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认识实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02-24赵艳敏阳献东
赵艳敏,阳献东,李 婧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1)
1 前言
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课程,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1]。服装生产认识实习是我院(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集中实践性环节,为期两周,是本专业本科生大四上半学期的课程,其实习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对服装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服装的一些专用设备有一个全面的学习和认识,增加对服装企业的深入了解,提高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生产认识实习的主要内容是进行相关服装企业的参观,并进入车间、研究所和实验室等进行实地跟班实习,学习有经验的服装工程技术人员的实习经验,聆听实习相关的专题讲座。通过服装认识实习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专业范围,增强对服装生产的直观认识,对服装生产全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
2 服装生产认识实习课程教学现状
服装生产认识实习课程是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其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这个过程是知与行、静与动、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过程[2,3]。针对我院目前服装生产认识实习的教学模式,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本校服装专业生产认识实习是大四上半学期,也就是整个大学本科阶段第七学期的课程,学生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基本已经接近尾声,后期课程主要是毕业设计,学生很难认真沉下心思去好好完成实习任务,大多数学生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毕业设计或者就业的相关资料,导致实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有懈怠情绪,并没有达到课程学习的真正目地,学生的收获较小,课程效率较低。
2.2 实习自觉性差
生产认识实习一般在距离学校较近的服装公司,学生离开学校单独自觉的完成实习任务,为期两周的时间,老师会不定时抽查。经过抽查发现,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每天按时到公司实习,并用心完成实习任务,很多学生不能按时到公司,也有一部分学生出现聚众聊天、偷懒的情况,没有珍惜实习机会,自觉性较差。
2.3 重成绩,轻过程
服装行业是轻手工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和人才越来越多,高素质实用技术型人才日益受社会青睐[4],服装生产认识实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生产管理、动手能力、与人沟通、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学生消极对待,实习过程不认真,技能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完成实习的目的就是能够课程考核成绩合格,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学习的过程上。
3 立足实际,提高服装生产认识实习课程教学质量
伴随市场竞争日益严峻,社会对人才各方面能力的需求日趋提高,只有理论知识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服装生产认识实习就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门实践课程。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得来,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立足实际,提高生产认识实习课程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以后更好的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
3.1 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服装生产认识实习安排在大学阶段的第7 学期,第8 学期已经没有专业课的学习,学生重心放在毕业设计以及找工作方面,很难达到生产认识实习的目的,应适当提前,放在第4 或者第5学期,也就是大二下半学期或者大三的上半学期,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一部分专业知识,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有很多学生迷茫找不到学习重心,此时安排生产认识实习,让学生直观的看到自己专业的整体运营以及产品生产,通过亲身体验,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确立目标,后续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3.2 建立相互监督的小组制
生产认识实习场所主要是学校外的服装公司,老师不能随时监督,实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觉性至关重要,可以采取实习前将学生进行分组,按照4~6 人分组,建立相互监督的小组,并轮流担任组长,增加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实习期间的自觉性,提高实习效率。
3.3 灵活考核方式
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应避开实习报告重要制,加大过程管理成绩比例,目前该课程的平时成绩占比50%,可以提高到60%~70%,激励学生更加注重实习过程,提高学习积极性,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工厂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动手能力,按时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的能力。
3.4 加强校企合作
服装专业进行校企合作是当前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比较流行的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环境和企业的实训环境[5,6]。通过增强校企合作,学生不仅可以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第一时间运用到生产之中,同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反馈给学生,两者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更具有专业竞争力的学生,一举两得。
4 总结
通过对服装生产认识实习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针对学生参与性不高,自觉性差,课程回报率低等情况,提出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建立相互监督的小组制,灵活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加强校企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提高生产认识实习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