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课前“微听写”,强化小学高年段语文听写训练

2020-02-24中山市侨中英才学校吴丽光

师道(教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听力书写词语

文/中山市侨中英才学校 吴丽光

一、听写的现状

少书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迅速进步,许多年轻人开始依靠智能键盘等自动输入汉字工具,减少了他们使用手写汉字的机会,正确地书写汉字的效率和能力有所下降。

少听写。许多教师平时不怎么重视听写,习惯把听写安排在单元结束后,或者复习考试前,结果发现最难缠的依旧是字词句等基础知识。

单一听。学生听写,操作时,往往要么是教师报,学生自己听;要么家长报,学生自己听。而且往往总是教师报什么听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始终是处于被动接受、机械接受的状态,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学生始终处于消极状态。在学生记忆的仓库中,知识只能认为是暂时的,并没被有效地进行录制。

听写,至今仍是学生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测试的第一部分大题就是综合听写题,所占的分值还不少。2019年中山市夏季期末考试的语文学科听力更是完全摒弃了专业老师进行人工的播报,采用了电脑数字语音的方式播报,这对于同学的听写能力训练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使学生的听力训练才能听得真正有效呢?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前三分钟,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听写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听力和读写水平。

二、听写训练的重要性

极大激发全体学生的潜能。听写训练,面向全体学生,听写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综合能力竞赛的学习过程。全体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全神贯注,争分夺秒,耳朵、眼睛、手、头脑高速运转,当他们的听写效果不错时,则每个人都会激动万分。这样的努力听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还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潜能。

丰富了学生词汇,夯实“双基”。听写巩固和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夯实“双基”。在巩固和反复的词汇听写训练过程中,可以极大地加深和提高学生对课文中字词的识记和正确理解,变消极的词汇为积极的词汇,最终内化为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语言。词汇听写既充分展示了听写训练的过程,又充分反映了听写训练的成果,有利于准确、直接、快速地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感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观察和感悟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听写能力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一方面凭借对语音的感知唤起对于相应语言字词的理解和识记;另一方面,又须迅速将生字词的音、形基本知识转化为形、义知识并作出语音输出时的反应,这样在听写能力训练中可以不断敏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学习能力。由于学生的听写直接对准语言文字本身,所以,它有其他语言训练手段所没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提高学生书写的速度,养成良好书写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听写中,速度训练是很重要的,如果汉字书写没有一定的速度就可能跟不上了。有些同学的字写得挺漂亮,但是书写速度很慢;有些同学的字速度较快,但是书写很潦草。通过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听写速度训练,引导他们更好地克服自己的不足,书写工整与书写速度齐头并进,在他们写语文作业时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能够帮助科任老师及时有效地检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课堂听写的数量相对较少,老师完全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地批改,能够及时让学生体会和看到每一位老师对学生听写基础知识的识记检查情况和指导,老师可在听写本上直接对每一位学生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或在检查批改后直接找学生当面进行沟通。这样每天都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字词句的掌握状况,小小的“听写本”无疑就与学生形成了一座促进师生间交流和互动的有效沟通桥梁,非常便捷而且有效。

三、优化听写内容,创新听写形式

(一)优化听写内容

语文听写的材料以语文的基础知识和经典阅读为主。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听写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字词,还延伸囊括了大量的句、段,部分名家作品,一些语文阅读过程中所必备的文体基础知识等,都可以被用作语文听写的内容。因此,听写不能仅仅局限于小学语文课本。

1.听写重点词语,纠错字。词语是最基本的知识和语言表达的单位,是语文听写的重要组成。教育部编版新的语文教材给每一篇精读课文标注了重点词语,选择听力材料注意有针对性,突出重点。语文教师需要凭借日常教学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把一些容易发生写错别字的重点词语进行统计、整理出来,作为听力重点。

2.句段听写,强积累。越往高年级学习,单独的词语已经不能满足同学的求知“胃口”,课文中一些意味深长、句式鲜明、描写生动的句子、段落,都可列入听写的范围。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正确记忆和精彩语句的积累,还为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和文化品赏助力。

3.专题听写,强主题。根据本单元的主题,课外寻找相同主题的句段进行听写。如部编版五年级第一单元的主题“一花一鸟总关情”,笔者除了听写课内重要句子,还搜集一些名家笔下关于花鸟的句子作为课堂上的拓展内容,同时也作为听写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积累类似的知识,以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也增强大家语文学习的兴趣。

4.课外听写,扩视野。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搜集一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小学生优秀作文的精彩段落让学生自行摘抄背诵,而后再对学生进行课外听写的训练。学生事先知道老师听写这些内容,往往会“偷偷”背诵甚至默写,如此,听写的过程变得更简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优势心理,胸有成竹,对听写充满期待和浓厚的兴致。

(二)创新听写的方式

1.根据语义提示听写

教师口头表达某些词语的意思或者古诗词的翻译,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把相对应的内容写下来。比如,师曰 :“做事情目标坚定,毫不犹豫,如砍断钉子切断铁”。学生即书“斩钉截铁”。学生在进行提示式听写的过程中,既有效地强化了词形,又有效地巩固了课文的词义,加深了对于词义、诗句的认识和理解。

2.纠错式听写

听写的主要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识记正确的字形、积累正确的词句。因此,在学生听写的必要时候,对一些难写或者易错的正确字词,加以提醒、暗示或者是点拨,使得学生特别留意“高危”区域,对字词的正确“容貌”加深了印象。例如“德”这个字的右半部分错误率太高了,学生常把右边部分的中间一横漏写。笔者在课堂教学时把“德”的右半部分编写成一句话,听写时便向学生提醒“‘十四一心’想回家”。

3.创设语境听写

(1)“课文回顾”填空

抓住文章中优美精彩的片段,采用填空式的方法进行听写练习。比如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此篇课文中有大量描写圆明园昔日美景的四字词,老师结合课文内容,把这些词语巧妙地融入答句子中去,采用填空的形式给学生们“直播”听写。譬如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2)“播放画面”听写

根据课文中的精彩描写,选择相对应的图片,让学生根据画面提示写句子,如在我们学完《白鹭》这篇课文后,老师可投影几张介绍白鹭的图片,附文提示 :“看到图上的白鹭,你会想起课文中的哪些介绍白鹭外表的句子?请写下来”这就不是单纯机械地记忆课文中的词语了,而是在一种语言的环境中进行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记忆和其运用的一种完美结合。

4.角色变换听写

(1)多媒体录音辅助听写。学生自行选择课文中的内容,或者是古诗、或是精彩的语句片段,邀请几位不同的语文老师或者是发音比较标准的家长、同学事先录好声音,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播放。孩子们在“似曾相识”的声音中听写的同时估计也一定能从中发现“声音”的奥妙。

(2)教师设置“小老师”听写。自家人给自家人播报听写,双方的听力敏感度、听写积极性自然升高,因为他们要考查别人,首先自己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对于被考查的听写者来说,则会因为听写者、听写方式以及内容的不断发生变换,因无法准确预测而自然产生的一种新奇感,进而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听得专心,记得牢靠。

(3)放手让学生自己提供“听写材料”。老师可以巧做一个“会偷懒”的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听力材料。以上的方式方法走过一遍后,老师可设立听力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合作研究选择有利于听力的材料,报给全班同学一起进行听写。这时学生可以站在老师和学生的实际角度去选择合适的词语或者句子,这样都有利于强化全班同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哪些字容易写错写混、哪些句子他们更喜欢,相信材料会是更贴近了全班同学实际。考查者和被考查者都会经历一个“全神贯注”的过程,对一些“高危”区域的词语或字形都留有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听力书写词语
Unwritten 尚未书写
容易混淆的词语
用什么书写呢?
找词语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