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德”与“育”的距离
2020-02-24谢良梅
谢良梅
大凡教育工作者遇到的较为郁闷之事,莫如在学校之外的各种生活场景的纠纷中被人拷问: “你还是个老师!”这里,以 “个”替代了“位”本身就意味着责问者更愿意选择道德工具来占据事件上风而不论是非。此时,教师大都是张口结舌、理屈词穷,继而落荒而逃,人们似乎忽略了教师在医院是病人,在商场是顾客,在餐馆是食客,在物业前是住户,在旅行中是游客等事实。有趣的是,社会大众一旦在纠纷中发现自己的对手是老师时都会产生居高临下的道德优越感。对教师道德苛责有时候还能成为“全民围观”的社会现象,尤其是,一旦学校出现负面新闻,社会舆情经常不问原委, “群情汹涌”,谩骂与嘲讽的情绪化语言往往主导了人们的判断力。围观者轻易就滑入“道德帝”的角色之中,诉诸道德是非评判而置学校、教师于尴尬境地。教育者在感到委屈的同时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谩骂者其实就是从学校走出来的,是学校教育“产品”。若然想到这一层,那么教育的功过是非就应引起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的深度反思。
客观地说,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望是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结果。一方面,古代科举制的实施,以儒家伦理道德为载体的科考内容的价值、意义不断彰显。教书先生会被认为是知识权威者、道德教化者、文明传承者,地位隆高、影响深远;另一方面,中国教育一般是以正面教育为主,正面教育对师者塑造的主要趋向为道德标杆的不断拔高、理想人格的不断塑造以及教育叙事的不断完美。然而,近代工业化以来,教育越来越走向大众化,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群体不断扩大,教师道德素养参差不齐,难以企及社会对教师群体的道德想象。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稀释了教师的知识权威,网络的迅速传播又把教师的道德问题置于放大镜之下去解读。基于上述背景,教师的道德叙事与教育努力应有新的视角去审视。
教师的形象塑造应立足于真实的人性。每年的教师节,感恩与歌颂教师都以教育正确的面貌得以倡导。然而,当歌颂与赞美走向格式化,感恩与尊师走向程式化,最后师生难免是在完成一场喧嚣式的表演以及彼此都不太舒适的任务。这种模式还延展为教师日常工作的过度宣传上,比如教师课外辅导学生、关心生病的学生都能诉诸道德范畴,其实,这应是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而已。教师生活在真实社会环境中,柴米油盐、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亦难避免,美化、诗化乃至于圣化的韵律与教师真实人性之间会有一定的距离甚至于违和。教育管理者对教师职业形象的塑造首先应建立在规则制度之上而不应过度道德绑架,诸如大力表彰教师带病上课、教师抛下年幼的小孩去援教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就不是有意义的道德叙事与道德示范;其次,与其有意突出道德方面的格式化宣传,不如跳出思维惯性,通过展示教师工作中真实、多彩、丰富、有血有肉甚至缺憾性的一面,凸显真实人性给理想化的师德“脱敏”,彰显教育的真善美,为教育留下更多的温情与敬意。
教师对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应去道德化。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社会上有很多职业群体对教师群体的观感普遍缺乏善意,总觉得老师遇事 “无理争三分”、爱 “道德说教”,这种印象既可能是现实生活中观察的结果,也可能是自己受教育时不愉快记忆的产物。做教师久了,人的思维行为模式不免体制化,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其一,为了管理需要,教师很多时候会自觉地退缩在道德面具之后而在学生面前刻意保持着神秘的威严,所谓让学生又敬又怕成了相当多老师秉持的管理理念。把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唯唯诺诺是不是符合人的发展规律自不待言。学生敬的是什么,是教师的知识权威还是道德权威?无论哪一个,都有待商榷。那么学生怕的又是什么?是教师手中的“教鞭”还是随意处置学生的权柄呢?这些都值得教育者警示。其二,学生成长有其自身发展路径,教师的教育管理应给学生一点留白以供其自我消化、自我完善、自我成长,但很多时候,职业的习惯让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存在过满、过度的现象,一个很简单的不合规的行为,比如上课期间讲话,都可能被我们上升到“阶级斗争”的高度,从拿纪律说事到诉诸道德的批评,从写检讨到罚抄乃至于约谈家长,可以想象学生对这样的教育是否“心悦诚服”。这种拿捏不准分寸的教育方式又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不愉快记忆,这种记忆又会伴随学生走多远?
因此,教师在日常管理中不能动辄从道德的立场贬抑学生。教育不是门斗争哲学而应是拥抱爱的艺术,教师的教育管理不能偏离事件经纬,应以事实为准绳就事论事。在此过程中,要基于尊重与理解学生成长特征并采取适度教育措施,这才符合教育的基本逻辑。
教师的道德自省永远在路上。以上所论,当然不是在稀释教师道德品质的重要价值。教师的道德,包括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师德,也包括生活场景之中的个人品质。师德是教师的底线伦理,师德红线绝不能触碰。而就教师在各种生活场景中的表现而言,教师虽不是道德圣人,但“改过迁善”却完全可以期待,也是对教师发挥言传身教作用的要求。当我们在批评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不懂感恩是缺乏素质表现的时候,我们能否做到见到同事主动打招呼呢?抑或我们能否在生活中做到不随地吐痰、爆粗口、穿着随意,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在会议上聊天睡觉玩手机呢?假如我们在生活中习惯于营营役役,到处钻营,又如何给学生做道德示范?
知识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加以拓展,道德则必须在自我省察的基础上走向完善。苏格拉底曾说,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思想力的前提就是批判力、自我审视力。教师遇见的教育问题需要衡量尺度,学生违纪有手册照搬,道德评判却需要反思审察,自我净化。古代贤者犹言“欲寡其过而未能”(蘧伯玉),教师也是人,是人就难以避免道德瑕疵。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醒自己、反省自己、审视自己。换言之,道德自省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