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 总有一种柔软的力量

2020-02-24朱晓鑫

师道(人文) 2020年8期
关键词:羞耻感徐徐秘密

朱晓鑫

身处孩子之中, 教育生命如一线镇定而纯洁的光, 使我愉悦而满足。 爱读书的我和爱上读书的孩子们在一起, 他们给我幸福、 快乐和信心, 而书籍让我们有温度、 懂情趣、 会思考。 窦桂梅老师说, 老师读书太少, 心就会有点硬。 而阅读中柔软的力量会剥啄生活的坚硬,让人生从容美好。 这样的柔软, 总会遍布我和孩子们相处时光的角角落落。

来吧, 多夸夸自己

牛牛边做题边玩, 左手捻着一张纸, 让他拿给我看, 他有些不情愿。 这反倒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巴掌大的纸, 皱巴巴的, 字写得密密麻麻: “我, 牛牛哥, 是个如同风一样的美少年, 深入骨髓的神秘感和浪迹天涯的忧郁是我的气质, 忠厚老实又不失优雅贵气, 诚挚善良又不失风趣幽默。 我拥有敏锐的观察力, 惊人的判断力, 心胸宽广而为人大方……”

他极尽词语堆砌之能事, 把自己夸得天花乱坠, 有的地方表达不恰切甚至不通顺。 他说这是写给自己看的, 每天都会看几次; 有时题目做不出来, 还要再看一次。 他有些羞赧地低下头。

其实这倒是一个激励自己的好方法, 多夸夸自己, 激起自己的信心和斗志, 哪怕有些夸大, 但也是好的, 相信以后通过努力能使自己更完美。

忍不住把他写的纸片拍了下来, 他想阻止, 担心我会发给家长。 我知道, 他只想偷偷夸夸自己, “孤芳自赏”, 怕受到他人的不理解与嘲讽。 我告诉他, 我以人格担保, 不会告诉他妈妈, 只会找个恰当的时机建议他家长多肯定他; 我还告诉他, 我要把这留在相册里作纪念, 因为看到一个阳光向善又向上的少年, 我很喜欢。

也因他而产生了一个想法, 让孩子们也来夸夸自己, 夸夸他人。曾有段时间 “夸夸群” “彩虹屁”走红网络, 群里 “小哥哥、 小姐姐, 你好帅、 你很可爱” 的字样刷满屏幕, 大家夸起人来毫不吝啬。也不乏浪漫的, 比如 “你眼角的笑意是贝加尔湖水被风吹起的涟漪”或者 “看见你, 我觉得再没有什么是不美的; 因为你用你的美, 点缀了所有的一切” ……有人认为这是“塑料兴奋剂”,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喜欢, 很享受被夸完的快乐与兴奋。

“你想被人夸吗? 你想体验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的感受吗?” 我把这两句话出示在白板上, 让孩子们用一些词语或一段话来夸赞自己或其他同学。 一开始, 孩子们的表达并不是很畅快, 有的甚至害羞地不肯说, 哪怕再引导激励, 也不愿吭声。 可能是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夸自己, 有些放不开, 这也与孩子性格有关, 所以我并不强求。 我告诉孩子们, 古人就很会夸自己。“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屈原觉得自己名字好听, 有内涵, 并且认为自己有很多内在的美德以及外在的才能。 苏轼也会自夸, 比如夸自己豁达: “不用思量今古, 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 白首忘机。” 他淡看今古, 超然旷达, 甚至以此自许, 认为世上没有几人能像他那样 “白首忘机”。 孩子们最爱听我讲苏轼, 被贬黄州却能写出旷古的 《赤壁赋》, 又能做出后来“流香百世” 的东坡肉, 被贬岭南还能写出 “日啖荔枝三百颗” “此心安处是吾乡”。

有喜欢的诗人做表率, 又有我的鼓励做支撑。 慢慢地, 有胆大的同学站起来表达, 气氛活跃起来了。 我发现有的孩子评价很到位,能够观察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肯定,如: 爱劳动、 脾气好、 学习勤奋;有的能细腻地发现别人的不同之处, 如爱笑、 安静、 羞涩; 一个女孩儿很真实地说自己有些善良……孩子们眼睛都亮晶晶的, 噙着笑。他们站起来, 眼睛看着对方, 真诚地夸赞。 我想, 他们也会在内心寻找自己的优点, 默默为自己鼓劲,冲自己微笑。 从此以后, 我便经常找时机, 让他们夸夸自己与同学。每当这时, 教室里的笑声格外脆亮,孩子们个个小脸扬起, 神清气爽。

学会自我欣赏, 是为自己播撒阳光的美好行为。 这种自我美化也是一种积极心理适应, 避免自尊心的受损与消极情绪的产生, 使自己更有动力。 作为教师, 面对生机勃勃的学生, 要谨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和引导他们自我发展。

好吧, 就让孩子们先学会多夸夸自己, 夸夸他人。

嘘, 你的小秘密不要告诉我

总有孩子想私下里说话, 在你离开一阵时, 他们就会嘁嘁喳喳起来, 不知怎会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 有那么多不想与众人分享的悄悄话。 先是小声的, 像蚕啃食桑叶般, 若不制止, 那么就如同风从湖这边拂到那边, 小小涟漪便漾起波浪, 水声哗哗了。

待你出现, 有的能一下收住,再恢复认真思考模样; 有的嘴里似乎还含着来不及咽下的话, 只好扯着嘴角; 有的来不及摆回正襟危坐的原样, 身子依然扭着……这时,我不会去问他们在说什么, 也不会大声呵斥; 待我轻笑一声, 他们又会坐正身子, 视线放平, 肩膀也放松下来。

总不能以一个模板来刻印他们, 允许他们有一些小小自由, 也呵护他们属于自己的秘密。

学校里, 有位老师引导孩子公开自己的秘密, 也从中发现了不少“内幕”: 班上有用手机查题目答案的, 有偷偷玩电脑游戏的, 有用微信聊天的……有的孩子说着说着,竟然哭了起来。 她还饶有兴致地在办公室里描述着, 模仿着孩子边哭边说的样子, 但我却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我知道, 这些孩子还算是朴实的, 但恐怕也有避重就轻之嫌,他们知道老师希望他们说什么, 也知道如果自己不说出一些, 可能会被其他同学 “检举揭发”。 其实,被拿出来在班上 “曝光” 的内容已经不是秘密了。 而且这样一来,“秘密” 一词似乎就与 “偷偷犯错”“不可告人” “小罪恶” 相关联了。于是, 孩子们不敢再有秘密; 如果有, 也会担心被人告诉老师。

我不会让孩子吐露自己的秘密, 尤其是在全班同学面前, 毕竟他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大孩子了。 而是建议他们学会写日记, 并坚持写日记, 学着与自己对话。 其实, 秘密也与 “甜蜜” “小欢喜” “期待” “属于自己的忧伤” 相关, 在内心保存一些自己的小秘密有何不可呢? 不如让孩子享受拥有小秘密的快乐吧!

曾经读到一篇文章, 叫 《成长中最大的敌人, 是羞耻感》, 恰好能够解读我对此事的感受。 文中写道: “我们行走于人群中, 一半叫谨慎, 一半叫瑟缩。 我们已经不需要任何人来给我们施加 ‘羞耻感’了, 那早就内化于心的一个声音,反复在说: 你这样很傻的, 你还没准备好, 你会出丑的。 在迎向别人的目光之前, 我们已经把自己审判了千万遍。” 我把文章打印了贴在案头, 予以警醒。

有时会听到对学生的批评: 这样你觉得丑不丑的? 你有没有羞耻心? 脸皮怎么这么厚的? 认真想来, 这些话绝不能随便说。 在孩子成长的路途上, 我们做老师的, 不能强化孩子们的羞耻感, 不能让“羞耻感” 成为孩子成长中分量很重的一个词。

据说, 有位文化专家经常被家长们邀请给孩子题字, 希望他写一些关于成功的激励话语, 而他总是题 “止于至善”。 我觉得我们老师也要把这句话题给自己。 教育需要止于至善的大真、 大爱、 大诚、 大智, 需要从心底里尊重每一位孩子, 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能解的 “罗生门”

上课铃刚响, 昆昆拿着断了的眼镜腿跑过来。 他向我汇报, 有一群人在教室里挤着, 眼镜不知被谁挤掉了……我在脑海里立马抓住“一群人” 这个词, 有些恼火: 下课才一会儿就一群人挤到一块儿,闹嚷嚷的, 还惹出事来了。

我马上走进教室, 问刚刚是谁挤在一块儿玩, 把昆昆的眼镜挤掉的。 没有人主动站起来。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不会再打小报告了, 而且还会形成 “攻守同盟”。 面对一片沉默, 我和孩子们再次聊起了堂吉诃德, 前段时间班级的整本书阅读, 就选了塞万提斯的这部长篇。堂吉诃德始终坚信正义, 认为 “真诚还没和刁恶搀杂在一起, 公正还有它自己的领域”。 这段时间在读毕飞宇的 《苏北少年 “堂吉诃德”》, 那些苏北少年纯真朴实, 一个个故事令我们难忘。 而我们的孩子此时面对事情却不敢担当, 我长叹了口气, 向他们如实表达了自己的失望。

终于, 最后排的两位女生站起来, 指出是徐徐、 楠楠等四位男同学。 冰封的湖面终于开始有了一丝裂痕。

楠楠为自己辩解, 说他只是在后面, 但没有参与, 且有同学为他证明。 但我仍然抓住 “一群人” 不放, 追问还有谁参与了。 但没有人再站起来, 他们都只是静静地看着我。

我一直教导大家要正直, 学会担当, 不希望教出内心怯懦、 推卸责任的学生。 “既然现在是三个人, 那么修眼镜的钱就由他们平摊。” 我宣布完就准备上课。 这时听到教室左后方角落, 陆陆与楠楠在小声嘀咕。 我让陆陆站起说, 他说徐徐并没有参与哄挤, 只是站在教室最后面。 我肯定了他的 “仗义执言”。 徐徐也站起来补充说, 他是和其他同学一起挤着玩的, 但他在最后一个, 没碰到昆昆的眼镜。我也肯定了他, 当有人为他证明的时候, 并没有立马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 也很诚实。

昆昆说, 他自己也参与了玩闹, 不知被谁一推, 手一抬碰上了眼镜, 就掉了下去。 铭铭也发话了: “我是往后倒的, 可能就碰上他了吧。” 就这样, 事情有了新的发展, 谁都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也都愿意赔偿。

我和同学们就此事总结: 事情的结局并非皆大欢喜, 而是应该引发深思。 首先在教室里玩耍要注意安全, 危险游戏不能玩; 其次, 当遇到事情的时候, 不躲避, 不隐瞒, 要坦诚面对, 敢做敢当。

没想到, 事情还有了新的发展。 下课后, 娇娇悄悄跑到我这儿, 告诉我是施施大喊一声后推了徐徐, 徐徐才往后倒的。 而施施说, 她当时在写作业, 徐徐玩耍时推了她桌子, 她忍无可忍才去推的。 徐徐承认了, 又说她推得并不重, 只是自己无意中往后倒, 碰到了昆昆……

我开玩笑说: “原来是因为施同学不够温柔, 推人的力气又过大。” 大家笑了。 我又说: “徐徐下次不要总招惹别人, 大家也不要在教室里哄挤着玩。 都注意安全,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大家点点头, 这件事就暂告一段落。昆昆的新眼镜已经配好了, 没要徐徐的赔偿。

本可能会是罗生门的事件, 终于由于同学们没有各自逃避责任而得以解决。 在成长的过程中, 孩子们可能会丢失一些珍贵的东西, 但书籍会帮助他们一一捡拾回来。

台湾学者齐邦媛在 《巨流河》里回忆深植生命的书缘, 并称之为终身之福。 阅读就是不断去遇见,总有一天, 我们会在不经意的时间, 不经意的地点, 会因阅读而让自己的生命有种种改变。 我要让书香萦绕我和孩子们, 让咀嚼下去的文字汇入他们的精神血脉, 帮助其成长为直立的大写的人, 让他们的童年变得丰满, 并拥有柔软的力量。

猜你喜欢

羞耻感徐徐秘密
人的羞耻感从哪儿来
成长中最大的敌人,是羞耻感
过路口,先看灯
处暑采菱忙
箭猪先生的暖心被
愿望树的秘密(二)
你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
3月,春风徐徐
我心中的秘密
第十三章 进化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