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主旋律纪录片的亲民化倾向

2020-02-24姜明君

记者摇篮 2020年1期
关键词:价值

姜明君

【摘 要】随着主旋律纪录片的拍摄数量不断增加,拍摄水平逐渐提高,拍摄技术日臻成熟,但如何保证主旋律纪录片的主题基调与普通老百姓的审美水平产生同频共振效果,这一问题值得思考。如果不能有收视率保证,主旋律纪录片的制作动力和制作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关键词】亲民化   英雄精神   价值

近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选出一批国产纪录片,并发布通知,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主动选购选播,将其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年度扶持项目评选考核体系。除了年度和季度对于国产纪录片的持续性推优,近两年,政策对国产纪录片的支持在持續加码。政策红利进一步催生市场红利,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纪录片市场全面爆发。一系列制作水准高、制作质量好、百姓认可度高的优秀主旋律纪录片作品,扭转了原有主旋律纪录片主题基调和普通老百姓的审美水平不能产生同频共振的局面。这是主旋律纪录片扭转局势的好苗头,这一倾向性现象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以《红色记忆——不能忘却的故事》为例,从纪实影像的社会价值、英雄精神的传播学价值、采编方式的共享价值三个维度,浅析主旋律纪录片的亲民化倾向。

2019年“十一”期间,辽宁卫视频道播出八集系列纪录片《红色记忆——不能忘却的故事》。该片由辽宁省军区摄制,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干休所,采访200余名老干部及家属。该纪录片以我党我军在革命和建设中淬炼成的精神品质为主线,以亲历者的视角,带领观众沿着时光隧道,回望革命年代的动人故事,开启尘封已久的红色记忆,探寻红色基因的神奇密码。纪录片《红色记忆——不能忘却的故事》以纪实的影像传递社会价值,以人的故事和英雄精神体现其传播学价值,以创新的剪辑方法和采编方式体现其亲民倾向,成为历史的见证。该纪录片充分体现了在现代传播观念上进行创造性的批判和继承,发现和挖掘历史的闪光点。

一、主旋律纪录片中纪实影像的社会价值

主旋律纪录片得到百姓青睐的前提是纪录片要具备社会价值。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来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纪录片《红色记忆》以多元的视角、独特的讲述方式、丰富的纪实影像描绘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轨迹。

从南泥湾大生产到北大荒开垦,从酒泉创建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训练靶场到“死亡之海”罗布泊进行导弹落地测量,从随军记者刘烨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拍摄抗美援朝战争影像,到“大漠龙王”龙凡加入水文地质部队勘察三北地区地下水资源,通过纪实影像的眼睛,我们真切地看到共产党人是怎样从枪林弹雨中一路走来。

第五集《苦难辉煌》,讲述了广大官兵在短短3年里,用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好江南的故事。南泥湾是延安精神发源地,当时被老百姓称为“烂泥湾”,周围都是原始森林。

1941年,高鹏华所在的八路军第一二零师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开荒种地。高鹏华的讲述,配合珍贵影像,真实地还原了南泥湾大生产的景象。影像资料中南泥湾荆棘丛生,官兵们没有房子住,用树枝搭简陋帐篷,雨天衣服被子被淋湿,就烧火烘干,粮食不够吃就在饭里掺黑豆和榆树钱,没有菜吃,到山里挖野菜、找榆树皮、收野鸡蛋、打猎、下河摸鱼。

二、主旋律纪录片中英雄精神的传播学价值

纪录片是价值传播、思想传播、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媒体人应坚持“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用精神价值洗涤人的灵魂,用道德力量提升人的素质,在引领新时代风尚等方面有所作为。作为中国纪录片创作主要类型的主旋律纪录片,在全球化传播背景下担负着传播文化价值和民族价值的重要作用。英雄精神作为主旋律纪录片的灵魂,深入百姓内心,需依靠其传播学价值,促进传播学者进一步挖掘和借鉴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传播艺术。

从传统思想中汲取精华,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建构,采取批判和继承的方式,在现代传播中进行创造性的发展,这是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题中之义。

“只有人的故事才是永恒的、跨越文化的魅力。”故事式的叙事方式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之一,《红色记忆——不能忘却的故事》以小我至大我,以小家及大家,以小爱达大爱,每个专题的叙事着力捕捉历史中关键人物,以他们的人生经历为脉络,串起历史的进程。通过本人的讲述、后人的追忆和历史素材的整理,英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观众得以触及他们的情感世界。

因为信仰,一个国民党将军的儿子抛弃亲情,舍弃优渥,不畏艰辛,不怕困苦。由于看到国民党的腐败,出生在国民党高级军官家庭的张新生,在其父决定举家赴台之际,毅然决然选择留在大陆并带头报名参军。29年后,张新生的父亲母亲在台湾相继离世,作为长子的他终未能见上一面,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一边是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一边是苦苦追寻的信仰,张新生将感情的砝码重重地压在信仰一边。

三、主旋律纪录片采编方式的共享价值

《红色记忆——不能忘却的故事》采编方式与众不同,造就了其在百姓中的共享价值。

在第四集《慷慨死生》中,既展现了影像资料中战场上的军号原声,也展现了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一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南启祥在家中再次吹响军号的镜头。

同样的号声,不同的场景,这种历史和现实的强烈反差,让观众大有“穿越”之感。而“穿越”的剪辑和表现手法,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特色。

在剪辑方式上,片子运用了大量的亲笔书信、老照片和影像资料,这些发黄的史料与现代彩色影像交错出现,形成历史的对望与关照,营造出时空穿越之感。

如果说“穿越”的表现手法延伸了纪录片的纵向空间,那么片子遍访国内各地,深入寻访老英雄,则是以平行的眼光和学术的视角更加立体地呈现共产党的发展轨迹,拓宽了纪录片的横向叙事。在此纵横交错之下,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红色发展史。

(作者单位:辽宁省广播电视及信息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测台)

猜你喜欢

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分钟能创造多少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七月》价值新解读
“给”的价值
俆卫:用梦创造价值
“活着就要体现自身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