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区域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
——以韶关市为例
2020-02-24王明星
王明星,赵 鑫,侯 兵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现代农业研究院;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引领,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做大做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广东省 2017年经济总量为 89 705亿元,珠三角地区占了近八成,粤东西北山区只占两成。韶关市位于广东、湖南和江西三省交界处,总面积约18 218.06平方公里,占广东省陆地面积的10.13%,下辖3区7县(市),其佛教文化、丹霞地质文化、客家文化、瑶族文化、名人文化、古村落景观文化等各类文化资源丰富,但2017年的经济总量只为1 338亿元,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排第15位,属于粤北山区的欠发达城市。
进入新世纪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往日优势,新型文化业态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访问座谈等多种调查方法,对韶关市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现状、发展类型进行研究探索,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韶关市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的对策。这对广东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山区寻找新的区域增长点,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未来欠发达地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路径与方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的定义是:社会或某一社群在精神、物质、智力和情感特征方面的与众不同的倾向,除了艺术、文学、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之外,还包括信仰、传统和价值系统[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3]。2018年,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4]。分类标准将原来的大类由10个修订为9个,中类由50个修订为43个,小类由120个修订为146个[5]。其领域分为两类:一是文化核心领域,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二是文化相关领域,包括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制造和销售)[5]。
我国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时间不长,至今为止才走过40余年历程,经历了萌芽期(1978-1991年)、成长期(1992-2001年)、成熟期(2002-2011年)、繁荣期(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2019年8月,笔者选择“中国知网”作为文献研究的检索工具,搜索主题为“新型文化业态”的文献,结果显示从1984年至2019年共有文献102篇。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许多学者开始对新型文化业态展开深入研究,文献数量逐年增长。
从文献研究的内容来看,国内学者主要侧重于全国以及省级文化业态发展的大方向、新型文化业态的培育研究,而市级层面的研究多为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李宁等认为新型文化业态是文化产业在互联网繁荣发展以及高新科技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形态、新走向[6]。薛贺香认为以“IP+”为核心的内容产业以及集群化发展将成为中国新型文化业态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择[7]。新型文化业态是指基于文化产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产业链的分化和融合、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融合,依托信息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认知科学等形成的企业、行业和产业的组织形态[8]。文化产业的新业态不仅能够扩大内需,更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着力点[9]。新型文化业态具有特殊的内涵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促使文化产业从产业技术、产业功能、产业主体三大态势转型[10]。
一、韶关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015年,韶关市的经济总量为1 149.98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30.7亿元;2016年,韶关市的经济总量为1 218.4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32.8亿元。这两年文化产业占本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均为2.7%。
(一)主要类别及经营情况
截至2017年底,韶关有文化及相关行业经营单位2 800多家,文化产业类别有:出版发行、广告、娱乐、会展、广电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以及文化产品制造业等。经营情况:(1)新闻出版类。印刷企业96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企业300多家。(2)广播电影电视类。广播电视台9家;影剧院23个;有线电视用户62万户。(3)文化娱乐类。文化经营单位432家;互联网经营单位7家;艺术品经营单位27家;演出经纪机构1家;艺术培训机构16个;广告企业1 200多家;美术馆3个;网吧204家;休闲健身机构38间。(4)重点文化产业园。南雄罗曼水晶钢琴生产基地、珠玑文化产业园、翁源兰花文化创意产业园、始兴盛怡文具制笔产业园、新丰云髻山文化产业园。
(二)中心城区发展情况
韶关中心城区包括浈江区、武江区和曲江区。武江区的西河体育中心是市民举行文化活动的场所;浈江区的风度步行街是韶关最繁华的步行街;北江中路的“江畔历史文化雕塑长廊”有一系列的韶关历史名人雕像;曲江区的“马坝油粘米”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太傅庙、南华寺对当地道教和佛教文化传播的影响;关于“小岛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相关部门提出要围绕“小岛风情,韶关记忆”这一理念来打造;目前政府部门正在进行城市历史街区的整理和规划,计划打造中心区旅游客厅,把旅游项目、文化产业积聚起来,使得小岛地区成为韶关文化产业的中心和枢纽。当前小岛地区“百年东街”大规模开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个:广富新街、广州会馆和斌庐展览馆。
(三)韶关市文化产业SWOT分析
经研究发现,韶关市的文化产业日臻完善,但相比较文化产业发达城市来说仍存在不足之处。(1)优势方面:韶关文化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雄厚的工业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气候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韶关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机遇方面:新一轮科技创新催生新的发展动力;珠三角强大的辐射带动力为韶关提供了广阔的融合发展空间。(3)弱势方面:经济总量不高导致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不足;文化专业院校缺乏,专业设置较少;由于就业机会较少,很多本地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外流到珠三角;文化企业总体还是中小企业为主,在资金来源、技术研发、产品创意和营销等方面都受到限制。(4)竞争方面:韶关与江西的赣州、湖南的郴州以及粤东西北地区在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等方面会有产业竞争的威胁;开发强度过高会导致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的趋势;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不公、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与各种社会思潮交织影响。
二、韶关市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类型
通过研究国内外新型文化业态的相关文献,分析韶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出韶关市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的类型有以下三种。
(一)韶关文化旅游的四大品牌
进入新世纪以来,韶关市大力挖掘、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四大品牌。(1)大丹霞——“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大丹霞”其文化核心产品可衍生出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产业。丹霞景区旅游产品与基本服务行业构成旅游产业核心层(韶石山、巴寨、锦江等);环绕丹霞山的八颗明珠构成外围层(水上入口综合服务区、博士生态园、宝能国际旅游度假区、梦幻丹霞、古洋水乡度假区、升源温泉度假区、灜枫温泉、丹霞山1号);相关生产性和服务性产业部门依托丹霞山的品牌效应,打造旅游产业的相关层(丹霞茶叶、丹霞水果等)。(2)大南华——“南禅宗”的发源地。“大南华”是省、市“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以南华寺为中心,禅宗文化圣地和马坝人遗址为依托,通过开发“禅宗文化”这一品牌,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第一祈福名城。(3)大南岭——“高山民族”的聚居地。“大南岭”将大南岭、大峡谷、大云门、大瑶寨、大南湖这五大旅游特色名片进行串联,以瑶族文化为依托发展全域旅游。(4)大珠玑——“广府人”的开基祖地。南雄是广府人的开基祖地,是中原移民南下广东的第一站,从南雄珠玑巷外迁出去的有179姓,其后裔遍布全球,人口总数多达7 000多万。
(二)传统产业向新型文化业态转型发展的案例
文化产业是一种可叠加的新型业态,与传统产业既相适应、又相重叠,以下三种类型均是从传统产业向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过渡的典型事例。(1)“东湖坪文笔特色小镇”——打造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小镇目前有企业20多家,包括文具企业10家,由文具制笔生产加工向文具制笔产业延伸,结合东湖坪省级旅游名村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格局。(2)“翁源兰花种植基地”——依托兰花打造兰花特色小镇。1998年,翁源开始引进兰花种植,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兰花生产聚集区。走进翁源,不仅有国兰、洋兰等诸多兰花品种的生产基地,更有产、供、销一条龙以及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现代创意农业。(3)“仁化智能木业有限公司”——玩具制造与文化创意协同发展。公司创办于1996年,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车间面积1万平方米,场内设有仓库、宿舍、饭堂等附属设施,不仅生产制造玩具,还包括研发设计,产品远销欧美市场。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的文化转向
以原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吸引物,以“旅游吸引物+创意产业”作为新的旅游资源,进行营销、宣传和发展。(1)探索农旅结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与田园综合体项目。2018年,按照广东省创建5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要求,首批翁源兰花产业园和新丰茶叶产业园成功入选,第二批乐昌香芋产业园和乳源蔬菜产业园也成功入选。按照省政府要求,这些产业园必须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协调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农家体验、新型民宿等方式,让农民充分参与其中,并获取报酬。(2)顺德美的和的慈善基金会——乡村改造的发展愿景。2018年5月,顺德美的和的慈善基金会选定南雄市角湾村、中站村、泰源村、梅岭村,仁化县坪岗村、河富村、新龙村、高莲村、车湾村这9个村落,通过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与故事,进行乡村改造的试点,加快乡村振兴。村落改造需要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当地政府和慈善基金会的合作是乡村改造能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三、韶关市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对策
韶关市新型文化业态未来发展的对策有:(1)思想维度(观念与创新、战略与规划)。树立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的新观念,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加快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步伐,建设“创意韶关”。做好战略性规划,并从全市的层面来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在文化旅游业、新型文化业态以及文化产业园区、历史街区和古村落等相关领域进行发展,形成一种全新的规划布局。(2)格局维度(政策与体制、市场与结构、城区与周边)。健全文化领域的相关政策,加大文化体制的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下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韶关的中心城区,着重打造核心领域产品,其他县(市)发挥自身优势,着重打造外围及相关层产品。(3)操作维度(人才培养与资金投入、文化积淀与品牌建设)。联合高校或培训机构,加强国内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同时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加大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加快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提高文化基础设施覆盖率。韶关文化旅游的四大品牌有更大的挖掘潜力,东湖坪文笔特色小镇、翁源兰花种植基地、仁化智能木业有限公司均属初具雏形,今后上台阶、上规模、上水平,更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与引导。发挥自身优势,促成文化品牌效应,突出“个性”,更需在“独”和“特”两个字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