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构建初探
2020-02-24张迎庆苏江涛糜志远尤祥宇
张迎庆,马 卓,苏江涛,糜志远,尤祥宇
(湖北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制药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068)
“成果导向”的教育体系(Outcome-based education)的构建是工程教育的核心,由于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的终极成果,成果导向即指的是培养目标导向[1],因而培养目标对于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达成情况评价是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来加以保障评价的有效性,并使评价成为常态化工作,以确保培养目标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为专业教育精确导航。本文以我校制药工程专业为例,围绕培养目标的制定和修订,对工程教育中的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1 培养目标的确定
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需要在充分了解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的基础上确定[2]。就内部需求而言,主要取决于教育教学规律、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包括人才培养定位)以及教学主体的需要等。就外部需求而言,其需求主体为国家、社会和行业、用人单位等,外部需求在传统教育教学设计中较易被忽视。国家与社会的需求为宏观需求,是制定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主要依据;行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微观需求,为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需求具有多变性、多样性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考虑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相协调,多样性的需求与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定位相匹配;行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是构建专业教育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重要依据[3]。同时,无论是国家和社会还是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因此,培养目标也应是一个不断持续改进的动态的标准,专业需要建立制度对培养目标进行定期修订,以满足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需求。
培养目标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一个是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专业需要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开展定期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4]。在培养目标的评价中,建立完善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尤为重要。
2 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的构建
工程教育中的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的构建,主要涉及三方面:毕业5年左右的学生、用人单位和行业专家。
2.1 毕业5年左右学生评价内容和方法
毕业5年左右学生的调查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调查、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调查、自身职业发展情况调查、人才培养意见和建议等。毕业生针对培养目标制定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合自身毕业5年左右职业发展情况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知识、技术和综合能力的问题,对专业教育的重点、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意见和建议。具体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就问卷调查而言,针对毕业5年左右学生工作城市分布分散,难以集中,普通问卷调查效率较低,我们采用了网络问卷方式,由学工办组织,校友联络员协助对毕业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并通过网络调查APP自带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提高了调查效率;就座谈而言,主要包括前往就业较为集中的城市实地走访,对当地毕业生集中座谈调研,以及利用校友返校聚会座谈。另外,利用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实习等机会,广泛听取校友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意见,了解社会需求,请他们根据从业经验,提出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建议。
2.2 用人单位评价内容和方法
用人单位的评价调查包括: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调查、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调查、人才培养意见和建议。用人单位根据企业需求情况,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进行评价;同时,根据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毕业5年左右学生在该单位的任职发展情况,如能否胜任单位工作、是否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知识和能力、是否具有人文社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是否能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是否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等进行调查,从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并结合企业需求,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意见和建议。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为纸质问卷要求盖章邮寄,并有评价人员的详细职务信息和联系方式等,以保证真实有效。用人单位座谈包括两种方式:一方面,利用实习实践环节,专业教师走访用人单位,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另一方面,利用每年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机会,举行前来招聘的用人单位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座谈。
2.3 行业专家评价内容和方法
行业专家的评价调查主要针对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以及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修订,人才培养意见和建议。行业专家熟悉国家和社会需求及行业发展状况,了解各方对人才需求的痛点,能较好地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行业专家的意见对培养目标的制定和修订具有很好地指导意义。因此,我们成立了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修订委员会,聘请资深行业专家担任行业顾问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并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进行评价,并对培养目标的制定和修订提出意见,同时,指导毕业要求的制定和修订,并对教学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3 机制的实施与持续改进
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的实施,主要在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和培养目标的达成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以及基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和修订。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每四年完成一次重新制订。每个制订周期内,通过收集毕业五年的学生问卷调查、校友访谈、企业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等相关信息,在进行充分的外部调研和内部讨论的基础上,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进行培养目标的制订工作。
3.1 毕业5年左右学生评价结果
在毕业5年左右学生调查中,90%以上校友认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合理,定位准确,符合社会和企业对于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满足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在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调研中,毕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水平与能力满意,认为与同类学校毕业生相比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符合培养目标中对工作领域、职业特征、职业能力的描述,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人文综合素养、专业综合素养和发展潜力。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课程内容方面多增加前沿知识,多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授课中多增加培养学生主动查阅、学习、总结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多增加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的机会,多为学生提供进入科研实验室机会,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科研能力,提高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知识与能力;多为学生在管理工作上创造实践机会,培养管理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多请企业、工厂人员来校交流,加强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培训。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在制药行业及相关领域工作,76.25%的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能用到专业知识的人数占80%;反映出本专业毕业5年学生主要仍集中在制药领域,基本能够成为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但分布的就业岗位更加广泛,不仅限于生产岗位,在研发、销售和管理岗位均有较好发展,一方面说明本专业毕业5年左右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职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不仅要求人才的知识能力,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在培养目标中需要结合学生职业发展现状和客观环境对培养目标进行持续改进。
3.2 用人单位评价结果
通过对20多家用人单位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给予了较高的认可。在培养目标达成调查中,也认为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好工程实践能力(87.0%);优秀的专业综合素养和人文综合素养(97.0%);并且发展潜力得到认可(82.6%)。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例如: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要熟练掌握各种制剂加工方法,熟悉制剂生产设备操作等;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升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学习和训练;加强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学习,为就业后职业快速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3.3 行业专家评价结果
我们邀请了湖北省制药行业专家来校就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研讨。行业专家充分肯定了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成绩,认为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符合社会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同时提出培养目标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医药领域科技发展快速,学生应提高适应能力;希望更多本专业人才从事项目的经营管理工作;人才的标准应从不同的能力方面进行考察;应在培养目标中进一步明确培养满足医药及相关产业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等。
3.4 持续改进
经过系列调查问卷分析汇总、全系教师讨论、邀请行业专家座谈,最终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以实现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本专业的主要改进包括如下方面:
(1)进一步与学校办学定位符合:结合我校“立足湖北、服务工业”的办学定位,以及本专业毕业生“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的发展情况,将原培养目标中 “培养能适应制药工业发展…”,修改为“培养适应现代医药科技发展和医药及相关产业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建设对制药专业人才需求增加的现实,也与我校的办学定位吻合。
(2)明确专业定位:根据我国制药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去向,专业定位由培养“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研开发,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修改为“能够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药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以及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3)补充了相关素质能力要求:结合行业对人才越来越注重除专业能力以外的人文素质、综合素质和职业素质,在修改的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这些具体要求。
同时针对修订后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了毕业要求。加强了法律、伦理、监管、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强化了分析和解决复杂制药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突出工科特色,课程设置上突出工艺与工程设计,突出创新意识培养。如毕业要求3.5由“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修改为“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体现创新意识”等。
4 总结与展望
通过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旨在保障工程教育的最终成果-培养目标始终能够满足在不断发展的国家、社会和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使专业教育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切实推动行业的发展。近年来也得到了不少院校的关注和重视[5-6],我们也将不断探索更高效便捷的跟踪反馈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和方法,同时可借用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等第三方机构的评价数据作为适当补充,努力为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