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语与呐喊:私纪录片的真实观念探究
2020-02-24王攸宁
□ 王攸宁
长久以来,受直接电影的影响,旁观的准则一直被奉为纪录片的“圣经”,直到真实电影的出现,用在场打破了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而私纪录片的发展,不仅是对旁观准则的进一步挑战,更是对纪实美学的进一步拓展。
一、何谓私纪录片
由于日本长久以来存在的以暴露隐私和表现自我而著称的“私小说”文学传统,日本学者那田尚史借鉴“私小说”概念,将“日记电影”“家庭录像”“散论电影”“个人电影”统称为“私纪录片”(Self-documentary),“指视觉艺术家直接拍摄自己或者记录私人环境的作品。”①为了进一步明确私纪录片的概念范畴,我们不得不将眼光投向日本“私小说”文学传统,以此来考量私纪录片的概念特征。
日本私小说产生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而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又受到法国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摒弃了科学的立场,认为作家只不过是一种媒介和想象的报告者,形成了回避价值判断和绝对客观描写的基本理念。通过考察私小说的作品,学者潘世圣在《关于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私小说”》一文中总结了私小说的三个特征:“一是取材于作者自身真实生活经验的‘个人性’‘日常性’特征;二是心境小说所表现的心理性特点,即描写那种近于和歌俳句的心理境地;三是第一人称的叙事形式。”②私小说的这些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私纪录片的叙事和观念。
因日本的个人讲述传统决定了私纪录片作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被人们所接受,而私人化的叙述也从文学进一步蔓延到影像领域。那田尚史将视觉艺术家直接拍摄自己或者记录私人环境的作品定义为“私纪录片”(Self-documentary)。徐亚萍在《通往真实的自我——中国私纪录片研究》③一文中提出,通过暴露隐私和挑战禁忌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了隐秘而真实的自我。在私纪录片中,拍摄者会不自觉地加入或影响影片叙事。学者黄钟军在《台湾私纪录片的个体认同和公共表达》一文中认为,能够纳入“私纪录片”概念范畴的,必须具备以下特性:“以自己或者家人、朋友为题材,且家人、朋友还应是相对亲近的关系,会涉及到相对秘密、隐私或不公开的空间,内容上常偏自我反思和内省,也有自己与家人或朋友之间私密的对话、互动;同时,拍摄的主、客体统一,即拍摄者也是被拍摄对象,或者拍摄者能够参与到被拍摄者生活叙事之中。”④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私纪录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拍摄主题上,涉及私密题材,会暴露隐私和挑战禁忌。
2.拍摄对象上,拍摄者和拍摄对象之间具有亲密性和熟悉性。
3.拍摄方式上,拍摄者本身也是拍摄对象,会加入或影响叙事。
4.拍摄内容上,展现日常的诗意和私人化的情感。
从“私小说”到“私纪录片”,“私人性”由文学领域进入影像领域。两者的共通性促进了这一转变,其本质是自我在私人领域的认知被纳入到个人书写样式的大体系之中。
二、私纪录片的叙事素材
私纪录片的叙事素材是关于现实世界的语法。纪录片叙事与故事片叙事是有区别的,学者聂欣如曾言:“纪录片与剧情片的不同主要在于素材而不在叙事。”⑤纪录片大多是非多机位拍摄,这与精心设计画面的故事片不同。对于弥补非多机位拍摄造成的画面不连贯,纪录片会采用画外音或者其他画面镜头来修补。纪录片的素材在大部分情况下不是能够人为控制的,而故事片能够通过精心设计让镜头和镜头之间存在逻辑。强调纪录片的素材在于明确私纪录片作为一种更加私人化的纪录片类型必然会带来的主观性倾向。因为纪录片的素材并不能像故事片一样会经过精心设计,这决定了在剪辑上带来的个性表达,即作者会采用怎样的叙述和画面来缝合这些画面。相较于在剪辑层面上无法形成逻辑关系的并列镜头,序列镜头是能够在镜头与镜头之间找到逻辑依据的。序列镜头通过匹配(两个互相连接的镜头在景别和角度要有不同)、方向(同侧机位原理)、轴线(交流者之间假想的连线)等规则,在镜头之间建立物理和心理原则。因而在关于私纪录片的叙事中,既要考虑如何尊重自然素材,又要考虑如何组合叙事。
私纪录片的素材作为一种取自自然的素材,决定了它与现实世界有一种索引关系。正如巴赞所认为的新现实主义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是经过分解组合的影像,而是真正地关于现实的印记。银幕和现实之间不是隔绝,而是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当然这只是新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流派所呈现的美学特征,但也侧面说明了作品与现实作品之间潜在的关联性,也就是我们说到的索引关系。无论怎么处理纪录素材,都难以磨灭它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因而纪录素材特有的对现实的关照,从一开始就为观众预设了一种真实的观念。私纪录片素材则是一种私人层面与现实的索引,无数个私人索引组成了关于时间和历史的索引。在现实的拍摄过程中,倘若需要溯源人物以前的经历和生活,就需要采集素材。这些素材包括以前遗留下来的物品、照片等实物,除此之外,还有至关重要的记忆。记忆是纪录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表现为对以往的搬演和现在的采访。因为记忆本身就带有的私人化和情感化的特点,因而私纪录片素材的意义在于真实展示了一个人对一段事物的认知和情感。私纪录片的叙事从素材层面就决定了它不会是客观和理智的产物,而是一种私人情感层面的真实。
叙事素材所特有的语法和索引关系影响了私纪录片叙事,但这并不妨碍将其视为一种关于现实世界的阐释。在打破了纯粹客观神话的今天,私纪录片的创作更不会囿于常规,纪录素材是对现实世界的印记,也是制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创造性阐释。以“我”为主的私纪录片对于“我听”“我见”“我想”具有绝对发言权,无论纪录素材与世界具备怎样错综复杂的索引,都不过是作者输出认知和情感的工具。这必然会引起关于私纪录片中真实与虚构的讨论,但制作者对视听的阐释哪怕不符合客观真实,但是却符合制作者的认知和情感真实。
三、私纪录片的叙事聚焦
介入亦是一种真实,旁观并不排斥在场。伴随着纪录片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绝对真实对于纪录片来说只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假设。作者本身的态度、观点和介入都是真实的一个方面。“我”的拍摄和“我”的观点都是“我”叙事的部分。这种纪实态度摒弃了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哪怕是从主观出发,但是因其坦率真诚的态度仍然会得到观众的喜爱和信任。
私纪录片是一种私人的真实,呈现出他说即我说的特点。根据热拉尔·热奈特的观点,当叙述事件通过主观的感知呈现出来时被称作内聚焦的叙事,其中又分为有固定的内聚焦、有变化的内聚焦和多重的内聚焦。其中固定内聚焦是指事件说明只经过一个人的知觉过滤,有变化的内聚焦是指焦点可以随着发展而改变,多重内聚焦是指不同人物的视点对同一事件的反复提及。而当观众无法得知人物的思想和感情时被称作外聚焦叙事。关于叙述者即叙述主体,热奈特在“元叙事”之外,又提出第一叙事(讲故事者的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二叙事(被讲述的故事中人物的叙述)。在私纪录片中,创作者大多采用内聚焦的叙事方式,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第一叙事与第二叙事结合。这体现在“我”在以“我”的眼光观察“我”所拍摄的人物时,同时会对拍摄的人物进行采访。除此之外,作为拍摄者会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作为被拍摄者在影片中也用第一人称叙事,同样是第一人称却是不同人物的第一人称。这也在内聚焦叙事的范围内,即有变化的内聚焦。内聚焦叙事方便作者以第一人称传达情感和认知,但是也会被诟病过于主观化。但相对于传统纪录片中“虚伪”的客观真实,第一人称追求的是内部的真实,哪怕这个真实是私人的。由此可见,私纪录片并不执着于营造一种客观真实的氛围,而是注重个人真诚的见解和主观层面的真实。
四、结语
无论是私纪录片的叙事素材还是叙事聚焦,都指向了私纪录片的主观化,而私纪录片的主观化又进一步拓展了纪录片的纪实功能。除了围绕在创作主体之外的文献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对于个人创作者而言,私纪录片还具有个人书写和影像疗愈的作用。私人化的叙述给予了普通人进入社会历史浪潮的机会,也提供了观察社会历史的多重视角,从而弥补了宏大叙事的缺失。因为私纪录片所具有的私密性,影片制作者在完成作品之后,还往往会具有与自我和他人和解的功能,也就是我们说的影像疗愈的功能。
私纪录片的主观化还促进了纪录片纪实美学的延伸。以往纪录片制作者坚持在作品中隐藏自己,避免直输观点。当旁观不再是唯一标准时,人们开始反思这种将客观和主观对立起来的真实观念,意识到绝对真实是一个理想化的结果。私纪录片中的私人记忆、私人情感、私人经验都是被表现的对象。一般认为纪录片中的主观表达难以让人区分叙事的真伪,难以辨别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界限。但也正如笔者在文中提到的,私纪录片和观众之间的契约关系依赖于观众对于所听所见的信任,如果能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的效果,那它便符合纪录片的真实。
私纪录片的发展让主观真实和心理真实被纳入纪录片真实的讨论范围。私纪录片告诉人们,主观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情感和认知也是真实的一种。纪录片除了反映生活层面的真实,也能反映心理层面的真实。私纪录片让真实观念从哲学层面延伸到心理层面,纪录美学的研究范围也进一步得到扩充。
注释:
①那田尚史,李瑞华.日本私纪录片的起源与现状[J].电影艺术,2007(03):132-137.
②潘世圣.关于日本近代文学中的“私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2001(2):106-112.
③徐亚萍.通往真实的自我——中国私纪录片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9.
④黄钟军.台湾私纪录片的个体认同和公共表达[J].当代电影,2019(03):78-81.
⑤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