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护理在改善急性胆囊炎合并慢性心衰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及心衰指标中的应用

2020-02-24罗咏君郭运忠

健康大视野 2020年3期
关键词:慢性心衰急性胆囊炎肿瘤坏死因子

罗咏君 郭运忠

【摘 要】 目的:观测精准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急性胆囊炎合并慢性心衰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及心衰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该类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至出院,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精准护理干预措施至出院,比较分析术后当天及出院时两组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心衰指标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及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值的变化。结果:术后当天,两组血清中IL-1、TNF-α、hs-CRP、NT-ProBNP及EF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精准护理后出院时,观察组IL-1、TNF-α、hs-CRP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胆囊炎合并慢性心衰术后患者给予精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内的炎症反应,降低心衰发生可能,有利促进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精准护理;急性胆囊炎;慢性心衰 ;肿瘤坏死因子α、脑钠肽前体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134-01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以及高脂肪、高蛋白及低膳食纤维食物的大量摄入,心血管疾病合并胆道系统疾病患者愈来愈多。其中,慢性心衰患者合并急性胆囊炎的病情更是临床治疗和护理棘手的问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两者的治疗及护理措施通常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因此,除给予正确的药物及手术等治疗方案外,术前、术中、术后实施科学、合理的个体化、精细化、精准化护理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改变及发展,精准护理观念已经提出。精准医学根据病人个体特异性制定个性化精准预防、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方案[1-2]。 精准护理是以精细化管理推进临床优质护理,此种护理方式主要以患者为核心,及时了解其需求,为其提供全面的、优质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而提高护理质量[3]。本研究就精准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急性胆囊炎合并慢性心衰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及心衰指标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进行手术的急性胆囊炎合并慢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分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 例;年龄 62-75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 例;年龄61-7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② 均为相同手术方式及抗菌治疗方案;③ 临床诊断符合慢性心衰及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④ 依从性高,能够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

1.3 排除标准① 治疗依从性较差者;② 沟通障碍者;③ 急性心衰患者;④ 合并患有严重精神疾病及肿瘤患者;⑤ 合并有其它感染患者。

1.4 方法两组术前均予相同的常规护理,术后对照组患者继续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予精准护理。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健康宣教,疾病本身护理,不良反应基本护理,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精准护理,即按照每个患者特定情况制定的更专业、更精细、更准确的护理措施;具體护理措施如下:⑴ 精准的术后护理,①精准的心功能评估,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心脏功能;采用VAS疼痛评分量化疼痛分级,根据分级予对应级别的止痛药。② 个性化心理辅导:及时了解其心理情况,针对问题所在,及时与医生沟通,并让心理医生专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抑郁及对疾病的恐慌等负面情绪。③精准记录拔管时间,记录最佳体位,并维持最佳体位。⑵ 慢性心衰精确护理:精确监测CVP,精准的出入量记录;每30min报告一次CVP、血压、呼吸、血氧、尿量等情况,绘制趋势变化图,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并根据CVP的值,精算利尿剂使用量;根据心脏功能分级,制定适应每个患者的不同补液速度, 60-100ml/h不等;每个患者评估是否可以平卧。⑶ 不良反应的精准护理:精准记录患者的测体温q4h,及早发现感染及并发症。注意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率增加、乏力、头昏、失眠、烦躁、尿量减少等症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并加强观察。⑷康复护理:建议缓慢增加活动耐量,精准记录每一位患者活动耐量,根据心脏功能分级,制定精细的活动量,定好活动的时间长达。精准做好饮食,摄入盐量,摄入水量的计算,并健康宣教。

1.5 观察指标 定于术后当天返回病房即刻采血及出院前一天采血送检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及出院时炎症因子IL‐1、TNF-α、hs-CRP 及心功能指标NT-ProBNP水平和EF值。

① 炎症因子的测定。选自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提供的试剂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血清中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采用ProSpec全自动蛋白分析仪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hs-CRP,采用ETEST多功能免疫检测仪(博卡生物的胶体金法卡)测定患者血清NT-ProBNP。采用心脏彩超测定EF值。

1.6  统计分析,用SPSS21.0软件处理统计资料,数据以 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 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2.1 结果两组术后当天炎症因子IL-1、TNF-α、hs-CRP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采用精准护理后到出院时,观察组IL-1、TNF-α、hs-CRP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脏功能指标的比较,两组术后当天NT-ProBNP、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施精准护理后,观察组NT-Pro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F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4]。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部分老年人患者容易误诊,如果不及时治疗,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治疗常并发胆囊积脓和积水、胆囊穿孔、胆瘘、感染性休克等,甚至带来死亡的风险。

当慢性心衰患者合并急性胆囊炎时会使病情变得极其复杂,导致治疗方案的矛盾,是治疗及护理的难题。例如,重症感染患者通常需要积极补液,而心衰患者需要限制补液量和补液速度,重症感染反过来可能加重心衰,心衰发生可以影响手术的时机等治疗方案,急性胆囊炎患者需要及时止痛及退热,通常予非甾体类药物治疗,疼痛及这些药物的使用具有诱发及加重心衰。因此,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科学 、合理、优质、精准的护理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精准护理是指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精准管理模式,强调精准,从护理工作实际出发,对护理程序优化,制定统一标准,充分发挥护理工作中的导向作用,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

本研究中给予急性胆囊炎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精准护理干预措施,给予观察组精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结果顯示观察组在给予精准护理后其反应心衰的指标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反应心功能的指标EF值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精准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在精准护理干预下,可以减少及预防心衰发生,同时可以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在于手术实施前,精准护理干预措施及时了解每个患者心脏功能、活动耐量、疼痛阈值、心理状态、炎症水平等精细化问题,并及时给予其相应的有效干预,问题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及护理,患者焦虑及恐惧的心态得以改善,利于病情的康复。精准做好心脏功能评估后,可以为每一个患者制定好手术的最佳时机。同时,根据不同心理疾病进行治疗。因此可以看出,精细化、精准化管理后,可以减少诸如此类的复杂问题。

综上所述,精准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急性胆囊炎合并慢性心衰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减少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促进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在具体实际应用中,由于高时间及人员的大量投入,怎样能够平衡成本与效果,充分利用有限的医护资源,关照到所有患者的特殊情况及个性化特征,做到精细化管理,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我们需要结合临床及配合医生方面进行长期、有效的探索,进一步完善改进这种崭新的模式,争取早日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任思冲,周海琴,彭萍.大数据挖掘促进精准医学发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2):3499-3501.

[2] 孙丽雅,张明,贺林.“精准医学”冷思考[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6,46(7):886-889.

[3] 尹作文.腹腔镜辅助下D2 根治术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3):383‐385.

[4] 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 1(3):9-13.

[5] 吴孝萍.精准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8(16):241-244.

猜你喜欢

慢性心衰急性胆囊炎肿瘤坏死因子
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宫腔镜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对改善hs—CRP、TNF、IL水平的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LVEF的关系探究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评价
黄芪生脉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