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完整地认识和把握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

2020-02-24黄子萱孙建华

关键词:历史贡献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

黄子萱 孙建华

摘要: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这是不争的事实。恩格斯谦逊的品格并没有掩盖他为《共产党宣言》这部思想巨著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种贡献几乎贯穿了“宣言”产生的整个历史。恩格斯在领导和参加工人运动的实践中,依据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和马克思一起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这一伟大壮举;晚年的恩格斯更加侧重于科学社会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超越,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为捍卫、丰富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斗争和艰苦卓绝的探索,他和马克思结成的革命友谊超乎想象,高贵、顽强、乐观的革命品德和优秀的工作作风成就了他与马克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同样的领袖地位。人们把恩格斯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之父”充分表明了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所作的杰出贡献。当下仍有人断章取义、障人耳目,重提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早期革命观点,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首倡者、名副其实的民主社会主义者之类的论调,甚至到处寻找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不同之处,把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起来,以混淆视听达其不可告人之目的。两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共产主义战士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创造了辉煌的革命业绩,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为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现阶段,准确完整地认识和把握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贡献

DOI: 10.16397/j.cnki.1671-1165.20200602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人类社会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领导和参加工人运动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共同起草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由此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并矢志不渝地为之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艰苦卓绝的斗争。然而,当前仍有不少学者依据恩格斯晚年一些著作及书信往来,断章取义、障人耳目,认为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早期的革命观点,是和平长人社会主义的首倡者、名副其实的民主社会主义者。有的甚至把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起来,到处寻找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不同之处,混淆视听,以达其不可告人之目的。今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准确完整地认识和把握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意味着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正式创立。就“宣言”本身来说,是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的一个光辉典范,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深刻的思想来源。马克思为“宣言”的完成作出了杰出贡献,正如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1]9但恩格斯谦逊的品格并没有掩盖他为这部思想巨著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几乎贯穿了“宣言”产生的整个历史。

首先,从思想政治观点发展的逻辑进程来看,恩格斯与马克思在1844年8月正式合作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初步转变过程,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准备了必要条件。

和马克思一样,青少年时期的恩格斯非常憧憬自由精神,发表了不少通讯、政论性文章、文学评论、哲学论述以及诗歌之类的作品,从1839年到1840年主要有《贝都英人》《乌培河谷来信》《德国民间故事书》以及《卡尔·倍克》《普拉滕》《现代文学生活》等文献,通过大量现实生活材料,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年轻的恩格斯通过这些文章把斗争锋芒直接指向了当时德国封建专制制度,提出要反对文学纵容伪善、对贵族卑躬屈膝、姑息虔诚主义,要为争取自由、反对专制作斗争,还提醒人们要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发人民进行斗争的勇气。从1839年秋后开始,恩格斯开始自修黑格尔的哲学,研读其《历史哲学》,汲取其精华,并以之为武器抨击等级制度和贵族特权,写出了《时代的倒退征兆》《为德国<贵族报>作的追思弥撒》《恩斯特·莫里茨·阿伦特》等文章,抨击德国封建君主立宪制度,认为历史不会停滞不动,人类进步是无止境的,强调民族平等、人民自由,指出每个民族及其人民都对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这些成果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特征已经非常明显。

1841年秋,恩格斯在柏林服兵役,作为旁听生在柏林大学听哲学课。当时的柏林是各种哲学思想争夺舆论主动权和政治话语权的重要场所。恩格斯在此期间积极投入到了各种哲学思想的争论中,先后发表了《谢林论黑格尔》《谢林和啟示》《谢林——基督哲学家》三篇重要文章,既积极维护黑格尔哲学的进步又批判其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还揭示了谢林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性,认为他是把科学同宗教调和起来的基督哲学家。这一时期的恩格斯已经感受到青年黑格尔派空谈无边,不能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总体说来,此时的恩格斯还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但已受到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影响,带有一些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了。这一点正如他自己所讲:“这时,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了。它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2]275这时的恩格斯再也不是1839年《风景》中的那样对黑格尔的顶礼膜拜:“思辨哲学的深邃,宛如无底的大海展现在我面前,使那穷根究底的视线,怎么也无法从海上移开。”[3]96

恩格斯到柏林时马克思已经离开,但是年轻的恩格斯似乎已经对大他两岁的亲密战友十分了解。他在《信仰的胜利》中就曾这样描述马克思:“是谁跟在他的身后,风暴似地疾行?是面色黝黑的特利尔之子,一个血气方刚的怪人。他不是在走,而是在跑,他是在风驰电掣地飞奔。他满腔愤怒地举起双臂,仿佛要把广阔的天幕扯到地上。不知疲倦的力士紧握双拳,宛若凶神附身,不停地乱跑狂奔!”[3]363-364从1842年4月开始,恩格斯为《莱茵报》撰写了许多文章,如《北德意志自由主义和南德意志自由主义》《一个旁听生的日记》《时文评注》《普鲁士出版法批判》《集权和自由》等,以及向《新道德世界》编辑发出的《<泰晤士报>论德国共产主义》《法国共产主义》两个信函,明显体现了恩格斯同“青年德意志”运动的彻底决裂,而对于共产主义的认识则必须在理论批判与变革现存社会制度的实际斗争相结合中去把握。这时的恩格斯已经初步站到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上,体现其思想转变的重要著作则是发表在1844年2月《德法年鉴》上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该文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恩格斯独立完成的一部经济学著作,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篇之作。

在该文中,恩格斯立足于现实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深刻阐述了国民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实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商业、价值、价格、生产费用、利润、土地、地租、资本与劳动、竞争与垄断、商业危机、人口、供给与需求等一系列经济范畴作了分析与批判,同时对生产力理论,劳动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道德、科技的关系问题,以及未来社会革命思想都作了初步論述。虽然该文还带有费尔巴哈的痕迹,但其以唯物主义观点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以消灭私有制贯穿国民经济学批判全过程,提出了解决现存社会矛盾的途径是不断发展生产力,第一次论证了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这些独到的思想见解赢得了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并启发了马克思从此以后集中精力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大转变。恩格斯后来“曾不止一次听马克思说过,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农民状况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4]701,毫无疑问,恩格斯在这方面的思想见解对马克思后来主要研究方向的转变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859年1月,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甚至称之为“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1]592,并在相关经济论述,尤其在《资本论》中多次引用。

其次,1844年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这次会见奠定了他们在理论工作和革命实践中进行创造性合作的基础,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撑。

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第一部合作研究成果《神圣家族》,也称“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该书于1845年2月问世。在这部论战性著作中,他们以战斗的唯物主义者的姿态,对以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致命批判;对黑格尔辩证法中合理的东西作了公正的评价,同时批判了它的神秘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得到了阐述,如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思想、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观点、共产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结论、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问题等。更为重要的是,《神圣家族》虽然很大程度上受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但已经包含了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初步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思想。马克思在《致亨利希·伯恩施太因》的通信中联系出版工作时曾指出这本小册子“每一个字都有意义”[5]。

恩格斯从巴黎回到巴门后,为了更好地说明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埋头钻研英国的报纸、书籍,研究英国工人生活现状,在1844年9月至1845年3月期间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向全世界控诉英国资产阶级所犯下的大量杀人、抢劫以及其他种种罪行”[4]23,阐述了工人阶级所遭受的剥削和压迫及其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为了更好地清算以往一切旧哲学思想及其错误思潮的影响,全面阐述自己的新的世界观和政治主张,同年9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了他们第二部合作成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工作,即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与清算。该书大约于1946年4月写成,共两卷,约五十印张的手稿,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发现,部分标题及说明是由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整理而成,而书名则源于马克思在1847年4月6日发表的声明《驳卡尔·格律恩》中所提到的“弗·恩格斯和我合写的‘德意志思想体系”。在这本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和神学的历史贡献,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指出了青年黑格尔派在认识论上的荒谬性与虚假性,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都是自己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阐述了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强调指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6],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无产阶级的历史重任问题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可以说,唯物史观的发现与系统阐述是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共同贡献,这也正如马克思所说:“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信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1]592-593遗憾的是两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世时该书未能出版,只是在《威斯特伐里亚汽船》杂志1847年8月号和9月号上发表了第二卷的第四章,但该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仍是十分重要的。后来,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1]593

第三,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以下简称为“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两个历史性文件,《共产主义原理》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基础之上写成的,也是《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准备,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

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邀请,同意加入正义者同盟,用科学社会主义改组同盟是他们的人盟前提。同年6月2日至9日,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恩格斯在会期间多次发言阐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主持起草和审定许多重要会议文件,促进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明确了同盟的无产阶级性质。会议根据恩格斯提议,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代替原来的“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体现了无产阶级共同的世界观及其奋斗目标。大会通过了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者章程(草案)》,规定了同盟各级支部及其委员会须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代替原来宗派的密谋组织原则。会议讨论了恩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即一份包含二十二个问题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明确必须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代之以财产公有制的宗旨。恩格斯提出“信条草案”后认真听取了与会代表意见,但闭会之后,同盟中央领导人沙佩尔提出了一个极具空想色彩的党纲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赫斯提出了一个思想混乱的修正稿,力图抵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以控制同盟。为此,恩格斯接受巴黎区部委托,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信条草案”提出的二十二个问题有一半在《共产主义原理》中得以继续保留,并增至二十五个问题。

恩格斯用二十五个问答的形式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严谨而又准确地回答了诸如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无产阶级、能不能用和平的办法废除私有制、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废除、这种革命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内发生、共产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有什么区别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共产主义革命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辩证关系,划清了共产主義与各种流行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以及无政府主义的区别和界限,甚至还产生了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最初萌芽,其基本原则都是正确的,这为最终完成《共产党宣言》作了充分准备。但恩格斯对这种采取教义问答形式并不满意,他在1847年11月23日至24日在给马克思的去信中指明:“我们最好不要采用那种教义问答形式,而把这个文本题名为《共产主义宣言》。因为其中或多或少要叙述历史,所以现有的形式完全不合适。”[4]55-56

1847年1 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马克思和恩格斯捍卫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的科学基础,当大会委托他们起草党纲时,在伦敦就开始了写作。两人回到布鲁塞尔进一步研究“宣言”的内容、结构以及表达形式,初步拟定了写作大纲,决定运用《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的一系列原理,采用内容连贯的论述形式,建构严谨的逻辑框架。12月底恩格斯回到了巴黎,此后马克思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了《共产党宣言》这部伟大著作。整个“宣言”充满了科学性、斗争性、批判性和革命性的色彩,第一次发表在1848年二月革命前不久,后来几乎被译成欧洲所有国家的文字,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开启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对人类社会及其思想进程起到了深远影响。

一、恩格斯始终谦逊地以“第二小提琴手”捍卫着科学社会主义

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还突出表现在斗争中捍卫科学社会主义。1884年10月15日,恩格斯在给贝克尔的信中说:“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我很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当现在突然要我在理论问题上代替马克思的地位去拉第一小提琴时,就不免要出漏洞,这一点没有人比我自己更强烈地感觉到。”[4]525恩格斯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斗争和艰苦卓绝的探索,他和马克思结成的革命友谊是超乎想象的,高贵的革命品德和优秀的思想作风成就了他与马克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同样的领袖地位。

事实正是这样,经过革命风暴后的19世纪的欧洲,通过50年代至60年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扫除了障碍,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70年代以后,工人运动出现的新情况,但没有发生大的革命运动。由于新情况的发生,这时的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迫切需要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更好地坚持正确的斗争方向。在与资产阶级以及各种形形色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斗争中,恩格斯发挥了非常卓越的作用,连续发表了许多战争短评,以及《论住宅问题》《普鲁士“危机”》《论权威》《行动中的巴枯宁主义者》《给奥·倍倍尔的信》《流亡者文献》《卡尔·马克思》《反杜林论》等一系列重要论著,其中《反杜林论》是恩格斯批判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欧根·杜林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领域的错误思想,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1867年12月,《现代知识补充材料》杂志第3卷第3期刊登了杜林对《资本论》一卷的评论,从马克思和恩格斯1868年的通信中能够看出他们对杜林的批判态度,鉴于杜林的思想对1875年5月成立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造成的危害性,恩格斯迫不得已终止了正在进行的《自然辩证法》写作。1876年5月至1878年6月,恩格斯大约用了两年时间写成了《反杜林论》,分析了辩证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区别,批判了以杜林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的错误观点,立足资本主义生产及其过程的分析研究,揭开了剩余价值的秘密,阐明了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物质承担者,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经济学论证,从而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

1880年,恩格斯应法国工人党领袖保·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的三章,即《引论》的第一章《概论》、《社会主义》的第一章《历史》和第二章《理论》,编成了一本独立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单行本小册子,并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名发表在法国刊物《社会主义评论》上,1882年德文版单行本出版时标题改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它成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文献。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马克思在1880年法文版《导言》中曾经高度评价这本小册子“在德国社会主义者中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7]493。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十分谨慎小心的,对于各种形形色色社会主义的批判也是异常尖锐的,他们常常以“现代社会主义”“批判的共产主义”或者“科学社会主义”与之相区分。

1885年10月,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中回顾,“他们越来越明白,过去的共产主义观点,无论是法国粗陋的平均共产主义还是魏特林共产主义,都是不够的”[2]235。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第三部分《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中专门作了论述,深刻批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888年1月,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中指出当时的社会主义者,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只有“工人阶级中确信单纯政治变革还不够而公开表明必须根本改造全部社会的那一部分人”把自己叫作共产主义者。[1]13可见,在1847年,社会主义只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才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恩格斯在这本小册子中指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历史渊源、理论来源及其经济基础,高度评价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贡献,同时指出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他和马克思早在革命时期的一致观点。在这里,恩格斯明确指出了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而消除这种对立及其矛盾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他说道:“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也已经“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7]545。

三、恩格斯晚年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

恩格斯在领导和参加工人运动的实践中,依据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和马克思一起完成了人类思想史上这一伟大变革,创立和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在晚年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我们从经典文献中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精力主要在哲学与经济学领域,而恩格斯侧重于科学社会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但历史领域则一直是他们始终关注的焦点。人们常常称恩格斯为“科学社会主义之父”,这也表明了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所作的杰出贡献。

晚年的恩格斯在自然科学领域研究中获得了重大突破,铸就了《自然辩证法》这一阐释自然界辩证法的经典之作。其研究工作时常由于各种原因被中断,《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时间跨度较大,大约完成于1873年至1886年。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成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依据,这一时期恩格斯仔细研究了有关自然科学重要问题的大量文献,写成了十篇大致完成了的论文以及一百六十九段札记和片断、两个计划草案,总共一百八十一个部分的手稿。所有手稿的内容在恩格斯有生之年都没有发表过,恩格斯逝世后,《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于1896年发表在《新时代》杂志,《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于1898年发表在《世界新历画报》年鉴上,直到1925年才在苏联出版的德文和俄文译本对照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全文发表出来。恩格斯在书中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强调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阐述了自然科学史、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直至科学阐释人类产生的历史进程,从而丰富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科学内涵。

在丰富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进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还不断考察包括原始社会在内的前资本主义社会。1884年初,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手稿时,发现了马克思在1880年到1881年间对路·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所作的详细摘要,恩格斯确信摩尔根这本书证实了马克思和他所制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他们对原始社会的总体看法,为此于5月底前完成了运用唯物史观来探究人类史前的杰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研究工作,阐明了“两种生产”理论,阐述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消亡及其历史必然性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1886年初,恩格斯又写成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最初于1886年刊登在《新时代》杂志的第4、5期上,1888年以单行本在斯图加特出版,恩格斯写了序言。该文的完成,实现了他和马克思多年的愿望,梳理了他们怎样從黑格尔哲学出发又逐步与之脱离的关系,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意义十分重大。

晚年的恩格斯高度重视重版他们的早期著作工作。1895年4月15日,恩格斯在致理查·费舍的信中曾说道:“我倒是有一个计划:把马克思和我的小文章以全集形式重新献给读者。”并明确指出:“重印历史文献以及早期著作的丛书,不容许任何书报检查——要么完整无损、一字不改,要么根本不印。在发表马克思和我过去的著作时,我决不能同意做即使是最小的删节以适应当前的新闻出版条件。”[4]702为了帮助人们特别是刚刚参加革命的年轻人能够准确了解和更好地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重版和再版时他都要重新写作序言、导言、按语或者前言,其中为《共产党宣言》就写了五个版本的序言,即1883年德文版序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和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每个序言都说明了当时的写作背景、为什么要再版以及所要表明的观点,为我们今天学习和把握其精神实质提供了很大帮助。在这些序言中,恩格斯始终强调构成“宣言”核心思想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功绩,同时启发人们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宣言”。正如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引录他们在1872年德文版写的序言那段话所表述的那样:“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5

不仅如此,恩格斯还写作了《卡·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前言》、《卡·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序言》、《卡·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文第三版《序言》、《卡·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序言》、《卡·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导言》、《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恩格斯自己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序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文第四版《序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德文第四版《序言》以及《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英国版《序言》等,这些序言或者导言清楚地交代了当时革命斗争的形势需要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历史贡献,表明了两位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待理论研究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另外,《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曾一度成为学界关注的理论焦点。恩格斯在该文中曾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探讨。”[2]538这本来是恩格斯总结和分析新形势下的斗争策略与革命方式的问题,却被指责为否定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把柄,有的攻击恩格斯为和平长人社会主义的首倡者,有的甚至把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起来。事实很清楚,在发表这个导言时,德国社会民主党执行委员会曾坚决要求恩格斯把这部著作中在执行委员会看来是过分革命的调子冲淡,并使它具有更为谨慎的形式。恩格斯对这种不坚定立场和力求“仅仅在合法范围内进行活动”作了严肃批评。正如他在文中所述:“这是不是说,巷战在将来就不会再起什么作用了呢?决不是。”[2]548“决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革命权的。须知革命权是唯一的真正‘历史权利——是所有现代国家一无例外都以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唯一权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不停地促使这种力量增长到超出现行统治制度的控制能力,不让这支日益增强的突击队在前哨战中被消灭掉,而是要把它好好地保存到决战的那一天。”[2]550-551可见,这仅仅是暂时在斗争方法及策略上的有所侧重,而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立场和目的从未改变。

马克思从19世纪50年代起开始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撰写《资本论》成为他的主要工作,直至1883年逝世。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恩格斯给予了马克思巨大的物质与精神支持。1859年6月,《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柏林出版,马克思在写作这本书以前就进行了15年的研究工作,考察了大量文献,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年8月,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这部著作一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科学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述资产阶级生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目的”,这种阐述“也就是对全部经济学文献的批判”。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是唯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1]600-603。

1867年9月14日,被誉为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可以说,恩格斯为该书的创作付出了惊人代价,作出了杰出贡献。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你为我作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8]并附“十五英镑收到了”的字样。马克思的这一表述是符合实际的,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如果没有恩格斯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资本论》的命运是不可想象的。同时,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恩格斯不仅自己撰写书评,还组织其他人士积极宣传,营造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其在工人阶级当中获得了广泛传播。之后,马克思继续从事其他各卷的研究工作,但由于国际工人协会活动以及他身体的健康问题,《资本论》的研究工作不得不时常中断。1881年12月2日,燕妮不幸去世,本来身体状况就非常不好的马克思更是悲痛万分。1883年1月11日,燕妮·尤格又突然去世,马克思的身体每况愈下,病情也逐步恶化,3月14日下午2时45分,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停止思想了13月17日,马克思的葬仪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7]601-602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和付印出版的,包括第四卷相关出版工作安排。可见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历史贡献真正是无法估价的。

1895年8月5日晚10时30分,恩格斯因患晚期食道癌在伦敦与世长辞,和马克思一样,他的逝世同样意味着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遭受了严重损失,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巨大损失。8月10日下午2时,在伦敦的韦斯敏斯特桥滑铁卢车站大厅举行了追悼会,恩格斯的亲友以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主义和工人政党、团体的代表参加了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挚友保·拉法格、李卜克内西、倍倍尔、艾威林、安塞尔及其他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活动家在追悼会上纷纷发言,表达了对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崇敬之意和缅怀之情。8月27日,遵照恩格斯的遗嘱,骨灰罐由他最亲近的朋友——艾威林、列斯纳、爱琳娜等人在伊斯特勃恩海滨投入海浪翻腾的大海中。

两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共产主义战士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创造了辉煌的革命业绩,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为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毫无疑问,准确完整地认识和把握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对于新时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8-329.

(责任编辑张月红)

作者简介:黄子萱,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孙建华,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历史贡献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区别探讨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
当代社会政治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源
浅析川陕苏区妇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