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误促悟:课堂前行的最美姿态
2020-02-23
真实的课堂总是在学生不断地阅读探究中曲折前行的,“没有错误的课堂就不是真课堂。”是的,我们的课堂,应当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也是鼓励学生大胆出错、尝试错误的地方。叶澜教授深刻指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任何状态,无论是正确或错误,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常常思考学生出错的缘由,借助他们的一时错误合理引领,借误促悟,起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温和建议,在平等友好中悦纳
对待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我们教师不可用“纠”“堵”的方式简单处理,或者直接避开,去找寻下一位学生的正确发言,甚至自己去主动奉上正确答案。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微笑面对课堂上学生突如其来的错误,迅速思考解决的方法,拿出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这能彰显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机智。
记得在初读《草原》一课时,一学生将“渲染”的“渲”读成了第一声,堂下立即发出七嘴八舌的窃窃私语。有性急的学生已经急不可耐地大声说出:“‘渲’是第四声,读xuàn!”正沉浸在深情朗读中的学生涨红脸,尴尬地抬起头,眼神里满是歉意和无助。笔者对堂下正在议论纷纷的学生作了一个“嘘”的噤声手势,然后说:“xx同学读得很深情,我们一起耐心听她读完这一段吧!”然而,刚才的风波已经完全打乱了朗读学生的思绪,她变得极其谨慎,她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字的发音上,情感的融入大打折扣。
这样的状况,相信我们每个老师都碰到过。面对学生朗读时出现误读,如漏字、添字、错读字音等,大凡有这样的几种处理方式:表扬发现错误的学生:“你听得真仔细!”给出现错误的学生纠正:“你把这句话再读一下!”集中会诊:“听了某某同学的朗读,你想对她说些什么?”这样的方式简单直接,对于正确朗读有着很好的规范作用,但从出错学生立场看,这样的否定对于其自尊和自信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伤害——有谁愿意在公共场合做靶子给人家练啊!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找到合适的方法加以引导,而不是用正确的示范简单遮之蔽之。
这里,我们不妨让学生运用口语交际中学到的“学会建议”一法,从为对方着想的角度,采用相宜的表达进行,这样,既维护了出错学生的自尊,又锻炼了其他学生的口才,同时也找到了出错的原因,给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如一学生这样说道:“某某,你刚才的朗读充满了感情,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翠色欲流的大草原。你把‘渲’读成了第一声,我们都替你惋惜。我想,你一定是受‘宣布’‘喧闹’的影响吧?没事,多读几遍,你就能记住‘渲’的读音了!而且,经过了这次错误,你以后一定会对‘宣、喧、渲’这三个字的读音印象特别深刻,对不对?你这是塞翁失马啊!”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自身知识不断丰富、不断否定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大胆暴露自身的错误,并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合理引导,积极化错。在这样的温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学生的发展才能健康、积极,也乐意悦纳别人的观点,坦然地改正。
二、顺水推舟,在尝试错误中顿悟
学生的学习总会经历“探究—出错—反思—再探究”的过程,没有谁能保证自己的学习过程顺风顺水,总是行走在正确的平坦大道上。我们大致将它们可以分为知识性错误和非知识性错误,思维处与非思维性错误,主观性错误和客观性错误,有意与无意错误等。学生在阅读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无论是哪一类错误,都是学生当前真实认知的反映,折射出的是他们思维的不完善,知识建构的缺失,因此值得我们去寻根问源,找出原因,寻找合适的引导策略,帮助学生走出错误的困囿。
如在阅读小说单元的《桥》一课时,学生在沉浸在村支书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感动中的同时,忍不住发出了疑问:这个村子,真的只有一座木桥能通向外面吗?这位老支部书记为什么不带领全村人造桥修路?黑暗和暴雨中,在那么多人纷纷奔上木桥时,老支部书记怎么一眼看出自己插队的儿子的?……显然,出现这些疑问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特点,直接结合自己习作时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来质疑情节的真实性了。如果我们直接告知学生小说的情节都是虚构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的形象,那么,学生可能因于课本的权威原因、老师的振振有词,当时是接受了,但对小说的特点的理解却是肤浅的,他们今后的习作定然也会出现令人尴尬的虚构情节,甚至直接说假话、套话、空话。
因此,对于学生的这些疑问,笔者没有直接抛出自己的观点,而是顺着他们的话题发问:“是呀!作者可以写这位老支部书记带领大家修桥修路、共同致富的事,儿子插队的这件事说明他平时家教也不咋滴啊,放在这里又不真实,删了吧!我们一起来改改。”当只有一座木桥的特定环境以及儿子插队被揪出的情节被去掉之后,学生蓦然发现小说原本的氛围全没有了,老支书也仅仅让人感觉到很尽职。这时,笔者再结合书后练习中“讨论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的好处”,体会作者环境描写和矛盾冲突设计的匠心,进而体会小说体裁的文本特点,就水到渠成了。
三、仔细甄别,呵护错误中的童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某些错误,从成人视角来判断,它确实是不合理的,但从儿童的视角去察看,它又孕育着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的品质,需要我们教师加以精心呵护,热情鼓励。如上面提到的学生阅读《桥》这篇小说产生的疑问,都是源于他们的儿童视角和生活经验发出的。在结合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以及相关情节体会人物形象时,我们不妨让学生想象、揣摩老支书复杂的心理:“面对跌跌撞撞着向木桥涌来的村民,站在木桥边的村支书,心里会怎么想?”“面对自己儿子的插队,他心里会怎么想?”从而让学生在合理而又充满个性创意的想象中,自觉丰满老支书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大形象,在呵护他们的童真稚语中弘扬人物的精神张力。再如阅读《丁香结》一课中丁香“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一句时,有学生认为“负担”用得不准确,换成“象征”“代表”比较好。笔者将此作为课后作业,让他们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找到充分的依据,然后下一节课讨论。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提到了“负担”“担负”这一组颠倒词有着被动和主动的区别,提到了换成“象征”“代表”意思更直接,但没有了拟人的味道……
在肯定中鼓励他们继续探究,这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对人类认知发展规律的尊重。我们今天对学生观点的呵护,发言的尊重,也许就是为明天种下有主见、有创见的种子。
笔者认为,理性看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错误,及时采用合理的引导方式,可以呵护学生探究的动力,增强学生思辨的能力,促进他们认知建构的更加稳固。因此,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借误促悟,是前行的最美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