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社交软件的介入对90后血缘家族关系的重塑
——以微信为例
2020-02-24王文静
□ 王文静
一、关于家族中新媒体社交软件的使用情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交软件诸如微信也迅速风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新媒体社交软件不仅仅影响着作为“网络原住民”的80、90 后们,在更大年龄层的人群中,也有所介入,并对人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家族群的普及
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技术的介入,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新媒体社交软件纳入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调查人群中,拥有家族群的人占90%以上。而在这些家族群中,最多的是跨越两代和三代,一代和四代则比较少。在家族群中,人们和亲人们的交流频率大都在1-3 天,相比以前只有在走亲访友以及节日中才团聚的情况,现在亲人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是相当频繁了。
(二)朋友圈的使用
问卷调查显示,家族群的成员都会使用朋友圈,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朋友圈中展示,而且会相互评论对方的动态,进行彼此之间的互动。长辈与长辈之间、小辈与长辈之间以及小辈和小辈之间都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在笔者11月的问卷调查中显示,73%的人会评论亲人们的朋友圈,83%的人的亲人会评论自己的朋友圈动态,也就是说,家族之间通过朋友圈互动进行交往,这样的情况越发普遍。现在的朋友圈,已不仅仅是“朋友”圈,更是“亲人”圈、“家族”圈。
二、新媒体社交软件介入后家族交往的变化
新媒体社交软件介入家族生活后,传统的家族交往被进一步丰富,交往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现实中的吃饭或者走亲访友,时间也不仅仅是只有在假期或者传统节日,而是变得更加碎片化。
(一)交往方式不再局限于线下
在新媒体社交软件进驻到家族生活之前,传统的家族交往一般是去对方家中探访或者集体聚餐,有些距离较远的亲人之间则会通过电话以及写信来实现交际。新媒体软件的介入则丰富了家族交往的方式,视频、语音、家族群、朋友圈等,交往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线下,线上的各种交流已经成为现在交往的常态。
(二)交往范围扩大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家族群被分裂到各个地方,很多亲属都因为距离的问题日渐疏远,新媒体社交软件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消极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等软件与已经渐渐疏远的亲人取得联系,家族渐渐变得庞大起来。
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68%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了家族群之后,联系的亲人变得多了,交往范围在扩大。而且这种线上的范围扩大也会渐渐蔓延到线下。
(三)交往频率变高
传统的家族交往,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次数相对较为固定,而在新媒体社交软件介入后,家族交往的频率明显增高。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63%的问卷调查者认为有了家族群之后家族交往的频率变高了。
线上的虚拟交流,对于时间和地点等都没有限制,时长也很有弹性,有空的时候可以交往久一点,忙的时候可以简短交流,并且很多人对于这样的新媒体社交软件和其中的种种功能非常感兴趣,使用这些社交软件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宽松环境下自然使交往频率大大提高。
三、新媒体社交软件介入后家族交往的特点
(一)跨辈分的平等交流
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族交往在新媒体社交软件没有介入之前,辈分约束相对来说较为分明,年轻一辈和年长的亲人交流时,言语会比较礼貌,也会注意肢体动作和各种口语表达。而有了类似于微信这样的新媒体社交软件之后则大不一样,在家族群里,由于现如今各种表情包的盛行、虚拟线上环境里轻松的氛围,小辈和长辈之间的交流越来越轻松随意,长辈们在这种环境熏陶下也越来越能理解一些年轻人的幽默;亲人们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的生活动态,亲人与亲人之间在评论区形成良性互动,也消解了一部分的严肃性。
(二)时间的碎片化
传统的家族交往时间大体上是有规律地按照节假日的安排,如传统节日、周末或者孩子的寒暑假等。在新媒体社交软件诸如微信和QQ 介入之后,家族交往的时间渐渐变得碎片化,不再拘泥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是空闲时间刷一刷手机就可以与亲人们进行交流。
碎片化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交流频率的增高,不像传统的家族交往被现实的时间、地点等因素限制,这种碎片化的特点促进了家族交往,也拉近了家族亲人之间的距离,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三)主导关系的倒置
这里的“倒置”双方指“长辈”与“小辈”,小辈尤其指80 后和90 后这两代,在传统的家族交往语境里,主导一方无疑是年长的一辈。在新媒体社交软件平台上,家族交往则呈现出一种新的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小辈”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很多时候不再仅仅是一个学院辈分上的“小辈”,而是作为一个教授新媒体技巧和互联网常识的“老师”,在这样的语境下,传统意义上的主导关系被倒置,“小辈”在线上的交往中渐渐充当了主导角色。
四、意义
传统的家族交往与互联网环境和新媒体技术融合带来了新的改变,开放的线上环境给传统的家族交往注入了新的活力,不断改进的新媒体技术也使家族交往越来越时新化,诸如微信这样的新媒体社交软件则成为家族交往的线上平台。
(一)教育反哺
很多时候,我们口中的“教育”指的都是老师对学生、家长对孩子、长辈对晚辈等,而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年轻一代的“网络原住民”在家族交往中渐渐充当了“教育者”的角色。对于年长的亲人,年轻一代在教授他们如何使用社交软件上充满耐心,长辈们也会渐渐接受年轻一代给他们的指导建议。
在这里,笔者使用了“反哺”这个词,就像动物界中的反哺一样,在网络新媒体社会,在硬件技术技巧方面,家族交往中的教育反哺现象尤为常见,而家族关系也在这种教育与被教育、指导与被指导中日渐融洽。
(二)代沟缩减
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超过半数的人觉得通过微信这样的社交软件,自己与亲人之间的代沟减小了。这样的代沟缩减一方面是因为交流次数的增多,在传统的家族交往中亲人之间的交流次数相对较少,见面聊的内容也只是家常,代沟现象严重;而在社交软件里,交流频率变高,互动增多,缩减了代沟。另一方面,线上的交流比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更加轻松随意,在家族群里,在交流的时候很容易忽略对方的身份,使代沟缩减,家庭群活跃度越高,家族内的代沟就越小。
(三)家族归属感
在新媒体社交软件介入之后,很多人对于家族也有了新的认识,家族归属感也越来越强。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超过64%的人认为自己的家族归属感变强了。
网络化社会到来之后,大部分人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评价很消极,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功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在这样的悲观环境下,新媒体社交软件成为家族交往的线上平台,带来了乐观的结果,也表明网络化社会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疏离和隔阂,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在网络化社会的今天,家族归属感的增强尤为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