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驱动背景下的高等学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
2020-02-2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陕西杨凌 712100)
长期以来,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教师的中心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科学研究只是附带性工作。随着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无论是规模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都呈现跨越式增长态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50年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以及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在这种态势下,高校仍采取传统的“教师带研究生”式的科研组织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科研任务的需要,所以高校的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急待推进[1]。建设一支规模适度、富有创新精神、能满足未来科技发展需求的专职科研队伍,既是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力量,更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
一、加强高等学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科研;而一流的科研,则需要一流的科研队伍。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高水平大学普遍拥有一支大规模、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2]。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涂传诒教授指出:“一个有创新能力的高校科研团队,除了教授及其指导的研究生外,必须有专职的科研人员参与。不论是从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角度,还是从做更为重要的科研项目角度,高校都需要建立有专职研究人员参加的团队。”[3]可见,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建设一支规模适中、创新能力较强的专职科研队伍是很有必要的。
(一)高校科研队伍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科学技术原始创新的源头活水,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家科教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科学研究作为高校的4项基本职能之一,越来越受到高水平大学的重视。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已公示的2017年40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截止至2017年6月5日)显示:有557个单位牵头承担了1 078个项目,项目总经费为215.81亿元。其中,121所高校承担了408个项目,占项目总数的37.85%;获得的项目经费总额达78.20亿元,占项目总经费的36.24%。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有255个,其中依托高校建设的有159个,占总数的62.35%。
2013—2017年,不论是作为完成单位,还是作为第一完成单位,高等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下简称“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通用项目上获得的奖项数量占获奖总数的比例持续保持较高水平(详见表1)。这表明高等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不仅在不断提升,而且具有一定的绝对优势。
表1 2013—2017年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的情况 项
注: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网站,经由作者整理
同时,2014—2017年高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基本都超过了项目总量的半数(详见表2)。这充分说明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较高的研究水平。
表2 2014—2017年高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项目的情况 项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经由作者整理
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主持和重大科技成果的完成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占居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高校科教人员对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以及国家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二)高校科研队伍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衡量一所大学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主要的评价指标便是该校是否具有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的科研能力[4]。总观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大多拥有一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从而使高校始终保持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竞争力。
例如,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的专职科研队伍规模分别达到了3 720人、2 872人、2 778人,均远远超过专任教师队伍的规模;特别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专职科研人员与专任教师的比例高达5∶1[5]。这些美国高校的专职科研人员基本上不承担教学任务,主要工作是进行科学研究。
再如,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针对世界研究型大学开展的数据调查显示,在世界上学术排名越靠前的大学,其年度平均科研经费越高,专职科研人员的数量也越多[6]。
(三)高校科研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等学校的四大基本职能。而科研与教学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缺一不可。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使他们走入社会后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培养更多优秀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汇聚之地,其科研水平的高低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不应仅仅是书本教育,还应重视科学研究和鼓励科技创新。
科研不仅可以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师资队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声誉,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7]。加强高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对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高校通过设置专职科研岗位,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研究生和博士后加入科研队伍行列,从而持续保持旺盛的科技创新活力和提高科研效率。其次,高校通过建设专职科研队伍,可以使大批科研能力强、科研业绩显著以及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相对较高的优秀的高层次、高水平科教人员从日常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学问题的思考和教学的研究上,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进而从根本上化解“科教矛盾”,促进科教深度融合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轮驱动[8]。
二、高等学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专职科研队伍规模偏小
教育部《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人[1999]16号)规定:高等学校的人员编制根据岗位职能、承担任务以及管理体制的不同,分为基本教育规模编制、专职科研编制和附属单位编制等三大类。2010年7月29日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鼓励学校通过制度改革,“建立多种形式的专职科研队伍”。显而易见,国家在不同时期都非常重视高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提出了加强高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意见和要求。
但是,从全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看,专职科研队伍的整体规模仍然偏小(详见表3)。受人员编制、财政拨款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职科研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这使高校科研任务快速增长与科研人员短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表3 “十二五”期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构成情况 人
注:数据主要来源于教育部网站上的历年教育统计数据,其中有关比例的数据经由作者计算
(二)专职科研队伍用人机制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传统的事业编制用人机制对高校的影响根深蒂固,高校在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方面缺乏大胆的改革与探索。2009年2月,科技部、教育部等5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该政策的出台引导和鼓励一些高校在用人机制方面开始探索和改革,并尝试建立一支以合同制用人模式为主的专职科研队伍。例如,有些高校以此为契机,探索建立了专职科研人员岗位合同制管理模式,通过采取长期与短期、固定期限与无固定期限并存的多类别的聘用形式[9],推动专职科研队伍的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
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专职科研队伍用人机制的建设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一是人员聘用观念相对落后,人事管理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基于事业编制的人事管理时代,认为合同制的聘用性质决定了科研岗位的过渡性和临时性特点,所以学校在资源分配、福利待遇等很多方面都将合同制聘用人员排除在外。这导致合同制聘用的专职科研人员将自己归为“校外人员”,甚至不少人还形成了“临时工”的负面身份认知[10]。二是科研项目负责人观念落后,习惯于使用由学校承担薪酬待遇的编制内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的钱”,难以接受用“自己的钱”支付合同制聘用人员工资的用人体制。
(三)专职科研队伍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责,所以一直以来高校的考核评价都是以保证正常的教学工作需求为基本前提。高校的考核评价虽然也涉及科研评价,但是主要以论文发表数量、获得科研经费数目等作为考核评价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刀切”现象。很少有高校针对专职科研人员单独建立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于高校的科研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不科学、不合理,难以全面体现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以及不同科研岗位的工作特点,所以不利于充分调动各类专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不利于激发专职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
三、加强高等学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全面实施对高校的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专职科研队伍的现状远不能满足科研任务的需要。国家也逐渐认识到“缺乏专职科研队伍是困扰高校科研工作上规模、上水平的一个瓶颈”[11]。因此,一方面,相关部门应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高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赋予高校更大、更宽松的用人自主权,从而切实加快高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步伐,确保高校有足够数量的专职科研人员能够正常地开展科学研究。另一方面,高校应充分用好已经出台的相关规定和政策,使国家的政策法规落实、落地,将党中央的好政策转化为国家的科研生产力[8]。
例如,国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明确规定:“参与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项目聘用的研究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等,均可开支劳务费。项目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开支标准根据其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其社会保险补助纳入劳务费科目列支。”高校应以此文件为指导,修订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细则,依托科研项目建立高水平的专职科研队伍,以科研项目带动专职科研队伍的建设,从而推动高校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建立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
专职科研队伍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主体和骨干力量,在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的专职科研队伍不仅包括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而且包括为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的实验技术人员以及从事材料采购、资料收集、档案整理、财务报销等工作的科研辅助人员。因此,高校的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应根据科研工作的需求和实际岗位的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体制和机制,建立一支“固定科研人员+流动科研人员”的专职科研队伍[12]。
首先,在研究人员队伍建设方面,鉴于其是高校专职科研队伍的核心力量,所以主要采取固定编制招聘的用人方式。一方面通过海内外公开招聘,吸引优秀人才加入高校专职科研队伍的行列;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为专职研究人员的必要补充提供后备力量,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固定的专职研究人员队伍。
其次,在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方面,鉴于其对保障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有些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所以可以采取固定编制招聘与临时聘用相结合的用人方式。这样,既可以保证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核心力量不流失;又可以及时解决某一方面的、临时性的人员短缺问题。
最后,在科研辅助人员队伍建设方面,鉴于其工作具有可替代性,所以可以采取临时聘用的用人方式。
(三)构建符合科研规律的科研工作评价体系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切实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用好人才、留住人才,高校应积极构建符合科研规律的科研工作评价体系。在专职科研人员的聘期考核、职称晋升考核等方面,要对以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科研项目的类别等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考核体系进行全面改革,按照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研究领域以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等,构建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体系,从而充分体现不同研究岗位工作的差异性,切实调动专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要侧重考核其科研论文的数量、质量以及影响力。再如,对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如农作物育种方面的科研人员,不仅要考核其选育品种的数量,更要侧重考核选育品种的推广面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同时,要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作为评价考核的主要指标。只有实施富有针对性的、符合科研规律的、体现公平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不断激发高校专职科研队伍的创新、创造活力,切实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四)加强青年科教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高校的青年科教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学生身份直接转换到教师身份,大多缺乏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经历。因此,高校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不应忽视对作为生力军的青年科教人员科研能力的培养。
一是要根据青年教师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爱好,配备治学严谨、业务精湛、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的资深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通过指导教师的“传、帮、带”,帮助青年科教人员进一步明确研究领域、加强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增强科研意识;帮助青年科教人员尽快融入科研团队[13],在团队带头人的熏陶、启迪下熟悉科研规律、掌握科研方法、提升科研水平,加快成长步伐。
二是要对新入职的青年科教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对其进行科研方法、科研项目申报流程、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技巧等科研业务相关内容的系统培训,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学生到科教人员的角色转变。
三是要定期举办青年论坛、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对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点评把脉,帮助其改进研究方法、开拓研究思路,从而不断提升青年科教人员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
四是要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和支持青年科教人员参加国际交流和海外研修。例如,邀请海外知名专家到高校开展学术交流,选送优秀青年骨干科教人员赴海外访学或开展合作研究等,从而不断拓宽青年科教人员的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