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角陶赛特羊杂交改良贵州半细毛羊效果初探

2020-02-24陈浩林苗小猛刘嘉杨洋韩勇徐景峨蒲龄毛凤显王德辉朱冠群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赛特公羊羊毛

陈浩林 苗小猛 刘嘉 杨洋 韩勇 徐景峨 蒲龄 毛凤显 王德辉 朱冠群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550005; 2,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 550005; 3,贵州省威宁高原草地试验站 551700)

贵州半细毛羊系采用本地粗毛羊 (山谷型藏羊) 与引进细毛公羊 (新疆细毛羊、苏联美利奴) 进行杂交1~2 代,获得大量同质细毛杂种羊的基础上,以考力代、罗姆尼羊进行复杂交,通过自群繁育培育成的一个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新品种[1]。无角陶赛特羊原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该品种是以雷兰羊和有角陶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羊再与有角陶赛特公羊回交,然后选择所生的无角后代培育而成[2]。 我国的肉羊产业主要产品是羊肉[3],为了适应肉羊产业发展的方向,有必要应用现代育种繁殖技术进一步培育贵州半细毛羊[4]。 为了进一步推动贵州省肉羊产业的发展,在不改变本地绵羊的毛用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本地绵羊品种的产肉性能是本研究主要目标,本研究引进世界著名绵羊品种—无角陶赛特羊与当地贵州半细毛羊品种进行杂交。 测定杂交F1代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毛色特征、羊毛品质,并与当地纯繁绵羊品种进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大规模改良当地绵羊品种提供可靠科学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羊的选择

试验组: 父本为引进的无角陶赛特种公羊4 只,年龄为2岁,体格健壮,雄性强,无疫病。 母羊选择2~3 岁经产贵州半细毛羊母羊180 只,健康无疫病,母性强,组建试验群。

对照组: 以纯种贵州半细毛羊公羊4 只,年龄为2 岁,体格健壮,雄性强,无疫病。 母羊选择2~3 岁经产贵州半细毛羊母羊180 只,健康无疫病,母性强,组建对照群。

1.1.2 试验地点

本试验地点为贵州省威宁县高原草地试验站种羊场。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分组

试验分为两组,一组为陶赛特与贵州半细毛羊杂交F1代羊为试验组,二组为贵州半细毛羊纯繁羊为对照组。

1.2.2 饲养管理

试验羊群都是按放牧加补饲的方式饲养,公母分开,放牧草地为人工混播牧场地。 白天自由采食,晚上7 点左右补饲精料。

1.2.3 配种方式

全部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输配。

1.2.4 测定指标

选取试验组和对照组出生日期相近的羔羊各90 只,测定初生重 (kg)、断奶重 (kg)、10 月龄重 (kg) 同时测定 10 月龄时的体高 (cm)、胸围 (cm) 和体斜长 (cm)。 观察毛色、测定10 月龄羊毛品质,包括直径和刺痛因子。

1.2.5 数据处理

用JMP10.0 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时用Turkey 法作多重比较。 试验结果以 “平均数±标准误差” 表示,显著性水平 <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繁殖性能

如表1 所示,陶杂羊和纯种繁育的贵州半细毛羊羔羊的公羔都比母羔重,但两者之间的初生重与双羔率均差异不显著 ( >0.05),陶杂羊断奶重较纯种贵州半细毛羊显著提高( >0.05),而纯种贵州半细毛羊羔羊存活率显著高于杂交羊,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 >0.05)。

2.2 体尺测定

如表2 所示,陶杂羊10 月龄平均体重和体斜长分别为(45.0±1.60) kg 和 (65.2±0.52) cm,而纯繁的贵州半细毛羊10 月龄平均体重和体斜长分别为 (40.0±1.57) kg 和 (59.6±0.73) cm。 陶杂羊10 月龄体重和体斜长显著高于纯种贵州半细毛羊 ( <0.05),而体高和胸围差异不显著 ( >0.05)。

2.3 羊毛品质

通过对毛色的直观鉴定,陶杂羊的毛色与贵州半细毛羊毛色一致,对羊毛品质研究表明,本地半细毛羊公羊平均直径和刺痛因子分别为 (35.86±0.63) μm 和 (84.50±2.62) %,显著高于其母羊和杂交羊 ( <0.05),最粗直径和最细直径差的差异水平不显著 ( >0.05) 如表3。

表1 试验羊的繁殖性能测定

表2 试验羊的生长性能测定

表3 贵州半细毛羊与无角陶赛特羊羊品质对比

3 讨论

3.1 繁殖效果分析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无角陶赛特与贵州半细毛羊的杂交羊还是纯种繁育的贵州半细毛羊羔羊的公羔都比母羔重,这是符合于羔羊生长发育自然规律,但两者初生重与双羔率均差异不显著 ( >0.05),本研究中的陶杂羊平均体重为 (3.73±0.004) kg,而丁心顺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初生重为 (4.80±0.55) kg[5],冶政云等对陶赛特羊与藏系羊做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羔羊平均初生重3.12kg[6],焦小鹿等在无角陶赛特公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效果研究中得到杂一代羔羊初生重平均3.44kg[7]。 这与本研究内容的初生重差异不显著结果相一致。 说明无角陶赛特羊杂交后代的初生重也与被杂交羊的品种差异而有所不同。 另外在对无角陶塞特羊的存活率研究表明,2016~2018 年无角陶赛特羔羊的断奶成活率逐年降低,分别降低了8.40 个百分点和0.61 个百分点[5]; 而本研究中,无角陶赛特与贵州本地绵羊的杂交羊的羔羊存活率显著低于纯种繁育的贵州半细毛羊,这也说明外地品种对于抗病性较本地地方品种差。

3.2 体尺性能效果

杨慈清等对无角陶赛特改良蒙古羊的效果分析表明,杂种后代的主要生产性能均优于蒙古羊,无角陶赛特杂交改良蒙古羊杂交效果显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当地蒙古羊进行大规模杂交,尤其是高代杂交经济效益更为显著[8]。 艾力江等采用无角陶赛特羊与阜康土种羊杂交可以显著提高阜康土种羊的肉用性能[9]。 刘建斌开展了无角陶赛特羊及波德代羊与蒙古羊杂种F1、F2、F3在不同月龄进行体重体尺指标的测定,以综合评价引进的肉羊品种无角陶赛特羊和波德代羊对当地蒙古羊的杂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杂种F3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对应杂种F2,杂种F2生长发育速度优于对应杂种F1; 陶波蒙杂交组合改良蒙古羊效果较好于陶蒙杂交组合,尤其是高代或三元杂交经济效果更为显著[10]。 在本研究中,无角陶赛特与贵州半细毛羊的杂交羊在10 月龄体重和体斜长均显著优于纯种繁育的贵州半细毛羊,但依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对于贵州半细毛羊的杂交利用,下一步将考虑再筛选优质肉用型绵羊品种开展三元杂交实验。

3.3 羊毛品质分析

青海半细毛羊是以新疆细毛羊和茨盖羊为父本,与当地藏羊和蒙古羊进行多元杂交,后又引入新西兰罗姆尼羊血液,横交固定而育成[11]。 青海半细毛羊与贵州半细毛羊都是属于肉毛兼用型羊,且都含有罗姆尼血缘。 在本项目研究对象中,贵州半细毛羊羊毛的平均直径 (31.39±0.73) μm,艾德强在无角陶赛特羊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后代羊毛品质分析研究中,青海半细毛羊羊毛的平均直径 (30.95±5.29) μm。 且研究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与青海半细毛羊杂交一代羊羊毛纤维细度与其父、母本比较,差异不显著 ( >0.05)[12]。 在本研究中,虽然本地半细毛羊公羊平均直径和刺痛因子显著高于本地母羊和杂交羊( <0.05),但对于肉羊生产而言,公羊一般10 月龄左右就育肥上市,对于羊毛的生产主要还依靠于母羊。 综上所述杂交改良效果对贵州半细毛羊羊毛品质的影响不大。

4 结论

贵州半细毛羊是毛肉兼用型绵羊,但产肉性能相较于国内外优质肉用型绵羊品种较差。 在本试验中,利用无角陶赛特羊对贵州半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可以到达在不改变贵州半细毛羊毛用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其产肉性能,故无角陶赛特羊可以作为优质种公羊在贵州半细毛羊杂交改良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赛特公羊羊毛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国际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趋势预测
薅羊毛是一种享受
Golden fleecers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黄金失窃案
摸羊毛
赛特斯SDN经验谈
迷失Z城的传奇探险家
公羊触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