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涉台新闻栏目的叙事空间比较
——以《海峡两岸》和《军情观察室》为例
2020-02-24胡永彩
□ 胡永彩
《海峡两岸》(以下简称《海》)和《军情观察室》(以下简称《军》)分别是央视四套和凤凰卫视中文台的涉台时事新闻评论类栏目,都坚持客观公正的媒介态度,向受众传播台海局势,沟通两岸民意。在其影像符号的背后,有着各种叙事话语的组合,将两岸民众的心紧紧凝聚在一个共通的现实、情感与文化空间里。
一、现实空间比较
大陆和台湾在现实中存在诸多异同点,但血脉亲情、骨肉同胞是其现实认同感的基础。栏目对现实空间的描绘客观真实:《海》偏重综合性,新闻来源讲究直接确切;《军》专业性较强,偏重于收集转载的间接新闻来源。时事和评论是二者的共同点,都穿插有专家评论环节,客观现实中政党纷争、民意向背、经济荣衰、外交是非等都在二者的影像表征中得以真实建构。纪实性的影像、同期声、隐蔽拍摄镜头以及相关媒介报道例证、多方观点交锋等,都营造出真实客观的评论语境。
二者的编排策略各有所长。《海》的主持人回述、插播短片、询问嘉宾、总结陈词,《军》的新闻援引、询问嘉宾、影像分割、动画效果等,都为建构现实空间服务。从播出平台来看,中文国际频道和凤凰卫视中文台,都将两岸同胞作为目标收视群体,在技术上确保了其现实空间的认同。再次,两档节目都邀请两岸三地专家学者进行互动评论,都表现出殊途同归的传播理念和手段:《海》中的台北市议员王鸿薇、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张彬等,《军》中的香港著名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台北专家宋兆文、亓乐义,北京军事专家徐光裕、宋晓东等,这些专家、学者“在节目的话语串联中,起着空间符号的作用”①。他们作为两岸民众意见领袖代表了不同现实空间的民意思潮,其话语交锋所表现出的观点认同无疑在潜默移化中促进了两岸受众对台海现实空间的认同感。
在叙事层次编排上,都坚持消息层面的事实报道在前,然后抓住重大新闻进行深入评述,只是二者评论的角度不同。《海》中的嘉宾评论往往笔墨集中,针对短视频中所报道的社会政治现象,特别是台湾地区个别民意代表的“出格”言行单刀直入,言辞犀利不失幽默,嬉笑怒骂尽显政论锋芒。评论中时而引用台媒报纸观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时而借助实物证据、画板图示淋漓挥洒自己的独家见解。总之,针砭时弊、政论政党色彩相当浓厚。而《军》作为凤凰卫视的周三档栏目,回述阶段的军事新闻梳理汇编基本上由主持人董嘉耀快速口述完成,气势雄健,语速和节奏明显快于《海》中的客观平和报道。但《军》中采用多重视窗、画面分隔,专家影像与军事影像相结合的视觉呈现模式,带给观众强烈的冲击力。《军》中军事专家对热点话题的评析与解读则基本上来自于热心观众与军事爱好者切入时政、紧贴军情的疑难提问。专家评论立足于对军事局势的评估和预判,更注重事实胜于雄辩似的数据对比分析和逻辑严密的局势推理演绎。两档节目在评论方式上的不同,影响了现实空间认同模式构建的差异。《海》强调对台湾地区内部现实空间的营造与揭示,在客观公允中强化认同意识;《军》强调对台湾岛外部空间的精准分析,将台海军事局势置于博弈化的现实空间中,在可能性与必然性的辩证中渗透认同意识。
二、情感空间比较
作为电视时事类节目,二者都通过影像来建构情感空间,体现出切合两岸民众共同情感趋向的心理诉求。两档节目基于海峡两岸一家亲、骨肉相连的情感基础,在栏目的话语表述中,注重求同存异,追求互利共赢,以此来营造“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的情感认同空间。
由于两档节目内容所涉及的敏感热点及新闻来源渠道不同,二者在话语表述的策略上也存在差异。例如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军》中更多地体现为间接限制,较多地引用台媒、日媒、美媒、韩媒等的新闻报道素材和评述观点。而《海》中则以央视记者直接采集发回的报道为主,体现为直接限制。不同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方式也造成了两档节目在情感空间建构方式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军》的情感空间层次感较强,拥有相当宽厚的情感缓冲容量,容易引发观众较为理性的思索与判断。《海》的情感空间层次感较弱,具有较强的情感冲击力,容易直接唤醒观众较为感性的情感内蕴。两者都在相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基因的诱导和驱动下,通过专家评述话语的引导,使两岸民众在意识和无意识中碰撞出共同的情感火花。
节目中多方观点的交锋,主持人的话语调控,短片影像中对峙双方的思想碰撞,双方民意、政府及军事的客观映现等,都为情感空间提供了坚实的话语基础。浓重的华夏情调无时无刻不体现为观众欣赏节目时的集体无意识。在二者节目的情感空间中,着重塑造民族精神、“家—国”的集体映射,使得华夏一家的民族归属感得以强化。在对现实事件的评论中,暗含着对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及民族自强意识的召唤。二者的叙事都是把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作为出发点,在话语表述中强化受众对民族精神的集体记忆。
《海》分为“热点扫描”和“热点透视”,《军》既有回述,也有评析。节目的板块式结构,制造了情感空间生成的文本间性,情感话语的感染力将两岸受众的心凝聚在同一空间内。事与理的递进,让受众对情感的感悟与认知从表象走向本质,坚定了情感走向的归一性。两档节目中信息传播的时事性特征令情感空间具有现实贴近性,对受众形成具有前瞻效应的情感推动,使情感空间走向和合的审美归真,升华出由个体到群体的时政舆论与共享融通的民族精神。
三、文化空间比较
以文化为视角,两档节目都通过意识形态策略将大陆和台湾两个地理空间联系起来,融合为一个叙事空间。两岸民众同属华夏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历史身份和相似的文化心理,有着相通的文化体验与命运感悟。从台湾的兴衰历史来看,郑成功、刘铭传等爱国将领的民族精神光耀千年,生生不息。日本殖民侵略的历史伤疤、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钟,让两岸民众都向往着民族的强大。这种文化诉求,都在二者的影像中得以渲染彰显,并最终促成民族文化空间的认同。
文化是流动的,它的内涵伴随着社会发展显现出不同的话语表征。在两档栏目中,《海》的节目宗旨是跟踪海峡热点,反映两岸民意,偏重于政治内涵的体现,而《军》的节目宗旨则放眼全球局势,评析中外军情,侧重于军事内涵的映示,这既跟二者的节目定位有关,也表征为文化策略的美学镜像。《海》中的故事化评点方式是节目看点,平易近人的语气语调是栏目特性,在平和风趣中透析现象,在翔实准确中评判事实,加以演播室的异地链接,形成一个虚拟的栏目文化空间。《军》中,丰富、有趣的电视动画是节目的亮点,大量信息与快节奏是节目的特色,每周网罗很多信息,又有海内外多方视点,即使是专题部分,也辅之以快节奏的音乐,制造出紧张的氛围。“真实的战争是灾难,虚拟的战争却是游戏,也是娱乐。信息、节奏,加上恰到好处的包装与纯军情目光的解读,增加了节目卖点。”强烈的军情互动意识,构建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栏目文化空间。
作为沟通两岸民情民意的新闻栏目,文化的相通性是空间建构的基石,这尤其体现在节目视角的选择上。这里的视角有专家的,有民意代表的,有政治人物的,有新闻媒体的,体现为多方共存的文化生态格局。在多重视角的聚焦下,文化的凝聚效应得以凸显,民族文化的凝聚力陡然增强。尤其是《军》中网友视角的参与,无限开放性的网络媒介与直观迅捷的电视传媒联系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军情传动力,大众群体的文化参与及公共空间的文化建构效应得到彰显。
新闻世界中的文化空间,是传者与受众共同建构的,居于民族文化场的中心地位,对各种民情民意进行适时调控,平衡公共舆论的文化走向。新闻话语的文化立场在节目中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在媒介视野中塑造了一个文化的“想象共同体”。依据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二者的文化空间建构就形成了一个权力的分配鸿沟,传统文化积淀的文化心理与当下台海现状的民众欲望形成冲突,抹平鸿沟、回归统一成为两岸民众共同的文化心理诉求。当前,这个虚拟的文化空间中仍然具有种种不和谐,蔡英文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一意孤行坚持软性曲线台独路线就是例证。不过,两档节目都在试图弥合这种不和谐的文化鸿沟,从语言选择到话语表述,都为了建构一个和谐的文化语境,即文化空间的双向互动与融合。
四、叙事认同:人与空间
“人具有生命、生活与生存的三层民生形态”②,现实空间给予生命的物质存在,情感空间给予生活的心理存在,而文化空间给予生存的社会存在。栏目中主持人的语境意识、交流意识及记者意识都映现在空间的建构中。《海》的主持人李红、桑晨及《军》的主持人董嘉耀、马鼎盛都是个性化色彩非常浓厚的主持人。他们以自身的话语表述及个性魅力征服了受众,搭建了两岸民众构建情感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桥梁和纽带,进而反映在两岸“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现实民意和民族精神中。
“人在空间可以有着多种存在方式,可以是诗意的栖息,也可能是疲惫的喘息。”③栏目中的话语表征,有着不同的诉求。从叙事节奏来看,《海》的话语平和、论述充分,表现为诗意的话语空间;《军》的话语紧凑、论述精辟,展示的是喘息的话语空间。政治题材的暧昧性,是要通过栖息的话语空间来揭示谜底。而军事题材的特性,是要通过喘息的话语空间来展现动态。两者的风格化差异,对应了不同欣赏需求与心理期待的受众,唤起他们对空间的人本认知,实现意识形态的召唤效应。
由栏目《海》及《军》所建构起的叙事空间,可以衍生出现实空间、情感空间与文化空间,三者之间是相互建构、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为传播的观念来看,节目中的角色是作为媒介化的人居于叙事空间中”④,两岸的受众是作为群体化的人居于衍生空间里。叙事空间的认同包括现实、文化及情感三个方面的认同,两岸受众在接受栏目信息的过程中,就对三者形成整体性的认同。“意识形态包含在叙事空间构成中,认同的过程,也就是接受意识形态召唤的过程。”⑤由此,栏目的沟通民意、共图和谐、走向统一的主流价值观得以架构和彰显。
注释:
①李曦珍.电视即符号——西方“电视镜像”符号批判理论探要[J].甘肃社会科学,2008(04):76-79.
②赵雅文.生活·生命·生存——民生电视新闻的三个层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02):52-53.
③[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3.
④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5.
⑤[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