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经典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特征及其实现路径

2020-02-23谢志勇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文学传统

谢志勇

(宜春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场合强调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有诸多精辟论述。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中,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视角探寻到了诸多有效的方法,而如何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学经典的思想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展其所长,成为摆在人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文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文学经典资源极为丰富,这些宝贵遗产理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当代大学生群体之精神提升产生积极影响。而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精神面貌令人堪忧。2013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年会暨第三届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远远不尽如人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重知识教育轻精神教育’,导致教育‘碎片化’”[2];《光明日报》引东方网刊文,认为当代大学生少了点“精气神”[3],根本原因在教育。有鉴于此,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①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4]因此,充分挖掘我国文学经典中的思想价值因素,描述其特征,探索其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实现路径,以文学经典的生动形象、优美意境和高尚情怀引导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当代价值。

一、问题提出:文学经典价值的再认识

文学经典以其自身情感和思想的独特感染力,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对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文艺理论界对此早有共识。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两部文艺理论著作《文学原理》(作者:摩费耶夫)和《文艺学引论》(作者:毕达可夫)就曾指出文学作品对人的思想的教育作用;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一些文学理论教材因过度强调文学的政治功能,使文学教育变成为政治的附庸;80年代初开始,一些学者针对之前文学政治性的问题进行反思,而又矫枉过正转向另外一个极端,出现诸如“为艺术而艺术”、纯艺术、纯审美等类似观点;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功利、实用主义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导,文学经典教育在经历前代的“去政治化”倾向之后又一个大转身,大踏步迈向了功利主义。社会的深层变革加之文学本身的媚俗,文学经典教育以获取社会认同为其终极目标,这种教育体式最终导致了功利主义思潮的泛滥,流弊至今。结果是,文学逐渐丧失了其影响人鼓舞人的魔力,文学于人而言可有可无,人们对文学的热情不再,文学经典被渐次冷落。

新世纪以来,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文学经典教育出现的某些严重问题,他们从多渠道试图以文学经典的回归为主导,为文学经典教育谋求发展道路。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文学经典以及文学教育的本身价值给予更多关注。如彭书雄《文学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文学经典问题研究在中国》,李铁秀、刘勇强《大学文学经典教育与“标准答案”——对一种现象的理论的思考》等论文都对此做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因此,我们借鉴文学经典有关“社会功能”问题的现有研究成果,在传统文化教育层面上对文学经典教育作深入探究,从新的角度再度认识文学经典,重新估价文学经典的价值,并尝试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去探讨这种功能和价值发挥的最大可能性,显得极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5]为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文学经典教育指明了方向。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文学经典教育,探寻其实现路径,挖掘并发挥文学经典教育“情感动人”、 “精神育人”的潜在价值,对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展现文学经典的永恒魅力意义深远。

二、现状梳理:文学经典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存在状态

文学经典教育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有着何种地位?这是必须首先梳理清楚的问题。我们选取江西省不同类型大学,就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文学经典教学开展实地专题调研,并主要以宜春学院2017级学生作随机抽样调查,共1730人,涉及理、工、农、医、文、法、艺术、体育等学科专业。调查形式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重点座谈。调查问卷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封闭性选择题,一部分为开放性问答题。调查内容包括文学经典认知、学习态度、学习目的、授课状况、教材使用、学习效果等与文学经典、传统文化相关方面。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643份,回收率95.1%。在对调查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初步形成以下结论:

1.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有较为客观的认识。调查中,约50%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有兴趣,35%的学生表示对文学经典、传统文化非常有兴趣,另外15%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感兴趣,没有学生排斥传统文化;在问及“你认为文学经典、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多大?”时,回答“联系很大”的占41%,“有一定联系”的占 38% ,“联系不大”的占8%,“不清楚”的13%;在问及“你认为学习传统文化、文学经典对今后自我人生发展的影响?”时,85%的学生认为有积极的影响。这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对传统文化、文学经典的价值认识也较为客观。大多数学生认为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调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的了解程度时,结果不容乐观。以“十三经”、诸子著作为例,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全部正确说出13部儒家经典,对先秦诸子著作系统阅读过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而全部阅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寥寥无几,约40%的学生只阅读过其中一二部。由此可见,学生对我国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多是理论上的,倾向于简单化和平面化,而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对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不够浓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的实际了解程度不高。

2.对文学鉴赏、传统文化等类课程有较大认同感。通过对传统文化课程的满意程度调查得出75%的学生对该课程满意。进行“你对文学、文化类课程的建议?”开放性调查时,学生提得最多的包括:开设相关选修课、编写更细致的系列教材、“降低古文阅读量”、“希望老师讲课更多结合社会现实人生”等。较多学生提出希望组织经典阅读兴趣小组、讨论班,开设第二课堂等。因此,文学经典类教育在传统文化教学中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和持之以恒地探索。

3.有终身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文学经典的愿望,但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有待加强。问及“结束文学经典、传统文化课程后你会自学与这门课程有关知识吗?”时,有70%的学生回答“可能会”,但在问及“你学习课程会经常课前预习吗?”时,只有50%的学生会经常预习,可见学生学习愿望和实际学习还有差距。在问及“学习传统文化、文学经典过程中你遇到的主要困难?”时,“缺少学习动力占55%,“相关资料少”占20%,“语言文字问题”占15% ,“相关资料质量良莠不齐 占10% ”。可见,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学习动力是导致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文学经典兴趣不足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学习方式调查上,问到“课余时间你习惯采用下列哪些方式接受传统文化、文学经典知识?”时,选择“手机”和“看电视、上网”的学生占95%,可见学生对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接触很多,借助新媒体学习和阅读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必须因势利导进一步发挥手机等新媒体在文学经典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传播上的作用。

由上述几点可知: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的普及性教育工作尚任重道远,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文学经典教育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多元化、深入浅出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领域工作者需要重点思考的具体问题,文学经典的教育应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特征呈现:文学经典教育的“思政”功能

将文学经典教育放在大文科的背景之中,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中挖掘其思想、情感和德育等价值功能,从而揭示文学经典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所表现出的独有特征,如情感性、非直观性、易受性和深刻性等,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学经典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思政”功能,揭示出文学经典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的发展趋势。

1.文学经典的情感性特征。审美性、情感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而经典文学作品在情感性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就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情节打动人、影响人和教育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紧扣春、江、花、月、夜等五种美好的事物,通过描写月升起、高悬、西斜和落下的全进程,营造出一个美得无与伦比的艺术境界。作者将美好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融入了此境界,诗情、画意和哲理高度融合在一起,尤其后20句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感人至深,令人遐想联翩。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借助文学经典的情感因素,可以大为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政”效果。

2.文学经典的非直观性特征。文学作品付诸形象,并以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文学形象最鲜明的特征是非直观性。它不像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那样可以看得见、听得着,直接感受到,而是要通过语言的引导,凭借想象来把握艺术形象。绘画、雕塑、建筑、舞蹈、音乐、戏剧、电影、电视等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可以直接感受到,但文学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人的感官不能直接感受,这就需要阅读者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作品阅读过程中,调动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重构和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杜甫《月夜》写诗人身在长安,却不写长安的月夜,而写起鄜州(妻子儿女所在地)的月色。面对着一轮圆月,诗人不写他对妻子的思念,而是在想象中幻化出一幅妻子独自望月的情境,从对方写起,纯是虚拟,不合常理,却寓深情,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妻子的无限深沉的相思情。值得注意的是,此诗借月抒怀背后反映的却是安史之乱背景下动荡年代平常百姓的人生苦难。其非直观性表现在,全诗虽未谈及军国大事,但通过联想和想象,杜甫的国家安危之感尽在不言中。杜甫是一位与国家同忧患共命运的诗人,所以从他的许多名篇中都可看到时代脉搏的跳动,因而此诗当亦不应仅看做杜甫抒发离情别恨之作,更是展露其忧国情怀之什。

3.文学经典的易受性特征。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广大民众所普遍讨论、关注和接受。比如《诗经》《楚辞》《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等,人们对文学经典的内容有着较为普遍的认知。以《诗经》为例,几千年来《诗经》所关注的婚姻爱情问题,在我们的时代仍然在不断重演,其中一些诗歌还被转换成流行歌曲,以另一种形式活跃在人们心中。如《蒹葭》全诗流露出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追求目标虽然具体但又飘渺不定、无可捉摸,但其中表露出的坚定执着的精神品质和高贵儒雅的士人风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值得肯定和宣扬;而根据《蒹葭》改编而成的歌曲《在水一方》,以《蒹葭》的主体思想和情感在青年一代中传唱不衰,熏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4.文学经典的深刻性特征。文学经典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极为重要,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代代杰出人士的艺术性和审美化创造,更集中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道德理想,成为开启我们民族“集体记忆”之宝贵钥匙。此外,我国传统文学经典极富民族特色,其所呈现的美学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志。我国文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思想和道德核心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深刻性不言而喻,其在我国文学经典中有着丰富的蕴含,值得我们在文学经典教育中给予充分发掘和利用。如《诗经·小雅·采薇》写一位戍边战士在归途中的所思所感,所表现的思想较为深刻和复杂,既有对转战边陲艰苦生活的描述,表达其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又展现了征人的思乡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征人的怨恨之情:对入侵之敌的恨和对统治者的怨,而其中所蕴含的普通士卒忠于职守的爱国情怀令人感怀。文学经典的深刻性可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和短板,而以其生动而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实现路径:文学经典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实践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文学经典教育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结合自身优势寻求突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文学经典教育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中,既要兼顾已有的教育方式方法又要在教育模式上推成出新,既要发挥专业教师的育人功能又要把握文学经典的自有属性,还要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文学基础和学习心理,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概而言之,结合文学经典的独有特征,以现有的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为基础,求新思变,走多样化之路,探寻文学经典教育模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是我们思考的方向。具体来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实施文学经典教育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转变教育方式,革新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7]我国文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这些宝贵思想财富理应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以文学经典教育为立足点,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文学经典类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探索文学经典类课程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新途径。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理解文学经典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定位,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课程观。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是一门综合素质课;该课程是以经典著作为载体,旨在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完善人格,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升其人文精神和思想高度。另一方面,教师应改变教育方式,适当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各种平台辅助教学,增强文学经典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2.结合课程思政,创新课程体系。近年来,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普遍推行,上海市推行的课程思政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上海市各大高校依据“课程思政”理念,逐步推出《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充分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经典教育而言,复旦大学多门文学经典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已经构筑起一个多元补衬、系统有机的蕴含“思政”因子的文学教育体系。全国其他高校也相继开展了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如山西运城学院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对民国历史的触摸与解读,结合专业知识的讲授开展思政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借鉴以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经验,大致可以从专业学习和通识教育两方面构建文学经典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具体来讲,可以以现有的文学类课程教学资源为基础,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建构一系列新的课程体系,如《<红楼梦>与中国建筑》、《<史记>与英雄人物》、《<宋词>与情感教育》、《<世说新语>与人生》等,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和文学经典类课程融合成一个互动相生的有机统一体。

3.立足思想内涵,加快教材建设。进行思想文化教育,优质的教材是根本。充分挖掘文学经典的思想内涵,规划一套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学经典》教材成为关键。目前关于传统文化、文学经典类方面的书籍已出版不少,但一般都比较抽象;教材方面更多的是专业教材,而专门为传统文化、文学经典类通识课编写的教材比较少;现有传统文化、文学经典教材也是泛泛的文化通论,不易被学生接受。依据课程思政教育经验,文学经典与传统文化教育类教材既要有深层稳定的传统性,又要有鲜明突出的思想性和立足社会的现实性,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因此,理想的文学经典与传统文化教育类教材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其主要特点有重视思考,强调理智,崇尚智慧,追求真理等,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思想价值。

4.送出去请进来,打造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的先行者和执行者,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传统文化、文学经典类课程涉及到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学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单一学科为学历背景的教师在工作中需要完善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内容,这是一个漫长、复杂但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以文学经典、传统文化核心内涵为基准,营造一支队伍稳定、专业精良的传统文化、文学经典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势在必行。具体操作上,教师个人的自我加压、自我完善必不可少,不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十分必要,而定期输送教师“走出去”进修充电,和结合学科发展、课程建设引进优质师资,是一条有效途径。传统文化和文学经典类课程教师是思想教育的心灵使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修养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应当成为担当传播传统文化、文学精神的学者型教师。

综上所述,文学经典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有着先天的独特优势,揭示文学经典的特征,挖掘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探索文学经典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实现途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8]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思想的宝库,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重大,任重道远。结合文学经典教育,以之为切入口,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使当代大学生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开拓者。同时,以加强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为契机,努力建设一个人文底蕴深厚的和谐美丽校园,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文学经典之中蕴含着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和思想信仰,充分挖掘其中的精神、思想资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助力,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注释: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

猜你喜欢

中华文学传统
我们需要文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