度展开调查。从翻转课堂整体的开展情况看,81%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是一种有用的教学模式。为进一步了解物理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分别从“激发学习兴趣(情感)”、“促进概念理解(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每个方面的接受度平均值发现,学生对“促进概念理解”方面的认可度最高、

4.结论与讨论

4.1 研究结论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度和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后,实验组的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且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表明所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的实施有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计划学习任务”“掌控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成效”三个自主学习阶段中,自主选择学习策略、安排学习进程,完成自学内容,参与自学检测,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自我效能都得到调动,逐步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负责意识,形成较稳定的学习动机。

(3)翻转课堂的实施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技能

学生的“课前”的自主学习是为“课中”的交流、展示、研评服务的,“课中”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取决于“课前”的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学生要掌握的学习技能包括了解自我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的能力、设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的能力、选择学习策略的能力、安排和管理学习时间和资源的策略、求助别人的能力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各种感知、记忆、思维技巧等认知技巧,如文科学习基本技巧(听说读写)、理科学习基础能力(运算、空间想象、逻辑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等,并应用元认知的技巧去分析和监控自主学习的过程,及时反思学习策略使用的成效,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包括查找、分析、筛选、比较、归纳和创新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培养,是不能靠直接灌输达成的,要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

4.2 讨论建议

(1)课前任务的设置问题。课前目标过高,任务过重,没有梯度,甚至将课中要完成的内容放到课前,一旦造成学生课前学习负担过重,将不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学习目标过低,所完成的任务对课中的学习研讨缺乏支撑,对接不上,学习便难以深入。课前任务的设置需要老师对学情的充分掌握,并不断观察,不断调整,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

(2)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问题。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有高低之分,但他们都有追求成功的渴望。这就需要老师在设计自学任务清单、自学检测的时候注意分层设定。“一刀切”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强的会丧失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弱的会因受挫感而放弃。分层设计适度的任务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要落实到每个孩子、每节教学内容上。

猜你喜欢

参与度教学资源量表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