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韶关税关研究
——韶关关隘与关隘文化研究之二
2020-02-24廖钢青
王 丽,廖钢青
(1.韶关学院 英东食品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韶关市人民政府 办公室,广东 韶关 512000)
税关即在水陆交汇、车船所至、商旅聚集的地方设置的对来往货物征税的关口,设立税关的目的为“掌其治禁,以安行旅,以通货贿,爱系之税,以便洞几,以佐国家经费”[1]。关税制度,始于西周,确立于秦汉,隋唐时期进一步完善,明朝出现了独立的税收机构。到了清代,关税已经成为国家继田赋、盐税之后的第三大税收来源,为促进国家经济贸易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将征税的关口称作钞关,清代一般称为榷关,本文将这些关口统一称作税关。①
一、韶关税关的由来和演变
1458年(明天顺二年),南雄在浈江上以浮桥拦江设立太平桥关,以征收盐税为主,这是韶关最早甚至是广东最早的税关。随着在浈江上岸过大庾岭路的南北货物日益增多,太平桥关又将征收税种扩展到商税、铁课税等。1547年(明嘉靖二十六年),韶关在“湖广通粤要津”的武江上(位于今西河)设遇仙桥关;1670年(清康熙九年)南雄太平桥关迁到韶关“江西入粤要津”的浈江上(位于今东堤北路一带),称太平关,又名东关。太平关由户部直管,总辖四个税口,即太平关、遇仙桥关、韶州府属英德浛洸关以及韶关北门旱关(又称北关)。除北门旱关外,其他三个税口都是以浮桥拦江设关。至此,太平关四个税口牢牢控扼住岭南岭北货物运输和商品流通的主要通道,成为清朝广东两大税关之一(仅次于广州的粤海关)。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五口通商,过境韶关的南北往来货物有所减少,关税收入逐步降低。但直至民国时期,太平关仍为韶关地方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1934年,太平关被正式撤销。从设立到裁撤,韶关税关历经400多年。因为税关,韶关孕育出市区、南雄两大经贸重镇,成为北江流域区域性经济中心;因为税关,“韶州”一名慢慢演化成“韶关”,与甘肃省嘉峪关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以“关”命名的地级市;因为税关,使得韶关除了拥有传统意义上的以军事防御、巡防稽查为主的以梅关为代表的山关外,还增添了以经济职能为主的水上税关,再加上联系关口通道的古道、驿站、码头、渡口,形成了一个全生态的关城。税关的设立、演变、兴盛和没落,对韶关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催生出韶关独特的地方文化和城市秉性。
因此,深入考察、研究明清时期的韶关税关,对于追根溯源、寻找韶文化之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以税关这一韶关地方文化中的优秀因子为切入点,充分挖掘税关与韶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此探求韶关地方文化的形成、演变轨迹和规律,探究韶关在中原、岭南文化交流沟通中的独特位置,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地方文化与中华文化、地方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对于充分挖掘韶关旅游资源中的文化积淀,提升韶关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含量,打造韶关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韶关税关的经济价值
(一)韶关税关是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商贸往来以及对外贸易的关键联接点
在现代交通方式出现以前,几千年来,水运一直是中国最方便、最快捷的运输方式,深深影响着古代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发展。长江和珠江分别是中国第一和第三大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流域面积极为广阔。南宋以降,随着中国经济重心逐步向南方转移,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在经济商贸往来中的作用日渐凸显,至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中国南方经济全面赶超北方。曾因偏居一隅而长期处于落后地位的岭南,此时也步入了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岭南岭北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超过了此前任何一个时代。
北江是珠江的重要支流之一,也是岭南一条重要的水运航线。明清时期,在韶关设立税关就充分利用了这一自然地理条件。太平关所辖的四个关口分别扼浈江、武江、连江和北江,从广州来的商货沿北江一路北上,到达韶关后过太平关,过关后分为两路,一路沿浈江到南雄,越大庾岭至江西章水再到赣江,入长江;一路溯武江而上至乐昌,舍水路走陆路,翻骑田岭至郴州,再沿湘江入长江。从岭北来的商货,无论是湖南还是江西方向,都要在韶关停留,接受太平关的稽查后,方可继续南下到达广州。太平关,依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北接湘赣,南至羊城,成为了南北经济贸易带上的重要关卡,更将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商贸往来连接起来。
太平关不仅是国内贸易的重要关口,也是对外贸易的关键联接点。广州自古以来便是对外商贸的重要口岸,唐朝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港口,沟通岭南岭北交通的大庾岭道成为岭南与内地及至中国与海外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而坐落于大庾岭道附近的太平关自然也成为了对外贸易和交流中的重要税关。尤其在一口通商期间,所有对外出口和海外进口商品必须经过大庾岭道,在韶关停留过太平关检验,太平关税收的多寡和海外贸易息息相关,“口岸一出南雄,一通湖广,进关货物以浙江茶、湖丝为重,出关货物以檀香、铅、锡为多……而进出之货总与洋船交易,故每年税饷之盈缩,全视洋船到广多寡。”[1]
(二)韶关税关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和北江区域经济的兴盛
税关的管理主体主要为户部和工部。明朝时期,税关设置虽然时多时少,数量并不稳定,但由户部或工部直管的税关最多时也不超过15个,总数较少。除国家层面的税关以外,还设置了一些地方性税关,这些税关虽然对国家整体经济局面影响有限,但却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如当时南雄太平桥关虽是地方性税关,却是最早设立的税关,由于当江西入粤之要冲,地理位置极为特殊,过往船只商货络绎不绝,因此税收十分丰厚。“万历六年(1578),南雄太平桥关抽取的商税铁课等银达43 000两,占全国各大关卡总银两的38%,仅次于山东,足见其交通运输地位的重要和南北经济交流之繁。”[2]关税的繁荣带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南雄逐渐成长为北江区域的经贸重镇,城内“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3]。地方经贸的繁荣还促进了南雄国内贸易乃至对外贸易的发展,“广州、福建、江西等地商贸云集,仅广州商人办的商行就有2 000多家,并使南雄商业贸易与国内外市场联成一体”[4]279。利玛窦在南雄传教时,亲眼见证了南雄浮桥税关和商贸繁荣的盛况:“南雄城大小有如佛罗伦萨。它的主要部分位于北江和一条可通舟楫的支流之间。关厢有二,各以石桥、木桥与城相连;凡从欧洲、印度、马六甲、摩鹿如来的东西都从这里经过……每日两次开桥放船通过。”[5]清朝初期,太平桥关由南雄迁至韶关,提升为户部税关,总辖四个关口,韶关税关的地位从地方性层面提升到了国家层面。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变迁,更是经济上的整体考量。南雄地处粤北东北角,只与江西接壤,虽然经江西是广州通往长江和大运河的最近通道,但毕竟位置较为单一,在商贸流通上会受到一定局限。相比之下,韶关坐落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地处浈江、武江、北江三条岭南重要水运航线的交汇点,交通极为便利,贸易更加顺畅。因此,太平桥关从南雄迁到韶关,直接目的是为了控扼交通、征收税赋,但客观上,税关设置促进了韶关地方商贸发展和经济繁荣。“清康熙年间,太平关每年额定上缴的税额达13.5万两,是全国5大税关之一。道光年间(1821—1850),太平关岁额银21万两,几为粤海关 55个口岸每岁征银 11万两的 2倍”[6],“全国由户部直管的税关共32处,岁额银10万两以上的税关仅12处,太平关为其中之一”[7]179。因大量国内外货物在太平关转运、稽查、通关,韶关商品经济日渐繁荣,各路商贾云集,商馆会所林立,城内“舟车辐辏,踵接肩摩,熙熙攘攘,林林总总”[6],“太平关(东关)周边形成了七条街市,号称‘东关外七街’,有牙行业、旅栈业……等十几个商业行业,浈、武江沿岸建有近20个码头”[8]。明代韶关诗人廖燕在其诗作《登帽峰山亭》中就描述了远眺税关的繁荣情景:“花迷樵径香迎袂,影尽江帆客度关。”受太平关的辐射影响,太平关周边区域(即今东堤北路一带),从清初开始逐渐成为城市商业发展中心。民国时期太平关撤销后,商贸发展的势头逐步减弱,直至解放前后,由于多数富商巨贾携款逃匿和公私合营,东堤北路一带始由商业区转为住宅区,延续了几百年的繁华喧嚣才彻底沉寂下来。税关还促进了韶关东河区域经济的萌生,自五代以来,韶关城市建设都集中在三江合流的小岛,东河一带虽与小岛只是隔江相望,但直至明朝,仍然是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清朝初期,太平桥关迁至韶关浈江上,以浮桥拦江设关,“太平关浮桥西起太傅庙码头,东接东河坝老隆街渡口”[7]195。大量货船在浈江西岸和东河渡口等待通关放行,促使老隆街渡口周围商铺林立,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区,并将渡口改为便于货物运输的码头。清朝中后期,始兴商民还在码头附近建立了“墨江会馆”,在河岸和码头转运货物,东河商贸由此更为兴盛。民国年间,随着税关的裁撤,东河沿岸逐渐沉寂。解放后,老隆街一带更名为育红巷、爱国巷和福星村,商贸功能几乎尽失,成为单纯的住宅区。
由上可见,税关的设置促进了韶关地方经济贸易的发展和兴盛,形成了以税关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经济发展格局,孕育出了韶关、南雄两大经贸重镇,成为北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原生动力。
三、韶关税关的文化意义
税关不仅是韶关本地历史变迁、经济兴衰的实物见证,也是南北沟通交流、中西融汇贯通的文化符号。它不是一个封闭独立的经济个体,而是一座蕴含着多种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幅呈现着多个历史时期、多种文化元素互相碰撞、相互吸收、互相交融的庞大历史图卷。对韶关税关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韶关文化的发展轨迹,深刻把握韶关多层次的历史文化结构,深刻理解韶关深厚、包容的历史文化内质。
自1458年南雄在浈江上设立太平桥关以来,几百年间,税关不仅极大地促进了韶关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了商品流通,而且带来了大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的聚集和流动。“在商品流通作用下,文化交流也乘势而起,首先在河流沿岸城镇出现发达的商业文化,成为流域文化集中之地,继而辐射周边地区,促进流域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4]293在税关周围,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浸润融合,逐渐生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质,形成了以韶关、南雄为中心的北江流域两大文化辐射区。
南雄地处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赣南地区,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税关的设置,进一步强化了南雄作为粤北商贸流通重要关卡的经济职能,“南雄城是南北、中外商旅必经之地,时称‘南来车马北来船’、‘十部梨园歌吹尽’的小扬州。”[9]50商贸繁荣吸引了大量外地商人,“广州、江西、福建等地的商人,按照资本流动规律,纷纷涌进南雄开店经商,在雄州就有500余家。……1948年登记,南雄城10家最大的洋货布匹杂货店,除丰和祥是南雄人开的外,其余9家,属江西人开5家,广府人开3家,嘉应州人开1家。8家大烟行、6家大纸行中,福建人开8家,广府人开4家,南雄人开2家。11家金铺,南雄人开6家,江西人开3家,福建人开1家。”[9]83外来商人经营行业多样,涉及范围广,经营商品主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深深融入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各地商家经营各具特色,在竞争中和衷共济。广府商家资本雄厚,且谙外贸,以经营洋货、布匹、烟行、纸行为主;赣商以樟树帮为多,主要经营国药、百货;闽商以经营烟叶、烟丝、上纸为主;嘉应州商家以兴宁籍为多,经营小商贩为主,货郎挑担串村入户,遍及城乡。南雄商人主要经营旅业、饮食、粮油副食品等服务业。这一格局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9]83各地商贾聚集在南雄税关周围,不同人员、各类文化的汇集,势必引发文化的冲突碰撞和融汇交流。由于珠三角及梅州、江西客商居多,因此以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交融荟萃为主。“城区居民先后来自四面八方,百姓杂居,和睦相处,自安其生。广州、嘉应州、江西、福建四大同乡会,各自建会馆,办学校,各有特色,竞相争妍,……各自信仰,各立庙堂,各登各的殿,各拜各的神。戏台上演的有湖南祁剧、江西采茶、嘉应州汉剧、广州粤剧等。一城风采,繁荣生动。”[9]50由此,独具特色的南雄城区文化圈逐渐形成,明显有别于城区以外的周边地区。在这一文化圈内,语言、建筑无不深受广府文化影响,如南雄城区话,也叫城壁话,与南雄其他乡镇话有显著区别,城壁话带有白话口音,其他乡镇则以客家话为主,这一语言孤岛现象的形成与南雄城区历史上商贸繁荣,往来商人(又以广府人为主)众多,文化交流频繁有莫大关系。在建筑形式上,南雄城区建有大量骑楼,始建于明代中期的广州会馆最为典型,这些建筑样式在南雄城区以外难寻踪迹,这明显是由于城区深受广府文化影响所致。
南雄如此,地处三省交界和三江汇集之地的韶关,文化交流更为频繁,文化融合更为深入。韶关是南北货物出入粤境和国外进口商品的集散地,由于城内三大税口掌控货物出入粤境的通道,大量外乡人士被吸引到韶关经商,尤其是一口通商期间,广州成为全国唯一通商口岸,南北货物和进出口商品,大都在韶关太平关的各大税口装卸运转、报关通关,各地商人由此纷纷来韶经商。这些经商者大都来自临近省市,近至梅州,远达福建,其中又以广府人、江西人、湖南人居多。几百年来,这些外地商人在韶经营、生活,建会馆、办学堂,在与本地人不断交流沟通中,他们的行为习惯、文化信仰也在韶关这片土地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因来韶经商的广府人最多,广府文化对韶关影响最大。广府人不仅新建了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会馆和典型的西关大屋式建筑群——广富新街,还在太平关附近沿浈江河岸修建了大量中西合璧式的骑楼。这些骑楼沿江而立,面江一面是中国传统的吊脚楼,沿街一面却是有顶盖走廊的南洋建筑样式。在语言方面,和南雄相比,韶关受广府文化的影响更深,市区原本通行本城话,后来逐渐普及白话,并且口音和广州区别不大,这是韶关深受广府文化影响的最好见证。
综上可见,税关表面上是货物运输、周转的卡口,从深层次意义上理解,更是文化传播的枢纽和通道,在带动商品的流转和人员聚集的同时,还将各种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文化引入输出。税关引导着文化的交流,促使了文化的沟通,更推进了文化的融合发展,从而在税关周围形成了迥异于其他地域的文化形态。韶关税关衍生出的这一文化形态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税关的文化辐射影响力有限,主要集中在税关所在地域及商贸交通沿线,呈点性和线性分布,对税关周边以外的区域影响力较小,如韶关和南雄,围绕税关,各种文化交流频繁,城区深受广府文化影响,但在城区以外,这种影响力急速减弱,这也是北江流域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