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及其消解
——基于主流意识形态视域
2020-02-24董伟武卓义炎
董伟武,卓义炎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浩荡洪流中,乡村振兴业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共识。而要振兴乡村之躯体,必先铸就其灵魂。乡村文化振兴就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坚持以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为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扶持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夯实乡村思想道德基础,持续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如何重塑乡村文化、建设好乡村文化,理应成为当下乡村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与价值诉求,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具体行动。”[1]自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乡村衰落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并成为学者关注的领域。近年来,乡村文化振兴问题更是逐渐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以“乡村文化振兴” 为篇名核心词在知网检索,检索结果为“591” 条文献,而2019年的文献更是高达381条。众多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探讨了乡村文化振兴何以可能、如何振兴以及振兴的必要性。蒋利雪等[2]、房亚明等[3]从社会治理视域探讨了乡村文化振兴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建议;刘彦武[4]、李少惠等[5]、胡元蛟[6]等从政治文化视角分析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政策演进、未来展望;廖红雪[7]、马琦茜[8]、陶春斌[9]、许文强[10]、钱凯旋[11]等从精神文化视角探究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困境和发展道路;谭砚文等[12]、肖正德等[13]、顾保国等[14]通过著书立说系统地介绍了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现状和趋势,并从教育变革、产业规划、遗迹保护、转变观念等方面指出乡村文化振兴将如何实现。综观当下,从主流意识形态视角探索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研究较缺,而且相关研究较为分散。本文试图从文化振兴的内在规律、现实困境和消解策略等三方面展开对该问题的探讨,进而为深入研究主流意识形态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的理论增长点。
一、主流意识形态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规律
事物的内在规律即事物发展的基本脉络。乡村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在其场域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前提,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必经阶段,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目标指向。三者作为一个统一体,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之路。
(一)乡村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世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由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5]乡村文化自觉,就是在建设、发展和繁荣乡村文化事业的同时,让乡村民众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深入了解、清醒认知,能够把握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要义和未来展望,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形式实现文化建设参与者的觉悟和觉醒,转而形成我们实际行动的力量,并借这种力量去建设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自觉是乡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根基,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先决条件。有了“文化自觉”,才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传统韵味浓厚的乡土文化是孕育了农民丰富精神世界的沃土,塑造了农民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农民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生活当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省察、自我修正,探索人和文化之间内在统一的逻辑,吸取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教训、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不断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文化振兴化为我们自觉的实践力量,实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的实践目的和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精神觉醒。
(二)乡村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6]文化自信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应有姿态,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应有的战略认知,乡村文化振兴也应该秉承这一基本认知。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强的必经之路,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给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肯定,把文化自信作为提升乡村民众价值认同、主体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主要源泉和基本尺度,使其成为挖掘乡村文化内部潜能、发展动力的精神之钙,这样乡村文化就有了持续进步发展的底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村文化振兴之根本。当今,乡村地区饱受商品伦理、技术伦理和科学伦理的轮番洗涤,加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异质文化不断冲击乡村的秩序和农民的价值观,导致农民的文化自信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迫切需要。在满足乡村民众物质需要的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深刻剖析多元文化生活的本质和深入讲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优越性,引导农民走向自我肯定、自我选择,多举并下,时常为农民的精神世界拂拂尘埃、通通经络,并注入文化自信之源头活水,进而在乡村文化生活中提升农民的自我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在乡村中形成文化的内在凝聚力,抵抗不良文化的侵扰,筑牢乡村文化自信的根基。
(三)乡村文化自强
增强农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实现农民精神层面的文化自强,在乡村塑造有灵魂、有担当、有温度的文化守望者和建设者。这就是说,提升农民的文化自觉也不是最终目的。我们强调培育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乡村文化的内生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国乡村这个大熔炉融合、锻造优秀乡村文化,构建乡村文化与外界文化沟通机制,提高乡村文化与多种文化的交流能力,实现乡村文化的“走出去”与“引进来”。不断增加乡村文化的供给,引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实村民的精神世界,增强村民在社会主义文化生活中的认同感、归属感,激发乡村建设的内部力量,最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从自觉到自信、自强,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走向,也是新时代发展繁荣乡村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广大农村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各种各样改革的问题接踵而至。一方面给农村建设、治理提出了新问题、新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夯实文化根基提供了机遇和契机。加上农村文化建设历来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阵地,这就需要我们在乡村层面把握好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规律,探究乡村文化从自觉、自信走向自强的实践路径。在大力挖掘、发扬优秀的乡土文化的同时,大力传承社会主义红色文化基因,深耕乡村文化责任田,占领乡村文化宣传阵地,让错误思想无所遁形,走出一条特色的农村文化振兴之路。
二、主流意识形态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
与我国城镇经济的飞速发展相比,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并且呈现出被剥离、边缘化的趋势。乡村彻底陷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漩涡,加上乡村文化领域的投入不足、建设不力和维护不周等原因,许多优质乡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大大削弱了乡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乡土文化价值衰微趋势日益明显、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殆尽、乡村文化建设载体破坏严重,这是制约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三大困境。
(一)乡土文化价值式微
1.理论与实践失衡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是乡村文化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聚合功能,以文化、血缘为纽带,凝聚农民生活、文化共识,形成文化命运共同体。二是审美价值,以自然、淳朴、本真为内核的乡土文化,提倡人们去伪存真、心存善美,享受绿色、宁静的自然生活。三是价值引导,乡土文化的根是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等,其要义是呼唤和指引乡村民众修身齐家、团结邻里和报效家国。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城镇的发展呈现“高歌猛进”的同时,乡村的发展却显得“一蹶不振”,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呈现出极端不平衡的状态。特别是乡村出现的环境污染、贪污腐化、分配不公、文化羸弱等现象,都与乡土文化的本义相行甚远,形成了乡土文化的理论价值与当下社会实践脱节的现象。以小农经济为生产基础、乡俗秩序为价值根基的乡村文化不断被社会边缘化,极大地稀释、虚化了乡土文化的价值。
2.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层出不穷、复杂多变的思潮竞相涌入乡村地区,对我国乡村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乡土文化价值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日益改变民众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尤其是部分落后的、错误的、保守反动的社会思潮,以“星星之火”的姿态出现在当今的农村地区,日复一日地侵蚀民众的思想,无异于民众精神之鸦片。如: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邪教思想等,这些社会思潮往往披上社会主义的外衣,以文化多元、利益多元和价值多元为幌子,在乡村竖旗扎营,吸引“信徒”。因为乡村民众辨别意识薄弱,加上这些社会思潮耦合了部分民众的需求,间接地助长了乡村的不正之风,而且大有“燎原之势”,不断冲击乡土文化的核心要义与价值取向。
3.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割裂
传统的乡村以农耕方式为主,农民的活动区域较为固定,形成了稳定的熟人社会关系,在文化方面受儒家思想影响至深。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伦理,主要表现为:仁义为本、勤恳重农的生产伦理;信任互助、邻里守望的交往伦理;人情互惠、以农为市的交换伦理;贫富均平、博施于民的分配伦理;差序人伦、以和齐家的家庭伦理;以人为本、经事实用的管理伦理等。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伦理道德反映了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民本、守信、正义、和合、大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然而,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开启,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而与科学技术相对应的人文伦理、规章制度严重滞后,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之间沟壑纵横,缺乏融合的体制机制。由此,乡村传统的伦理受到当代科学理性、工具理性的过度挤压,部分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了伦理倒退、道德滑坡的现象。
(二)文化建设主体势弱
1.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严重
据统计,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8 836 万人,到乡外就业的农民工17266 万人,男性农民工占比为65.2%,平均年龄为40.2 岁,40 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2.1%,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1.5%,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17]。通过数据分析和观察得知,当前农村多数男性青壮年外出务工已是常态,大量适龄农村文化建设主力军流失,散落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很多村庄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心村”“留守村”。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缺失,加上部分建设者常年游走于现代文化生活的边缘,使得农村文化建设亦呈现“空心化”“老龄化”“边缘化”,致使曾经风景如画、欣欣向荣的乡村变为荒凉破败的断井颓垣,记忆中拥有田园牧歌般生活的乡村渐行渐远,乡村文化建设失去了往日应有的无限生机与内在活力。
2.乡村文化建设主体认同缺失
当前,市场经济和信息科技引发农村新一轮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农民的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在文化生活中面临多样诱惑和多样选择,价值认同、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呈分散趋势。尤其是奔走于城镇与乡村之间的乡村文化建设者,疲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无暇顾及乡村文化事业建设,导致留守在农村的老幼妇孺成为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依靠。这部分群体由于年龄、心智与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对于乡村文化事业的认知、理解和认同存在偏差,往往难以承担建设乡村文化的重任。其中一部分青少年、留守儿童,甚至以社会非主流文化为价值导向,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阻力。整体而言,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同缺失,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桎梏。
3.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不强
事物的内部因素,是推动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力量。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善于挖掘孕育于乡村文化内部的力量,整合农村内部资源,立足、扎根于乡村,提升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参与度、获得感,增强村民建设乡村文化的积极性。过去一段时间,国家将农村建设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中,政府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为乡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了有益的探索并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弊端也日益暴露,“命令式”“格式化”的行政管理,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创新文化建设路径的勇气和决心,加上农村诸多现实问题的困扰,如:教育不公平、贫富差距大和村庄治理不善出现的症结等,农民“心理失衡”严重,心态变得多元复杂,进一步削弱了农民建设乡村文化的主体意识。
(三)乡村文化肌理消蚀
1.历史演进,传统村庄日益衰落
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化的洗涤和市场化经济发展趋势,传统村庄的衰落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据民政部统计,我国自然村总数2005年前为360 万个,到2017年已锐减至187 万个,这意味着这十二年间每天要消失接近400 个,令人震惊。传统村庄是乡村文化遗产孕育、生产的根源和基因,也是传承、发扬优秀乡土文化的场所,更是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寄托和主要载体。传统村庄的锐减意味着蕴含乡土文化特质的古建筑变得荒废、乡村地理、人文环境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大量人口的撤离,也意味着自然物产、风俗习惯、民间传承、传统手艺等乡村文化介质的消失,更意味着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多样性、延续性的消失。
2.管理不力,文化古迹破坏严重
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由于投入资金不足、管理人员紧缺、农民文化建设意识不强等原因,使得乡村很多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遗物、遗迹遭遇严重损坏。具体表现为:一是部分农村文物古迹遭受偷盗、遗弃、破坏之后,未能拿出有效的方案进行及时、妥善的补救;二是很多具有“地标性”的古民居、古牌坊、古井等古建筑在修缮、保养中遭到破坏性的修复。如何加强对乡村文物古迹的管理、保护,并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科学地统筹协调,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迫切需要改变的现状。纵观现在的农村,随处可见肌体被严重侵蚀的祠堂、院落和戏台等文物古迹,令人惋惜不已。
3.建设不足,乡村生态环境恶化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统计年鉴》 数据测算,2018年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 亿吨,人均垃圾产生量为0.85 kg·d-1,其中至少有0.5 亿吨以上未作任何处理。在当前农村在我国经济水平提升的影响下,农民生活的理念、方式和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农村发展的后遗症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粗犷的乡村经济增长方式、狭隘的地方利益观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使得乡村生态建设成效不高,导致“脏乱差”成为很多乡村的代名词,生态环境质量令人堪忧并有进一步的恶化趋势。这带来了很多负面的效应:一方面是对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冲击,打击农民振兴乡村的信心;另一方面迫使农民去追问和反思传统伦理和现代性遭遇所引发的诸多现实问题,容易造成民众心态失调,挫伤农民建设乡村文化的恒心。
三、主流意识形态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困境的消解策略
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思想、道德观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观点和哲学观点等,蕴含民族复兴、社会稳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是引导人们行动的风向标,是支撑社会的稳定器,是具有高度融合力和强大传播力的社会核心文化[18]。在主流意识形态视域下探讨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有利于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在乡村文化领域的统领作用,实现乡村文化自觉自信自强,进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不断向前,重新赋予乡村这部历经沧桑的机器新动能、新方向。
(一)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1.加强政治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9]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引导广大领导干部、人民群众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和端正政治态度,坚持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相统一,把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国家昌盛之中,做到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关切社会、国家事务,形成命运共同体。乡村文化振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需要鲜明的政治导向。加上新时代农村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复杂、多元的社会问题,更需要发挥政治的引领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把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凝聚起来,引导广大基层文化建设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乡村文化振兴事业中去。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引导乡村群众与党同心同德,与社会主义事业同心同向,可以把以下三个方面作为着力点。
首先,发挥基层领导干部领头羊作用。领导干部的政治作风是党在基层最好的一面旗帜,要规范乡村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制度、工作责任制度和考评督评制度等,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把良好政治形象展示给群众。其次,要注重党的政策解读和执行。以当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为契机,定期邀请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进行政策的宣讲,号召乡村各级干部走出房子、迈开步子,以调研形式一家一户进行随访,摸清村民的政治思想表现、经济收入水平和子女教育情况等,进行针对性的帮扶。再次,树典型立榜样。先进典型是最好的政治书,优秀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一方面我们要在农村地区矢志不渝地宣传社会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讲好爱国奋斗故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乡村地区挖掘英雄人物事迹、奋斗致富典型和道德模范榜样,讲好身边人的事迹,讲好农村故事。让民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典型和榜样的力量。
2.提倡思想引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是乡村领域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思想引领,意即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过程中针对中国社会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增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回应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叩问,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在错误思潮面前提高文化建设者反腐、拒变、抗压的能力,进而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的主导力、凝聚力和引领力。乡村文化振兴,关键在于对建设者的思想引导,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提升建设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其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理想信念,巩固民众建设乡村文化的思想基础,激发乡村干部、群众的内在创造力,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文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源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乡村文化振兴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理想呼唤行动,以使命号召行动,以主义引领行动,是凝聚乡村文化振兴“思想力”的关键。
第一,加强民众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坚定民众的理想信念。统筹运用农村现有教育资源,力保马克思主义文本和党的政策相关学习材料进村委、进学校、进农户,并成立专门督学小组,保证教育的时效性,时刻不忘给民众精神文化提提醒、上上色,凝聚建设乡村文化力量。第二,增强民众乡村文化建设的使命感。乡村文化振兴是当前乡村的伟大使命。鼓励、号召民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村村户户建立工时卡,做好每户村民参与建设、维护和维修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记录,奖罚有度,鼓励先进。提高民众的参与度、认同度和获得感,进而增强民族振兴乡村的使命感。第三,提高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力。马克思主义在乡村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阐释力。时至今日,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很多时代问题,而且很多问题会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话语和立足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向群众讲明讲透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意义和展望。
3.明确价值导向,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习近平曾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20]41意识形态工作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这是由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功能所决定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价值诉求,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乡村文化振兴是以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践指向,以满足广大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价值取向,契合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指向。乡村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价值引领,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夯实乡村民众的价值根基,笃定乡村民众价值理念,凝聚乡村民众价值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乡村文化振兴添砖加瓦。
要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引导和方向指引,首先要提升价值认同,拟定《乡村文化振兴行动纲领》(以下简称《纲领》)。把乡村文化振兴的共同价值观细化,并通过邀请民众参与修订,实现对文化振兴的价值认同。逐年进行修改和完善,每年农村家庭都会领到一本《纲领》,在此过程中民众知道乡村文化为什么要振兴,怎样振兴,振兴要达到怎样的技术指标。规定好文化建设者的权力和义务,并做好督导工作。比如每户家庭每年必须参与一次以上文体活动,参与基础性文化建设服务时长大于10 h 等,把乡村文化振兴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化的价值和行动。其次要培育价值自觉,搭建多样化的沟通渠道。村委每年举行一次文化振兴总结大会,每半年举行村级文化建设内部委员会,每个月安排一次文化振兴动员会议,每周进行实时工作进度的展示。所有这些会议,给予村委会、文化建设主体、村民提供互相了解、互相分享和互相审视的平台,让他们在共同的价值基础上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发挥协同振兴的作用,实现在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引领下走向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自觉。
(二)加强乡村意识形态教育,增强建设者主体意识
1.打造专业化的教育队伍
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好的乡村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左右着乡村文化事业发展。首先,政治水平高是根本要求。乡村文化事业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性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乡村通过公开招聘形式选用一批政治素质高、组织观念强和大局意识好的乡村文化建设带头人,引领和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方向。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结合农村文化事业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其次,业务能力强是考核标准。业务能力强,就是说每一个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很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功底,在基层理论教育方面能够独当一面。尤其是要挑选部分熟悉农村情况,懂民俗、会俚语、水平高的“草根教育者”,以把握和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时、度、效。定期进行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评比,制定相应标准,分为不同层次等级,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绩效。再次,职业素养好是基本规范。意识形态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体现在遵守教育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方面,体现在教育者有良好的职业态度、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信念。作为乡村意识形态工作者,尤其要讲究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做到既有“里子”又有“面子”,实现教化育人与言传身教相结合。
2.扩展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农村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教育等。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也融入了时代性的内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也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要在原有教育内容基础上,不断完善教育内容的布局、推进教育内容的创新,以“马克思经典文本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意识形态思想教育”等为突破口,推陈出新,增加乡村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内容,保证教育内容的合规性、完整度,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在乡村地区的洞察力、阐释力和指导力。习近平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20]42-43。在广大农村地区,要深入挖掘意识形态教育资源,在拓展教育内容的广度上下足功夫,在教育内容的编排上做足文章,矢志不渝地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尤其是要深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农民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认知、决定因素和发展方向,这是充分发挥乡村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应有之举,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由之路。
3.丰富教育载体
首先是利用好互联网,发挥互联网优势。十九大以来,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刻改变着我们的认知和生活。人们获取信息的涉面之广、途径之多、效率之快,前所未有。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驾驭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利用“学习强国APP”“马克思主义研究网”“人民网”等相关网站,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相关的教育、宣传网站,辅导乡村地区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其次,打造乡村文化精品工程。要把农村小喇叭、小广播建起来,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少年文化宫等建设,使各族群众在业余时间有个好的去处,使未成年人能够就近经常参加文化体育活动[21]。在此基础上,增加在名村、名居、祠堂等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农村公共活动场所零距离、面对面的应景式讲解,强化互动感、现场感,深化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再次,开拓乡村意识形态教育新阵地。农村地区要注重运用民族风俗风情、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不断开辟意识形态教育的新阵地。比如传统春节,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返乡回村调整休息,此时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能够极大增加教育的时效性,在丰富教育培训载体的同时,也能提升乡村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
(三)打造乡村意识形态工程,创新乡村的治理模式
1.构建意识形态工作与乡村文化振兴协同机制
乡村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事业发展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滋养。显然,乡村意识形态工作和乡村文化振兴有着共同的实践目标、内在动力和发展方向,这要求我们要提升二者的对话能力,搭建二者的沟通平台,完善二者的融合方式。首先,整合优化村委会的职能,成立乡村文化振兴专项事务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统筹乡村文化工作。对于委员会成员的选拔、任期、人员构成和工作职责有明确规定、要求。比如,在村委会领导下,每位委员会成员的选拔必须经过委员2/3 以上委员同意,并对外公示。委员会成员任期3年,成员构成:党员、干部为1/3、知识分子为1/3、群众代表为1/3。工作职责方面,委员会成立宣传、组织、督导等部门,订制《工作手册》,细化工作职责,委员会成员每年发放一本。在此过程中,发挥委员会主导作用,增加民众的参与度。其次,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要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加强乡村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也要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心工作来抓,提高农民的价值归属感、文化归属感,同时把二者视为有机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捋顺乡村意识形态工作与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关系,探索、构建二者的协作机制,形成协同创新、协同发展的局面。
2.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农民的身份认同
乡村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方法、宣传手段,决定着农民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接受度。观察发现,乡村地区对于意识形态的宣传方式陈旧、手段单一,多数采用自上而下的宣传方式,难以摆脱行政宣传的生硬、呆板、沉闷的做派,宣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当前日益开放的农村,传统的“堵、卡、压”宣传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需要,应该提倡“导、放、疏”。除了广播、喇叭和文件等传统宣传方式外,还应该增加田间地垄、山野民房、村口井旁等随机应景的宣传,深入群众、融入群众,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方法,用贴近基层群众的话语表达、谦逊温和的待人态度,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渗透、影响和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宣传过程中,提倡“人人参与、人人宣传”,共话桑麻、口耳相传,形成宣传合力,讲好乡村文化故事,并注意考究农民的感受和体验; 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回应民众最为关切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找准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在农村文化生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对自己扮演的文化角色、应当承担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以便更好以建设主体的身份、态度建设乡村文化、繁荣乡村文化。
3.打造宣传队伍,凝聚乡村文化建设力量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22]在农村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宣传队伍,是保证宣传思想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保障。意识形态宣传队伍建设,需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业务精。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内容,熟练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活、讲透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这是对农村思想宣传者的基本要求。要从学习培训机制、管理保障机制、工作责任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宣传队伍的业务能力,保证在宣讲过程中讲好乡村故事、传播好乡村声音。二是展形象。在农村工作和生活的党员、干部,与民众面对面接触较多,一方面要和民众打成一片,深入群众生活、了解群众所需。另一方面也需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民众面前率先垂范、树立正派形象,起到榜样、表率作用。三是差序化。宣传队伍的构建,应不局限于专职的宣讲人员,还应该吸纳社会各界优秀人士参与其中,尤其是新乡贤群体,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乡村精英、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村官等。他们对于基层的实际情况往往更为了解且在民众当中有较高的威望,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能够大大提高意识形态宣传的效果,进而做好乡村文化宣传工作,凝聚乡村文化振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