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叙事策略与主题意蕴

2020-02-23耿爽

视听 2020年7期
关键词: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祖国

□耿爽

作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献礼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自2019年9月30日上映后,以31.02亿元的票房收入成为2019年度的爆款,目前豆瓣还保持在7.9的高评分,赢得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掀起了观影热潮。为了使中国电影走出去,影片在国内公映的第二天在全球同步上映,其传播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该片揽获了首届“光影中国”电影荣誉盛典2019年度荣誉推介电影奖项。许多观众在看完影片后不由得发出“我为祖国而自豪”“我爱你中国”等感叹,促进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

近几年,主旋律电影指引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片以讲述中国故事为主线,展现了我国的大国形象,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我和我的祖国》更是在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在叙事与主题的双重功效下,勾起观众们的家国记忆,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需求的双赢。

一、叙事策略

(一)故事:分段式结构与共同体叙事

作为大众艺术,电影的意义在于故事本身。法国哲学家福柯曾说过,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故事的议题设置既是建构国家在国际地位上政治角色及其话语权的资源,同时也牵涉国家所主导的国际实践能力。”①通过电影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我国主旋律电影与国家的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影像化呈现的内容承担着塑造我国形象的重任。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用独特的中国故事完成了主旋律内容的叙事。

分段式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由几个段落组成,呈现出板块式的特征,每个段落相对独立存在。《我和我的祖国》创新了电影叙事方式,打破了以往多数电影由一而终的结构,采用了分段式结构,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影片由七个部分构成,而每个部分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而分为七个篇章也是总导演陈凯歌的有意为之。新中国在七十年的光辉历程中经历过风风雨雨,每一件大事都是中国人付出心血共同完成的。电影虽然是现实生活的镜子,但是在有限的叙事中无法涵盖七十年所发生的点滴。导演和团队筛选了七十年间重要的七个事件,浓缩到两个半小时左右,观众通过这七个象征性的故事重新走过这段漫长的历程。

虽然分段式结构看起来有些散乱,但这七个短片在精神内核上具有同一性,既各自独立,又和谐并进。七个故事发生在不同时间节点,表达的内容却是一脉相承的,有着共同体主题——对祖国的热爱。共同体指的是一个集体,人类在历史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中生活,必然有自己的共同体归属,对所属国家、集体产生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也是我国主旋律影片倡导的价值导向。共同体叙事往往突出集体的力量,影片中的个体通常在集体的助力下实现了价值目标。例如《前夜》对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刻画,使影片情绪达到高潮,从无到有、从一个人到无数人,群众带着自家物件纷纷前来支援,共同体力量的渲染达到极致。《回归》中的仪仗队员、香港警察、修表师傅等人虽然身份不同,但是他们都在为五星红旗准时升起而努力着,这是他们共同的意识。“通过民族精神和个体关怀建构一个‘共同体’,让观众能够在其中实现情感上的认同”②,才能产生形散而神不散的叙事效果。

(二)人物:小人物视角与家国情表达

人物是电影创作的核心,是故事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主旋律电影以表现英雄人物为主,多采用为了歌颂而歌颂的意图机械式地表现出来的传统套路。而《我和我的祖国》将叙事视角聚焦于普通人,以小见大,通过他们的视角展现了新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瞬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③,在观众与人物角色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普通人的故事,具有人文气息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激发起人们内心的家国情怀。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叙事关注的视线放在了普通人身上,从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将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对这些平凡人,观众不自觉地由陌生感转为了熟悉感,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跟随他们一起见证新中国走过的峥嵘岁月。从工程师林治远、科研工作者高远、男孩东东、出租车司机张北京到女飞行员吕潇然等,影片将七个人物的故事拼接在一起,虽然他们身处不同时代的不同岗位,但他们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譬如《夺冠》讲述了1984年8月8日女排夺冠的故事,上海一个弄堂里的街坊们在街道上看比赛直播,小男孩东东为了拉住天线,放弃了与小美告别的机会,但男孩依旧开心,因为女排夺冠了。女排比赛与小男孩、小女孩的故事交织在一起进行,个体与国家的命运清晰地呈现在了观众眼前。

影片在个体与时代的共振中,更容易使观众情感流露,达到“共情”效果。影片将历史上伟人所做的大事化为小事,把普通人对祖国所做的点点滴滴搬上了大荧幕,这些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深深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当个人记忆与历史重合时,观众的家国情感再次被勾起。《前夜》中,我们跟着林治远争分夺秒地检修自动旗杆装置,当国旗顺利在天安门广场上方飘扬时,为祖国而自豪的感受也溢出了屏幕。《北京你好》以出租车司机张北京为切入点,从刚得到奥运门票的喜悦、因门票引发的乌龙事件到对灾区孩子的关爱,将汶川地震与北京奥运巧妙地结合,在对北京奥运感到喜悦之中,国家仍然没有忘记三个月前所经历的灾难。我们看到了国家与人民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在庆祝国家承办的国际性体育赛事时也不忘追悼逝去的人们,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在时代背景的笼罩下,观众与影片同呼吸,影片的共情力发挥到最大。

二、主题意蕴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

爱国主义始终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十八大以来,“中国梦”被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成为我国的民心所向。在2014年的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④。顺应时代趋势,爱国主义思想俨然为主旋律影片奠定了政治基础,越来越多的主旋律影片涌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人们高昂的爱国激情下,《我和我的祖国》在国庆档上映,节日氛围与受众心理的结合使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极大弘扬。

影片通过剧情故事式的叙述方式将过去的事情娓娓道来。《前夜》中,工程师林治远为了保证升旗万无一失连夜调试装置,这是他的爱国。《相遇》里,工作者高远为了投身核试验,牺牲了爱情,这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夺冠》展现了冬冬身上的责任感。《回归》运用细腻手法表现了升旗手朱涛、修表师傅华哥对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高度重视。《北京你好》让我们看到了司机张北京对我国举办奥运赛事的自豪感。《白昼流星》中的少年骑马奔驰在戈壁沙漠追随着他们心中的“中国梦”。而《护航》的主角是女性,展现了中国空军女飞行员在阅兵仪式中的飒爽英姿,这是她们的爱国。影片中的人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奉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一个个微小而坚定的个人,经过七十年间的沉淀,最终汇聚成了今天强大的中国。普通人的故事也触动了屏幕外的观众的内心,伴随着片尾曲《我和我的祖国》的响起,爱国之情被激发,对祖国的热爱达到高潮。

(二)中国美学意境的呈现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电影的艺术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意境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凝聚着中国人的艺术经验;而电影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运用镜头变化,创造出独特的意蕴体验,带观众走进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然而主旋律作品更注重其纪实性,正剧的作品内核往往是讴歌英雄人物,所以导演多以严肃的手法进行创作。但主旋律电影在这些年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发展,在追求现实主义的基础上逐渐加入了浪漫主义色彩。

显而易见的是,《我和我的祖国》中,由陈凯歌导演的短片《白昼流星》将主旋律题材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使短片流露出浓浓的诗化气息。作为第五代导演代表之一的陈凯歌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诗化的镜头语言构成了他影片独树一帜的风格。《霸王别姬》中京剧演员的悲欢离合,《妖猫传》中如梦似幻的大唐盛世等等,都让我们不自觉地沉醉于如诗一样含蓄的镜头中,品味其中的韵味。《白昼流星》延续了他以往的风格,将扶贫与神舟飞船成功着陆两个事件结合,在这片荒芜的西北土地上,主任与宇航员代表着那颗“流星”,迷茫的流浪少年们在他们的帮助下,重新燃起对人生的希望。带有象征意义的人物赋予了影片更多的哲学意味,不仅是对扶贫工作者的致敬,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自豪,更是让观众们接受了精神上的洗礼。

带有隐喻性的主题不仅奠定了影片的艺术意蕴,而且其画面也充满了中国美学的艺术色彩。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金红色的夕阳,天、地、人三者为一体,少年们与老李在广袤的大地逆着夕阳策马扬鞭,阳光照耀大地,用慢节奏的手段将镜头拼接在一起,恰似中国美学中的留白艺术,令人产生润物无声的沉浸感,留有想象空间。

三、结语

电影是综合的艺术,也是审美的艺术。《我和我的祖国》通过七个独立的短片,组成了一部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现象级影片。七位导演没有将爱国主义教育强加于人,而是通过“共同体叙事”,将家国情发挥到极致,点燃了观众的爱国情绪,潜移默化之中感染了观众。它对故事的处理方式也为未来主旋律作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将电影艺术之美与正能量思想完美融合,打破刻板印象,推陈出新,使观众得到审美享受与心灵净化。

注释:

①Y.Funabashi.Introduction:Japan's International A-genda for the 1990s,in Y.Funabashi,ed.,Japan's International Agenda.New York,NY: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4,pp.1-27.

②饶曙光.《我和我的祖国》:全民记忆、共同体美学和献礼片的3.0时代[N].中国电影报,2019-10-23(002).

③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39.

④习近平: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EB/OL].新华网,2014-10-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15/c_1112840544.htm.

猜你喜欢

我和我的祖国爱国主义祖国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
《我和我的祖国》让自豪感爆棚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诞生记
《我和我的祖国》的幕后故事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