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设用地紧张条件下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

2020-02-25赵晓星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2期
关键词:建筑面积布局门诊

赵晓星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引言

朔州市人民医院位于朔城区人民医院院内,即朔城区鄯阳街以北,马邑路以西。场地地势条件良好,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但因其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在周围环境土地利用率高、建设用地资源紧张的现实条件下,再加上迁址新建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主要是在现有建筑基础上进行扩建。此类扩建项目在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自身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新旧建筑结合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和设计。

2 建筑创意与设计理念

此工程的设计理念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地理和建筑元素有机地融合到本次工程扩建设计中,并与周边环境和景观绿化相互呼应交融,着重解决在用地紧张的条件下创造舒适、便捷、高效的医疗环境的难题。因此,在本次设计中,主要提出两个关键词作为朔州市人民医院扩建工程设计创意的灵感来源。

一是“港湾”,意喻庇护人的生命、健康和心灵的绿色家园。医院是大部分人出生、承受疾患、接受治疗的地方,是承载生命和见证生命全过程的场所。因此本次设计力将医院塑造成一个温馨舒适和健康宁静的港湾。

二是“上善若水”,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水的解释就是对德和善的理解。这与医院本身性质相符合,更与整体规划理念不谋而合,体现了文化中的共同性。且“水”代表着“柔”,此次建筑造型设计中破除了传统医院刚硬冰冷的立面形象,在楼座的转角处进行了弧线处理,形成了刚柔并济的整体形象,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亲切的就诊场所。

3 扩建工程项目的特点

1)集中式布局

鉴于工程用地紧张的现实条件,扩建工程建筑的设计应以集中式布局为主。由于医院扩建用地有限,为了达到医院的建设规模指标,集中式布局是最有效的方式,可以充分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朔城区人民医院扩建设计的建筑平面布局以集中式为主,通过中庭将各个功能贯穿,使功能关系紧凑、流线短捷、节约用地,可以留出更多绿化及远期发展用地,以提升医院环境品质。

更多绿化及远期发展用地,以提升医院环境品质。

2)医疗功能的规划与整合

应做好医疗功能的总体规划与整合。在设计期间,应保证医院主要功能正常运转,要求设计从医疗功能整合与医院交通流线组织两方面,对医院现有功能布局进行总体规划,并做好分步实施步骤。朔城区人民医院的扩建工程设计应处理好扩建工程与现有外科楼的功能关联与衔接,保证患者、机动车、医护人员、后勤、污物等流线合理高效,使医院持续健康高速运营。

3)形象和谐统一

医院形象应和谐统一。医院位于城市市区地段,和谐统一的建筑形象不仅有利于医院形象的塑造,也是提升城市风貌的基本要求。在朔城区人民医院的扩建工程中,既要体现对医院历史文化的尊重,又要考虑新建筑时代感,使整个院区的建筑形象和风格统一。

4 扩建工程总体规划布局(见图1)

朔城区人民医院全院占地面积60 166.40㎡(90.2亩),总建筑面积85 163.26㎡,其中原有建筑面积36 963.26㎡,新建建筑48 200㎡。

新建门诊住院综合楼位于原有门诊楼的东侧,住院楼的西侧。建筑整体呈“方”型,南侧为5层裙房,裙房南侧外墙同原有住院楼南侧外墙齐平,达到新旧建筑和谐统一的目的。北侧为15层的主楼。新建建筑南侧裙房主要为门诊、急诊等区域,北侧主楼为病房、办公区域。整体布置了三个主要出入口,南侧为门诊主入口,西南侧为急诊主入口,东北侧为住院主入口(如图1所示)。

在对医院内部道路系统设计上,此次设计将机动车辆的行驶控制在场地内环形主干路上,方便到达各个建筑物。院内道路设有双向车道的主干路、双向或单向双车道、次干道及多条通向各个建筑物的支路三个等级,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设置多条院内人行道路。多种规格的道路形成环状结构,使院内各个建筑物之间形成生态顺畅的绿色通道。

至于医院的停车场设计,本次设计将汽车停车场按室外功能分区设立,以达到便捷的目的,避免车辆在院内相互干扰行驶。室外环境也是按照各功能区域的不同特点进行设计,使医院的整体环境更适宜病人的康复。

5 建筑平面设计

对于综合医院来说,建筑平面布局的注意事项主要有四点。①总平面的布置应保持各功能区域分区明确合理,各种出入口设置合理,具备清晰的洁污线路。②医院的医疗及医技区域应设置在医院的中心位置,其中门诊部及急诊部应设置在面对主要通道的位置,在大门口入口处最佳。③医院的后勤区应处于医院的下风口,并且与医疗区域互不干扰,同时又方便医疗及医技区的服务。④对于医院职工的生活用房应设置在医院之外。

医疗建筑的空间流线设计应遵循六大原则,以使医疗建筑的设计更满足人的需求。

1)安全性原则

选用恰当的结构方式和构造方式对建筑的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应满足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

2)公平性原则

应保证所有病房的采光和通风,以消除人们心理产生的差距感。还应考虑到残疾人和行为不便患者,给所有人提供通常的交通条件。

图1 朔城区人民医院规划布局

3)多样性原则

可以制造不同的空间,既能缓解病患和家属的心理压力。如在空间营造上,可在病房外设置小的会议室,给病人和看护家属提供交流的私密环境空间。

4)便捷性原则

使用数字化技术,如网上挂号、排队叫号等都为病患及家属提供了极大地方便,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5)导向性原则

如走廊等公共空间内应设置明显的提示标志,每个楼层应该设置平面图及防火疏散示意图。

6)舒适性原则

如由于空间的尺度设计不合理,而容易给担架病床和轮椅行走造成不便。

基于以上分析,新建门诊住院综合楼建筑平面布局以集中式为主,通过中庭将各个功能贯穿,使建筑功能有延续性,更能创造更多交流和共享的空间场所。本方案规划总建筑面积为4820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6484㎡,地下建筑面积11716㎡。

建筑形式以五层裙房加十五层主楼形式布局,总建筑高度为:67.05m。(如图2所示)

各层的建筑功能如下:地下一、二层功能为车库及设备用房等功能。首层功能为门诊大厅、挂号收费、急诊大厅、急诊、住院大厅、出住院办理、CT、消控室、中西药房等,建筑面积3800.13㎡。二层功能为急诊、门诊、放射科检查室、分区挂号、抽血等,建筑面积3403.08㎡。三层功能为门诊、彩超室、心电图室、肌电图室等,建筑面积3438.78㎡。四层功能为门诊、内镜检查、中心检验室等,建筑面积3363.48㎡。五层功能为预留门诊、静脉配液中心、职工活动等,面积3363.48㎡。六层功能为血液透析室、设备机房等,面积2084.81㎡。七至十五层为住院部,主要功能包括病房(50床)、公共卫生间、护士站及其他医护用房等,面积1815.33㎡。

6 结语

朔城区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改扩建工程旨在用地紧张条件下,对原有建筑结合现实情况以及长远发展需求进行整合设计,为人们营造一个便捷高效、充满人文情怀的医疗环境。

图2 朔城区人民医院主楼

猜你喜欢

建筑面积布局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研究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刍议合理确定“三旧”改造项目容积率
Face++:布局刷脸生态
Lumileds汽车照明:新布局下的新思路
车展前后 探底爱信息技术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