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如何在异地采访中增强“四力”

2020-02-24胡正涛

记者摇篮 2020年1期
关键词:报道记者四力

胡正涛

【摘 要】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对口援建等相关工作的推进,基层媒体记者”走出去”进行异地采访已经成为新闻宣传战线的常态化工作。深入异地采访并不容易,除了情况不熟悉之外,还有通联上的诸多难题。在相对陌生的采访一线增强“四力”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诸暨市广播电视台的系列异地采访实践为研究样本,探析记者如何在异地采访中增强“四力”。

【关键词】记者   异地采访   四力   报道

异地采访是指记者到外地进行采访报道,是一项难度相对较高的采访任务。笔者作为诸暨市广播电视台的外宣记者,承担了诸暨市广播电视台异地采访的主要任务。如何做好异地采访报道,最好的答案就是增强“四力”。

2019年5月开始,诸暨市广播电视台组建异地采访团队,笔者作为主要成员,深入到浙江省内兄弟县市和诸暨市对口援建的四川省金川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在相对“陌生”的新闻环境里,依靠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发现新闻,采制了一批鲜活的报道。

一、用好脚力,到真现场挖真新闻

用好脚力,其实就是要我们注重实践,扑到新闻一线调查研究,在真现场中挖掘真新闻。这样的要求,在本地新闻采访时重要,在异地采访时更为重要。

对于记者来说,到异地采访,即便提前做过功课,对整体环境也会感到 “陌生”。依靠当地相关部门提供的材料和当地同行的资料画面不失为一条捷径,但是这样拼凑出来的新闻是没有“精气神”的新闻,所以在一系列异地采访中,不管条件如何受限,都应该坚持到新闻现场去,采集带“热气”的新闻。

以在四川省金川县的报道为例,我们计划采访报道诸暨企业推动金川“消费扶贫”,这就需要采访拍摄当地优势产业的实际情况。但是野生菌、花椒的采收现场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考虑到路途和高原反应等原因,当地建议采用金川县电视台拍摄的资料素材,不过笔者一行还是坚持到一线采访拍摄。为了采集第一手素材,我们坐车数小时到达海拔约4000米的村寨附近,在走几步就喘重气的情况下,手牵手在山路上负重前行,在野刺和杂草中深入一线,采访了在山林中采菌子的老农以及正在采收花椒的藏族同胞,听到他们感谢消费扶贫的心声,拍摄到一个个鲜活的画面。

在阿瓦提县采访期间,由于语言不通等原因,在当地县城的采访几乎全部靠走,也正是一路上的行走,让我们捕捉到了维吾尔族少年在路上向浙江援建碑敬礼、维吾尔族学生拉着援建人员去家里做客等“热腾腾”的鲜活画面,将援建情很好地凸显出来。

二、用好眼力,在多信源中表现大主题

用好眼力,就是要求记者在采访中善于观察、善于辨别,既能从宏观层面把握大局,又能在微观层面发现细节。对于异地采访来说,时间往往相对仓促,依靠网上搜集的素材和兄弟电视台提供的资料往往不够。从什么样的切口开始采访,整个报道的主题如何提炼,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用好眼力,从众多信源提供的海量信息中剥离出最有用的信息来确立主题,从而更好地为做好报道服务。

“融杭接沪”系列报道是2019年诸暨市广播电视台为响应诸暨市委、市政府“与杭同城”主战略推出的异地采访报道。笔者第一站前往嘉兴海宁市采访,当地相关部门提供了很多材料,包括当地“产业融杭”“文教融杭”等九大方面内容,采访团队结合诸暨市实际,在这些材料中挑选了“交通融杭”这个主题,重点放大杭海城际铁路的建设情况,报道播出后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在四川省金川县的系列采访中,我们也是从几大本的素材资料中,选中了芥菜扶贫、医疗援建等几个主题。采访和播出效果证明,采访团队的眼力用得准。报道在本台播出后引发热议,还先后被浙江卫视和新华社等媒体采用。

三、用好脑力,靠多思考解决问题

脑力就是思考的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好脑力,就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多想多思,把存在的问题说透,给受众以更好的启发。在异地采访过程中,我们往往是“单兵作战”,没有更多的策划团队支撑,更需要多思考,多用脑,从而将报道做深做透。

以“融杭接沪”系列报道为例,策划的初衷是希望这组报道推出后能够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这就需要在报道中融入更多的思辨性。如在《次坞打面:走出去 路还远》这篇报道中,记者在采访中不断思考次坞打面在“融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呈现出次坞打面在“融杭”过程中变味、次坞打面文化凸现不足、次坞打面在杭州推广不够集中等问题,节目播出后不仅引发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的热议,也被相关主管部门夸赞问题抓得准。

在四川省金川县的系列报道中,不仅展现援建成果,更注重展现当地发展中亟待打通的“堵点”问题,如销售渠道不畅、品牌意识不强、文创人才稀缺等。报道播出后,在给当地产业发展把脉的同时,也给下一步援建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

四、用好笔力,为弘扬主旋律发声

笔力就是记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则。用好笔力,对于记者来说是职责所系。笔力用得好,就能决定报道播出的最终效果。

异地采访报道往往是媒体单位的重大战役性报道,分量重、要求高,所以记者要在采访和后期打磨稿件的过程中下足功夫,不断优化,写出笔力深厚的稿件。

在阿瓦提县的采访中,当地人将诸暨企业比作太阳、当地学生将援建教师比喻成“老顽童”等精彩片断,都在记者的笔触下放大,让报道更加富有可看性,体现了记者的笔力。

综上所述,对于新闻记者来说,面对异地采访的重要题材,一定要用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从而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故事,写出更多鲜活的报道。

(作者单位:诸暨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张弦.县市区电视台重大题材的异地采访的方法探索[J].视听纵橫, 2019,(02).115-116;

[2]李洪才.践行“四力” 写有温度的新闻[J].中国报业,2019,(21).92-93.

猜你喜欢

报道记者四力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广播媒体在非自然灾害报道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