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眼入手解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020-02-23◎刘彬
◎刘 彬
《归园田居》(其一)为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所作,是其在辞官归隐后创作的第一首田园诗作,诗作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具有高度的艺术和思想价值,该篇诗作为陶渊明开启田园诗派之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诗眼是诗歌作品中最能体现诗作意旨、最具表现力的关键字词,是诗歌的灵魂和中心,精髓和要义,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高度概括化和艺术化表达。苏轼在《次韵吴传正< 枯木歌>》曾云:“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明袁宏道在《与伯修书》亦曾有云:“近来诗学大进,诗集大饶,诗肠大宽,诗眼大阔。”由此可见,诗眼是全诗的传神之笔,抓住诗眼品读鉴赏诗歌就抓住了诗歌的核心与关键。《归园田居》(其一)其诗眼在于“归”字,读懂了陶渊明笔下的归景便懂得了诗人潜藏于内心深处的归心。
一、从何而归
提及回归,便不禁要问:诗人是从何处而归?诗人从哪里而归?答案是诗人从尘网而归,从樊笼而归,显而易见,这里的“尘网”与“樊笼”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诗人笔下的“尘网”与“樊笼”是令其久已生厌的官场。
诗人将自己从29 岁到41 岁的十三年从政为官的经历比作是“误入尘网”,正所谓“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三十年为十三年的惯用说法,可见《史记》中的《蒙恬列传》《匈奴列传》),十三年的经历作者一笔带过,看似轻松,实则饱经风雨。十三年的为官经历中陶渊明亲身经历了农民起义与官军之冲突,就在陶渊明创作该篇诗作的前几个月,诗人还曾写下“世流浪而遂徂,物群分以相形。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为政当权者的互相残杀,统治阶级内部的结党营私,使陶渊明真切的感受到了风云突变的政治风云和血腥屠杀社会现实,由此陶渊明将自己的为官之经历视为“尘网”,陶渊明身在官场而心在田园,“性本爱丘山”不仅表明陶渊明的自然恬静的生活追求,也体现出了其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追求,官场的污浊与压抑更令诗人想要使内心的追求变为现实,所以才会将官场视为“樊笼”。
逃离官场,追求自我,如果说诗人将官场比作“尘网”与“樊笼”,那诗人又将自己比作什么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诗人将自己比作是“羁鸟”与“池鱼”,官场的生活使自己变成了笼中之鸟,池中之鱼,鸟和鱼本该自由飞翔,任意遨游,却备受羁绊,难得自在,诗人一方面强烈的表达出了在起伏跌宕的十三载官场生涯中,颇感痛苦不堪,饱受折磨,自由尽失,另一方面传递出诗人强烈的归心。
二、为何而归
诗人热爱田园,崇尚自由,追求自然,为何会在心生厌恶的官场之中一去就是十三载呢?为何诗人不能早早了结心愿,返回心中的诗意田园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骨子里诗人就厌恶官场,不愿参与到官场的繁文缛节与各项应酬之中,而自然淳朴的田园生活才是诗人内心本然追求,既然如此,陶渊明为何要坚守官场呢?
陶渊明官场十三年,一方面是生活所需要,一方面是心有理想。在森严的门阀制度的制约之下,寒门出身的陶渊明虽自幼饱读诗书,但为生活所迫,仍需进入仕途,谋求生活。正是因为少年的读书经历,使陶渊明受到了儒家积极入世“济苍生、安社稷”思想的影响,正如《论语》中所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达则兼济天下一直是陶渊明走进仕途,做官从政的最重要的原因,但社会的残酷使陶渊明的理想注定会破灭,一直到29 岁陶渊明才走上仕途之路,然而十三年的仕途之路,陶渊明的理想与志向并未能够得到施展,从“州祭酒”到“彭泽令”,终于使陶渊明对朝廷,对仕途失去了信心,陶渊明选择不愿为了小小的心灵的五斗米而折腰,不愿为了生存而低声下气周旋委蛇,陶渊明看清了自己是没有办法改变士大夫专权、官场混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状,陶渊明选择了听从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归隐田园。
在十三年的官场中陶渊明有失望、有折磨、有徘徊,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因为心中理想的破没,因为对现实的失望,而使陶渊明选择了最终的归隐,从这个意义上看,陶渊明的离去不是消极隐逸,而是闪耀着灵魂深处“怒目金刚”一样的光辉。
三、归乡何处
诗人追求的生活简单而平实,自然而简约,充满着浓郁的田园气息,陶渊明自幼成长在农村,田园生活的质朴本真一直根植在陶渊明的骨子和血液里面。“丘山”与“田园”是诗人身体的栖息之地,是灵魂的归回之所。投入到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之中,重返自然的怀抱,词人的笔墨和心灵一样是干净而纯粹,至真而简约的。
白描手法的极致运用,全面立体的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这就是诗人的田园居所,也是诗作的画面主体,这幅场景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是明亮?是自然?是宽敞?是质朴?是本然?这些都是,但又不仅于此,似乎没有哪一个词语能够准确概括出陶渊明笔下的“田园居”,因为这是一处自然的空间居所,更是一幅充满生活本真情调的意境。“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草屋之外的衬托之景象,别有一番情趣。诗人没有对花草进行具体描写,没有以彩蝶蜜蜂的喧闹来展现大好的春光,诗人选用了“榆柳”“桃李”,两种田园常见的景物,可鲜明的色彩却显而易见,“荫”与“罗”两个动词的使用,暗示出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树,可见其绘景选词之独具匠心。绿荫欲滴,桃红若霞,梨花如雪,色彩浓烈却不妖艳,与田园草屋居所相映成趣,尽显古朴、和美之流韵。正所谓:“语俗而意欲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此两句为草屋的背景之图,色调朦胧而柔美,地处辽阔,但不空寂,尤其是“墟里烟”平添了生活的气息,“暖暖”“依依”两个叠词的使用通过声调的变化勾勒出了摇曳多姿的动态变化之景,充满了如水如丝的含蓄之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此两句写田园的生活氛围,此处诗人采用用典的方式,将《古乐府》中的“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只稍稍改动了两字,便与田园居的景象十分契合,一方面增强了诗作的声音效果,一方面将田园生活笼罩上了和谐而富有生机,安静而充满乐趣的氛围。
由此,不难看出陶渊明的生活场景,发现陶渊明的生活情趣,更能真切的沉浸在陶渊明笔下所创生的审美怡悦中,陶渊明在对田园景色会心描写中,所能捕捉到的是景物的特色,是内心独特的感受,在情与景的相互交融之中,不事雕琢的呈现出来,所以陶渊明笔下的白描美在通篇,美在情志,美在由心而发,正所谓:“诗作无古今,与造平淡难。”
四、归去如何
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选择归去的陶渊明又生活的如何?提及屈原人们会评价其为“伟大的爱国诗人”,提及司马迁人们会评价其为“伟大的史学家”,提及陶渊明人们自然会想到他是隐逸者的代表,人们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静谧与飘逸,恬淡与闲适,自然与朴实,使陶渊明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但鲁迅曾说:“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陶渊明的隐逸不是消极遁世,也不是逃离躲避,陶渊明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内心的积极入世,使他一生关注现实,针砭时弊,愤世嫉俗,而与世无争,道法自然,尊重自然的隐者思想,又使其表现出了超凡脱俗,追求本真,守拙自然。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淡淡一笔,勾勒出了诗人的隐者形象,闲适安静的神韵,如流水潺潺,如纤云飘飘,轻柔舒缓,安然自得,舒卷着心灵,涤荡着生命,远离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疲于应对,终于能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个“返”字,写出了心灵回归的乐趣,也表达了陶渊明对于朴素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发自肺腑的表现出了喜悦之情,但也强烈的表达了对于官场的厌恶与否定,抨击与批判,尽管陶渊明并没有以直接的言辞表现出强烈的反抗,但全诗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人始终以比喻的手法透露自己的心迹,并在文末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方式,发出了灵魂深处的最强音,这是爱与恨的交织,是欣慰与遗憾的交融,是失落与悲愤的融汇,但这也是全新生活的艰难开启。
归去如何?归去心之所向之处,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以恬静的心态,守拙的本心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社会,陶渊明选择离开了官场,陶渊明一生曾经五次出仕,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都使其备受折磨,带着希望出世为官,带着失望归去田园,在希望与失望的不断吞噬之中,陶渊明选择了归隐本心,守拙一生,归去的陶渊明是一个诗人,是一个开创了山水田园派的诗人,是一个隐者,是个始终心系天下的真隐者。朱熹曰:“渊明诗,人皆说平淡,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文如其人,陶渊明亦是如此,无论归去与否,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那样,陶渊明不仅有“悠然见南山”,也不乏“金刚怒目式”的豪放。
《归园田居》怎一个“归”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