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医管“样板戏”

2020-02-25刘敏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24期
关键词:样板戏医疗医院

文/本刊记者 刘敏

如何持续深化公立医院运行、人事、分配、考核和党建等深层次改革?先行先试者的经验或许是最好的借鉴。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自2017年国办发布《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两年多的时间,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各地纷纷探索实践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如何持续深化公立医院运行、人事、分配、考核和党建等深层次改革?先行先试者的经验或许是最好的借鉴。

2020年9月27日,第十四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现代医管‘最样板’启示录”分论坛上,青海省人民医院院长张强、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强、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赵国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任勇、湖南省儿童医院院长赵卫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刘效良、常州市中医院院长罗立波、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麦刚就该主题展开了演讲探讨。本场论坛由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鲍军、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树波共同主持。

鲍军 院长江苏省肿瘤医院

陈树波 党委书记邢台市人民医院

张强 院长青海省人民医院

张强:破解高原医学难题

青海省人民医院现有临床、医技专业科室58个,设置亚专业160个。该院是青海高原医学、临床医学的研究基地,也是青海省对外医学交流的重要窗口,自建院起一直承担着省内外医技护的临床教学培养工作。张强介绍到,医院现有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五项,分别为重症医学科、血液内科、急诊医学科、临床护理专业、影像医学科。

医院努力构建世界屋脊医学高地,扩大中国高原医学影响力。张强透露,早在2005年,由国际高山医学协会(ISMM)向全世界正式发布的慢性高原病(CMS)诊断标准——青海标准,就有该院的高原病专家参与。

张强还在论坛上透露,青海省人民医院立足于高原的特殊性,目前正分阶段打造三个重点项目。第一,打造青藏高原区域医疗中心;第二,打造高原临床医学的研究基地;第三,利用低氧环境建立国际医药临床研究中心。

在科室建设方面,该院强化基本建设,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督导小组。在发现问题、整改完善、反馈效果的闭环管理中,医疗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并且,在管理督导上,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院高效运营。医院通过信息化督导,以周督导、专项督导、回头看等方式持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何强 副院长浙江省人民医院

何强:医院版最多跑一次

201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公布。随后,医院重点向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住院更省心、便民惠民服务更贴心、急救更快速、配药更方便、母子健康服务更温馨、转诊更顺畅、“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方向发展。

2019年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扩面。何强在论坛上介绍,进一步具体措施包含基层看病更放心、疫苗接种更透明、检查检验更省心、刷脸就医更便捷、费用结算医后付、医事服务一站式、出生服务一体化、健康服务一卡通、用血服务不用跑、“互联网+”更丰富等等。

浙江省人民医院从流程、信息、科技、服务、质量五大维度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智慧医院建设制定同质化标准和奠定信息化基础。何强补充,医院就医流程进一步优化,信息资源进一步共享,智能手段进一步升级,服务举措进一步丰富,医疗质量进一步加强。人脸识别技术贯穿建档、挂号、诊间、检查、住院各环节,使患者可不必携带证件,即可就医与结算。

医院还建立急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流程,开通绿色通道,先治疗后付费。何强介绍,该院每天为急危重症患者预留15张床位,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具体包含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以此保障患者辅检优先、诊疗优先、救治优先、人员优先。

赵国安 党委书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赵国安:人文医院以院为家

人文医院建设要“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

赵国安表示,有“高度”,不在于医院拥有多高的病房大楼,而在于医院承担多大的社会责任,当国家有难、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逆行而上。他介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曾经参与唐山大地震、非典、汶川地震等事件的医学救援。并且,积极开展援藏、援疆、援非等工作。

有“深度”,不仅要挖掘医院百年院史文化宝藏,而且要传承发扬医院优秀人文精神。医院124年的发展历程,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气质。1960年、1983年、2008年,医院三次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赵国安强调,医院身在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长期以来,心系百姓健康,帮助基层医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每年举办近百场义诊活动。并且,开展“百年名院、百名专家”大型义诊活动,先后走进新乡、鹤壁、兰考、浚县、辉县等地,受惠群众数十万人,将省级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公众家门口。

有“温度”,不仅要让职工有家的感觉,而且要把患者当家人对待。以“家文化”构建优美怡人的院区环境,开展医师节、护士节活动,提升职工的荣誉感、使命感。同时,开展全院6S管理行动,办公环境干净整洁。

任勇 院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任勇:医院强化6S 管理

人文医院的前提是规矩,但以前该院规矩意识不足。当时医院的员工,特别是行政后勤管理员工的激情不够,做事慢条斯理,很多工作交待出去无法落实。任勇表示,医院整体素养,包括医护管理、行政、后勤方面急需提升。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医院决定从6S管理入手。6S是指生产现场(医院诊疗及行政后勤)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生产(诊疗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一种管理方法(工具)。6S管理包含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6S”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发自内心的认同,无需提醒的自觉。“6S”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强调执行力、规矩性的医院文化。“想到做到、做到做好”,“人造环境、环境造人”。

任勇总结,6S管理的意义就在于让大家明确,“垃圾堆里生产不出好产品”,“杂乱的环境、低下的效率同样无法保证质量与安全”,安全、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是基本要求。加之温馨、顺畅、舒适、高效、温暖的人文服务和精湛的技术,打造品质化服务。

赵卫华 院长湖南省儿童医院

赵卫华:新形势下质量提升

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湖南省儿童医院根据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做好三个转变、三个提升。赵卫华强调,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提升运行效率。资源配置,从增加物资药物转向人力资源发展,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

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条指出,加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第四条强调,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赵卫华表示,医院从五个方面抓质量提升,分别为:开展基础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设置基础质量发展主题;质量考核与绩效发放挂钩;以点及面实施质量改进;与科室与个人评先评优挂钩。其中,开展基础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历时120天,44个临床医技科室、线上关注人数12万,参加活动竞赛人数达4115人次,参与活动人数达5231人次。以点及面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包含院长查房、医疗行政与行风监管查房、学科建设查房、党风廉洁建设查房、安全生产与后勤保障查房、晚夜班夜查房等。

刘效良 副院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效良:三级质控全程管理

医院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是医院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专设机构,负责全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日常工作由质控办负责。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非常明确的质量管理架构。刘效良表示,架构细分为决策级、控制级和执行级三个层级。决策级是以院长、书记为核心的党委领导班子组成。控制级建设,主要体现在医院13个专业委员会,挂靠在12个职能部门下,由下设办公室进行日常运行管理。以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为例,委员会发挥重要职能,倡导全员参与式护理管理,问题导向纵向质控,专项小组横向覆盖。

执行级建设-质控员队伍建设方面,医院目前拥有120余人的院科两级质控员队伍,通过质控员的管理,以点带面,形成了全员参与质控的良好氛围。院级质控员参与到医院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参加联合检查,参与医院质量标准、规程的制定。

执行级建设-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方面,包含全院91个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是执行级层面的基础单位。刘效良补充,小组负责各科日常医疗质量、护理质量、院感控制、安全用药、教学培训、医疗设备、消防安全、输血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科主任、护士长为小组第一责任人,制定科室年度质控工作计划,确定月度质控主题,对科室的质控工作进行全面把握。科室质控员负责自查迎检,制定整改方案并督促实施,并汇总数据,上报总结。

罗立波 院长常州市中医院

罗立波:中医药多元化协同

罗立波指出,中医药发展首先是要做好事业,让事业来带动产业和文化高速发展。同时做好产业,让产业助力事业和文化高质量发展,也要让文化推动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目前,常州市中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学科比较完善。2020年,该院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的称号。罗立波表示,医院是国家孟河医派中药特色炮制技术的创新基地,已连续六年在地市级医院中排名前8位,持续6年在全国中医院当中排名前50。

医院对于中医科技建设,提出多个专项目标,要求首先要有自己的专业技能,有自己的专家,逐步建设成重点专科。人才培养方面,医院提出了361计划。因为人体大穴位是361个。医院希望有自己中医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十年之内能培养30名领军人才、60名杰出人才、100名优秀青年人才。

在中医急救方面,罗立波认为,要围绕救心、救脑、救命来提升急救能力。他希望,中医药发展要和产业融合,通过医疗护理、康复养老、思维体构建三道防线,提升基础医疗水平、慢病管理水平和康复护理水平来带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他认为,中医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期,将快速发展。在政策逐渐完善,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大背景下,中医药市场规模也将继续扩大。

麦刚 院长德阳市人民医院

麦刚:大急救平台 探索

1994年,“德阳市急救中心”在医院正式成立。1998年,四川红十字会命名德阳市人民医院为“德阳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急诊科开设急救绿色通道。

麦刚回忆,2015年以前,医院急救工作主要由急诊科承担,与其他学科形成松散型急救管理。急诊科工作以分诊型模式为主。急诊科组织和参与急救,技术力量单一薄弱,流程复杂、效率低下,信息分散、沟通不畅,所需资源缺乏统一调度管理。

疾病谱的改变,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更加高效的急救。麦刚指出,中国每年创伤死亡人数超过40万,黄金1小时内,获得确定性的治疗,可有效减少早期的死亡率。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心肌梗塞和脑梗塞急救的每一分钟都相当重要,尽早开通血管,才能挽回宝贵的生命。同样,中毒急救,孕产妇、新生儿危重症急救,也需要优化急诊流程,提高急救工作的有效性,降低患者 死亡率。

当前,医院大急救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结合国家改善医疗服务十大行动,采取了以患者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等十项措施。

麦刚总结,德阳市人民医院以急诊科为基础,联合相关专业科室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中毒中心,出血中心等形成大急救平台。并且,以患者为中心,将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所需要的资源高度整合,优化绿色通道,强调时间就是 生命。

猜你喜欢

样板戏医疗医院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红灯记(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编)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下复观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
以史鉴今:对京剧“样板戏”音乐创作之“失”的若干思考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