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新华社新闻实践及新闻精神的传承研究
2020-02-24王文随白晓清
王文随,白晓清
(1.石家庄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2.沧州师范学院 齐越传媒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0)
1948年5月,中共中央根据地由陕北迁至河北平山县西柏坡。1948年6月,在西柏坡中央大院内新华社总编室正式成立。1949年3月新华社由西柏坡迁往北平。西柏坡时期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关键性的转折点,西柏坡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摇篮。目前,西柏坡时期的新华社旧址已经复原对外开放。西柏坡新华社旧址记录了老一辈新闻前辈艰苦奋斗的新闻工作实践,展示了西柏坡新闻工作中体现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艰苦奋斗、马列主义等精神。回顾西柏坡新闻实践,传承西柏坡新闻精神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一、西柏坡新闻实践的历史与成就
(一)西柏坡总编室工作概况
1948年5月,新华社驻进西柏坡附近的陈家峪,成为中国共产党向国内外进行宣传、报道的主要舆论工具。1948年8月,抽调部分人员组成一支精干的小编辑部,成立了西柏坡中央大院里的新华社总编室,其中有范长江、陈克寒、梅益、吴冷西、温济泽、朱穆之等30余人。[1]毛主席、党中央在指挥作战的同时,直接参与对新华社新闻编辑业务工作的指导。
新华社总编室负责编写新闻、评论,同时对各地来稿进行审稿批阅。这一时期新华社的文字稿件、口语播音、英文广播的大部分稿件都是从西柏坡总编室编发产生的。其中重要的战报或其他重要稿件,由新华社总编室总编辑修改以后,再送刘少奇同志或周恩来同志审阅,最重要的稿件由毛主席亲自撰写。
西柏坡新闻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紧张,但是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却十分高涨。总编室在工作中强调,新闻要在政策、观点、事实和文字等各方面经得起推敲,尽管条件艰苦,但从这里发出的每一条新闻都是真实可靠、精益求精的。西柏坡时期,新华社总编室的工作内容,前期是在中央领导及胡乔木同志的领导下编辑、播发稿件,后来增加了集训、培养新闻干部的任务,[1]即在1949年回到北平之前,对新闻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储备了领导和专业人才。
(二)西柏坡新闻工作取得的成就
1.党中央领导直接指导监督,形成了新中国新闻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在接见报社的新闻工作者时,提出新闻工作中要坚持群众路线观点和实事求是原则,这些指导思想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2]和《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2]有明确记录,其中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形成了西柏坡时期新华社新闻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
2.制定请示报告等制度,建立完善了新闻体制
新华社在西柏坡开展工作后,为消除无政府、无纪律的地方主义倾向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的渗透现象,党中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工作中请示与报告制度的规定》[3],规范了党报中宣传的政治思想和观点,明确了党报机关领导的责任。对于党报中的重要社论、按语和读者的问题,各地党报在答复读者对有关新闻的政治性和政策性的问题时,必须由党委负责同志批阅后才能发表。
3.承担宣传、集训双重任务,为新中国培养新闻专业领导人才
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除了负责日常新闻的播发外,由于新中国成立的现实需要,后来增加了集中培训干部的任务,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对新华社的主要新闻工作人员进行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集中训练。
西柏坡时期,新华社总编室开展工作的方式,一是要把日常工作与集训结合起来,二是要把行政工作和新闻业务两方面都抓好。集训的主要方式是开评稿会,胡乔木同志把编辑室日常的业务工作与集训干部的工作结合起来,每天晚上组织学习人员召开编辑会议。[4]
在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培训学习过的人员,在思想政治觉悟和新闻业务水平上都得到显著提高,后来大多数都成为中央或地方新闻宣传部门的负责人。西柏坡时期也被胡乔木称为是“新华社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一个时期”。
4.创办党中央机关报和各地党办刊物,建立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在距西柏坡30多公里的里庄创刊,当时《人民日报》刊登的重要社论、重要消息几乎都来自西柏坡,毛泽东在西柏坡亲自为《人民日报》题写了报名。1948年5月,《晋察冀画报》与《晋冀鲁豫人民画报》在平山合并,成立了《华北画报》,新中国成立后,《华北画报》更名为《解放军画报》。1948年7月,《新大众报》迁移至平山县城改版发行,1950年,发展成为面向全国百万产业工人发行的《工人日报》。1947年底到1948年,《石家庄日报》《新民主报》等党报相继创刊,《中国青年》在平山复刊。[5]
5.毛泽东亲自修改、撰写新闻,铸就了西柏坡新闻工作的辉煌
西柏坡时期是毛泽东撰写新闻作品的辉煌时期。在西柏坡,毛主席非常重视“文武两杆子”,在指挥抗战活动的同时,对新华社的新闻报道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为新华社修改和撰写了很多文稿,包括评论、述评、广播稿和消息等,仅在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的新闻作品就多达17篇,他被大家公认为是“新华社最出色的记者”。
1948年10月,蒋介石秘密命令傅作义偷袭石家庄,当时我华北野战军主力集中在北线作战,石家庄实际是一座空城,西柏坡告急。毛泽东利用新闻武器唱了一出“空城计”,一连写下了《蒋傅军妄图突击石家庄》等4条新闻,以致敌人不战而退。1948年11月5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综合报道《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是一篇不多见的杰作,体现了毛泽东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知己知彼的军事战略及通古博今的知识素养,成为我国新闻界的经典名篇。
毛泽东的文章脍炙人口、振聋发聩,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为鼓励我党我军进行军事和政治斗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后人广为传颂的新闻经典作品。
二、西柏坡新闻精神的内涵及当代意义
(一)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体现党性和人民性
西柏坡时期,新华社的新闻工作始终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观点。
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中,对新闻工作要遵循的群众路线理论进行了解释,他说:“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他强调:“报纸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讲到,党的新闻工作者要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才能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巩固并且扩大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做到“时时刻刻保持和群众的联系”。
在群众路线的指导下,党的新闻工作有了很大改进。报纸更加注重向下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向上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这时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对鼓舞激励群众投入到解放战争中起到极大的作用。
(二)坚持实事求是,捍卫新闻的真实性
西柏坡时期,中国解放区新闻界在1947年开展了一场反对不真实新闻报道的自我批评、自我教育运动——反“客里空”运动。客里空是苏联作家考涅楚克在1942年9月发表的话剧《前线》中塑造的一个虚构的新闻记者人物,惯于弄虚作假。
1947年4月,刘少奇领导的党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检查晋绥解放区土地改革情况时,发现有些报纸的新闻报道存在着明显的“右”倾偏向,还有部分不真实的问题。1947年6月15日,在晋绥解放区发行的《晋绥日报》第4版用整版篇幅刊载了反“客里空”的内容。“编者按”中写到:“我们的编者作者应该更加警惕,并勇敢地严格地检讨与揭露自己不正确的采访编写的思想作风,更希望我们每一个读者都起来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坏的新闻通讯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6]
中共中央对《晋绥日报》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号召解放区新闻界工作者“彻底检查自己的立场与作风”。新闻工作者积极响应党的要求,针对新闻采写报道中出现的虚假新闻、不真实报道现象认真反思整改,进行了自我检查和自我批评。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闻事业,一向把真实性看作是新闻的生命。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事业对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解和实践,是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并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工作者继续为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并且把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列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列为新闻工作接受党和人民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坚持“两个务必”,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
西柏坡新闻工作条件异常艰苦。为了躲避敌人的空袭,新华广播电台曾从平山转移到井陉县的窟隆峰进行播音,机房就隐藏在一处天然的大石窟内。《晋察冀日报》等报刊的印刷厂隐藏在西柏坡附近的山沟和树林里,编辑部设在农村里的牛棚羊圈里。新华社的播音部与编辑部距离40公里,两地之间大多是山路,中途还需要渡过一条滹沱河,机械技术不够发达,经常出故障,很多时候只能依靠人力、畜力等来运送稿件。
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新闻工作者克服艰苦的条件,工作热情极其高涨。西柏坡新华社的“红色电波”从来没有中断过。“当时,我军前线捷报频传,每天要发许多战报、军事通讯和评论文章,从早8点一直忙到夜里12点。”那时候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休息的制度,晚饭通常只是一顿简单的挂面汤。[5]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之一。1949年3月5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警示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毛泽东讲到:“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他预见性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
“两个务必”思想是对全党提出的告诫,同样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工作作风的要求,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指导思想。
(四)坚持马列主义新闻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的主要内容,是他们关于无产阶级创办的党报工作的一系列的思想和观点,包括他们对新闻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列宁结合自己创办无产阶级党报,从而为建党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而斗争的新实践、新经验,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新闻观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的新闻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新闻观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南。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讲到:“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2]马列主义新闻观和毛泽东思想,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些论述科学完整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革命胜利后应该注意的重大问题,对于今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建设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三、西柏坡新华社旧址的教育功能及西柏坡新闻精神的传承路径
西柏坡精神及西柏坡新闻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新闻专业教育的生动范本。当今时代,新闻工作的社会环境日新月异,但西柏坡新闻精神仍是指导我国新闻事业创新发展的思想根基,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学习西柏坡新闻精神,将西柏坡新闻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一)开展新华社旧址实地参观活动,教育、培训新闻专业人才
党中央要求纪念馆、博物馆要充分利用好资源,开展创新性教育。西柏坡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成立了西柏坡教育培训中心、石家庄红色传承教育中心等,每年有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来这里参观学习。
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作为西柏坡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开展面向一般大众的参观学习活动外,还可以结合新闻专业的特点,针对新闻专业的相关人员,如广播电视台新闻工作者、报社记者编辑以及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等,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性的培训活动。联合媒体、高校等相关单位,开发、订制一系列新闻培训课程,精心打造高校、报社、媒体等的实地课堂或实习基地。课程可以采用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教学、红色寻访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去教育、感染受众,使高校学生、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等相关工作者,在纪念馆新华社旧址亲身体验。让学员在新华社旧址的实地,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维角度,切实感受西柏坡新闻实践及新闻精神。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新闻理论的根基和来源、新闻的发展历史、西柏坡时期新华社的工作内容、播音风格、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在新时期继承并发扬西柏坡新闻精神。
(二)走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开展教育活动、学术活动
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的新闻实践在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奠定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理论基础。西柏坡新华社的新闻精神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新时期,在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等相关院系或专业,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重温回顾西柏坡新华社新闻实践及西柏坡新闻精神,对创新发展现代新闻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西柏坡可以开展馆校合作办学,邀请对西柏坡新闻历史比较熟悉的新闻专业的专家、学者进入高校课堂举办讲座、举办西柏坡新闻工作学术研讨会、设立相关研究课题等,在各级学校,特别是高校开展西柏坡新闻相关教育、学术活动。开展教育或学术活动要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和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现状和发展情况相结合,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相结合,讲究具体的方式方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将西柏坡新闻精神传承好。
(三)建立红色教育网站、开办特色电视节目,全媒体宣传报道西柏坡新闻史
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旧址要抓住关键的景区宣传机会,主动出击,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例如在国庆节或其他节假日、纪念日,联合中国社会各界人士在开展大型红色纪念活动时,围绕宣传西柏坡新华社旧址举办朗诵会、播音主持大赛等专业性活动,引起新闻界的关注。
创建红色教育网站,在西柏坡红色教育网站打造专门的西柏坡新华社新闻历史板块,对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的新闻实践历史、新闻实践取得的成就以及新闻工作人员、工作条件、工作状态、报道内容、报道风格等进行专业性的全方位宣传。西柏坡新闻网站可以和高校或广播电台、电视台等联合创办,由高校学生、广播电视台新闻工作人员参与稿件编写、音视频制作等。
还可以借助报纸、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等新闻媒体的力量,对西柏坡新华社旧址进行宣传。如邀请广播电视系统记者、主持人到西柏坡纪念馆进行采访和采风,以西柏坡新华社总编室新闻工作史为主题进行新闻报道、制作特色节目等。中央电视台的《走基层》节目就曾到西柏坡进行调查和采访,了解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平时的生活与工作,并对其进行了连续5期的宣传报道,得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四)融合红色文艺、红色影视等文化载体,弘扬传承西柏坡新闻精神
把西柏坡新闻精神融入到红色文艺活动、红色影视作品中,能够唤起人们对红色历史的记忆,引发受众的共鸣。
如把西柏坡的新闻实践历史和体现出的优良工作作风等融入到红色歌曲当中,红歌歌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能够进一步诠释新闻的根本思想理论。红色戏剧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是年龄比较大的群众热衷的文艺形式。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组对年轻人进行调查,数据显示,社会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反击帝国主义侵略、人物传记等题材的影片是他们最喜欢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西柏坡纪念馆可以联合政府、媒体、影视文化公司等,开发红色戏剧、红色经典影视等红色文化文艺作品,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进行剧本创作或改编。这些作品可以通过描写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新华社旧址的新闻工作实践和艰苦斗争环境中表现出的优良工作作风,讴歌西柏坡时期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及西柏坡新闻精神。红色文艺、“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纪录片等,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作为新的文化产业形态,和红色旅游开发一样,应该和西柏坡精神宣传紧密结合起来,使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多角度、全方位、更加深刻地了解西柏坡新闻精神,了解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增进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和怀念,同时自觉践行和弘扬西柏坡精神,让西柏坡精神代代相传。
四、结论
西柏坡时期,新华社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不断进行新闻实践的创新和探索,在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制度建设、新闻队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在战争年代极其艰苦穷苦的环境里,党的新闻工作者在新华社的新闻实践中展现出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群众路线、事实求是,坚持马列主义新闻观的新闻精神。西柏坡新闻历史实践和西柏坡新闻精神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导和发展动力,在新时代,我们应该继续将西柏坡精神发扬传承下去,借助高校、媒体等渠道和各种文化载体宣传和传承西柏坡新闻精神,将西柏坡新闻精神和融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的新要求融合起来,为推动我国新闻事业不断发展创新而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