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10kV分线线损数据价值,解决区域型窃电难题
2020-02-24黄波曹春亮
黄波 曹春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供电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供电压力和管理挑战。其中,窃电行为严重损害着供电企业的核心权益,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近年来,通过线损数据分析来发现和杜绝区域型窃电现象成为比较实用的方法。本文以泰州兴化戴南镇某供电企业为例,重点探讨了通过挖掘10kV分线线损数据价值来解决区域型窃电难题的实施过程,并分析和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希望能给相关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10kV分线;线损;数据价值;区域型窃电
一、场景描述
泰州兴化戴南镇是全国重要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各类不锈钢生产加工企业林立,在价格竞争和利益驱使下此地成为窃电重灾区。公司营銷部也深知此情况,每年均开展各类“反窃电”工作,但受限于一是缺乏有效定位手段,二是当前窃电行为科技含量和隐蔽性较强,三是存在被查企业使用暴力手段阻挠检查的情况,工作推进较难;而工作成效低下又影响了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区域型违法用电乱象,既损害了国家利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
二、案例实施过程及相应措施
戴南供电所共辖10千伏公用线路151条,日均用电量约750万千瓦时,在同期线损系统建设初期该地区有超过40%的线路处于高损状态。当时工作重点主要是线变关系核查,且系统功能远不如现在完善,未形成数据积累,所以明知有“电老鼠”,却苦无“捕鼠夹”。
早期系统以实现功能为主,数据集成方式和系统功能设计相对粗放,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欠奉,且发现问题和确认成效的周期均以月计,分线线损管理人员难以选取有效数据开展窃电分析。直至日线损模块和线损率曲线功能上线后,情形开始改观,日线损功能和线损率曲线可以对单线线损形成有效的数据统计,且数据积累周期较短,十分便于基层线损管理人员开展问题分析,工作成效也能及时体现,大大提升了基层工作效率[1]。
在窃电核查工作中,泰州公司线损管理人员总结出一套“动态监测窃电嫌疑用户”的方法,进入窃电嫌疑用户定位流程的先决条件是确定线变关系准确,而存在区域型窃电问题的多为工厂集聚的工业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排布错综复杂,采用传统巡线方法极难核准。针对此情况泰州公司在研究电力物联网实用技术的过程中联合厂家研发了一种新型线变关系核查仪,配合配网移动巡检终端使用,可高效判定变压器所属线路,可在不停电情况下,通过超高精度小信号提取技术和LORA(LongRangeRadio,远距离无线通信,一种物联网领域低功耗广域网中领先的新兴通信技术),准确判断10kV线路线变关系,可用于解决走向复杂或通道隐蔽的配电线路线变关系核查,有效攻克复杂线路线变关系核查难题;而移动巡检终端可实时同步PMS2.0中的线路图形和设备信息,并加入了GPS定位及图形修改功能,将移动巡检和线变关系核查工作结合,可省去图纸打印、设备定位、图纸标注修改等过程,做到问题设备准确定位、实时修改,大大提高核查准度与效率[2]。
窃电嫌疑用户排查流程以具体案例进行说明:10kV东鹏118线长期处于高损状态,供售电量与线损率相对比较稳定,且线变关系已核准无误,线路位于戴南工业园区,所有用户均为不锈钢加工企业。
2019年2月5日为农历春节,1月底戴南地区不锈钢生产企业陆续办理停运,元宵节后再恢复生产,兴化公司分线线损管理人员利用此过程对线路线损和嫌疑用户开展了动态监测,通过观测节前节后的线路线损变化,发现了一些端倪。
观察线损曲线可以明显发现节前随着线路用户停运以及节后用户复投,线路线损存在明显的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即必定存在窃电用户或用户计量缺陷。节后比较明显的线损率阶跃发生在2月14日至2月15日,2月14日线路供电量为5160kWh,线损率为7.86%,2月15日线路供电量为7800kWh,线损率为21.21%,假设以2月14日的线路电量及线损数据为基准,可判断有一个或数个用户在2月15日有明显的电量增长,增长总和应在2500kWh左右,窃电电量在1500kWh左右,亦即其账面直观特征应是电量增长1000kWh左右。
以此判断标红用户兴化市**不锈钢制品厂为强嫌疑用户,标粉红用户为弱嫌疑用户,其中根据用户计量倍率判断又以用户兴化市**不锈钢制品厂嫌疑较其他两户为大,节后即通知营销部安排相关人员对嫌疑用户进行重点检查[3]。
经过数次暗查,兴化公司营销部于2019年3月抓获兴化市**不锈钢制品厂改接联合计量接线盒窃电事实,查获整改之后,线路线损恢复正常。
三、应用成效
在处理该用户后,周边数个窃电用户受此震慑停止窃电违法行为,数条高损线路恢复正常。自使用此方法至今,戴南地区现场抓获窃电用户11个,在“反窃电”社会效应下终止犯罪的用户更多,至2019年9月,戴南地区的高损10kV公用线路已大幅压降至3条[4]。
此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同期线损系统的数据统计结果为样本空间,通过比对剔除特定样本前后的统计结果变化进行样本特征判定,此思想可应用于线损工作诸多领域,譬如:
(1)其他电压等级窃电嫌疑用户核查,方法与10千伏线路核查方法一致;
(2)变电站线路关口计量核查,对变电站关口计量存疑的线路可将变电站线路关口电量计算结果作为特定样本剔除,将线路负荷转供至联络线路,观察代供线路线损变化以确定转供线路变电站关口计量是否存在问题;
(3)分布式电源电量核查,对分布式电源电量存疑的情形可将分布式电源发电量作为特定样本剔除,观察分布式电源切除前后的线路线损变化以确定分布式电源电量是否存在问题;
(4)线路经济运行方案确定,将线路中部分负荷作为特定样本,通过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配合使用观测线路切割前后该线路与对侧线路的线损率变化,并以比对结果为依据优化线路经济运行方案;
(5)技术降损方案确定,此应用需配合理论线损功能开展,以导致线路高损的因素(线径过小、供电距离过长、设备老旧等)为特定样本,通过修改设备参数、线路拓扑等使理论线损计算结果逼近目标线损率以支撑技术降损方案确定。
四、推广价值
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的窃电排查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工作主动性较强,由运检专业发起核查流程,营销专业执行,所有工作均依据系统数据开展;
二是工作针对性较强,需要核查哪个用户就针对哪个用户开展工作,摆脱大水漫灌式的低效工作形式,聚力一点,以点破面;
三是定位准确度较高,所有经过此流程发现异常的用户必定存在问题,即便查实用户并非窃电也肯定存在计量问题,处理后也能减少跑冒滴漏;
四是能形成闭环管理,所有核查均以同期线损系统线路高损开始,以线路线损恢复正常结束,可有效杜绝核查工作不了了之的情形;
五是工作具备可复制性,此方法不受地域、用电类型、电压等级等因素影响,停运及复投工作均可用公司正规工作流程完成,所有单位均可实施[5]。
五、结语
綜上所述,面对窃电这种严重侵害供电企业效益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行为,不仅需要在宣传管理方面进行严格监督,还要通过一些技术化手段进行监控和管理。近年来,大量实践证明通过对10kV分线线损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利用,结合严格的管理价值,可以精准锁定窃电用户,对其进行查处和出发,并及时弥补因窃电行为造成的损失和风险。这种方法以较好的精准性、可持续性和高性价比优势,值得各个地区供电企业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植鹏,侯惠勇,蒋嗣凡,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线损计算及窃电分析[J].南方电网技术,2019(2).
[2]方晴,张若昱,刘景延,等.基于同期线损管理中台的多业务生态系统[J].农村电气化,2019(8).
[3]周备宁.浅析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提升工作策略[J].新疆电力技术,2018(3):16-20.
[4]蔡嘉荣,王顺意,吴广财.基于机器学习的用户窃电预测及用电检查计划辅助编排研究[J].电子测试,2018(2).
[5]滕烨.研究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J].低碳世界,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