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有新韵
——传承文化经典,坚定文化自信

2020-02-23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音乐

学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基地,语文课堂则是主阵地。学习古典诗词,是传承文化经典,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孩子觉得古诗词很难学很难背,很多孩子并不能品读到诗词之美,那么古诗词教学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2018年2月央视推出《经典咏流传》节目后,我们发现,班上很多孩子竟然会唱节目中的曲目,甚至连白居易的长篇《琵琶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都能一字不差的唱出来。受到启发后,我们便尝试将现阶段所学诗词与音乐相结合。实践证明,将音乐融入古诗词教学中,其效果不同凡响。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将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相融合,以传承文化经典,坚定文化自信。

一、古诗词教学和音乐相结合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孩子自然会主动学习。我们在学校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我们这样一个城乡结合部学校,平时喜欢读诗词的孩子只有2%,大部分孩子读诗词都是因为老师的要求而读诗词,而且仅限于课本所学,而喜欢听音乐的有83%,其中流行音乐占67%,民谣占18%,还有少数喜欢古典音乐和摇滚的。由此可见,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远远高于古诗词。如果能把古诗词与音乐结合,以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那古诗词必将摇身一变,变成香饽饽,而古诗词教学无疑将会驶上一条希望的大道。至少来说,能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而只要他们有了兴趣,便能进一步加速古诗词的传播和发扬光大。而且学生以唱代背,自然记忆更牢固。识记背诵本是苦涩的过程,但一经唱出来就好似给古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让苦的变成有趣味的,让孩子更加喜爱古诗词,从而让学生获得文学和音乐双重的审美愉悦。

(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我国传统的诗美原则是“温柔敦厚”,反映在音律上就是以和谐为美,声调(平仄)的搭配要抑扬顿挫,铿锵悦耳,节奏要分明,气韵要流畅,旋律回环往复,让读者享受到其中的音韵之美,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耳的效果。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分上下两片,两个旋律,以四七言为主,“秋舟愁头”押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其中的音韵美,我给他们播放了安雯的《月满西楼》,听完之后我让学生给词划分朗读节奏,学生很自然就划出来了,七言三个节拍“红藕/香残/玉簟秋”,四言两个节拍“轻解/罗裳”,而且他们还从歌曲中听出了着重强调的字“香残、独上、自、一、两、才下、却上”。不仅如此,从安雯的歌唱中,我们还能听出一种相思无边又无法排解的苦闷,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忧愁,尤其是下片词曲的重复更将这种闺阁之思表现的淋漓尽致,

古典诗词言简义丰但意境幽深却绵远悠长,有时不免给学生造成晦涩难懂的感觉,如果适当的借助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一定会帮助他们理解,加深他们的体悟。例如在学习《蒹葭》时,有的孩子不太理解这个伊人到底在哪,主人公到底是怎样追求这个伊人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便引入了邓丽君的《在水一方》这首歌进行补白,因为《在水一方》毕竟是现代白话更好理解,再加上老师的解释,学生便明白了原来伊人是一位行踪缥缈亦真亦幻的高洁之人,诗人沿着河流苦苦追寻。三章回环往复,“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构成亦真亦幻、朦胧凄婉的意境,读后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自然就能体会得到。

(三)有助于增进读者与作者、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交流,起到传承文化经典、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对话,阅读诗词就是读者与诗人词人之间的对话。诗词教学要想建构两者之间的对话,主要是要依靠诵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与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经反复诵读吟咏,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便能很好地从诗词的意象意境中去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及其情感,去感悟诗人在那个年代的精神品质,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亲身实践去探寻独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去唱同一首诗词,赋予其独特的内涵,唱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正如苏轼的《水调歌头》,由很多歌手改编成歌,但却各有千秋,王菲的空灵柔美宛如天籁,龚琳娜的豪放不羁很有个性。这便是读者与作者跨越时空的对话了,而这一架构联系的过程加入教师的活动,又实现了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学生不再是机械地听,老师也不再仅仅是单纯地讲解,课堂变成了互动的生成性的课堂,变成了有味道的课堂。

《经典咏流传》播出后,越来越多优秀的古典诗词被国民所识记和传诵,引发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多的关注。节目邀请的经典传唱人不仅有专业歌手,也有诸如央视康辉、撒贝宁等主持明星,还有一些普通诗词爱好者,他们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用现在流行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把经典和流行融为一体,同时,注重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人们精神上的饕餮大餐,极大的提振和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更应想办法去实践、去推行,让经典咏流传。

二、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相结合的实践

(一)吟诵

在《唐诗三百首·题辞》中提到: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吟诵这种方式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吟诵”是一种朗读方法,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投入感情,获得更深的审美愉悦和文学体验。“吟诵”声音可大可小,由吟诵者的情绪状态来决定。高级的吟诵能够情通古人,自称曲调的效果。现在真正会吟诵的凤毛麟角,讲吟诵引入课堂就更少了,但近年来全国各地仍与很多人在做着努力。我们曾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聆听了陈琴老师的吟诵课,觉得颇有味道,后来就找了许多她的吟诵视频进行学习,虽然吟咏水平有限,但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沉浸其中,趣味良多。

吟诵要遵循一些基本规律“依字行腔,平长仄短入声入,韵尾拖长”。以《蒹葭》为例,“依字行腔”就是指以气驭声,吟的就是字音,但要注意读的是文读语音,自带腔调。“平长仄短入声入”就是平声字吟长些如“蒹葭苍苍”,仄声字短一些如“所谓”,入声字要吟的比仄声字还短一些。入声字比较复杂一些,通常“b、d、g、j、zh、z”六个声母的阳平字如“白、拔、泊”,“d、t、n、l、z、c、s”七声母拼e 韵母如得特泽……具体可查询《广韵》的34个入声韵韵目。在《蒹葭》中只有一个入声字——白我是教孩子们用客家方言读的。而“韵尾拖长”则指韵脚无论平仄都要吟长,如“央方坻沚”学习吟诵时,我们运用手势辅助节奏,学生都乐在其中,掌握了基本的吟诵原则,学生可以自己吟诵《关雎》《子衿》等篇目了。

(二)找合适的现有曲谱,嵌套其中

现在有很多诗词都被音乐人谱好曲,制作成音乐,成为一首首经典之作,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柳永的《雨霖铃》、苏轼的《水调歌头》《定风波》等。这些作品穿越时代的风尘,流传至今,又因与流行音乐融合,得到广大民众的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有些学生会直接用他们喜欢的歌曲旋律套用在诗词上,这样唱出来也挺好听的。比如用郁可唯的《知否知否》来嵌套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海棠依旧》,用刘珂矣的《半壶沙》来嵌套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用《青青河边草》来嵌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还有rap 来唱陶渊明的《饮酒》……这种方式就需要老师和学生细心挑选旋律与诗词的节奏相符合的,感情基调和诗词相吻合的歌曲,这样才能让古诗词歌唱起来更加动听动情。

(三)发挥想象,改写诗词,新编曲目

《经典咏流传》中汪明荃、罗家英两位老艺人传唱的《鹊桥仙》让我们为之动容,他们俩将自己的爱情故事、相互扶持的生活感悟写入歌曲中,“不知道在那天边是否有尽头,只知道失去光阴不会再回头……几多艰苦当天都默默承受,几多辛酸也未放弃……”中间穿插着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他们的故事加上他们的音乐就是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最好的诠释。还有张卫健将杨炯的《从军行》改编成了《真英雄》,将醉卧沙场笑看人生的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不仅致敬纵横沙场的英雄,也表达了自己“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不畏艰难的生活态度。我想这就是古词新韵的意义,找到古今的情感共鸣。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是否也能和学生们一起发挥想象,将诗词进行改写,再谱以新曲呢?一是乐曲要服从内容的需要,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深入了解诗词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风格、思想倾向等;二是旋律要尽量简单优美,受学生欢迎。

三、结语

在诗词教学中将诗词和音乐融为一体,在这个时代散发出新的光芒,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品读诗词、去感悟人生,与文人对话、与圣贤为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理解,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音乐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音乐
诗词之页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