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020-02-24胡秋波王可欣
胡秋波 王可欣
摘要:大学物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幅缩减学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普遍不高的情况下,研究和探索大学物理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希望以此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一、绪论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培养这类人才国家付出很大的心血。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理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层次上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大学物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该课程也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这类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不高,物理基础较差,并且大学物理要求用高等数学的微积分解决问题,这进一步令学生望而生畏。此外,大学物理知识点繁杂、抽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枯燥乏味,导致学生普遍对大学物理兴趣不高。再者,现在许多院校大幅缩减大学物理学时,不可避免出现了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这也极大增加了大学物理教师的负担,所以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一直很难提高。因此亟待寻找一种解决这些矛盾的新的教学模式。
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大学物理教学迎来了机遇和挑战。一种借助互联网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即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这是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即将慕课、动画、视频、课件等资源在网络平台上传,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教学因素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优势互补,改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层次、认知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差异,有针对性进行讲解答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调动起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有望整体提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教学环节的设定
应用型本科院校有不同的理工科院系,以洛阳理工学院为例,材料学院、机械学院、电气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土木学院、环化学院和机器人学院开设大学物理课,但是每个学院每个专业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要求却不尽相同。比如材料学院、电气自动化学院大学物理是一学年有80学时,主要讲解力学、电学、磁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这五部分,而其余的学院一学年是64学时,只讲解力学、电学、磁学、光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时,根据学院、专业不同,有针对性的设定不同的教学环节。线上是开放式的教学课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进行相应内容的学习,在线下没有掌握的内容、知识点,可以在线上进行复习巩固,跟上课程进度。教师在线上及时查看学生反馈情况,在线下及时调整教学环节,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线上预留问题讨论和思考,学生在线下通过查找资料进行回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增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真正达到培養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教学评价
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着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该模式的评价,主要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内容,具体可以通过线上作业、线下作业、回答问题、发帖次数、网络测试等方面进行。从提交的内容中,可以从认知度、学习态度、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大学物理考试成绩主要从平时成绩(占30%)和卷面成绩(占70%)两部分考核。平时成绩主要是从完成作业质量和次数、网上测试成绩、网上回答问题次数和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所以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是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的。
四、总结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课程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它是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特定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积极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并且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师生间的互动也可以得到加强,能够整体提升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付沙威.《大学物理》基础课混合式教学的探究[J].智库时代,2019:239.
[2]李宁,赵宝.混合式教学在大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9,2:22.
[3]刘甲.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56:89-90.
作者简介:胡秋波(1979-),女,河南信阳人,博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