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提升的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2020-02-23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对于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问包括自行提问与他人提问,通过提问能够引发个人思考,比如“学而不思则罔”就说明了自行提问与主动思考的重要性。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生活经验与自学能力不足,对于语文内容无法有效进行自行提问,所以需要教师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提问可以启发学、思、考,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和解答问题,获取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指向思维。
一、指向思维的基本内涵
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提问,以此培养和提升学生指向思维。首先需要明确指向思维的基本内涵,这样才能引入针对性的教学资源,设计针对性的问题,提升课堂提问的效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指向思维。所谓指向思维,是指个人需要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时没有既定的方式,思维活动会被触发沿着问题和任务所指的方向运行,以此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思维活动需要由一定的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这类思维活动就被称为指向思维。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和学习能力有限,常常在自主学习时会遇到各类问题,无法有效进行下去,教师要做的就是提出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指向正确的方向思考,通过指向性的思维活动更好地完成学习,完成相关任务。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提问对象较少和提问的目的性不强。一些教师都会习惯性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较少让中等生回答问题,几乎不让学困生回答问题,这样会导致少数学生多次回答问题,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学生的情绪会很失落,不愿参加课堂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一些教师在课堂提问时目的性不强,无法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提问,常常是想起来什么问题就提出什么问题,无法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无法帮助学生进行指向性思考。
其次是提问脱离实际和无法引发学生思考。语文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语言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很多课文的内容具有深刻的内涵,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辅助学生才能让其理解。一些教师在提问时脱离实际,提出一些比较偏颇和困难的问题,无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还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比较简单,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思考与回答,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降低,造成思维懒惰,不利于提升指向思维。
再次是提问一些比较机械的问题和无法进行创新的问题。一些教师在提问时常常会提出诸如“本文主要分为几个自然段”“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机械式的问题,没有提出创新性问题,导致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强。
最后是提问缺乏反馈和无法进行科学评价。提问之后的反馈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一些教师无法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没有进行表扬、引导学习、评价等,选择继续提问,导致学生失去再次回答问题的信心。
三、优化课堂提问、提升学生指向思维的策略
(一)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提问
在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提升学生的指向思维,教师首先需要解决提问对象较少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名学生,均等地对班级学生进行提问。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提问,提出探究性、启发性、分析性、综合性等类型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1]。
例如,在《纸的发明》一文中,作为一篇说明文,主要运用简练、生动、准确的语言介绍了纸张的历史发展和不同种类纸张的优缺点,对于学生了解纸张和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识记“蔡,携”等生字词,阅读课文和理解课文重点语句,学习蔡伦善于观察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师可以根据本文内容展示一些生动的情境,比如:古代电视剧中人们利用竹简、绢布等写字,油纸被用来做伞和糊窗户,现代人们利用A4纸打印,牛皮纸被用来包装,以此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接着可以围绕以上教学目标进行提问:为什么造纸术被列为“四大发明”之一?造纸的主要流程是什么?是谁改进了造纸术?蔡伦为什么能改进成易于书写的纸?造纸术是怎样被传播的?中国人发明了纸你有什么感受?教师通过提出以上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指向性思考和探究,进而提升学生的指向思维。
(二)根据学生认知能力提问
为了有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解决疑难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不能提出过于困难和太多简单的问题,结合指向思维进行提问,接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适合学生解答的启发性问题[2]。
例如,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以提升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发展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在课堂上提问。在《守株待兔》一文的教学中,在学生熟悉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可以进行类似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的内容吗?想一想这个人会等到什么?你能设计对话与同学一起表演吗?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本文和“刻舟求剑”都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课文内容与参考资料进行自主思考,然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探讨,最后由小组代表解答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小组代表的解答情况进行总结,比如对于最后一个问题:本文和“刻舟求剑”虽然故事的内容不同,但是都告诉了我们一个基本的道理,即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问题,应该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思考问题和作出正确的决定,比如这次考试时有一道题不会,但是因为运气选对了这道题,应该在考试后复习与此题相关的知识。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问
所谓“文无第一”,是说语言文学的运用和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谁的文章最好,比如诗歌还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等多种类型。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提升学生指向思维,教师也应该摒弃机械式提问的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提问,以此更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
例如,在《猫》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提问,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提问,还可以根据课后问题与学生的反馈进行提问。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文中说“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还能找出类似的句子吗?结合生活经历说说你在写作业时家里的宠物是怎样的表现?作者写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在《琥珀》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蚊子、螳螂、蝉、蜜蜂等各类琥珀,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根据文中的描述说一说“螳螂捕蝉”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从一块琥珀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说的恐龙变成了鸟类,提出相关问题:鸟类的繁殖方式是卵生,那么恐龙的繁殖方式是什么呢?教师运用各项资料、联系生活、创设生动情境,提出形式多样的问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问题,更好地提升学生指向思维。
(四)注重提问反馈以及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之后的反馈以及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反馈以及评价能够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与主动学习,不重视反馈与含糊不清的评价不利于学生思考和学习,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指向思维。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地进行反馈,说明正确与否,并进行讲解,评价时以激励和正向评价为主[3]。
例如,对于上述的《猫》一文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先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与解答,之后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反馈以及评价。比如对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找出类似的句子”的问题,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说:“你回答的非常好,可以再完善一下”,然后解析这句话,说明它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此外还有“可是已经学会淘气”“撞疼了也不哭”等句子,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猫的可爱,同样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师运用类似方式进行反馈以及评价,可以让学生更易接受,更好地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的指向思维。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提升学生指向思维,教师应该先认识到指向思维的主要内涵,明确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主要问题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指向思维。教师可以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提问、根据学生认知能力提问、运用灵活多样方式提问,并注重提问反馈以及评价,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指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