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探讨
2020-02-23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在当代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比较合理的教学策略,同时还要注重将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作用,进一步开展我国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目前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从来离不开古诗词以及作文这两大块,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在整个教材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同时古诗词还是初中教学中最难讲解以及理解的一个部分。在目前初中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教材方面的问题。其实我们都会发现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只会出现简单的几首诗歌,文言文这一类型的古诗词根本没有出现在小学课本上,可是初中课本却直接将古诗词上升一个难度,就导致了教材的脱节,这就说明现代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教材在排版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种现象会很容易导致学生很难适应教学内容,因为其没有经历一个过渡的阶段[1]。
(二)老师方面的问题。老师们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喜欢将古诗词教学分为几部分来讲解,例如分析语法、讲解用法以及比较句法等,但是这种拆分式的教学方式会把古诗词变得像失去灵魂的小零件,然后学生再慢慢的对这些零件进行机械性地组装[2]。这样虽然老师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理解古诗词,但是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是比较低下。简单来说是老师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还不够高,甚至有时会把句子翻译错,因此老师在课下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古诗词翻译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古诗词传统文化教育。
(三)学生方面的问题。一般人会认为古诗词全都是古文,跟目前的白话文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会看不懂,从而对其失去兴趣。但其实在学生的心里会觉得古诗词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为古诗词的内容和现代化生活的内容相差很多,而且古诗词存在的语法现在很多的不再使用了,最重要的是大多数古诗词不仅深奥、字数多,而且还需要背诵,更进一步的降低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从而也使课堂氛围变得沉闷、乏味,老师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变得很低下。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结合古诗词的背景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古诗词大多数都具有丰富的内容、情感比较深厚而且言简意赅的特点,而且作者都能将其用短短的几句话甚至是几个字全面概括出来,因此教材书上的古诗词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比较少,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还比较弱,所以通常来说是很难理解古诗词中的真正内涵的。而且初中古诗词的背后还有着十分复杂的写作背景,例如不少的古诗词表面上是在写景写物,但是实际上却是在表达作者的内心期望以及情感,因此要想深入体会到作者的所思所想,学生还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作者写这首诗词时的写作背景,但是作为初中生,其阅读面还没有那么宽广,因此会很难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也就很难对作者以及作品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古诗词的过程中注重结合古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还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从而提升课堂效率。例如,语文老师在讲授《行路难》[3]这一首古诗词时,可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中。在设计教案时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简单的介绍诗人李白的坎坷仕途,然后再介绍一下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这首古诗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老师可以具体拉出一句诗来指导学生,例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可以详细告诉学生作者在自己仕途不顺时突然想起的姜太公等两个人物,然后再用他们的精神以及经历来排解自己在仕途中遇到的烦闷情绪,与此同时还抒发了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并相信自己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最后老师还需要重点讲一下本首诗的文眼“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告诉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要像作者一样对未来充满希望,树立永不言弃的精神以及信念。总之老师需要利用这首古诗词以及其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说放弃,要对未来充满希望,敢于直面和挑战挫折。
(二)结合古诗词的语言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古诗词相对现代文来说,其在内容和语言上都具有一定的美感,而且语言作为表达内心的媒介,其还能具体的表现思维,反映客观事物,深入表达人的思想。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在讲授古诗词时必须要重视古诗词的语言教学,并且还需要将其作为载体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学习语言能力,需要学习使用语言、品味语言以及判断语言,因此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然后再学会从古诗词语言中捕捉一些有效信息,最后再用语言去感受诗中具体的内涵。总之语言文字是情、文以及道三者的统一体,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旋律美以及情感起伏。如果语文老师可以借助古诗词的语言进行教学的话,不仅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给学生,还能够潜移默化的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传承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虽然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艺术风格不一样、思想内容也各有差异的古诗词,但其有很多的情感以及语言都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例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5]这一句词语言充满了惆怅以及别具一格的才情;但是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这样的古诗词语言就将作者的情感深入融入景色当中,其夜雨将作者的思念之情浓厚的表达出来。除此之外,初中教材中还有很多风格迥异的语言,语文老师在讲解古诗词时要结合语言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人文情怀。
(三)结合古诗词的内涵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众所周知,每一本教材书上的内容都是经过多位优秀的教育界人士深思熟虑过后才发表出来的,因此其在书上出现的一词一句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虽然初中语文古诗词言简意赅,但是其内涵十分丰富、而且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教育功能十分强。语文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内涵,并借此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例如,老师在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拓展知识,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把握诗句内涵,让学生渐渐感受到作者大义勇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让学生深入诗词中的意境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又比如,老师在讲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时,语文老师可以借助这句古诗词作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6]。
(四)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其实初中教学内容大多数都可以来源生活,充满着生活气息,因此很多学生都会对语文产生很大的兴趣,但是语文古诗词比较远离现代气息,学生对其感到枯燥,因此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讲解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7]时,老师可以先讲一下苏轼在写作时的生活背景,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播放《水调歌头》这首歌,其歌曲的调子是现代版的,学生比较容易学习而且还能在最短的时间背诵出来。这样课堂内容就不会枯燥,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老师需要要求学生将诗中的豪迈、雄浑之情读出来,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将自己体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然后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然后边对意境画面进行构思。然后在学习曹操的《忆江南》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梳洗罢,独祇望江楼”等诗句中蕴含的渴望、期盼以及落魄之情,然后再对词中的情感进行深入的体悟。学生只有深入古诗词的意境中才能将古诗词的韵律和情感读出来,才能深层次的体会古诗词的美。
(五)反复阅读古诗词,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其实无论是学习哪种知识都需要花费长时间的训练和记忆才能真正的将知识变为己有,这是作为一个学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古诗词的掌握也是这样的一个环节。因为古诗词比较难懂、而且有很多的古诗词都是需要背诵的,因此学生一定要对古诗词进行多次的重复朗诵,渐渐的就会产生一定的古诗词语感,这样能够为以后学习古诗词打下结实的基础,因为如果学生的语感出来了的话,是能够比较容易地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的[8]。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可行的,因此语文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而且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初中阶段的语文老师付出多一点的心血、努力,同时还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总之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确保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还能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